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1. 卷之九·虛損門
2. 五勞
五勞者。五臟之勞也。皆因不量才力。勉強運為。憂思過度。嗜飲無節。或病失調理。將積久成勞。其病頭旋眼暈。身疼腳弱。心怯氣短。自汗盜汗。或發寒熱。或五心常熱。或往來潮熱。或骨蒸作熱。夜多惡夢。晝少精神。耳內蟬鳴。口苦無味。飲食減少。此皆勞傷之證。
五臟雖皆有勞。心腎為多。心主血。腎主精。精竭血燥。則癆生。治勞之法。當以調心補腎為先。不當用峻烈之劑。惟當溫養滋補。以久取效。天雄附子之類。投之太多。適足以發其虛陽。緣內無精血。不足當此猛劑。不可因有熱。純用甜冷之藥。以傷腎氣。獨用熱藥者。猶釜中無水而進火也。
過用冷藥者。猶釜下無火而添水也。非徒無益。又害之耳。宜十全大補湯。或雙和散、養榮湯、七珍散、藥令建中湯。皆可選用。間進雙補丸。若有無故身體瘦軟。絕無力氣。別無他證。此平日作勞太過。血氣虛而筋失養。宜劫勞散或和氣湯。倍芎歸。又有言語讀誦。過耗神氣。
致成虛損。是為叫呼走氣。宜於十全大補湯等藥選用。
虛人老人病中忽一旦語言不出。扣之不應。此不是啞風。久欠藥力到。補調功成。自復應矣。
氣虛人多不得寢。亦有痰多。膽經伏涎。欲寐不得者。不可例作虛治。妄補則痰愈盛。
有於坐臥之中。似欲得人按捻。意方始安者。此亦虛證也。諸發及有寒熱者。已各見本門。審知因虛勞得之。並宜用前藥。未效用十四味建中湯。渴而不勝熱藥者。七珍散加木香五味子各七分。熱多。黃耆鱉甲散。或人參散。獨五心發熱。將欲成勞者。茯苓補心湯。外雖惡熱。內自畏寒。盛夏不可單衣。大建中湯、十四味建中湯、正元飲、參附湯。
飲食減少。畏食而嘔者。難獨用前滯甜藥。須斟酌用前快脾之劑。縮砂陳皮藥卻不可少。如藥令建中湯內有陳皮半夏細辛卻可用。仍下鹿茸橘皮煎丸。如不嘔不畏食。用前十全大補湯雙和散等藥。亦當少加快脾之劑。以為之防。
有患精血不足。明知當補腎。方欲一求之歸耆等藥。其人素減食。又恐不利於脾。方欲理脾氣。則不免用疏刷之藥。又恐愈耗腎水。全一舉而兩得之功。莫若鹿茸橘皮煎丸為第一。故曰。精不足。補之以味。又曰。補腎不如補脾。以脾上交於心。下交於腎故也。道家交構心腎。
以脾為黃婆者。即此意。若腎元大段虛損。病勢困篤。則腎不容少緩。又不拘於此說。要知於滋腎之中。佐以砂仁澄茄之類。於壯脾之中。參以北五味。黃耆之屬。此又臨時審病。用藥之活法。勞疾久而嗽血。咽疼無聲。此病自下而傳上。若不嗽不痛。久而溺濁脫精。此為自上傳下。
皆死證已。
有面色如故。肌體自充。外看如無病內實虛損。俗呼為桃花蛀。宜看其何證。於前藥審而用之。
有傳屍勞。骨肉相傳。甚至滅門。此其五臟中皆有勞蟲。古名瘵疾。難以醫之。
外有因動作勞力。或發寒熱。或身疼氣短。或勞倦嗜臥。乃一時發勞。卻非五勞者比。宜和氣飲。詳見諸痛門身體痛證。
有嗽咳痰多者。名曰勞嗽。與風寒壅熱之嗽不同。此乃有本有標。本在腎而標在肺。可與前諸藥第一段求之。選用加五味杏仁阿膠貝母款冬花之屬。嗽而加以喘者。於前藥更加磨沉香。仍吞靈砂丹。或三妙丹。詳見嗽門。嗽而有血者。詳見血門嗽血證。
白話文:
標題:[五勞]
內容:所謂「五勞」,是指五臟的過勞,通常由於超出自身能力強行工作,過度憂慮思考,嗜好飲酒無節制,或疾病後未能妥善調養,久而久之形成勞損。病徵包括頭昏眼花,全身疼痛,腳力虛弱,膽小氣短,自汗和盜汗,或發燒和畏寒,或手心腳心常感熱,或時冷時熱,或骨髓蒸騰般熱,夜晚做惡夢,白天精神不濟,耳朵像有蟬鳴,口裡苦澀無味,食慾下降,這些都是勞損的症狀。
雖然五臟都有可能勞損,但心臟和腎臟最常見。心臟主管血液,腎臟主管精氣,精氣耗盡,血液乾燥,就會導致癆病。治療勞損的方法,應該以調節心臟和補腎為首要,不應使用劇烈的藥物,而應溫和滋補,長期服用才能見效。如果使用如天雄附子這類藥物過量,只會激發虛假的陽氣,因為體內精血不足,無法承受這種猛烈的藥性。不能因為有熱感,就完全使用寒涼的藥物,以免傷害腎氣。單獨使用熱性藥物,就像鍋裡沒有水卻加熱一樣。
