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卷之九·虛損門 (1)
卷之九·虛損門 (1)
1. 五勞
五勞者。五臟之勞也。皆因不量才力。勉強運為。憂思過度。嗜飲無節。或病失調理。將積久成勞。其病頭旋眼暈。身疼腳弱。心怯氣短。自汗盜汗。或發寒熱。或五心常熱。或往來潮熱。或骨蒸作熱。夜多惡夢。晝少精神。耳內蟬鳴。口苦無味。飲食減少。此皆勞傷之證。
五臟雖皆有勞。心腎為多。心主血。腎主精。精竭血燥。則癆生。治勞之法。當以調心補腎為先。不當用峻烈之劑。惟當溫養滋補。以久取效。天雄附子之類。投之太多。適足以發其虛陽。緣內無精血。不足當此猛劑。不可因有熱。純用甜冷之藥。以傷腎氣。獨用熱藥者。猶釜中無水而進火也。
白話文:
"五勞"指的是對五臟(心、肝、脾、肺、腎)的損傷。這些損傷通常由不量力而行、強迫工作、過度憂慮和思考、飲酒無度、生病後調理不當等因素引起。長期下來,這些因素會導致身體出現諸如頭暈、眼睛模糊、全身疼痛、腳軟、心悸、呼吸困難、自汗、盜汗、發燒、五心煩熱、骨頭發熱、夜晚多夢、白天精神不振、耳朵內有鴨鴨叫聲、口苦、食慾減少等症狀。
五臟都可能受到勞累,但心和腎最容易受損。心主管血液,腎主管精液。如果精液耗盡,血液乾燥,那麼疾病就會產生。治療勞損的方法應該首先調理心臟並補充腎部。不應使用強烈的藥物,而是應該溫暖滋養,長期有效。例如,天雄和附子這類藥物,如果用量過大,反而會刺激虛弱的陽氣。因為如果內部沒有足夠的精液和血液,它們不足以承受這樣的強力藥物。不能僅因有熱症狀,就全用甜冷的藥物,以免傷害腎氣。單獨使用熱藥,就像鍋中無水卻加火一樣。"
過用冷藥者。猶釜下無火而添水也。非徒無益。又害之耳。宜十全大補湯。或雙和散、養榮湯、七珍散、藥令建中湯。皆可選用。間進雙補丸。若有無故身體瘦軟。絕無力氣。別無他證。此平日作勞太過。血氣虛而筋失養。宜劫勞散或和氣湯。倍芎歸。又有言語讀誦。過耗神氣。
白話文:
長期過度使用寒涼藥物,就像在鍋底下沒有火卻不斷添水一樣,不僅毫無益處,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應該服用十全大補湯、雙和散、養榮湯、七珍散或建中湯等溫補藥物,也可以間歇服用雙補丸。如果身體無故消瘦軟弱、體力極差,且沒有其他明顯症狀,可能是平日勞累过度,導致血氣虛弱,筋骨失養。這時應該服用劫勞散或和氣湯,其中川芎、當歸的用量可以加倍。如果經常說話或朗讀,過度消耗神氣,也需要適當滋補。
致成虛損。是為叫呼走氣。宜於十全大補湯等藥選用。
虛人老人病中忽一旦語言不出。扣之不應。此不是啞風。久欠藥力到。補調功成。自復應矣。
氣虛人多不得寢。亦有痰多。膽經伏涎。欲寐不得者。不可例作虛治。妄補則痰愈盛。
有於坐臥之中。似欲得人按捻。意方始安者。此亦虛證也。諸發及有寒熱者。已各見本門。審知因虛勞得之。並宜用前藥。未效用十四味建中湯。渴而不勝熱藥者。七珍散加木香五味子各七分。熱多。黃耆鱉甲散。或人參散。獨五心發熱。將欲成勞者。茯苓補心湯。外雖惡熱。內自畏寒。盛夏不可單衣。大建中湯、十四味建中湯、正元飲、參附湯。
白話文:
導致虛損,就會出現叫喊不出、氣息微弱的情況。這時適合用十全大補湯等藥物治療。
