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卷之八·大小腑門 (3)
卷之八·大小腑門 (3)
1. 大便秘
有風秘,冷秘,氣秘,熱秘。又有老人津液乾燥,是名虛證。婦人分產亡血,及發汗利小便,病後血氣未復,皆能作秘。俱宜麻仁丸。風秘之病,由風搏肺臟,傳於大腸,故傳化難。或其人素有風病者,亦多有秘。宜小續命湯,去附子倍芍藥,入竹瀝兩蜆殼許。實者,吞脾約麻仁丸。
虛者,吞養正丹。冷秘由冷氣橫於腸胃,凝陰固結,津液不通,胃道秘塞。其人腸內氣攻,喜熱惡寒,宜藿香正氣散,加官桂、枳殼各半錢。吞半硫丸。熱藥多秘,惟硫黃暖而通。冷藥多泄,惟黃連肥腸而止泄。氣秘而氣不升降,穀氣不行,其人多噫,宜蘇子降氣湯,加枳殼。
吞養正丹,或半硫丸、來復丹未效,佐以木香檳榔丸。欲其速通,則枳殼生用。
熱秘面赤身熱,腸胃脹悶,時欲得冷,或口舌生瘡,此由大腸熱矣。宜四順清涼飲,吞順腸丸,或木香檳榔丸。有氣作疼,大便秘結,用通劑而便愈不通,便有秘氣,強飲通之,雖通復閉,或迫之使通,因時下血者,此惟當順氣,氣順便自通。順氣之法,又當求溫暖之劑。曾有巴豆等藥不通,
進丹附卻通,不可不知。老人虛秘,及出汗利小便過多,一切病後血氣未復而秘者,宜蘇子降氣湯,倍加當歸,吞威靈仙丸,或肉黃飲子、蓯蓉順腸丸尤宜。
如婦人下血而秘者,見婦人門。
傷寒陽明經熱實而閉,見諸傷門傷寒證。
宿食留滯,結而不通,腹脹氣急,胸中痞滿,宜感應丸加巴豆。
凡諸秘服藥不通,或兼他證不受藥者,用蜜皂角兌。冷秘生薑兌亦佳。
白話文:
標題:[大便困難]
內容:
有風祕、冷祕、氣祕和熱祕。還有老年人因爲體內津液乾燥,這被歸類爲虛弱症狀。婦女分娩失血,以及過度發汗、利小便,病後血氣未能恢復,都可能導致大便困難。這些情況都適合服用麻仁丸。風祕的病症,是因爲風邪侵襲肺臟,進而影響大腸,導致消化困難。或者一些原本就有風病的人,也常有大便困難的問題。建議服用小續命湯,去掉附子,增加芍藥用量,並加入適量的竹瀝。體質實的人,可以服用脾約麻仁丸;體質虛的人,可以服用養正丹。冷祕是因爲冷氣橫於腸胃,陰寒凝聚,導致津液無法流通,胃腸道堵塞。患者會感到腸胃不適,喜歡熱,怕冷。建議服用藿香正氣散,加官桂、枳殼各半錢,再配以半硫丸。熱性藥物常會導致便祕,但硫磺則能暖身且有助於通便;冷性藥物容易導致腹瀉,但黃連卻能健腸止瀉。氣祕則是氣機不順,谷氣不暢,患者常打嗝。建議服用蘇子降氣湯,加枳殼,再配以養正丹或半硫丸,如果上述藥物效果不佳,可輔以木香檳榔丸,若要迅速通便,枳殼可生用。
