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卷之六·諸嗽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諸嗽門 (1)

1. 停飲伏痰

飲凡有六,懸溢交痰留伏。痰飲,特六飲之一耳。人病此而止曰痰飲者,蓋停既久,未有不為痰。多因氣道閉塞,津液不通,譬如溝渠壅遏,積淹停滯,則倒流逆上,瘀濁臭穢,無所不有。若不疏決溝渠,而欲澄治已壅之水,而使之清,無是理也。

凡為喘、為咳、為嘔、為泄、為眩、為暈、心嘈、怔忡、驚悸、為寒熱、痛腫、為痞膈、為壅閉,或胸脅間轆轆有聲,或背心一片常如水冷,皆飲食所致。此即如水之壅,有瘀濁臭穢,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矣。並宜蘇子降氣湯、導痰湯各半帖,和煎。或小半夏茯苓湯,加枳實、木香各半錢,吞五套丸;或以五套丸料,依分兩作飲子煎服,尤好。平居皆無他事,只有痰數口,或清或堅,宜二陳湯、小半夏茯苓湯。痰多,間進青州白丸子、和來復丹服。來白丸如和以八神來復丹,即名青神丸。此非特治痰飲,尤甚療喘、嗽、嘔、吐逆、翻胃。

若服藥未效者,二生湯,加木香半錢。若頑涎隨氣逆上,不為藥解,當自下部利之,宜五膈寬中散,加半夏半錢,吞破飲丸,仍佐以半硫丸,恐大便復秘,飲利不盡,半硫丸當常服。若大便先不因藥自利,及老人、虛人,當利其小便,宜小半夏茯苓湯,改用赤苓而倍之,或導痰湯,加豬苓半錢。

痰飲暈眩,及成飲厥者,宜別加木香二生湯,吞青州白丸子和靈砂丹,名青令丹;或吞養正丹、半硫丸。痰飲流入四肢,令人肩背痠疼,兩手軟痹,醫誤以為風,則非其治,宜導痰湯,加木香、薑黃各半錢。

病痰飲而變生諸證,不當為諸證牽掣,妄言作名,且以治飲為先。飲消則諸證自愈。有卒然昏悶,口眼喎斜,似中而實非中;四肢戰曳,身如浮雲,似虛而實非虛,皆痰飲所為也。又有腎虛寒,不能攝水,致邪水溢上,故作痰飲,宜八味丸。

白話文:

總共有六種飲的病狀,分別是:懸、溢、交、痰、留、伏。所謂的痰飲,只是這六種病症之一。人們生病如果只被診斷為痰飲,通常意味著這種狀態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沒有不轉變成痰的情況。大多數情況是因為氣道堵塞,導致體內的津液無法正常流通。就像溝渠被阻塞,水流無法順暢,積水就會停滯,甚至倒流,產生混濁、髒污和異味。如果不疏通溝渠,想要讓已經阻塞的水變得清澈,這是不可能的。

不管是喘息、咳嗽、嘔吐、腹瀉、頭暈、心煩、心悸、驚嚇、寒熱、疼痛、腫脹、胸膈痞滿、呼吸困難,或是胸部、側腹部有轆轤般的聲音,或是背部常感覺像被冷水浸泡,這些都是飲食造成的問題,就像水被阻塞,會產生髒污和異味。因此,好的治療方式不是直接處理痰,而是調整氣的運行。當氣順了,全身的津液也會跟著順暢。應該使用蘇子降氣湯和導痰湯,每種半帖,混合煎煮服用,或者使用小半夏茯苓湯,加上等量的枳實和木香,服用五套丸。

如果日常生活中除了其他事情外,只會有幾口痰,或清或稠,可以服用二陳湯和小半夏茯苓湯。如果痰很多,可以間隔服用青州白丸子,搭配來復丹服用。如果把青州白丸子和八神來復丹混合,就叫青神丸。這個不僅能治療痰飲,也能治療喘息、咳嗽、嘔吐、反胃。

