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一 奇經八脈門 (8)
卷十一 奇經八脈門 (8)
1. 治二維病方十五
桂枝湯,〔陽維〕桂枝,白芍,甘草,姜,棗
麻黃湯,〔又〕
黃耆建中湯,〔又〕
八物湯,〔又〕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川芎,當歸,白芍,地黃
理中湯,〔陰維〕人參,白朮,甘草,乾薑
四逆湯,〔又〕附子,乾薑,甘草
當歸四逆湯,〔又〕當歸,桂枝,白芍,細辛,甘草,通草,大棗
吳茱萸湯,〔又〕吳萸,人參,姜,棗
金鈴散,〔又〕金鈴子,延胡索(各一兩),每末二錢,酒下,痛止。與枳朮丸去其餘邪。
延胡索散,〔又〕延胡索,當歸,蒲黃,赤芍,官桂(各一錢),薑黃,木香,乳香,沒藥(各七分),炙草(五分),姜(三片)
此方兼治女人血結胸,心腹作痛,連腰脅脊膂,上下攻刺,甚作搐搦。
失笑散,〔又〕
承氣湯,〔又〕大黃,芒硝,枳實,厚朴
養榮湯,〔又〕當歸,白芍,生地,熟地,赤苓,山梔,麥冬,陳皮(各一錢),人參,甘草(各五分),棗(二枚),烏梅(一個)
四物湯,〔又〕川芎,當歸,白芍,熟地(各一錢二分半),一方,春倍川芎,夏倍芍藥,秋倍熟地,冬倍當歸。春加防風,夏加黃芩,秋加天冬,冬加桂枝。
按此方通治血病,當歸和血歸經,白芍涼血補腎,生地生血寧心,熟地補血滋腎,川芎行血通肝。
妙香散,〔又〕
白話文:
【治療二維病的十五種處方】
-
桂枝湯:主要成分有桂枝、白芍、甘草、薑和棗,用於調節陽維脈。
-
麻黃湯:成分未詳,應由專業中醫師依據病情配製。
-
黃耆建中湯:成分未詳,同樣需要由專業人士配製。
-
八物湯:由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川芎、當歸、白芍和地黃組成,具有全面調理作用。
-
理中湯:適用於陰維脈,包含人參、白朮、甘草和乾薑,有溫中祛寒的作用。
-
四逆湯:由附子、乾薑和甘草組成,適合治療極度虛弱的情況。
-
當歸四逆湯:含有當歸、桂枝、白芍、細辛、甘草、通草和大棗,能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
吳茱萸湯:由吳茱萸、人參、薑和棗組成,有助於暖胃和腸胃調理。
-
金鈴散:金鈴子、延胡索各一兩,每次服用二錢,用酒送服,可緩解疼痛。搭配枳朮丸可以去除殘餘的邪氣。
-
延胡索散:延胡索、當歸、蒲黃、赤芍、官桂各一錢,薑黃、木香、乳香、沒藥各七分,炙草五分,薑三片,此方也適用於女性因血液瘀滯導致的胸部疼痛,以及心腹疼痛,連及腰部、脅部、脊椎,甚至引起抽搐。
-
失笑散:成分未詳,需由中醫師根據病情配製。
-
承氣湯:由大黃、芒硝、枳實和厚朴組成,有助於清熱通便。
-
養榮湯:當歸、白芍、生地、熟地、赤苓、山梔、麥冬、陳皮各一錢,人參、甘草各五分,棗二枚,烏梅一個,能滋養身體,增強體質。
-
四物湯:川芎、當歸、白芍、熟地各一錢二分半,根據季節不同,會調整各成分的比例,並加入相應的輔助藥材。
此方通治各種血液疾病,其中當歸能調和血液,使血液歸經;白芍能涼血補腎;生地能生血寧心;熟地則補血滋腎;川芎則有助於血液流通和肝臟健康。
- 妙香散:成分未詳,需由專業中醫師根據病情配製。
2. 陽蹺陰蹺脈病源流
陽蹺脈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於身之左右,主一身左右之陽。陰蹺脈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於身之左右,主一身左右之陰。所以使機關之矯捷也。
蹺以矯舉為義。其脈之剽悍,同於衛氣,而皆上出目內眥。然皆有孔道,與衛不同。按其脈,則陰出陽而交於足太陽,陽入陰而交於足少陰。其氣之行每從根柢,陰陽和合,以為蹺舉,而上榮大會於目,故目之開合皆宜。若目氣不榮,則目不合矣。經曰:陰脈榮其臟,陽脈榮其腑者,言乎入陰則榮臟,入陽則榮腑也。
