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一 奇經八脈門 (3)
卷十一 奇經八脈門 (3)
1. 治任病方四
奪命丹,〔陰襲〕吳萸一斤,一分酒浸,一分醋浸,一分童便浸,一分白湯浸,並焙乾,澤瀉二兩,酒麵糊丸,空心,鹽湯下。
此方兼治奔豚疝氣上衝小腹引痛。
一捏金散,〔又〕延胡索,川楝肉,全蠍,茴香,每末二錢,酒下。
此方亦治奔豚疝氣上衝,及小腸氣、臍腹大痛。
木香順氣散,〔氣痛〕木香,香附,檳榔,青皮,陳皮,厚朴,蒼朮,枳殼,砂仁,炙草
白話文:
【奪命丹】,【陰襲】吳萸一斤,一分酒浸,一分醋浸,一分童便浸,一分白湯浸,並焙乾,澤瀉二兩,酒麵糊丸,空心,鹽湯下。這個方子同時可以治療奔豚、疝氣上衝至小腹引起的疼痛。
【一捏金散】,【又】延胡索,川楝肉,全蠍,茴香,每份研磨為粉末二錢,用酒送服。這個方子也適用於治療奔豚、疝氣上衝,以及小腸氣、臍腹大痛。
【木香順氣散】,【氣痛】木香,香附,檳榔,青皮,陳皮,厚朴,蒼朮,枳殼,砂仁,炙草。這個方子適合治療因氣滯所導致的疼痛。
和氣湯,〔又〕木香,紫蘇,檳榔,陳皮,半夏,香附,青皮,甘草,乳香,沒藥
白話文:
和氣湯,還有木香、紫蘇、檳榔、陳皮、半夏、香附、青皮、甘草、乳香、沒藥。
2. 七疝源流
七疝,任脈病也。經曰: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七疝者,狐、沖、癲、厥、瘕、㿉癃、㿉是也。凡內外邪所感,皆能使陰陽不和,陰偏勝則寒氣衝擊,陽偏勝則熱氣內壅,皆致任脈為疵。而肝則佐任脈以生化者,故疝病原於任,必及於肝。若專主肝而不及任,背《內經》矣,非也。
專主任而不及肝,昧乎病之源流矣,亦非也。蓋疝病在中極之中,少腹之間,總諸陰之會,而上於關元,無不由任脈為之,以任總諸陰之所聚也。乃其症或由於熱,或由於寒,或由於勞,或由於虛,而犯陰傷筋則同,故其病皆在陰,其傷皆在筋,其動為風,其聚如山,所以有疝之名也。
白話文:
七疝是任脈的疾病。經典中說:任脈生病時,男性會出現七疝,女性則會出現帶下、癥塊等症狀。七疝包括狐疝、沖疝、癲疝、厥疝、癥瘕、尿瀉、尿閉等。無論是內外邪氣的侵擾,都能導致陰陽失調。當陰氣過盛,就會產生寒氣衝擊;陽氣過盛,則會導致熱氣內積,這兩種情況都會使任脈受到損傷。肝臟與任脈一起參與了陰陽生化的過程,因此疝病的根源在於任脈,必然影響到肝臟。如果單獨治療肝臟而不顧及任脈,這違反了《內經》的原則,也是錯誤的。
同樣地,如果只注重任脈而不考慮肝臟,則未能理解疾病的本質和發展過程,也是不對的。疝病主要發生在腹部中央,小腹之處,這是陰性氣體會聚的地方,向上至關元穴,基本上都是由任脈來支配的,因為任脈總管著陰性氣體的聚集。然而,病徵可能因熱、寒、勞累、虛弱等因素引起,但無論何種原因,侵犯陰氣傷害筋肉的結果是一樣的,因此所有病徵都集中在陰部,傷害的是筋肉,表現為風動,聚集如山,因此被稱為疝病。
經又曰:少陰脈滑,病肺風疝;太陰脈滑,病脾風疝;陽明脈滑,病心風疝;太陽脈滑,病腎風疝;少陽脈滑,病肝風疝。歷觀經旨,雖各經皆病,非俱從任脈起,然各經所受之邪,必與任脈相犯,故心肝脾肺腎五經,皆統系之曰疝。言風者,肝之陽氣為風,任之陰氣為瘡,肝既佐任以生化,故病必相及,而以風與疝並稱也。惟肝佐任,故其病曰少陽有餘病筋痹。
肝風疝者,此少陽之相火,犯陰傷筋,而動肝木之風,因聚肝而為疝也。太陽與腎,風寒合邪,傷陰而聚於腎,故腎亦有疝。又厥陰位下焦,總諸筋,其氣壅而不升,則亦病疝。故經有厥陰有餘,病陰痹,滑則病狐風疝之語。總之,內外邪所感,攻於臟腑則為腹中之疝,會於陰器則為睪丸之疝,正自有辨。