過量使用寒藥,就像鍋底下沒有火卻加水一樣,不僅無益,反而有害。適合使用十全大補湯,或雙和散、養榮湯、七珍散、藥令建中湯,都可選擇使用。偶爾服用雙補丸。如果身體莫名消瘦乏力,沒有其他症狀,這是平時過勞,血氣虛弱,筋骨缺乏養分,適合使用劫勞散或和氣湯,加倍使用川芎和當歸。另外,說話和朗讀過度,也會消耗神氣,造成虛損,稱為「叫喚走氣」,也適合使用十全大補湯等藥物。
虛弱或年老的人,突然有一天說話困難,問話無反應,這不是失語,只是治療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待調理成功,自然恢復。
氣虛的人往往睡眠不佳,也有痰多的情況,膽囊區有積液,想睡卻睡不著,這種情況不能一律視為虛弱治療,隨便補充會使痰更多。
有時坐著或躺著,感覺需要被人按摩才安心,這也是虛弱的症狀。所有出現發燒和畏寒的病症,各自見於相關條目,如果確定是由虛弱勞損引起,都適合使用前面提到的藥物,如果無效,可以使用十四味建中湯。如果口渴但無法承受熱藥,可以在七珍散中加入木香和五味子各七分。如果熱感較重,可以使用黃耆鱉甲散或人參散。如果只有手心腳心發熱,且有勞損傾向,可以使用茯苓補心湯。外表看似怕熱,但實際上畏寒,即使盛夏也不能單穿薄衣,適合使用大建中湯、十四味建中湯、正元飲、參附湯。
如果飲食減少,害怕食物且噁心,不能單獨使用前面的滋補藥物,必須謹慎使用快脾的藥物,縮砂和陳皮不能省略。如果藥物中含有陳皮、半夏和細辛,可以使用,並配以鹿茸橘皮煎丸。如果不噁心且不害怕食物,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雙和散等藥物,但也應加入少量快脾的藥物作為預防。
有些人精血不足,明知道應該補腎,打算使用歸耆等藥物,但如果他們平常食慾不佳,又擔心會影響脾臟,想要調理脾氣,又必須使用疏肝的藥物,但這樣又可能進一步消耗腎水。為了同時補腎和調理脾氣,首選鹿茸橘皮煎丸。古人說,精氣不足,應該通過味道補充,又說補腎不如補脾,因為脾臟可以連接心臟和腎臟。道家將脾臟比喻為黃婆,用以連接心臟和腎臟,就是這個意思。如果腎臟嚴重虛損,病情危急,就不能拖延,不必拘泥於上述理論。在滋補腎臟的同時,輔以砂仁、澄茄等藥物,在壯脾的同時,加入北五味、黃耆等成分,這是臨牀診斷和用藥的靈活方法。如果勞損久而咳嗽出血,喉嚨疼痛無聲,這是從下部向上傳播的病症;如果沒有咳嗽和喉嚨疼痛,但久而久之出現尿濁和精液流失,這是從上部向下傳播的病症。這兩種情況都是死亡的徵兆。
有些人臉色正常,肌肉豐滿,外表看起來健康,但實際上虛弱損傷,俗稱為「桃花蛀」,應根據具體症狀,選擇合適的藥物。
有種遺傳性的勞損,可以通過骨肉傳播,甚至導致全家滅亡,這是在五臟中有勞蟲存在,古人稱為「瘵疾」,難以治癒。
有些人在活動或勞動後,出現發燒、畏寒、身體疼痛或氣短,這是一時的勞損,不屬於「五勞」,適合使用和氣飲,詳細內容請見「各種疼痛」中的「身體疼痛」。
有些人咳嗽多痰,稱為「勞嗽」,與感冒引起的咳嗽不同,根源在腎臟,表現在肺部,可以使用前面提到的藥物,加上五味子、杏仁、阿膠、貝母、款冬花等成分。如果咳嗽伴隨喘息,可以在前面的藥物中加入沉香,並服用靈砂丹或三妙丹,詳細內容請見「咳嗽」。如果咳嗽伴有出血,請見「血」門中的「咳嗽出血」。
3. 盜汗自汗
眠熟而汗出者,曰盜汗。又名一寢汗。不分坐臥而汗者,曰自汗。傷風傷暑,傷寒傷濕,痰嗽等自汗,各載本門。其無病而常自汗出,與病後多汗,皆屬表虛,胃氣不固,榮血漏泄,宜黃耆建中湯,加浮麥少許。煎黃耆六一湯或玉屏風散。或身溫如常而汗出冷者,或身體冷而汗亦冷,別無他病,並屬本證。