熱祕的患者,面色紅潤,身體發熱,腸胃脹悶,時而想吃冷食,或口腔、舌頭生瘡。這是因爲大腸過熱。建議服用四順清涼飲,配以順腸丸或木香檳榔丸。若有氣滯引起的疼痛,大便乾結,使用通便劑但效果不佳,反而導致氣滯更嚴重。強行服用通便劑,雖然暫時通暢,但之後又會閉塞。有時用力排便導致出血,這時應順氣,氣順了大便自然就通暢。順氣的方法,應該尋求溫補的藥物。曾經有人使用巴豆等藥無效,但服用丹附卻有效,這是需要注意的。對於老年人虛祕,以及過度發汗、利小便,病後血氣未能恢復而導致的大便困難,建議服用蘇子降氣湯,加倍當歸,配以威靈仙丸,或者蓯蓉順腸丸,更爲適宜。
至於女性因出血而便祕,可以參考婦科相關知識;傷寒陽明經熱實而閉,可以參考傷寒病的相關知識;宿食滯留,結而不通,腹部脹痛,胸中痞滿,建議服用感應丸,加巴豆。
所有便祕服藥無效,或伴有其他症狀無法接受藥物治療的,可以嘗試蜂蜜皁角兌,對於冷祕,生薑兌也很好。
2. 溏泄
冷泄不言而喻。熱亦能瀉者。蓋冷瀉譬之鹽見火熱則凝。冷則復消。熱瀉譬之水寒則結凝。熱則復化為水。此外證狀不一。疑似之間。並用先見分水丸一二服。惟傷食瀉不可用。
寒瀉。寒氣在腹。攻刺作痛。洞下清水。腹內雷鳴。米飲不化者。理中湯或附子補中湯。吞大已寒丸。宜附子桂香丸。畏食者。八味湯。
五虛者。死。脈細脾寒。少氣。前後泄痢。飲食不入。元是冷瀉。因瀉而煩躁。飲水轉飲轉瀉者。參附湯。理中湯。加茯苓黃連。名連理湯。用之多有奇功。且如今當暑月。若的知暑瀉。自合用暑藥。的知冷瀉。自合熱藥。中間有一等盛暑。又復內傷生冷。非連理湯不可。下泄無度。
泄後卻彈過響。肛門熱。小便赤澀。心下煩渴。且又喜冷。此藥為宜。若元是暑瀉。經久下元虛甚。日夜頻並。暑毒之勢已然。而瀉不已。後用暑藥。則決不能取效。便用姜附輩。又以難施。疑似之間。尤宜用此。餘生治傷寒協然自利。有用白薑黃連對半。名金銀湯。即此意也。
然不若連理湯為穩。如寒瀉服上藥未效。宜木香湯。或姜附湯。六柱湯。吞震靈丹養氣丹。手足厥逆者。兼進硃砂丹。藥食方入口而即下者名曰直腸。難治。如瀉已愈而精神未復舊者。宜十補湯。寒瀉腹中大疼。於服前藥外。間進乳豆丸。服諸熱藥以溫中。並不見效。登圊不迭。
穢物而出。此屬下焦。宜桃花丸二五粒訶梨勒丸以澀之。
熱瀉。糞色赤黃。彈響作痛。糞門焦痛。糞出穀道。猶如湯熱。煩渴小便不利。宜五苓飲。吞香連丸。
暑瀉。由胃感暑氣。或飲啖日中之所曬物。坐日中熱處。證狀與熱瀉略同。宜胃苓飲。或五苓散。加車前子少許。兼進來復丹。丹瀉。津液既去。口必渴。小便多是赤澀。未可便作熱論。的知熱瀉。方用冷劑。不然。勿妄投以致增劇。瀉止渴自止。小便赤能如常。
氣瀉。腸鳴。氣走胸膈。痞悶腹急而痛。瀉則腹下須臾又急。亦有腹急氣塞而不通者。此由中脘停滯。氣不流轉。水穀不分所致。宜大七香丸。入米煎服。久而不愈者。寬中散。吞震靈丹。仍佐以米飲調香附末。
濕瀉。由坐臥濕處。以致濕氣傷脾。土不剋水。梅雨陰久。多有此病。宜除濕湯。吞戊己丸。佐以胃苓湯。重者宜朮附湯。如其人本不甚瀉。每日兩三次鴨溏。此脾家不燥。常服平胃散自愈。緣內有蒼朮。可以燥脾。