如果服用藥物後仍未見效,可以試試二生湯,加上半錢的木香。如果頑固的痰隨著氣逆上,藥物無法解決,應該從下部開始治療,可以使用五膈寬中散,加上半錢的半夏,吞服破飲丸,同時輔以半硫丸。如果擔心大便會再次祕結,或者飲的問題未能完全解決,應該常服半硫丸。如果大便在服用藥物前就自行通暢,或者對老人和體弱者來說,應該利尿,可以使用小半夏茯苓湯,改用赤苓,並且用量加倍,或者使用導痰湯,加上半錢的豬苓。

對於由痰飲引起的頭暈和昏厥,可以使用木香二生湯,吞服青州白丸子,混合靈砂丹,名為青令丹,或者吞服養正丹和半硫丸。如果痰飲流入四肢,會導致肩膀和背部痠痛,雙手軟弱無力,醫生可能會誤認為是風濕,但實際上不是。應該使用導痰湯,加上等量的木香和薑黃。

如果痰飲導致各種症狀,不應該被這些症狀牽制,錯誤地診斷病因。應先治療痰飲,痰飲消失後,其他症狀自然會好轉。有些人突然感到昏沉、口眼歪斜,看似中風,實際上並非中風;四肢抽搐,身體像浮雲般飄渺,看似虛弱,實際上並非虛弱,這些都是痰飲引起的。另外,有些人腎虛寒,無法控制水分,導致邪水溢出,形成痰飲,應該使用八味丸。

2. 翻胃

翻胃之病,所以重於嘔吐者。嘔吐,食入即吐。翻胃則或一日半日,食復翻上,不化如故。腹中非不欲食,不肯留。胃氣不溫,不能消食。食既不消,不為糟粕,而入大腸,必隨氣逆上,從口而出。故翻胃人胸膈多為冷氣所痞。二陳湯,加丁香十粒,枳殼半錢。或治中湯,加枳殼砂仁各半錢,半夏一錢,入米與生薑同煎。

若胃寒甚,服藥而翻者,宜附子粳米湯,加丁香十粒,砂仁半錢。大便秘者,更加枳殼半錢。

若胸膈痞甚而翻,宜穀神嘉禾散,生附一錢。或丁沉透膈湯,五膈寬中散,加生附一錢,仍以來復丹,升降其陰陽,通其隧道。半硫丸,亦可通之。隧道久不通,名結腸翻胃,半硫丸尤宜。百藥無效,勢危篤者,宜桂香,青金散以墜之。一法用胡椒一味,醋浸之,曬乾,醋浸不計遍數,愈多愈好,碾末醋糊為丸,淡醋湯下十丸,加至三四十丸。

白話文:

【翻胃】

翻胃這種病症,比一般的嘔吐更嚴重。普通的嘔吐是食物一吃進去就吐出來,但翻胃的情況可能是隔了半天甚至一天後,才會把之前吃的食物反吐出來,而且食物的狀態幾乎沒有改變。雖然肚子還是有想吃東西的慾望,但是食物卻無法留在胃裡。這是因為胃部的溫度不足,無法正常消化食物。食物未被消化,就不會成為糞便進入大腸,而是跟著逆流的氣一起上升,最後從口中吐出。因此,有翻胃症狀的人,胸口和膈肌通常會被冷氣影響,導致不舒服。治療時,可以使用二陳湯,加入十顆丁香和半錢的枳殼,或是治中湯,加入半錢的枳殼、砂仁,以及一錢的半夏,和米、生薑一同煎煮。

如果胃部寒冷嚴重,吃藥後仍然持續翻胃,可以使用附子粳米湯,加入十顆丁香和半錢的砂仁。若是有便祕情況,可再加入半錢的枳殼。

若胸口和膈肌部位的不適非常嚴重且伴有翻胃,適合使用穀神嘉禾散,內含一錢的生附,或是丁沉透膈湯,五膈寬中散,並加入一錢的生附。同時,可以服用來復丹,調理身體的陰陽,疏通身體通道。半硫丸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如果通道長期堵塞,稱之為結腸翻胃,這時更適合使用半硫丸。若各種藥物都無效,病情危急,可以考慮使用桂香、青金散,以幫助排解。另一種方法是單獨使用胡椒,先用醋浸泡,晾乾後再反覆浸泡,次數越多越好,然後磨成粉末,用醋和成丸狀。每次用淡醋湯送服十顆,慢慢增加到三四十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