白話文:
經書中還說:少陰脈滑,會導致肺風疝;太陰脈滑,會導致脾風疝;陽明脈滑,會導致心風疝;太陽脈滑,會導致腎風疝;少陽脈滑,會導致肝風疝。從經書的記載來看,雖然各條經脈都可能出現疝病,但並非都源自任脈,而是各經脈受到的邪氣會與任脈發生衝突。因此,心、肝、脾、肺、腎五臟的經脈,都統稱為疝病。書中提到“風”,是因為肝的陽氣主風,任脈的陰氣主瘡,肝臟輔助任脈進行生化作用,所以疾病必然相互影響,因此用“風”和“疝”來形容。由於肝臟輔助任脈,所以其病症叫做少陽有餘病筋痹。
肝風疝,是指少陽的相火犯陰傷筋,而帶動肝木的風氣,聚集於肝臟而形成疝病。太陽與腎,風寒邪氣入侵,傷陰而聚集於腎臟,所以腎臟也會出現疝病。另外,厥陰位於下焦,掌管所有筋脈,如果氣機阻塞無法上升,也會導致疝病。因此經書中說:“厥陰有餘,病陰痹,滑則病狐風疝”。總而言之,無論是外邪入侵還是內邪作祟,攻於臟腑就會導致腹中之疝,會於陰器就會導致睪丸之疝,兩者有著明顯的區別。
士材云:疝之為病,受熱則挺縱不收,受寒則腹內牽引作痛,受濕則腫脹累垂,虛亦腫墜,血分不移,氣分多動。睪丸有兩,左屬水,生肝木,木生心火,三者皆司血,統納左之血者,肝也。右屬火,火生脾土,土生肺金,三部皆司氣,統納右之氣者,肺也。是故諸寒收引,則泣而歸肝,下注於左丸,諸氣憤郁,則濕聚而歸肺,下注於右丸。
且睪丸所絡之筋,非盡為厥陰、太陰、陽明之筋,亦入絡也。故患左丸者,痛多腫少,患右丸者,痛少腫多,其論甚確,可據而依也。
試詳七疝之症。經曰: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蓋既上衝心,又二便不通,能上而不能下也(宜木香散)。經又曰:肝所生病為狐疝。蓋上抵少腹,下環陰器,皆肝部分,受疝之處。一切疝病,非肝木受邪,即肝自病,狐疝乃其自病,曰狐者,以出入不常也(宜二香丸、蜘蛛散)。經又曰:三陽為病,發寒熱,其傳為㿗疝。
白話文:
疝氣是一種疾病,天氣熱的時候會導致睪丸鬆弛下垂,天氣冷的時候會導致腹部牽引疼痛,潮濕環境則會導致睪丸腫脹下垂。虛弱也會造成睪丸下垂,血液循環不暢,氣機則容易活動過度。睪丸分左右兩側,左側屬水,與肝木相生,木生心火,三者皆主導血液,其中肝臟負責統納左側睪丸的血液。右側屬火,火生脾土,土生肺金,三者皆主導氣機,其中肺臟負責統納右側睪丸的氣機。因此,寒冷收縮時,寒氣會流向肝臟,並向下流入左側睪丸;氣機鬱結時,濕氣會聚集到肺臟,並向下流入右側睪丸。
此外,睪丸所連接的筋脈,不僅包括厥陰、太陰、陽明經的筋脈,也與其他筋脈相連。所以左側睪丸疼痛多於腫脹,右側睪丸腫脹多於疼痛,這種說法非常準確,可以根據此來判斷治療。
仔細分析七種疝氣的症狀,經書中記載:「從少腹向上衝擊心臟,疼痛難忍,無法前後移動,稱為沖疝。」由於向上衝擊心臟,同時大小便不通暢,能向上卻不能向下。(治療宜用木香散)。經書中還記載:「肝臟病變導致的疝氣稱為狐疝。」因為上抵少腹,下環陰器,都是肝臟所管轄的部位,發生疝氣的地方也屬於肝臟的範圍。所有疝氣,不是因為肝木受邪,就是肝臟本身有病,狐疝就是肝臟本身有病,之所以稱為「狐」是因為它進出不定。(治療宜用二香丸、蜘蛛散)。經書中還記載:「三陽經病變,導致發寒發熱,傳變為㿗疝。」
蓋三陽者,小腸、膀胱、膽也。小腸、膀胱皆在下體,膽與肝為表裡,故皆能致疝。曰㿗者,丸腫大如升如斗,頑㿗不仁也(宜蠲痛元、楊氏麝香元、茱萸內消丸、金鈴散)。若木腎則不痛,另詳前陰條。《內經》又曰:黃脈之至也,大而虛,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
