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卷之七·寒熱門 (2)
卷之七·寒熱門 (2)
1. 潮熱
(附虛煩)
潮熱有二。有實而潮熱者。有虛而潮熱者。惟傷寒日晡發熱。乃胃實別無虛證。
其餘有潮熱者。當審其虛實。若潮熱大便堅澀。喜冷畏熱。心下愊然睡臥不著。此皆氣盛。所謂實而潮熱者也。輕宜參蘇飲。重則小柴胡湯。
若潮熱而氣消乏。精神憔悴。飲食減少。日漸尫羸。雖病暫去。而五心常有餘熱。此屬虛證。宜茯苓補心湯。十全大補湯。養榮湯之類。病後欠調理者。八珍散主之。
白話文:
潮熱的類型與治療
潮熱分為兩種,一種是實熱型潮熱,一種是虛熱型潮熱。
實熱型潮熱:
像是傷寒在傍晚發熱,這是胃火旺盛,沒有虛證。
其他出現潮熱的患者,需要仔細辨別虛實。如果出現潮熱、大便乾燥、怕冷怕熱、心窩部空虛難受、難以入睡,這些都是氣盛的表現,屬於實熱型潮熱。 輕症可以用參蘇飲治療,重症則用小柴胡湯。
虛熱型潮熱:
如果出現潮熱,同時伴隨氣虛乏力、精神萎靡、食慾不振、日漸消瘦,即使疾病暫時消退,但手掌心總是發熱,這就是虛熱型潮熱。 應當使用茯苓補心湯、十全大補湯、養榮湯等補益藥物。 如果是疾病後調理不足者,可以用八珍散來治療。
有潮熱似虛。胸膈痞塞。背心疼痛。服補藥不效者。此乃飲證隨氣而潮。故熱隨飲而亦潮。宜於傷飲中尋藥。
諸汗並霍亂吐瀉後。應有滲泄。而津液去多。五內枯燥者。皆能虛煩。以陰血不足以濟陽。陽氣偏勝。故虛熱而煩。宜參蘇飲。去蘇倍參。加麥門冬半錢。煩而渴者。獨味人參湯。加以小便不利者。春澤陽。加以心經熱而躁者。辰砂五苓散。煩而嘔。不喜食者。橘皮湯。煩而睡。
不寧者。溫膽湯。大煩身熱甚者。竹葉石膏湯。血虛生煩見前諸證者。茯苓補心湯。外有一得病時節。即惡寒身不疼。頭不痛。但煩熱者。亦名虛煩。內外俱不可攻之。必遂損竭。宜參蘇飲。去蘇倍參。或更加石膏半錢。不愈者。竹葉石膏湯。兼有上項證候者。於前藥選用。
其人虛甚。不宜專用涼劑者。茯苓補心湯。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出現潮熱像虛寒一樣、胸膈悶塞、背部疼痛,而且吃補藥也沒有效果,這就可能是由於體內有寒飲,寒飲隨著氣機運行而導致潮熱。因此,熱證也隨著寒飲的運行而出現潮熱。治療應該針對寒飲證,在傷寒藥中尋找藥物。
凡是出汗過多、霍亂吐瀉之後,都會導致體內津液大量流失,五臟乾燥,這些情況都會導致虛煩。這是因為陰血不足,無法滋養陽氣,陽氣偏盛,所以出現虛熱煩躁。這種情況應該服用參蘇飲,去掉蘇葉,參藥加倍,並加入麥門冬半錢。如果虛煩伴隨口渴,可以用單味人參湯。如果小便不利,可以加春澤陽。如果心經有熱而躁動不安,可以服用辰砂五苓散。如果虛煩伴隨嘔吐,不想吃東西,可以服用橘皮湯。如果虛煩伴隨睡眠不安,可以服用溫膽湯。如果虛煩伴隨身體發熱嚴重,可以服用竹葉石膏湯。如果虛煩是因為血虛而導致的,並且伴隨上述症狀,可以服用茯苓補心湯。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得病初期,出現惡寒、身體不痛、頭不痛,只是感到煩熱,這種情況也叫做虛煩,內外都不能用攻邪的方法,否則會損傷正氣。應該服用參蘇飲,去掉蘇葉,參藥加倍,或者加石膏半錢。如果沒有效果,可以服用竹葉石膏湯。如果同時出現上述症狀,可以在上述藥物中選擇服用。
如果病人虛弱嚴重,不適合單獨使用涼性藥物,可以服用茯苓補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