有痰證冷汗自出者,宜七氣湯。此方已載二百四十九腎逆散之下。有氣不順而自汗不止,須理氣,使榮衛調和,小建中湯加木香。
有病後多汗,服正元飲諸重補劑不愈,惟八珍散宜之。有別處無汗,獨心孔一片有汗,思慮多則汗亦多,病在用心,宜養心血,只宜一條用藥,仍以艾湯調茯苓末服之,名曰心汗。青桑第二葉焙乾研末,空心米飲湯調下,最治盜汗。
若陰汗惟密陀僧和蛇床子研末,撲之立止。
若服藥汗仍出者,小建中湯加熟附子一錢,不去皮,或正元飲,仍以溫粉撲之。大汗不止,宜於諸藥入煆牡蠣粉一分,併吞硃砂丹,或茸朱丹。
常自汗出,經年累月者,多用黑錫丹。久病及大病新愈汗出者,亦可用此。若不宜熱補,須交濟其陰陽,自愈,當以靈砂丹主之。凡此皆非為他病而止病於汗者設,非謂有兼病者也。若服諸藥,欲止汗固表裡,並無效驗,藥愈熱而汗愈不收,可只理心血,蓋汗乃心之液,心無所養,
不能攝血,故溢而為汗。宜用大黃耆湯,加炒酸棗仁半錢。有微熱者,更加炒石斛半錢,兼下靈砂丹。
汗出如膠之黏,如珠之凝,及淋漓如雨,揩拭不逮者,難治。漏風頗汗,出諸中門中風證,應汗多而發虛熱者,不當泥於熱,宜用收斂之劑。汗出而有邪熱者,其人若不渴,小柴胡湯加桂枝半錢最良。
治心虛多汗不睡,獖豬心一個,破開帶血,用人參二兩,當歸二兩,裝入心中煮熟,去二味藥,只吃豬心,不滿三四日,其病即愈。
白話文:
標題:[夜間出汗與日間無故出汗]
內容:當人在熟睡時出汗,這被稱爲盜汗,也稱爲寢汗。無論是坐着還是躺着都出汗的情況,則稱爲自汗。因感冒、熱暑、傷寒、溼氣或是咳嗽引起的自汗,會分別在相關病症中敘述。如果沒有生病卻常常自汗,或是病後出現大量汗液,這些情況通常歸類爲體表虛弱,胃氣不穩,血液循環異常導致的血液流失。推薦使用黃耆建中湯,加入少量浮麥煎煮,或使用黃耆六一湯、玉屏風散。
對於有痰且伴隨冷汗的情況,建議使用七氣湯,此藥方已在249腎逆散中提及。如果因爲氣不順而導致持續自汗,需調理氣血,使身體機能平衡,可以使用小建中湯加上木香。
對於病後多汗,服用正元飲等補劑無法緩解的情況,八珍散可能會有幫助。有些情況下,身體其他部位沒有汗,只有心臟區域出汗,思考過度時汗量增加,這可能是因爲心理壓力大,需要滋養心血,可嘗試使用特定藥物,再以艾湯調和茯苓末服用,這種現象稱爲心汗。青桑葉第二片烘乾磨成粉,空腹時用水調和飲用,對治療盜汗效果極佳。
對於陰汗問題,將密陀僧和蛇牀子研磨成粉末撲在患處,可以立即止汗。
如果服藥後仍然持續出汗,可以在小建中湯中加入一錢熟附子(不去皮),或者使用正元飲,同時使用溫粉撲於患處。如果大量出汗無法停止,可以在藥物中加入一分煅燒過的牡蠣粉,併吞服硃砂丹或茸朱丹。
長期持續自汗,可以考慮使用黑錫丹。對於長期疾病或是大病初癒後出汗的情況,也可以使用此藥。如果不適合熱補,需要平衡陰陽,這種情況可以自愈,靈砂丹是主要的選擇。以上提到的都不是爲了治療其他病症而止汗,而是針對汗症本身。如果不是爲了止汗固表,而是有其他病症,那麼以上的建議並不適用。如果服用各種藥物想要止汗固表,但沒有效果,藥物越熱汗越多,這時可以嘗試調理心血,因爲汗液是心的液體,如果心無法得到滋養,無法控制血液,就會造成汗液過多。推薦使用大黃耆湯,加入半錢炒酸棗仁。如果有輕微發熱,還可以加上半錢炒石斛,同時服用靈砂丹。
如果汗液粘稠如膠,凝結如珠,或是像雨一樣淋漓,擦乾的速度趕不上汗水的流速,這通常是難以治療的。如果汗液是由中門中風引起,汗多且伴有虛熱,不應簡單地認爲是熱證,應使用收斂性的藥物。如果出汗並伴有邪熱,患者卻不口渴,小柴胡湯加半錢桂枝是最有效的。
對於心虛多汗且失眠的患者,可以取一個豬心,切開後保持新鮮帶血,放入兩兩的人參和當歸,煮熟後去掉藥渣,只食用豬心,一般不超過三四天,病情就會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