蓋肝木乘脾,故大而虛,肝木主上升,怒則氣上逆。曰厥者,脾受肝邪,氣逆有積也(宜蟠蔥散、烏頭桂枝湯、四神丸)。經又曰:脾傳之腎,病名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蓋脾受肝邪,又傳於腎,則脾失運化之常,入遇寒水之臟,則留而成形。曰瘕者,狀如黃瓜是也,氣不得申曰冤(宜二香丸、加味通心飲)。
白話文:
三陽經脈所循行的部位包含小腸、膀胱、膽。小腸、膀胱都位於下腹部,膽與肝臟互為表裡,因此這三個臟腑都可能導致疝氣。所謂疝氣,是指腹部出現腫塊,形狀像升斗,堅硬無感。治療方法可用蠲痛元、麝香元、茱萸內消丸、金鈴散。如果疝氣與腎臟相關,則不會疼痛,詳見前陰條。
《內經》中也提到,黃脈虛大,氣積在腹部,伴隨厥氣,稱為厥疝。這是因為肝木克脾土,導致脾氣虛弱,而肝主升發,生氣容易上逆。厥疝是指脾臟受肝邪侵犯,氣逆積聚。治療方法可用蟠蔥散、烏頭桂枝湯、四神丸。
《內經》又說,脾氣傳至腎臟,就會導致疝瘕,患者會有少腹隱痛、發熱,並伴有白色分泌物。這是因為脾臟受肝邪侵犯,又傳至腎臟,脾臟失去運化功能,寒水之氣停留在腎臟,形成腫塊。疝瘕的外觀像黃瓜,氣機不通則會感到隱痛。治療方法可用二香丸、加味通心飲。
丹溪云:陽明受濕熱,傳入太陽,發熱惡寒,小腹悶痛,此亦疝瘕之屬(宜沈氏散瘕湯)。經又曰:足陽明之筋,病㿉疝,腹筋急。又曰:肝脈滑甚為㿉疝。蓋以肝木乘胃,故既曰陽明之病,又曰肝之病也。曰㿉者,以必里膿血,甚則下膿血也(宜橘核丸、橘核散、荔枝橘核湯)。
經又曰:脾脈微大為疝氣,滑甚為㿉癃。又曰:腎脈滑甚為㿉癃。蓋以內里膿血,外小便秘,由脾邪傳腎之故也(宜加味通心散、加味通心飲)。此《內經》七疝,有可考而得之者也。後張氏又立寒、筋、血、氣、狐、水、㿉七名。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陽明經受濕熱,傳到太陽經,就會發熱怕冷,小腹悶痛,這也屬於疝氣和瘕病(適合用沈氏散瘕湯)。經典中又說,足陽明經的筋脈病變會導致疝氣,腹部的筋脈緊繃。經典中還說,肝經的脈象滑利過度也是疝氣的表現。這是因為肝木剋制脾胃,所以既是陽明經的病,也是肝臟的病。說「㿉」,是因為病症必定會在內部積聚膿血,嚴重的話會排泄膿血(適合用橘核丸、橘核散、荔枝橘核湯)。
經典中又說,脾經的脈象微大是疝氣,滑利過度是瘕癃。經典中還說,腎經的脈象滑利過度也是瘕癃。這是因為內部積聚膿血,外部排便不暢,是脾臟的邪氣傳到腎臟所致(適合用加味通心散、加味通心飲)。這些都是《內經》中記載的七種疝氣,是有跡可循的。後來張氏又將疝氣分為寒疝、筋疝、血疝、氣疝、狐疝、水疝、㿉疝七種。
內惟狐疝一名與《內經》同,然其言症,則主寒濕下注囊中(宜丁香楝實丸、四炒川楝丸),亦或由於痰飲下注(宜二陳湯加青皮、香附、蒼朮),名雖同,而實與《內經》肝自為病之旨有異。
至其曰寒疝,則囊冷結硬如石,陰莖不舉,或控睪丸而痛,此蓋得之坐臥濕地,或寒月涉水,或值雨雪,或坐臥風冷也(宜青木香元、當歸四逆湯),其曰水疝,則囊腫痛,或腫如水晶,或濕癢出黃水,或按小腹有水聲,此蓋得之於飲水醉酒入內,適遇風寒之氣,聚於囊中也(宜腰子散、秘傳茱萸內消散)。
白話文:
「內惟狐疝」這個名字和《內經》相同,但是它所描述的病症主要是因為寒溼侵襲到囊袋之中。適合使用丁香楝實丸或者四炒川楝丸來治療。也可能是由於痰液和酒精進入身體後遇到風寒氣候,聚集在囊袋中的情況。這種情況可以使用腰子散或者是祕傳茱萸內消散進行治療。「寒疝」是指囊袋冰冷且堅硬像石頭一樣,陰莖無法勃起,可能會出現睪丸疼痛的情況。這可能是因為長時間坐在潮濕的地面上,或是寒冷月份涉水,又或者是下雨天或是在風冷的地方久坐所致。可以用青木香元或者是當歸四逆湯進行治療。「水疝」是指囊袋脹大並且會感到疼痛,可能呈現透明狀,也可能會發癢並流出黃色的液體,還有可能在腹部聽見水流聲音。這是因為大量喝水或是喝酒之後遇到了風寒氣候,導致這些東西都聚集到了囊袋中。可用腰子散或者是祕傳茱萸內消散進行治療。
其曰筋疝,則陰莖腫脹,或下膿,裡急筋縮,或莖中痛,痛極則癢,或挺縱不收,或隨溲下白物如精,此蓋得之於房勞及邪術所使也(宜加減柴苓湯、龍膽瀉肝湯)。其曰血疝,則狀如黃瓜,在小腹兩旁,橫骨兩端,約紋中,俗名便癰者,此蓋得之盛暑入房,氣血滲入脬囊,留而不去,結成癰腫,膿少血多,或情欲太濃,當泄不泄所致也(宜復元通氣散、神聖代針散)。
其曰氣疝,則上連腎俞,下及陰囊,偏墜而痛,或不痛,此蓋得之忿怒號哭,氣鬱而脹,號怒罷,氣即散者是也(宜氣疝飲,聚香飲子)。其曰㿉疝,則陰囊如升斗,不癢不痛者是,此蓋得之地氣卑濕,故江淮間多有之。女人陰戶凸出,亦名㿉疝。小兒亦有生成如此者,乃胎中宿疾。
白話文:
"如果出現筋疝,就會出現陰莖腫脹,甚至排出膿液,內部緊張和筋縮,或者感到陰莖疼痛,疼痛達到極點時會有癢感,或者陰莖會變得僵硬無法收縮,甚至會有白色物質像精液一樣排出。這種情況通常是由於過度性行為或邪門方法引起的(適宜使用加減柴苓湯、龍膽瀉肝湯)"
"如果出現血疝,會呈現類似黃瓜的形狀,在小腹兩側,靠近橫骨的兩端,大約在紋線中間,俗稱為便癰。這種狀況通常是由於在炎熱的夏季進行房事,導致血液和氣體滲入膀胱,停留不去,形成腫瘤,其中膿液較少,血液較多,或是情慾過強,未能適時釋放的情況所引起(適宜使用復元通氣散、神聖代針散)"
"如果出現氣疝,會從腎俞上連到陰囊,產生疼痛或無痛感,這通常是因為情緒激動、哭泣或氣憤導致的氣體堵塞和脹滿,當情緒平息後,氣體就會散開(適宜使用氣疝飲,聚香飲子)"
"如果出現㿉疝,陰囊會像一個鬥笠一樣膨脹,不會癢或痛,這是因為地氣低濕,特別是在江淮地區比較常見。女性的陰戶凸出也可能被稱為㿉疝。小孩也可能天生就有這種情況,這是胎中就有的疾病"
然而㿉疝不一,有玉莖腫硬引臍絞痛,甚則陰縮肢冷,囊上生瘡,名曰卵㿉,出水不止者死。有素多濕熱,因怒激火,昏眩,手搐,面黑,睪丸能左右相過,名曰氣㿉者。而膀胱氣名曰水㿉。小腸氣名曰腸㿉。此四者皆㿉疝也,治之之法同(宜橘核丸、橘核散、天台烏藥散)。
總之,後世之人,嗜欲紛而病日多,即疝氣一症,有不止於《內經》名目者,故張氏增立七疝,實足補《內經》之未備,茲因按其名而詳參症治,庶醫者不至臨時束手。若巢氏強分厥、症、寒、氣、盤、胕、狼,自附《內經》之七疝,則適見其支離矣,曾何益於經旨乎。
白話文:
然而疝氣並非單一病症,有玉莖腫硬牽引臍部絞痛,嚴重時陰囊收縮,肢體冰冷,囊上生瘡,稱為卵疝,若不斷流出水液則會死亡。也有因平時濕熱過多,又因怒氣攻心而導致昏眩、手抽搐、面容發黑,睪丸能左右移動,稱為氣疝。而膀胱氣則稱為水疝,小腸氣則稱為腸疝。這四種都屬於疝氣,治療方法相同(宜用橘核丸、橘核散、天台烏藥散)。
總而言之,後世之人,嗜慾紛雜,疾病也日益增多,就連疝氣這種疾病,也出現了《內經》中未曾記載的類型。因此,張氏新增了七種疝氣,確實彌補了《內經》的不足。現在根據其名稱詳細探討症狀和治療方法,希望能幫助醫生在遇到此類疾病時,不至於束手無策。然而巢氏強行將厥、症、寒、氣、盤、胕、狼分為七種疝氣,硬要附著在《內經》的七種疝氣上,反而顯得支離破碎,對於經旨毫無益處。