虛弱的老人或病人,突然間說不出話,敲打也沒有反應,這不是啞風,而是長期缺乏藥力所致,只要補調身體,功成自然就會恢復。
氣虛的人常常失眠,也可能痰多,膽經積聚唾液,想要睡覺卻睡不着,不能一概而論地進行虛證治療,如果盲目補益,反而會加重痰濕。
有些人坐卧時,好像需要人按壓才能舒服,這也是虛證。各種發熱和寒熱症狀,在本門都有說明。若能清楚地認識到是因虛勞導致的,就應該用前面提到的藥物。如果沒有效果,就用十四味建中湯。口渴難忍,又不能吃熱藥的,用七珍散加上木香、五味子各七分。熱症較重的,用黃芪鱉甲散,或人参散。只有五心煩熱,將要變成勞損的,用茯苓補心湯。外雖怕熱,內卻怕冷,盛夏時不能單穿衣的,用大建中湯、十四味建中湯、正元飲、参附湯。
飲食減少。畏食而嘔者。難獨用前滯甜藥。須斟酌用前快脾之劑。縮砂陳皮藥卻不可少。如藥令建中湯內有陳皮半夏細辛卻可用。仍下鹿茸橘皮煎丸。如不嘔不畏食。用前十全大補湯雙和散等藥。亦當少加快脾之劑。以為之防。
有患精血不足。明知當補腎。方欲一求之歸耆等藥。其人素減食。又恐不利於脾。方欲理脾氣。則不免用疏刷之藥。又恐愈耗腎水。全一舉而兩得之功。莫若鹿茸橘皮煎丸為第一。故曰。精不足。補之以味。又曰。補腎不如補脾。以脾上交於心。下交於腎故也。道家交構心腎。
白話文:
如果患者飲食減少,並且畏食伴隨嘔吐,單獨使用消食導滯的甜味藥物效果不佳。需要謹慎地使用健脾開胃的藥物,同時縮砂和陳皮也不能缺少。例如,建中湯中含有陳皮、半夏和細辛,就可以使用。此外,還需要服用鹿茸和橘皮煎丸。
如果患者不嘔吐也不畏食,可以先使用十全大補湯、雙和散等藥物,同時也要適當加入健脾開胃的藥物,以預防脾胃虛弱。
有患精血不足。明知當補腎。方欲一求之歸耆等藥。其人素減食。又恐不利於脾。方欲理脾氣。則不免用疏刷之藥。又恐愈耗腎水。全一舉而兩得之功。莫若鹿茸橘皮煎丸為第一。故曰。精不足。補之以味。又曰。補腎不如補脾。以脾上交於心。下交於腎故也。道家交構心腎。
有些患者精血不足,明知道應該補腎,就想要直接服用補腎藥物,例如歸芪等。但是,如果患者平時飲食較少,又擔心補腎藥物會損害脾胃,想要調理脾胃,就必須使用疏理脾胃的藥物。但又擔心這些藥物會進一步損耗腎水。
要達到既能補腎又能調理脾胃的效果,鹿茸橘皮煎丸是最佳選擇。因此古人說:「精不足,補之以味。」也說:「補腎不如補脾,因為脾胃上連心臟,下連腎臟。」道家也強調心腎相交,相互滋養。
以脾為黃婆者。即此意。若腎元大段虛損。病勢困篤。則腎不容少緩。又不拘於此說。要知於滋腎之中。佐以砂仁澄茄之類。於壯脾之中。參以北五味。黃耆之屬。此又臨時審病。用藥之活法。勞疾久而嗽血。咽疼無聲。此病自下而傳上。若不嗽不痛。久而溺濁脫精。此為自上傳下。
皆死證已。
有面色如故。肌體自充。外看如無病內實虛損。俗呼為桃花蛀。宜看其何證。於前藥審而用之。
有傳屍勞。骨肉相傳。甚至滅門。此其五臟中皆有勞蟲。古名瘵疾。難以醫之。
白話文:
"以脾為黃婆",這是指以脾臟作為中醫理論中的重要角色。如果腎功能嚴重衰弱,病情嚴重,那麼腎臟就不能稍作緩解,並且不一定要遵循固定的理論。要知道,在補腎的同時,可以輔以砂仁、澄茄等藥物;在強健脾胃的同時,可以加入北五味、黃耆等藥物。這是根據臨牀情況,靈活使用藥物的方法。長期勞累後咳嗽出血、咽喉疼痛無聲,這表明疾病從下部傳到上部。如果沒有咳嗽和疼痛,長期尿液混濁、精子流失,這表示疾病從上部傳到下部。這些都是已經預示死亡的症狀。
