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卷之六·諸嗽門 (3)
卷之六·諸嗽門 (3)
1. 咳逆
胃實即噫;胃虛即噦。逆者,胃中虛,膈上熱也。咳逆為病,古為之噦,近為之呃,乃胃寒所生,寒氣自逆而呃上。此證最危。間有熱呃,已見傷寒證;其有他病發呃者,皆屬寒。宜用半夏一兩、生薑兩半,水一碗,煎半碗熱服。或用丁香十粒、柿蒂十個,切碎,白水盞半煎。或理中湯加枳殼、茯苓各半錢,半夏一錢;不效,更加丁香十粒。
亦有無病,偶然致呃,此緣氣逆而生。重者或經一二日,宜小半夏茯苓湯,加枳實半夏湯。或用煎湯泡蘿蔔子,研取汁,調木香調氣散,乘熱服。逆氣用之,最佳。若胃中寒甚,呃逆不已,或復加以嘔吐,輕劑不能取效,宜丁香煮散,以及附子粳米湯,增炒川椒、丁香,每服各二十三粒。
白話文:
[咳嗽伴有逆氣]
胃部充實時會噯氣,胃虛時則會打嗝。逆氣發生,是因爲胃中空虛且膈上熱氣所致。咳嗽伴隨逆氣爲病症,古人稱之爲打嗝,近代則稱爲呃逆,這通常是因胃寒而產生。寒氣自下逆流而上形成呃逆,這種症狀是最危險的。偶爾也有熱性呃逆的情況,已經在傷寒證中見到。若有其他疾病引發呃逆,則大多屬於寒性。建議使用半夏一兩,生薑兩半,加一碗水煎至半碗,趁熱服用。或者使用丁香十粒,柿蒂十個切碎,加入半盞白水煎煮。也可以使用理中湯加枳殼、茯苓各半錢,半夏一錢,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增加丁香十粒。
有些人在沒有疾病的情況下,偶爾會發生呃逆,這是因爲氣逆而產生的。嚴重者可能持續一兩天,此時適合使用小半夏茯苓湯,加枳實半夏湯,或者用煎湯浸泡蘿蔔子,研磨取汁後,調入木香調氣散,趁熱服用,對逆氣症狀效果最佳。若胃中寒氣非常嚴重,呃逆不停,甚至伴隨嘔吐,輕微藥物難以見效,應該使用丁香煮散,以及附子粳米湯,增加炒川椒和丁香,每次服用各二十三粒。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