且經以疝症屬肝任,理固然已。而猶有未盡者,必其人腎虛寒,濕邪乘虛客之,遂成疝病。丹溪謂與腎經絕無相干者,誤也。設使精氣充實,安得有疝。故有此病者,必宜補氣,通腎氣,除濕(宜人參、黃耆、橘核、合歡子、荔枝核、川楝子、牛膝、木瓜、杜仲、萆薢、巴戟)。若陰虛有熱,兼宜清熱(宜生地、石斛)。
白話文:
疝氣症狀雖然與肝經和任脈有關,治理固然已有一定的方法。但仍有不足之處,這必定是患者腎虛寒,濕邪趁虛而入,最終導致疝氣。丹溪先生認為與腎經毫無關係,這說法是錯誤的。如果精氣充足,怎麼會有疝氣呢?所以患有此病的人,一定要補氣、通腎氣、除濕。可以用人參、黃耆、橘核、合歡子、荔枝核、川楝子、牛膝、木瓜、杜仲、萆薢、巴戟等藥材。如果陰虛有熱,還要兼顧清熱,可以用生地、石斛等藥材。
虛寒而痛,必溫腎(宜小茴、仙茅、補骨脂)。虛熱而痛,必清火(宜黃柏、車前子)。濕盛,必除濕(宜茯苓、蒼朮)。若夫先因濕邪為病,後成濕熱者,用藥亦宜分寒熱先後二途。此疝由於腎,又所宜知也。
丹溪又云:睪丸連小腹急痛,或有形或無形,或有聲或無聲,人皆以為經絡得寒,收引而痛,不知其始於濕熱壅遏,又因此感,濕熱被郁故,作痛也,宜枳實、桃仁、山梔、吳萸、山楂、生薑以治之,濕勝成㿗疝加荔枝,痛甚加鹽炒大茴香,痛處可按加桂枝。丹溪此言,更足備前人未備之旨。
白話文:
如果疼痛是因為身體虛寒,就需要溫暖腎臟,可以用小茴、仙茅、補骨脂等藥材。如果疼痛是因為身體虛熱,就需要清熱,可以用黃柏、車前子等藥材。如果疼痛是因為濕氣過重,就需要去除濕氣,可以用茯苓、蒼朮等藥材。如果先因為濕氣導致疾病,後來又變成濕熱,用藥也要根據寒熱的不同分別處理。疝氣的病因與腎臟有關,這點很重要。
丹溪先生還說:睪丸和下腹部劇烈疼痛,有時有形體,有時沒有,有時有聲音,有時沒有,許多人認為是經絡受寒收縮引起的疼痛,卻不知道其實是濕熱阻塞所致。由於受寒,濕熱被阻塞,因此疼痛,可以用枳實、桃仁、山梔、吳萸、山楂、生薑等藥材治療。如果濕氣過重形成膿腫疝氣,可以加用荔枝。如果疼痛非常厲害,可以加用鹽炒大茴香,疼痛部位可以按揉,並加上桂枝。丹溪先生的這些觀點,補充了前人未曾提到的內容,非常值得參考。
此外又有奔豚疝氣,少腹控睪而痛,上衝心腹者,夫奔豚,本腎之積也,今曰奔豚疝氣,乃其人素有腎積,復因傷寒之邪,衝突下焦,致其發動,如江豚之奔沖,皆由真氣內虛,水結不散,氣與之搏,故發奔豚,雖有當表當攻之症,然切不可汗下。丹溪謂宜用理中湯加肉桂、赤茯苓,去白朮主之。
又謂桂能泄奔豚,茯苓能伐腎邪。若白朮助土剋水,燥腎閉氣,是以去之,言誠是也(宜奪命丹、胡蘆巴元、一捏金散)。有受寒重,腹痛裡急者(宜當歸羊肉湯)。有因虛而成疝痛,按之少減者(宜烏頭梔子湯加桂枝,姜糊丸,以川烏治外束之寒,山梔子治內郁之熱也)。有疝氣久不愈者(宜木香楝子散)。
白話文:
除了上述情況外,還有奔豚疝氣,患者少腹部位感到睪丸牽引疼痛,疼痛感向上衝至心腹部。所謂奔豚,本是腎臟積聚的病症。現在所說的奔豚疝氣,指的是患者本身就存在腎臟積聚,又因傷寒邪氣侵襲下焦,導致積聚發動,就像江豚衝擊一樣,都是由於真氣虛弱,水液凝聚不散,氣與之搏擊,而引發奔豚。雖然有表證和裡證,但切忌汗下治療。丹溪先生認為應該使用理中湯,加入肉桂、赤茯苓,去掉白朮來治療。
丹溪先生還說,肉桂可以泄去奔豚,茯苓可以祛除腎臟的邪氣。如果使用白朮,白朮會助土剋水,使腎臟乾燥,氣機閉塞,所以要去掉白朮,這說法確實很有道理。另外,可以考慮使用奪命丹、胡蘆巴元、一捏金散。
