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思恭

《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卷之六·諸嗽門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諸嗽門 (2)

1. 嗽證

有嗽血痰。與食俱出者。此蓋飲食失節。致肝氣不利。而肺又有客邪。肝濁道。肺清道。清濁相干。宜二陳湯。加木香、杏仁、細辛、枳殼各半錢。

有飲冷熱酒。或飲冷水。傷肺致嗽。俗謂之湊肺。宜紫菀飲。勞嗽。有久嗽成勞者。有因病勞久嗽者。其證寒熱往來。或濁熱無寒。咽乾嗌痛。精神疲極。所嗽之痰。或濃。或時有血腥臭異常。語聲不出者。補肺湯半帖。加杏仁、貝母、款冬花、阿膠、百合各半錢。煎去渣。

調鍾乳粉。咽痛者。更加桔梗半錢。熱甚者。更加秦艽半錢。嘔者。去地黃。加半夏如其數。氣急者。加靈砂丹。或三炒丹。

經年累月久嗽不已。服藥不瘥。余無他證。卻與勞嗽不同。宜三拗湯。仍佐以青金丹。

脾胃如常。飲食不妨者。加味人參清肺湯。參粟湯。有暴嗽。服藥不效者。或教之進生料鹿茸丸。大菟絲子丸方愈。此乃腎虛所致。有本有標。卻不可以暴嗽為疑。遽補之非。然所以易愈者。亦覺之早故也。

嗽而有血。見諸血門。嗽血證。

時行嗽。發熱惡寒。頭痛鼻塞。氣急。狀如傷冷熱。連咳不已。初得病。即伏枕一兩日即輕。記壬午秋。滿城有此病。繼時甲午年夏秋之交。此病又自南而北。得免者少。並呼為蝦蟆瘟。用參蘇飲。加細辛半錢。

白話文:

咳嗽時痰中帶血,且與食物一同咳出,這通常是飲食不當導致肝氣不順,加上肺部又有外邪侵入。肝負責排泄濁物,肺負責排泄清物,清濁之氣互相干擾,應該服用二陳湯,再加入木香、杏仁、細辛、枳殼各半錢。

有因為喝冷熱酒,或飲用冷水而傷到肺導致咳嗽的,俗稱「湊肺」,應服用紫菀飲。若是勞累引起的咳嗽,有因長期咳嗽轉變為虛勞的,也有因其他疾病勞累導致長期咳嗽的。這種咳嗽會出現忽冷忽熱,或只有發熱而無寒冷感,咽喉乾燥疼痛,精神非常疲憊,咳出的痰或濃稠,或時有血腥臭味,甚至聲音沙啞說不出話。這種情況應用補肺湯半帖,再加入杏仁、貝母、款冬花、阿膠、百合各半錢,煎好去渣,調入鍾乳粉服用。咽喉疼痛者,再加入桔梗半錢;發熱嚴重者,再加入秦艽半錢。嘔吐者,去掉地黃,加入等量的半夏。呼吸急促者,加入靈砂丹或三炒丹。

如果長期咳嗽,經年累月都無法痊癒,服用藥物也沒有效果,且沒有其他症狀,這與勞累引起的咳嗽不同,應服用三拗湯,並輔以青金丹。

如果脾胃功能正常,飲食也沒有問題,則可服用加味人參清肺湯或參粟湯。若有突然發生的劇烈咳嗽,服用藥物無效,可以試著服用生料鹿茸丸或大菟絲子丸,或許可以痊癒,這可能是腎虛引起的。這種情況有本源也有表象,卻不能因為咳嗽來得急就輕易認為是虛症而貿然進補,之所以容易治癒,也是因為發現得早的緣故。

咳嗽有血的狀況,在血門篇中有說明,稱之為「嗽血證」。

流行性咳嗽,會發熱、怕冷、頭痛、鼻塞、呼吸急促,症狀像感冒一樣,且會連續咳嗽不停。剛發病時,可能臥床一兩天就會好轉。記得壬午年秋天,全城都有這種病。接著到了甲午年夏秋之交,這種病又從南往北傳播,很少有人能倖免,大家稱之為「蝦蟆瘟」。可用參蘇飲,再加入細辛半錢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