戴思恭

《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證治要訣類方卷之一·湯類 (10)

回本書目錄

證治要訣類方卷之一·湯類 (10)

1. 證治要訣類方卷之一·湯類

加姜。水煎服。

歸脾湯(濟生)驚悸。

人參,黃耆,白朮,茯神,甘草,酸棗仁(炒),木香,龍眼肉

加薑棗。水煎服。

滑石六一湯

滑石(五兩),甘草(炙。一兩)

每服五錢。為末。白湯調服。

乾葛湯

乾葛(二錢),枳實(麩炒),梔子仁,豆豉(各一錢),甘草(五分)

水煎服。

胃苓湯,疸。

即平胃散、五苓散並用。

枳歸湯(闕)

菊花湯,眼。

白蒺藜(炒),羌活,木賊(去節),蟬蛻(去頭足),菊花(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服。

升麻煎(千金),治膀胱熱不已。口舌生瘡、咽腫。

升麻,玄參,薔薇根白皮,射干(各四兩),大青,黃柏(各三兩),蜜(七合)

七味。㕮咀。以水七升。煮一升五合。去滓。下蜜。煎兩沸。細嚥。

瘡毒門湯類

五香連翹湯。

沉香,乳香,甘草,連翹,青木香,射干,升麻,桑寄生,獨活,木通,丁香,大黃,麝香

水煎。空心熱服。以利下惡毒為度。

婦人門湯類

玄胡索湯(濟生)經事不調。

當歸,玄胡索,蒲黃,赤芍藥(各八分),乳香,官桂(各二分),沒藥,木香,甘草,薑黃(各五分)

加姜。水煎服。吐逆。加半夏、橘紅各八分。有痰亦加。

溫經湯

阿膠(蛤粉炒),當歸,川芎,芍藥,人參,肉桂,甘草,牡丹皮,半夏,吳茱萸,麥門冬

加姜。水煎服。

小溫經湯(簡易),血疼。

當歸(二錢),附子(炮。一錢。)

水煎服。

白話文:

加薑:用水煎煮後服用。

歸脾湯(出自《濟生方》):用於治療驚悸。 藥材包含:人參、黃耆、白朮、茯神、甘草、炒酸棗仁、木香、龍眼肉。 加薑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滑石六一湯 藥材包含:滑石(五兩)、炙甘草(一兩)。 每服用五錢,磨成粉末,用白開水調服。

乾葛湯 藥材包含:乾葛(二錢)、麩炒枳實、梔子仁、豆豉(各一錢)、甘草(五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

胃苓湯:用於治療黃疸。 即用平胃散和五苓散一起服用。

枳歸湯 (未標示出處)

菊花湯:用於治療眼睛相關疾病。 藥材包含:炒白蒺藜、羌活、去節木賊、去頭足蟬蛻、菊花(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茶清調服。

升麻煎(出自《千金方》):用於治療膀胱熱持續不退,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藥材包含:升麻、玄參、薔薇根白皮、射干(各四兩)、大青、黃柏(各三兩)、蜂蜜(七合)。 將以上七味藥材切碎,加入七升水煮至剩下一升五合,去除藥渣,加入蜂蜜,再煮沸兩次,慢慢嚥下。

瘡毒門湯類

五香連翹湯 藥材包含:沉香、乳香、甘草、連翹、青木香、射干、升麻、桑寄生、獨活、木通、丁香、大黃、麝香。 用水煎煮,空腹溫熱服用,以排出惡毒為止。

婦人門湯類

玄胡索湯(出自《濟生方》):用於治療月經不調。 藥材包含:當歸、玄胡索、蒲黃、赤芍藥(各八分)、乳香、官桂(各二分)、沒藥、木香、甘草、薑黃(各五分)。 加薑:用水煎煮後服用。若出現嘔吐,加入半夏、橘紅各八分。有痰也加入。

溫經湯 藥材包含:蛤粉炒阿膠、當歸、川芎、芍藥、人參、肉桂、甘草、牡丹皮、半夏、吳茱萸、麥門冬。 加薑:用水煎煮後服用。

小溫經湯(出自《簡易方》):用於治療血痛。 藥材包含:當歸(二錢)、炮附子(一錢)。 用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