如果患者受寒嚴重,腹部疼痛,裡急後重,可以服用當歸羊肉湯。如果患者因虛弱而導致疝氣疼痛,按壓後疼痛減輕,可以服用烏頭梔子湯,加入桂枝,並製成姜糊丸。川烏可以治療外寒束縛,山梔子可以治療內熱郁結。如果患者疝氣久治不愈,可以服用木香楝子散。
種種諸疝病,其由來既各不同,而其為症,亦自有異,能依法治之,曷弗瘳歟。
【脈法】《內經》曰:心脈搏滑急為心疝,肺脈沉搏為肺疝,腎脈肝脈大急沉皆為疝。又曰:肝脈滑甚為㿉疝,心脈微滑為心疝,腎肝滑甚為癃㿉。又曰:脈急者曰疝瘕,小腹痛。又曰:三陽結為癃,三陰急為疝。注云:太陽受寒,血聚為瘕;太陰受寒,氣聚為疝。《脈訣》曰:疝脈弦急,積聚在裡,牢急者生,弱急者死,沉遲浮澀,疝瘕寒痛,痛甚則伏,或細或動。《正傳》曰:寸口脈弦而緊,弦緊相搏,則為寒疝。
《入門》曰。《內經》皆以滑脈為疝。《脈經》曰:疝瘕積聚,脈弦急者生,虛弦小者死。
白話文:
各種疝病的病因和症狀各有差異,只要遵循正確的治療方法,病情通常會得到緩解。在脈象診斷上,《內經》提到,心脈跳動滑且急促表示心疝,肺脈深沈跳動表示肺疝,腎脈和肝脈若大且緊張、沈穩則表示疝病。此外,《內經》也提到,肝脈滑且嚴重可能為㿉疝,心脈微弱且滑表示心疝,腎脈和肝脈滑且嚴重可能為尿瀦疝。再者,《內經》指出,脈象緊張表示疝病或癥瘕,並伴隨小腹疼痛。又說,三陽經絡堵塞可導致尿瀦,三陰經絡緊張則表示疝病。注釋中進一步解釋,太陽經絡受到寒邪,血液聚集成癥瘕;太陰經絡受到寒邪,氣體聚集成疝病。《脈訣》進一步說明,疝病的脈象為弦緊,積聚在內部,脈象緊實表示患者可能存活,脈象弱且緊則表示患者可能死亡。脈象沈遲浮澀表示疝病和癥瘕引起的寒痛,疼痛嚴重時脈象可能低伏,脈搏也可能細弱或有跳動感。《正傳》指出,寸口脈弦緊相搏,即為寒疝。
《入門》一書指出,《內經》普遍認為滑脈是疝病的徵兆。《脈經》則指出,疝病、癥瘕和積聚的脈象為弦緊,脈象虛弱且細小則表示患者可能死亡。
【疝病原由症治】《靈樞》曰:疝者,寒氣結聚之所為也。《內經》曰:病在小腹,腹痛,不得大小便,名曰疝,得之寒。又曰:小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甚出清水,及為噦噫,邪在小腸也。丹溪曰:疝者,睪丸連小腹急痛也,有痛在睪丸者,有在五樞穴邊者,皆足厥陰之經也。
自《素問》以下,皆謂之寒,予思之,此病始於濕熱在經,鬱而至久,又感寒氣外束,故痛。若只作寒論,恐為未備。人有踢冰涉水,終身不病此者,無熱故也。蓋大怒則火起於肝,醉飽則火起於胃,房勞則火起於腎,火積久,母能生子虛,濕氣便盛。厥陰肝木,其性急速,火性又暴,為寒所束,宜其痛之太暴也,有以烏頭梔子湯服之,其效亦敏。然濕熱又須分多少而治,濕甚腫多,㿉病是也。
白話文:
【疝病原由與治療】《靈樞》中提到:疝病是由於寒冷之氣聚集而成。《內經》則說:如果病症表現於小腹,伴有腹痛且無法正常排尿或排便,這就是疝病。這種病通常是由寒冷所引起。又進一步指出:小腹疼痛會延伸到睪丸、腰部和背部,甚至影響到心臟,嚴重時會出現清液排出或嘔吐等現象,這是因為病變在小腸所致。丹溪認為:疝病是指睪丸與小腹的急劇疼痛,可以是睪丸部位疼痛,也可以是五樞穴周圍疼痛,這些都是屬足厥陰經絡的範疇。