傷食瀉。因飲食過多。有傷脾氣。遂成瀉泄。俗呼為傷敗腹。其人必噫氣如敗卵臭。宜治中湯加砂仁半錢。或七香丸紅丸子雜服。
食積腹痛而瀉。不可遽用治中兜住。先用調脾飲。吞感應丸。或因食一物過傷而瀉。後復食之即瀉者。以脾為其所傷未復而然。宜健脾湯。因食冷物停滯傷脾。脾氣不暖。所食之物。不能消化。瀉出而食物如故。宜治中湯加乾葛。吞酒煮黃連丸。於瀉中求之。
有脾氣久虛不受飲食者。食畢即腸鳴腹急。盡下所食物。才方寬快。不食則無事。俗名錄食瀉。經年累月。宜快脾丸下二五粒。因傷於酒。每晨起必瀉。宜理中湯加乾葛。吞酒煮黃連丸。
或重而瀉泄頻數者。宜沖和湯。
因傷面而瀉者。養胃湯加蘿蔔子。炒研破一錢。痛者。更加木香半錢。瀉甚者。去藿香加炮姜如其數。瀉已愈隔年。及後期復瀉。古論云。病有期年而發者。有積故也。宜感應丸。
有每日五更初洞瀉。服止瀉藥並無效。米飲下五味丸。或專以杜五味煎飲。宜治脾腎泄。雖省節飲食。大段忌口。但得日間上半夜無事。近五更其瀉復作。此病在腎。俗呼脾腎泄。分水飲下二神丸。及椒樸丸。或平胃散。下小茴香丸。病久而重。其人虛甚。椒附湯。
白話文:
[溏泄]
冷性腹瀉的道理不言而喻。然而,熱也會引起腹瀉,這就好比鹽見火會凝固,遇冷則溶解;熱性腹瀉則像水,寒冷時會結冰,加熱後則恢復爲水。除了這些症狀,其他各種情況,在難以分辨時,可先嚐試使用分水丸一至兩劑。但需注意的是,因飲食不當引起的腹瀉不適合使用這種方法。
寒性腹瀉是因爲腹部受寒,疼痛難忍,排泄物如清水,腹部發出雷鳴般的聲響,食物無法消化。對於這種情況,可使用理中湯或附子補中湯,並配合大已寒丸,推薦使用附子桂香丸。如果食慾不振,可嘗試八味湯。
如果出現五種虛弱症狀,則預示病情嚴重。脈細、脾寒、氣短、前後腹瀉、食物無法攝入,原本是冷性腹瀉,因爲腹瀉而煩躁不安,喝水後反而加重腹瀉,此時應使用參附湯、理中湯並加入茯苓黃連,即所謂的連理湯,這種藥方常常有奇效。尤其是在夏天,如果確定是暑瀉,應該使用清暑藥物;如果是冷性腹瀉,則應使用溫熱藥物。但在酷暑天,如果飲食過涼導致內傷,非連理湯不可。腹瀉過度,無法控制。
腹瀉後,肛門有響聲,感覺熱辣,小便紅澀,心下煩渴,且偏好冷飲,這時使用特定藥物最爲適宜。如果是暑瀉,長期下元虛損,日夜頻繁腹瀉,暑毒雖已減弱,但腹瀉依舊,再使用清暑藥物已無效果,即使使用姜附等溫熱藥物,也難以奏效。在這種情況下,使用連理湯最爲適宜。我曾經治療過一個傷寒患者,他自行腹瀉,我讓他服用白薑和黃連,對半配比,稱爲金銀湯,就是這個道理。但連理湯更爲穩妥。
如果寒性腹瀉服用上述藥物無效,可嘗試木香湯或姜附湯,六柱湯,吞服震靈丹或養氣丹。如果手腳冰冷,可同時服用硃砂丹。如果食物一入口就立即排出,這被稱爲直腸,難以治療。如果腹瀉停止,但精神未完全恢復,應使用十補湯。寒性腹瀉,腹部劇烈疼痛,在服用上述藥物的同時,間歇服用乳豆丸。如果服用各種熱性藥物來溫中,卻不見效果,排泄物無法控制。