又曰:蹺脈有陰陽,何者當其數。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者,男子陽用事,其蹺在陽,故數其陽。女子陰用事,其蹺在陰,故數其陰也。至其為病,陽蹺則陰緩而陽急,陽急則狂走,目不昧。潔古云:里和表病,為陰不病而陽病。陽病則寒,其治風池、風府。若在陽表,當汗,桂枝湯、麻黃湯。
若在陰里,當下,承氣湯。陰蹺病,陽緩而陰急,陰急則陰厥,足脛直,五絡不通。潔古云:表和里病,為陽不病而陰病,陰病則熱,甘草乾薑湯。二蹺之病異,治二蹺之法亦異也。要而論之,奇經八脈,惟帶脈橫束於膂,不與七脈同,而七脈則皆起於太陽。少陰,雖或統宗眾會,孔道之各有殊,其實皆自下而上,源不甚遠,古人止言太衝,不分督任蹺維,蓋有分之而不盡可分者,固即謂太衝之義也,此又不可不知也夫。
【陽蹺經行諸穴】《內經》曰:陽蹺者,足太陽之別脈。其脈起於跟中,出於外踝,下足太陽申脈穴(在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白肉際),當踝後繞跟,以僕參為本(在踝骨下陷中,拱足得之),上外踝上三寸,以附陽為郄(在外踝上三寸,足太陽穴也),直上循股外廉,循脅後髀上會手太陽、陽維於臑俞(在肩後大骨,胛上廉陷中),上行肩髆外廉,會手陽明於巨骨(在肩尖端上行兩叉骨罅間陷中),會手陽明、少陽於肩髃(在髆骨頭肩端上兩骨罅陷宛宛中,舉臂取之有孔),上人迎,夾口吻,會手足陽明、任脈於地倉(夾口吻旁四分外,如近下有微脈動處),同足陽明上而行巨窌(夾鼻孔旁八分,直瞳子,平水溝),復會任脈於承泣(在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至目內眥,與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蹺會於睛明穴(見陰蹺下),從睛明上行入髮際,下耳後,入風池而終(風池在耳後,夾玉枕骨下發際陷中)。凡共經二十二穴。
【陰蹺經行諸穴】《內經》曰:陰蹺者,足少陰之別脈。其脈起於跟中,足少陽然谷穴之後(然谷在內踝前下一寸陷中),同足少陰循內踝下照海(在內踝下五分),上內踝之上二寸,以交信為郄(交信在內踝骨上,少陰前,太陰後,廉筋骨間),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裡入缺盆,上出入迎之前,至咽嚨交貫衝脈,入頄內廉,上行入目內眥,與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蹺會於晴明而上行(睛明在目內眥外一分宛宛中)。凡經行八穴。
張紫陽《八脈經》云:八脈者,衝脈在風府穴下,督脈在臍後,任脈在臍前,帶脈在腰,陰蹺脈在尾閭前陰囊下,陽蹺脈在尾閭後二節,陰維脈在項前一寸三分,陽維脈在項後一寸三分。凡人有此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惟神仙以陽氣衝開,故能得道。八脈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氣之祖,採之惟在陰蹺為先,此脈才動,諸脈皆通。
次督、任、沖三脈,總為經脈造化之原。而陰蹺一脈,散在丹經,其名頗多,曰天根,曰死戶,曰覆命關,曰邦都鬼戶,曰死生根,有神主之,名曰桃康,上通泥丸,下透湧泉。倘能知此,使真氣聚散,皆從此關竅,則天門常開,地戶永閉,尻脈周流於一身,貫通上下,和氣自然上朝,陽長陰消,水中火發,雪裡花開,所謂天根月窟閒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
要知西南之鄉乃坤地,尾閭之前膀胱之後,小腸之下,靈龜之上,此乃天地逐日所生氣根,產鉛之地也,醫家不知有此。(李瀕湖曰:丹書論及陽精河車,皆往往以衝任督脈命門三焦為說,未有專指陰蹺者。而紫陽《八脈經》所載經脈,稍與諸家之說不同。然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
其言必不相謬也)。
【脈法】《脈經》曰:寸口脈前部左右彈者,陽蹺也,動苦腰背痛,又為癲癇,僵仆羊鳴,惡風,偏枯𤸷痹,身體強。又曰:微澀為風癇,並取陽蹺,在外踝上三寸直絕骨是穴(跗陽穴也)。又曰:寸口脈後部左右彈者,陽蹺也,動苦癲癇寒熱,皮膚淫痹,又為少腹痛裡急,腰及髖窌下相連,陰中痛,男子陰疝,女子漏下不止。(髖,髀骨也。