從《素問》開始,都將此病歸因於寒冷,但我在思考,這個疾病初發於經絡中的濕熱,長期積累後,再受到外來寒冷的束縛,才導致疼痛。如果僅單純地將其視為寒冷所引起,恐怕還有所不足。人們中有在冰水中長時間浸泡卻不患此病的,這是因為他們沒有過度的熱性反應。大怒可使火氣從肝臟升起,醉酒過飽則使火氣從胃部升騰,房事過度則使火氣從腎臟上升,火氣長時間積累,母病(即基礎病)會引發子病(即次生病),濕氣因此變得旺盛。足厥陰肝木的性質快速,火的性質又強烈,加上寒冷的束縛,自然會引起疼痛。有時候,使用烏頭梔子湯來治療,效果顯著。然而,濕熱的問題必須根據其程度進行不同處理,濕氣過重會導致腫脹,這可能是膿瘍病(瘭疽)的表現。
又曰:疝痛屬濕熱痰積注下作病,因寒有而發也。又曰:疝痛之症,或因風寒外襲,或因怒氣上衝,小腹作痛,上連脅肋,甚則搐搦反張,咬牙戰掉,冷汗交流,須臾不救。《綱目》曰:疝名雖七,寒疝即疝之總名也,水疝即㿉疝之屬,氣疝即狐疝之屬,血疝即癰癤之屬,惟筋疝罕見之,亦下惡瘡之屬也。
又曰:小腹痛有三,肝病小腹引脅痛,小腸病小腹引睪丸腰脊痛,膀胱病小腹痛腫,不得小便。《直指》曰:疝之為病,外腎小腹作痛,或攻刺腰脅,或走遊背膂,或冷氣搶心,或手足厥冷,有壯熱惡寒者,有灑淅寒熱者,有不得大小便者,有下泄者,有自汗者,有積聚如杯、如臂、如盤、如桃李。其於陰間,則卵有大小,而上下不常,囊有腫脹,而痛止無定。
白話文:
疝痛是濕熱痰積在下方引起的疾病,通常是因為受寒而發病。疝痛的症狀,可能是因為風寒外襲,也可能是因為怒氣上衝,導致小腹疼痛,痛到連肋骨都痛,嚴重時會抽搐、全身僵硬、咬牙、發抖、冒冷汗,很快就會失去生命。醫書記載,疝痛分為七種,但寒疝是總稱,水疝屬於水腫引起的疝痛,氣疝屬於狐疝,血疝屬於瘡瘍引起的疝痛,筋疝很少見,也屬於下方的惡瘡。
另外,小腹疼痛也有三種原因,肝臟疾病會導致小腹疼痛並連帶肋骨疼痛,小腸疾病會導致小腹疼痛並連帶睪丸、腰脊疼痛,膀胱疾病會導致小腹疼痛腫脹,無法排尿。疝痛的病症,會導致外腎和腹部疼痛,也可能疼痛蔓延到腰部和肋骨,甚至蔓延到背部,或者出現心寒、手腳冰冷、發燒畏寒、發冷發熱、大小便困難、腹瀉、出汗、腹部長出像杯子、手臂、盤子、桃李一樣的腫塊。在陰部,睪丸的大小不固定,陰囊會腫脹,疼痛位置也不固定。
挾冷觸怒,則塊物上衝心胸,心平氣和,則塊物歸入囊中。又曰:治法大要,以流行疏利為先,毋曰腎虛得病,不敢疏泄。蓋腎為邪氣所幹,若不逐去病根,病何由愈。倘或姑息補住,使大小便秘而不通,邪氣入腹衝心,危殆必矣。又曰:甚或挾虛而發,脈不甚沉緊,而豁大無力者是也。
其痛亦輕,惟沉重墜牽引耳,當以參朮為君,疏導藥佐之。疏導即桃仁、山楂、枳實、梔子、茱萸、川楝、玄胡索、丁香、木香之類是也。又曰:諸疝以手按之,大痛者為實,不痛者為虛。又曰:惟是逆氣長噓,中脘停酸,躁悶煩擾,甚至嘔吐,最為惡候。蓋脾土不濟腎水上乘,必為酸汁,或為痰涎,遂成暴吐,大小二便關格閉塞,而腎汁胃汁皆自其口出也,如此者,大抵不救。
白話文:
"受涼觸怒,則使結塊物上升到心胸,當心平氣和時,結塊物就會回到陰囊中。又說:治療的主要原則是先讓氣流通暢,不要因為認為腎虛就不敢進行排泄。因為腎如果被邪氣幹擾,如果不清除病因,病情怎麼會好呢?如果姑息地補充,導致大便小便不通,邪氣進入腹部衝擊心臟,那情況就非常危險了。又說:有的時候,體虛而發病,脈象可能不是很沈緊,但卻很開闊且無力,就是這種情況。
疼痛程度較輕,只是感到重、沈、下拉感,應以人參和白術為主藥,再配合疏導藥物。疏導類藥物包括桃仁、山楂、枳實、梔子、茱萸、川楝、玄胡索、丁香、木香等。又說:各種疝病,用手按壓時,痛感強烈的為實,不痛的為虛。又說:只有反復的氣息,中脘部位有酸感,焦慮煩躁,甚至嘔吐,是最嚴重的徵兆。這是因為脾土不能滋養腎水反覆上沖,必定會形成酸性液體,或是痰涎,最終導致暴吐,大小便通道堵塞,腎液和胃液都從口中排出。像這樣的情況,大多數無法輓救。"