有些人的臉色如常,身體豐滿,外表看起來好像沒有病,但實際上是內在的虛弱。俗稱為"桃花蛀",應詳細觀察其具體的症狀,再根據之前的藥物進行治療。
有些傳染性的勞損,會在家族中互相傳播,甚至導致全族滅亡。這表示五臟都有勞損的寄生蟲,古代稱為瘵疾,這種疾病難以醫治。
外有因動作勞力。或發寒熱。或身疼氣短。或勞倦嗜臥。乃一時發勞。卻非五勞者比。宜和氣飲。詳見諸痛門身體痛證。
有嗽咳痰多者。名曰勞嗽。與風寒壅熱之嗽不同。此乃有本有標。本在腎而標在肺。可與前諸藥第一段求之。選用加五味杏仁阿膠貝母款冬花之屬。嗽而加以喘者。於前藥更加磨沉香。仍吞靈砂丹。或三妙丹。詳見嗽門。嗽而有血者。詳見血門嗽血證。
白話文:
外部因素包括勞動活動,可能會引起發寒熱、身體疼痛、氣息短促或疲倦嗜睡等症狀。這些都是短期的勞累所引起的,並非長期的五勞(一種中醫理論上的疾病類別)症狀。對於這種情況,建議飲食應保持和氣,詳細參考關於各種疼痛的治療方法。
如果出現咳嗽、痰多的情況,被稱為「勞嗽」,其特徵與風寒導致的咳嗽不同。勞嗽是一種本標俱存的疾病,根本原因在於腎臟,表現則反映在肺部。在治療上,可以參考前面各類藥物的使用方法,選擇合適的藥物,如加入五味子、杏仁、阿膠、貝母、款冬花等。如果咳嗽伴有喘息,則需在前面的藥物基礎上加入磨沈香。同時,可以服用靈砂丹或三妙丹,詳細參照咳嗽部分的說明。
如果咳嗽伴有出血,請詳細參考血液部分的咳嗽出血症狀治療方法。
2. 盜汗自汗
眠熟而汗出者。曰盜汗。又名一寢汗。不分坐臥而汗者。曰自汗。傷風傷暑。傷寒傷濕。痰嗽等自汗。各載本門。其無病而常自汗出。與病後多汗。皆屬表虛。胃氣不固。榮血漏泄。宜黃耆建中湯。加浮麥少許。煎黃耆六一湯或玉屏風散。或身溫如常而汗出冷者。或身體冷而汗亦冷。別無他病。並屬本證。
有痰證冷汗自出者。宜七氣湯。此方已載二百四十九腎逆散之下。有氣不順而自汗不止。須理氣。使榮衛調和。小建中湯加木香。
白話文:
盜汗和自汗
- 睡眠中出汗,稱為「盜汗」,又稱「一寢汗」。
- 不分坐臥,隨時出汗,稱為「自汗」。
不同原因導致的自汗
- 由於 傷風、傷暑、傷寒、傷濕、痰嗽 等原因引起的自汗,請參考相關章節。
無病而自汗、病後多汗
- 這些情況都屬於 表虛,也就是 體表抵抗力虛弱,胃氣不固,氣血外泄。
- 可以服用 黃耆建中湯,加入少許浮麥,煎服成 黃耆六一湯 或 玉屏風散。
身體冷汗
- 身體溫度正常卻出冷汗,或 身體冰冷且汗也冰冷,而沒有其他疾病,也屬於表虛。
痰證冷汗
- 有 痰證 並且 冷汗自出,建議服用 七氣湯(此方在「二百四十九腎逆散」章節中已有記載)。
氣不順自汗
- 如果是 氣不順暢導致自汗不止,需要 理氣,使 氣血調和。可以服用 小建中湯,再加入 木香。
有病後多汗。服正元飲諸重補劑不愈。惟八珍散宜之。有別處無汗。獨心孔一片有汗。思慮多則汗亦多。病在用心。宜養心血。只宜一條用藥。仍以艾湯調茯苓末服之。名曰心汗。青桑第二葉焙乾研末。空心米飲湯調下。最治盜汗。
若陰汗惟密陀僧和蛇床子研末。撲之立止。
若服藥汗仍出者。小建中湯加熟附子一錢。不去皮。或正元飲。仍以溫粉撲之。大汗不止。宜於諸藥入煆牡蠣粉一分。併吞硃砂丹。或茸朱丹。
白話文:
有些人病後容易出汗,即使服用補氣補血的藥物也無法改善,但服用八珍散則有效。有些人全身都不出汗,只有胸口部位會出汗,而且思考過度時汗也會增加,這表示病症在心臟,需要滋養心血。可以用艾湯調和茯苓粉服用,稱為心汗,也可以用青桑葉焙乾研末,空腹用米湯調服,治療盜汗也很有效。
若出現陰汗,可以用密陀僧和蛇床子研末,塗抹患處即可止汗。
如果服用藥物後還是出汗,可以服用小建中湯加熟附子,或者服用正元飲,並用溫粉塗抹患處。若大量出汗不止,可以將牡蠣粉加入其他藥物一起服用,同時吞服朱砂丹或茸朱丹。
常自汗出。經年累月者。多用黑錫丹。久病及大病新愈汗出者。亦可用此。若不宜熱補。須交濟其陰陽。自愈。當以靈砂丹主之。凡此皆非為他病而止病於汗者設。非謂有兼病者也。若服諸藥。欲止汗固表裡。並無效驗。藥愈熱而汗愈不收。可只理心血。蓋汗乃心之液。心無所養。
不能攝血。故溢而為汗。宜用大黃耆湯。加炒酸棗仁半錢。有微熱者。更加炒石斛半錢。兼下靈砂丹。
白話文:
經常自發地出汗,而且持續了好多年,大多數情況下可以用黑錫丹治療。久病或大病剛痊癒後就出汗,也可以用此藥。如果患者不適合熱補,就需要調和陰陽,讓身體自然恢復。這時應該用靈砂丹來治療。這些方法都是針對汗症本身而設計的,並不是說患者有其他疾病。
如果服用各種藥物,想要止汗和固表裡,但都無效,藥物越熱,汗就越止不住,可以單純調理心血。因為汗液是心臟的液體,心臟沒有營養供給,就無法收攝血液,導致血液溢出而形成汗液。建議使用大黃耆湯,加炒酸棗仁半錢。如果有輕微發熱的患者,可以再加炒石斛半錢,並且配合靈砂丹服用。
註解
- 黑錫丹:中藥方劑,具有補腎固表、止汗的作用。
- 靈砂丹:中藥方劑,具有滋陰清熱、止汗的作用。
- 大黃耆湯:中藥方劑,具有補氣健脾、固表止汗的作用。
- 酸棗仁:中藥材,具有安神、斂汗的作用。
- 石斛:中藥材,具有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的作用。
- 靈砂: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止汗的作用。
現代醫學角度
文中描述的症狀可能是多種疾病的表現,例如:
- 盜汗:常在睡眠中出汗,多見於虛勞、心悸、失眠等症狀。
- 自汗:無故出汗,多見於氣虛、脾虛、肺虛等症狀。
- 精神緊張、焦慮、情緒波動等也可能導致出汗。
汗出如膠之黏。如珠之凝。及淋漓如雨。揩拭不逮者。難治。漏風頗汗。出諸中門中風證。應汗多而發虛熱者。不當泥於熱。宜用收斂之劑。汗出而有邪熱者。其人若不渴。小柴胡湯加桂枝半錢最良。
治心虛多汗不睡。獖豬心一個。破開帶血。用人參二兩。當歸二兩。裝入心中煮熟。去二味藥。只吃豬心。不滿三四日。其病即愈。
白話文:
汗水像膠一樣黏稠,像珠子一樣凝結,甚至像雨一樣淋漓,擦拭也擦不完,這種情況很難治癒。漏風導致的汗出,屬於中門中風症狀,雖然汗多卻發虛熱,不應該拘泥於熱症,應該使用收斂的藥物。如果汗出伴隨邪熱,病人又不渴,服用小柴胡湯加桂枝半錢最有效。
治療心虛多汗失眠,可以用豬心一個,破開帶血,加入人參二兩,當歸二兩,一起煮熟,去除藥物,只吃豬心,最多三四天,病就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