窌,腰下穴也)。又曰:陰蹺脈急,當從內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緩;陽蹺脈急,當從外踝以上急,內踝以上緩。《難經》曰:陰絡者,陰蹺之絡;陽絡者,陽蹺之絡。
【二蹺脈原由症治】《靈樞》曰:目中赤痛,從內眥始,取之陰蹺(交信穴也)。又曰:風痙反折,先取足太陽及膕中,及血絡出血。若中有寒邪,取陰蹺及三毛上,及血絡出血。(瀕湖所謂足太陽,京骨穴也,在足外側小指本節後,大骨下赤白際陷中,針三分,灸七壯。膕中,委中穴,在曲膝後橫文中,針三分。
陰蹺取交信穴,在內踝骨上,少陰前,太陰後。廉筋骨間,三毛,大敦穴也,在足大指外側三毛中,肝脈之井也,針三分,灸三壯。血絡者,視其處有絡脈盛滿者,出其血也)。又曰: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
又云: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精液宗氣,分為三隊。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榮四脈,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其悍氣之疾,而先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焉。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陽分間行於五臟六腑。
今厥氣客於臟腑,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陷。不得入於陽,則陰氣虛,故目不瞑也。治當補其不足,瀉其有餘,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臥立至。《甲乙經》曰:人病目閉不得視者,衛氣留於陰,不得行於陽,留於陰則陰氣盛,陰氣盛則陰滿。不得入於陽,則陽氣虛,故目閉也。
病目不得瞑者,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也。瀕湖曰:《靈樞》有云足太陽之筋,為目上綱。足陽明之筋,為目下綱。寒則筋急,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又云:壯者血氣盛,肌肉滑,營衛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
老人氣血哀,氣道澀,衛氣內伐,故晝不精而夜不瞑。又云:多臥者,腸胃大而皮膚澀,分肉不解,衛氣行遲故也。張子和云:思氣所至為不眠,為嗜臥,巢元方云:脾病困倦而嗜臥,膽病多煩而不眠。王叔和云:水流夜疾有聲者,土休故也,人亦應也,人夜臥則脾不動搖,脈為之數疾也。
一云:脾之候在瞼,瞼動則知脾能消化也,脾病則瞼澀嗜臥矣。數說皆言目閉、目不瞑,雖不言及二蹺,蓋亦不離乎陰陽營衛虛實之理,可互考也。張潔古曰:蹺者,捷疾也。二脈起於足,使人蹺疾也。陽蹺在肌肉之上,陽脈所行,通貫六腑,主持諸表,故名為陽蹺之絡。陰蹺在肌肉之下,陰脈所行,通貫五臟,主持諸里,故名為陰蹺之絡。
陰蹺為病,陰急則陰厥脛直,五絡不通,表和里病。陽蹺為病,陽急則狂走,目不昧,表病里和。陰病則熱,可灸照海、陽陵泉(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足少陽之合也。筋病治此)。陽病則寒,可針風府、風池(風府在項後入髮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督脈、太陽、陽維之會也)。又曰:在陽表者當汗之,在陰里者當下之。
又癲癇晝發,灸陽蹺;夜發,灸陰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