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思恭

《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卷之六·諸嗽門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諸嗽門 (2)

1. 不喜食

脾運食而傳於肺。脾氣不足。故不喜食。宜啟脾丸。煮樸丸。若脾虛而不進食者。當實脾。宜鹿茸橘皮煎丸。若脾冷甚而不進食者。理中湯。未效。附子理中湯。加砂仁半錢。或丁香煮散。心腎虛。致脾氣不足以運者。鹿茸橘皮煎丸。脾上交於心。下交於腎者也。

白話文:

【不喜歡吃東西】

脾臟負責運化食物並將其精華傳遞到肺部。如果脾氣不足,就會出現不喜歡吃東西的情況。這種情況適合服用啟脾丸或者煮樸丸。如果因為脾虛導致無法進食,應該補脾,可用鹿茸橘皮煎製成的丸藥。如果脾臟極度寒冷導致無法進食,可以服用理中湯,如果效果不明顯,可改用附子理中湯,並加入少量的砂仁,或者服用丁香煮散。如果心臟和腎臟虛弱,導致脾氣無法正常運作,同樣適用鹿茸橘皮煎製成的丸藥。脾臟的作用是向上與心臟交換功能,向下與腎臟交換功能。

2. 噫氣吞酸

吞酸者。宿食所為。故曰中脘有飲。嘈有宿食。則酸。噫氣吞酸。噯宿腐氣。逆咽酸水。亦有每晨吐清酸水數口。日間無事者。亦有膈間常如酸折。皆飲食傷。兼中脘所致。生料平胃散。加神麯麥櫱各半錢。或八味平胃散。

白話文:

【打嗝反酸】

反酸的情況,通常是因為食物在胃中停留過久所致。因此,當胃中有積存的飲食,會產生嘈雜不適感,且伴有反酸現象。打嗝且反酸,是因為胃中的食物腐敗氣體上逆,導致吞嚥時有酸水反流的情況。有的人每天早晨會吐出幾口清酸水,但白天就沒有這種情況;也有人感覺胸膈之間總是像被酸澀感纏繞,這些都是飲食不當,對胃部造成傷害,進而引發的症狀。治療上,可以使用生料平胃散,加上神麯、麥芽、稻芽各半錢;或者使用八味平胃散來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