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思恭

《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卷之七·寒熱門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寒熱門 (2)

1. 潮熱

(附虛煩)

潮熱有二。有實而潮熱者。有虛而潮熱者。惟傷寒日晡發熱,乃胃實,別無虛證。

其餘有潮熱者,當審其虛實。若潮熱大便堅澀,喜冷畏熱,心下愊然,睡臥不著,此皆氣盛,所謂實而潮熱者也。輕宜參蘇飲,重則小柴胡湯。

若潮熱而氣消乏,精神憔悴,飲食減少,日漸尫羸,雖病暫去,而五心常有餘熱,此屬虛證。宜茯苓補心湯,十全大補湯,養榮湯之類。病後欠調理者,八珍散主之。

有潮熱似虛,胸膈痞塞,背心疼痛,服補藥不效者,此乃飲證隨氣而潮,故熱隨飲而亦潮。宜於傷飲中尋藥。

諸汗並霍亂吐瀉後,應有滲泄,而津液去多,五內枯燥者,皆能虛煩,以陰血不足以濟陽,陽氣偏勝,故虛熱而煩。宜參蘇飲,去蘇倍參,加麥門冬半錢。煩而渴者,獨味人參湯。加以小便不利者,春澤陽。加以心經熱而躁者,辰砂五苓散。煩而嘔,不喜食者,橘皮湯。煩而睡不寧者,溫膽湯。大煩身熱甚者,竹葉石膏湯。血虛生煩見前諸證者,茯苓補心湯。外有一得病時節,即惡寒身不疼,頭不痛,但煩熱者,亦名虛煩,內外俱不可攻之,必遂損竭。宜參蘇飲,去蘇倍參,或更加石膏半錢。不愈者,竹葉石膏湯。兼有上項證候者,於前藥選用。

其人虛甚,不宜專用涼劑者,茯苓補心湯。

白話文:

【潮熱】

潮熱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實證引發的潮熱,另一種則是由虛證導致的潮熱。只有在受到風寒後,在下午時刻發熱,這是由胃實所致,並無虛證的現象。

除了上述情況外,對於出現潮熱的人,應仔細辨別其虛實。如果伴有潮熱、大便乾硬、偏好冷飲、害怕熱氣、胸口悶痛、難以入眠等症狀,這都是氣血旺盛的表現,也就是實證導致的潮熱。輕微的可以用參蘇飲治療,嚴重的話則需服用小柴胡湯。

若是潮熱伴隨著體力衰退、精神疲憊、食慾下降、身體逐漸消瘦,即便病情短暫緩解,但手心腳心仍持續有熱感,這屬於虛證。適合服用茯苓補心湯、十全大補湯、養榮湯等補益藥物。對於病後調理不足的人,則可使用八珍散。

有些潮熱看似虛證,卻有胸悶、背痛等症狀,服用補藥也無效,這可能是由於水飲問題引發的潮熱。應該從治療水飲問題的藥物中尋找解決之道。

各種汗出、霍亂後的嘔吐與腹瀉,以及大量流失津液,造成內臟乾燥的情況,都可能引起虛煩。這是因為陰血不足,無法滋潤過剩的陽氣,導致虛熱和煩躁。可用參蘇飲,去掉蘇葉,加倍人參,再加麥門冬半錢。如果煩躁且口渴,可服用獨味人參湯。小便不通暢的,可用春澤湯。心火旺盛,易怒的,可用辰砂五苓散。若煩躁且噁心,不想吃東西,可用橘皮湯。煩躁且睡眠不安的,可用溫膽湯。身體極度煩躁且體溫高,可用竹葉石膏湯。如果是因血虛導致的煩躁,出現上述症狀,可用茯苓補心湯。

另外,有種情況是在生病初期,就感覺惡寒,但身體並無疼痛,頭部也不痛,只感到煩熱,這也被稱為虛煩。這種情況下,無論內外都不能強行攻治,否則會導致身體更虛弱。可用參蘇飲,去掉蘇葉,加倍人參,或者再加上半錢的石膏。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可用竹葉石膏湯。如果同時伴有上述的症狀,可從前述的藥物中選擇合適的來服用。

對於身體非常虛弱,不能單純使用寒涼藥物的人,可用茯苓補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