方廣曰:疝症古方用辛溫以散之,是治其標也;丹溪以為痰飲食積死血流注,歸於肝經,用辛平以豁痰,消積去瘀,是治其本也。夫疝痛有定處,是有形之積也,非痰食血相聚而何?若無形之氣,則走注滿腹,流散遍體矣。《本事》曰:此雖因虛而得,不可以虛驟補。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即實。
故必先滌去所畜之邪,然後補之,諸藥多借巴豆氣者,蓋謂此也。《入門》曰:四氣七情疝,通用五苓散。蓋豬苓、澤瀉,分陰陽以和心、小腸,白朮利腰臍間濕與死血,茯苓利膀胱水,木得桂則枯,用以伐肝木。又曰:通治宜胡蘆巴元。又曰:疝病虛甚,上為嘔吐,下有遺精者危。
白話文:
方廣說:疝氣的古方使用辛溫藥物來散之,這是治標之法;丹溪認為疝氣是由於痰飲積食、死血流注到肝經所致,所以用辛平藥物來豁痰、消積、去瘀,這是治本之法。疝痛有固定的地方,是有形的積聚,難道不是痰食血凝結在一起嗎?如果沒有形的氣,就會漫布腹中,流散全身。
《本事》中說:雖然疝氣是因虛而得,但不能急於補虛。經書說:邪氣聚集的地方,氣必然虛弱,邪氣停留不去,就會導致實證。
因此,必須先清除積存的邪氣,然後再補虛。很多藥物借用巴豆的氣,就是這個道理。《入門》中說:四氣七情引起的疝氣,都可以用五苓散治療。因為豬苓、澤瀉分陰陽來調和心和小腸,白朮利腰臍之間的濕氣和死血,茯苓利膀胱水,桂枝可以克制木,用來伐肝木。又說:治療疝氣應該用胡蘆巴元。又說:疝氣虛弱嚴重,上吐下泄,還有遺精者,屬於危症。
《正傳》曰:劫疝痛藥烏頭、梔子並炒,研細,順流水入薑汁調服。梔子以降濕熱,烏頭以破寒鬱,皆下焦之藥,而烏頭為梔子所引,其性急速,不容胃中停留也。又方,桂枝、山梔炒、川烏姜炒,薑汁糊丸,薑湯下三四十丸,大能劫痛。《三因》曰:凡疝病,非痛斷房事與厚味,不可用藥。
【疝痛導引法】《類聚》曰:坐舒兩腳,以兩手捉大拇指,使足上頭下,極挽五息止,引腹中氣遍行身體,去疝瘕病。
【又導引】《保生秘要》曰:用手緊鼎幽闕,納氣數口,而緊緊頂閉納之,立效。
【運功】《保生秘要》曰:因欲火積滯,外腎復感冷氣,故作脹痛,不可勝言,注意從外腎提氣到內腎,右運二七遍,即從內腎想一火提到頂門外,略凝,而後行吹吸之法。
白話文:
《正傳》提到:治療疝痛的藥方包含烏頭和梔子,先炒熟後研磨成細粉,再用順流的水加上薑汁調和服用。梔子能降低體內的濕熱,烏頭則能打破體內的寒邪,這兩種都是作用於下焦的藥物,但烏頭的特性較為急躁,不允許在胃裡停留太久。另一個方子使用桂枝、山梔炒熟,川烏和薑一起炒,然後用薑汁糊製成丸子,服用時用薑湯送下,這種方法對於治療疝痛非常有效。《三因》指出:對於疝病患者,若不是因為疼痛而停止房事或食用重口味食物,都不適合使用藥物治療。
【疝痛導引法】《類聚》中提到:坐著伸直雙腳,用雙手抓住大拇指,讓腳向上拉至頭部下方,用力拉扯五次後停止,這樣可以引導腹中的氣流通全身,減輕疝痛和腫瘤。
【另外的導引法】《保生祕要》中提到:用手緊貼陰囊,吸入數口氣,然後緊密地封閉住,這樣能夠立刻見效。
【運動法】《保生祕要》指出:由於過度的性慾導致積滯,外腎又受到寒冷氣息的影響,因此會出現脹痛的症狀,難以描述。需要注意的是,應從外腎開始,將氣提至內腎,進行右邊二十七次的運動。接著,想像一股火從內腎升至頭頂外,稍作停頓,然後再進行吹吸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