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思恭

《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證治要訣類方卷之二·飲類 (1)

回本書目錄

證治要訣類方卷之二·飲類 (1)

1. 證治要訣類方卷之二·飲類

三生飲(和劑),中風。

木香(一錢),南星(生。一兩),川烏(生。去皮),附子(生。去皮。各五錢)

每服五錢。姜十五片。水煎服。

草果飲(和劑)

蘇葉,草果仁,川芎,白芷,甘草,良薑(炒),青皮(去穰炒)

各等分。每服二錢。水煎服。

香薷飲,中暑。

白扁豆(炒),厚朴(薑製。各一錢),香薷(二錢)、水煎入酒少許。水中沉冷服。

縮脾飲

砂仁,烏梅肉,草果,甘草(各四兩),乾葛,白扁豆(各二兩)

水煎。沉冷服。以解煩。

參蘇飲

蘇葉,前胡,乾葛,陳皮,半夏,茯苓,甘草,人參,枳殼,木香,加薑棗。水煎服。

柴胡飲子(事親增入),兼治於內者。

柴胡,人參,黃芩,甘草,大黃,當歸,芍藥(各半兩)

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六磨飲(和劑),痞塞七氣。

枳殼,檳榔,烏藥,人參,木香,沉香

上用粗碗磨。水服。

五皮飲,腫證。

五加皮,地骨皮,生薑皮,大腹皮,茯苓皮

等分。水煎熱服。忌生冷油膩堅硬黏滑物。

蘆根飲子(千金增入。),治傷寒後嘔噦、反胃、乾嘔。不下食。

生蘆根(切),青竹茹(各一升),粳米(三合),生薑(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千里鞋底一隻。取五升澄。清下藥。煮二升半隨便飲。不瘥重作。取瘥。

犀角飲子(千金增入),由心臟熱之所感。宜服此方。

犀角(十八銖),茯神(一兩),麥門冬(一兩半),甘草(半兩),白朮(六錢)

上㕮咀。以水九合。煎四合。分服。(加龍齒一兩佳。)

疏鑿飲子,腫證。

澤瀉,商陸,赤小豆,羌活,大腹皮,椒目,木通,秦艽,茯苓,檳榔,加姜。水煎服。

分心氣飲。

木香,丁皮,人參,麥門冬,大腹皮,厚朴,檳榔,桑白皮,草果仁,桔梗,白朮,香附子,藿香,陳皮,紫蘇,甘草,加薑、棗、燈心。水煎服。

木香流氣飲。

半夏,陳皮,厚朴,青皮,甘草,香附,紫蘇,人參,木瓜,石菖蒲,赤茯苓,白朮,白芷麥冬,草果仁,肉桂,莪朮,大腹皮,丁皮,檳榔,木香,藿香,木通,薑、棗。水煎服。

升麻和氣飲

乾薑,升麻,枳殼,桔梗,蒼朮,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當歸,白芍,白芷,大黃(各一錢),乾薑(三分),加薑、燈心。水煎服。

和氣飲。即升麻和氣飲。

芎附飲,解鬱行氣。

川芎(一錢),香附(二錢)

上為末。不拘時。茶湯調下。

甘露飲,咽痛。

枇杷葉(去毛),熟芐,山茵陳,天門冬,枳殼,石斛,生地,甘草,黃芩,麥門冬

水煎服。

薄荷煎,咽痛。

薄荷(一斤。取頭末。四兩),砂仁,川芎,甘草(各五錢。取頭末三錢),腦子(五分另研)

上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臨臥。任意咽嚼。又方無腦子。有桔梗。

白話文:

三生飲:治療中風。

配方:木香一錢,生南星一兩,生川烏(去皮)五錢,生附子(去皮)五錢。每服五錢,加薑十五片,水煎服。

草果飲:

配方:蘇葉、草果仁、川芎、白芷、甘草、炒良薑、去穰炒青皮等分。每服二錢,水煎服。

香薷飲:治療中暑。

配方:炒白扁豆一錢,薑製厚朴一錢,香薷二錢。水煎後加入少許酒,冷卻後飲用,待藥沉底再服用。

縮脾飲:治療煩躁。

配方:砂仁、烏梅肉、草果、甘草各四兩,乾葛、白扁豆各二兩。水煎,冷卻後飲用,以解煩熱。

參蘇飲:

配方:蘇葉、前胡、乾葛、陳皮、半夏、茯苓、甘草、人參、枳殼、木香,加薑棗,水煎服。

柴胡飲子:兼治內症。

配方:柴胡、人參、黃芩、甘草、大黃、當歸、白芍各半兩,研成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加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渣,溫服。

六磨飲:治療痞塞七氣。

配方:枳殼、檳榔、烏藥、人參、木香、沉香,研成粗末,用水送服。

五皮飲:治療腫脹。

配方:五加皮、地骨皮、生薑皮、大腹皮、茯苓皮等分。水煎熱服。忌生冷、油膩、堅硬、黏滑的食物。

蘆根飲子:治療傷寒後嘔吐、反胃、乾嘔及食慾不振。

配方:切碎生蘆根、青竹茹各一升,粳米三合,生薑三兩。加水七升,先煮千里光(一種中藥,疑似原文誤植)一隻,取五升澄清藥液,再放入藥材煮至二升半,隨時飲用。若未痊癒,可重複服用,直至痊癒。

犀角飲子:治療因心臟熱引起的疾病。

配方:犀角十八銖,茯神一兩,麥門冬一兩半,甘草半兩,白朮六錢。研磨後,加水九合,煎成四合,分服。(加龍齒一兩效果更好。)

疏鑿飲子:治療腫脹。

配方:澤瀉、商陸、赤小豆、羌活、大腹皮、椒目、木通、秦艽、茯苓、檳榔,加薑,水煎服。

分心氣飲:

配方:木香、丁皮、人參、麥門冬、大腹皮、厚朴、檳榔、桑白皮、草果仁、桔梗、白朮、香附子、藿香、陳皮、紫蘇、甘草,加薑、棗、燈心,水煎服。

木香流氣飲:

配方:半夏、陳皮、厚朴、青皮、甘草、香附、紫蘇、人參、木瓜、石菖蒲、赤茯苓、白朮、白芷、麥冬、草果仁、肉桂、莪朮、大腹皮、丁皮、檳榔、木香、藿香、木通,加薑、棗,水煎服。

升麻和氣飲:

配方:乾薑、升麻、枳殼、桔梗、蒼朮、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當歸、白芍、白芷、大黃各一錢,乾薑三分,加薑、燈心,水煎服。

和氣飲:與升麻和氣飲相同。

芎附飲: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配方:川芎一錢,香附二錢,研磨成末,不拘時服用,用茶水送服。

甘露飲:治療咽喉疼痛。

配方:枇杷葉(去毛)、熟地黃、茵陳、天門冬、枳殼、石斛、生地黃、甘草、黃芩、麥冬,水煎服。

薄荷煎:治療咽喉疼痛。

配方:薄荷一斤(取頭末四兩)、砂仁、川芎、甘草各五錢(取頭末三錢)、冰片(五分,另研磨),研磨成末,煉蜜製成芡實大小的丸藥,睡前服用,任意咀嚼。(另一方不含冰片,但加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