穢物突然排出,這屬於下焦的問題,應使用桃花丸2-5粒或訶梨勒丸以收斂止瀉。
熱性腹瀉,糞便顏色呈赤黃色,排泄時有響聲且疼痛,肛門灼熱疼痛,排泄物如同熱水,伴有煩渴,小便不利,適合使用五苓飲,吞服香連丸。
暑瀉是因爲胃部感染暑氣,或者食用了暴曬後的食物,坐在烈日下的熱處。症狀與熱性腹瀉相似,應使用胃苓飲,或五苓散,加入少許車前子,同時服用來複丹。
津液流失,口渴,小便通常紅澀,不能輕易地判斷爲熱性腹瀉。只有確定是熱性腹瀉,才能使用寒涼藥物。否則,不要隨意投藥,以免病情加重。腹瀉停止,口渴自然消失,小便顏色恢復正常。
氣性腹瀉,腸鳴,氣滯於胸膈,腹部緊張疼痛,排泄後腹部短暫緩解,隨後再次感到緊迫。也有腹部緊張,氣塞不通的情況。這是由於中脘停滯,氣不流通,水谷無法分離所致。應使用大七香丸,配米湯服用。如果長時間未愈,可使用寬中散,吞服震靈丹,同時用米湯調香附末。
溼性腹瀉,因爲久坐溼處,導致溼氣傷脾,脾土無法剋制水分,梅雨季節,這種病較爲常見。應使用除溼湯,吞服戊己丸,輔以胃苓湯。嚴重者應使用術附湯。如果每天排泄2-3次,這可能是因爲脾臟不幹燥,常服用平胃散可以治癒,因爲其中含有蒼朮,可以幫助乾燥脾臟。
飲食過多,損傷脾胃,引發腹瀉,俗稱傷敗腹。患者常有噯氣,氣味如敗卵。應使用治中湯加砂仁半錢,或七香丸、紅丸子交替服用。
食積腹痛並伴有腹瀉,不應立即使用治中兜住,先使用調脾飲,吞服感應丸。如果因爲過量食用某種食物而腹瀉,再次食用該食物就會再次腹瀉,這是因爲脾臟受傷未愈。應使用健脾湯。如果食用冷食導致脾臟受損,脾臟無法溫暖,所吃的食物無法消化,排泄時食物原樣未變,應使用治中湯加幹葛,吞服酒煮黃連丸,在腹瀉中尋找治療方法。
長期脾虛,無法正常飲食,飯後立即腸鳴腹急,排泄所食食物,之後纔會感到舒適,不吃則無事,俗稱錄食瀉,應長期服用快脾丸2-5粒。因飲酒過度,每天早晨必定腹瀉,應使用理中湯加幹葛,吞服酒煮黃連丸。
如果腹瀉頻繁,應使用沖和湯。
如果因食用麪粉製品而腹瀉,應使用養胃湯加蘿蔔子,炒研破一錢。如果腹痛,可加入木香半錢。如果腹瀉嚴重,應去掉藿香,加入炮姜,數量相同。腹瀉痊癒後,如果一年後再次發作,古論認爲,有定期發作的疾病,可能是體內有積聚。應使用感應丸。
如果每天凌晨腹瀉,使用止瀉藥無效,可使用米飲下五味丸,或專門飲用杜仲五味煎。應治療脾腎泄。即使節制飲食,嚴格忌口,只要白天和上半夜無事,接近凌晨時腹瀉再次發作,這表明病在腎臟,俗稱脾腎泄。應使用分水飲下二神丸,以及椒樸丸,或平胃散下小茴香丸。如果病情嚴重,患者極度虛弱,應使用椒附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