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一 奇經八脈門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奇經八脈門 (2)

1. 治沖病諸藥要品及方十三

沖逆宜降氣泄熱(陳皮,當歸,沉香,木香,吳茱萸,黃耆,地黃,檳榔,白朮,川黃連,黃芩,黃柏,知母)

理中湯,〔寒逆〕

加味補陰丸,〔火逆〕黃柏,知母(各四兩),牛膝,杜仲,巴戟,熟地,山萸(各三兩),蓯蓉,茯苓,杞子,遠志,山藥,鹿茸,龜板(各二兩),蜜丸,鹽湯下八九十丸。此方補陰虛瀉陰火。

白話文:

沖逆宜降氣泄熱

方劑一:

若出現沖逆症狀,宜用降氣泄熱的方法治療,可選用以下藥物:陳皮、當歸、沉香、木香、吳茱萸、黃耆、地黃、檳榔、白朮、川黃連、黃芩、黃柏、知母,組成理中湯。

方劑二:

若沖逆屬於寒逆,則可使用理中湯。

方劑三:

若沖逆屬於火逆,則可使用加味補陰丸,藥物組成如下:黃柏、知母(各四兩)、牛膝、杜仲、巴戟、熟地、山萸(各三兩)、蓯蓉、茯苓、杞子、遠志、山藥、鹿茸、龜板(各二兩),製成蜜丸,用鹽湯送服,每次八九十丸。此方旨在補陰虛瀉陰火。

五苓散,〔右動〕

防風白朮牡蠣湯,〔左動〕防風,白朮,牡蠣粉,等分,每末二錢,酒或米飲下,日二三服。

此方專治動氣誤發汗,筋惕肉瞤者。

甘李根湯,〔上動〕李根皮(五錢),桂枝(錢半),當歸,白芍,茯苓,黃芩(各一錢),半夏,甘草(各五分),姜(三片)

白話文:

五苓散,適用於右側身體疼痛。防風白朮牡蠣湯,適用於左側身體疼痛,以防風、白朮、牡蠣粉等份,每次服用二錢,用酒或米湯送服,每日服用二至三次。此方專門治療因氣機失調而誤發汗,導致筋脈跳動、肌肉抽搐的症狀。甘李根湯,適用於上半身疼痛,以李根皮五錢、桂枝錢半、當歸、白芍、茯苓、黃芩各一錢、半夏、甘草各五分、薑三片組成。

大橘皮湯,〔下動〕陳皮(三錢),竹茹(二錢),人參,甘草(各一錢),姜(五片),棗(三枚)

調中益氣湯,〔厥逆〕黃耆(二錢),人參,蒼朮,炙甘草(各一錢),陳皮,升麻,柴胡(各四分),木香(二分),水煎服。

補中益氣湯,〔內傷〕黃耆,人參,當歸,白朮,陳皮,甘草,升麻,柴胡

白話文:

大橘皮湯適合治療下焦虛寒,以陳皮、竹茹、人參、甘草、薑、棗為藥材。調中益氣湯則適合治療厥逆,主要成分為黃耆、人參、蒼朮、炙甘草、陳皮、升麻、柴胡和木香。補中益氣湯適用於內傷,以黃耆、人參、當歸、白朮、陳皮、甘草、升麻、柴胡為藥材。

升陽瀉熱湯,〔氣衝〕柴胡,陳皮,升麻,赤苓,枳殼,香附,甘草,白芍

神功丸,〔又〕

生脈散〔燥熱〕人參,麥冬,五味子

四苓散,〔又〕茯苓,豬苓,白朮,澤瀉

茯苓五味子湯,〔氣逆〕茯苓,五味子(各二錢),肉桂,甘草(各一錢)

白話文:

升陽瀉熱湯包含柴胡、陳皮、升麻、赤苓、枳殼、香附、甘草、白芍;神功丸另有方;生脈散則用於燥熱,以人參、麥冬、五味子組成;四苓散另外還有茯苓、豬苓、白朮、澤瀉;茯苓五味子湯用於氣逆,由茯苓、五味子、肉桂、甘草組成。

2. 任脈病源流

任脈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此與衝脈主身前之陰。

古人以任脈為陰沉之海,以其起於中極之下會陰也。按其脈之所到,既上中極,即與足厥陰、太陰、小陰之脈並行,循關元,歷石門、氣海,又會足少陽衝脈於陰交,歷建里,再會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之脈於中脘,以上喉嚨,再會陰維之脈於天突、廉泉,至目下之中央承泣而終。

是任脈固起於真陰,而陰無陽不生,猶地之統於天,而地氣之上通,必由天氣之下降,兩相濟而後能通。不然,竅陰冱寒,必至成痞閉也。人身之有天癸,乃天之元氣,降則為精氣以充於地,則真陰自生,既生而漸至於充,然後地氣通,太衝脈由是始旺,月事以時下,而易於有子。若無子者,必其任脈虛,以致沖衰血竭地氣不通故也。

白話文:

任脈與衝脈:陰陽相濟,滋養生機

任脈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此與衝脈主身前之陰。

任脈起於中極穴(位於下腹部正中線,臍下四寸)下方,向上經過毛髮生長處,沿着腹部內側,向上經過關元穴(位於臍下三寸),到達咽喉,再向上經過下巴,沿着面部,最終進入眼睛。任脈與衝脈共同掌管身體前部的陰氣。

古人以任脈為陰沉之海,以其起於中極之下會陰也。按其脈之所到,既上中極,即與足厥陰、太陰、小陰之脈並行,循關元,歷石門、氣海,又會足少陽衝脈於陰交,歷建里,再會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之脈於中脘,以上喉嚨,再會陰維之脈於天突、廉泉,至目下之中央承泣而終。

古人將任脈比作「陰沉之海」,因為它起於會陰處,是陰氣匯聚之處。任脈循行經過的路線,從中極穴向上,與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並行,經過關元穴、石門穴、氣海穴,與足少陽膽經在陰交穴匯合,經過建里穴,再與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在中脘穴匯合,向上到達喉嚨,與陰維脈在 天突穴、廉泉穴匯合,最終到達眼下的承泣穴。

是任脈固起於真陰,而陰無陽不生,猶地之統於天,而地氣之上通,必由天氣之下降,兩相濟而後能通。不然,竅陰冱寒,必至成痞閉也。人身之有天癸,乃天之元氣,降則為精氣以充於地,則真陰自生,既生而漸至於充,然後地氣通,太衝脈由是始旺,月事以時下,而易於有子。若無子者,必其任脈虛,以致沖衰血竭地氣不通故也。

任脈起於真陰,而陰氣的生長需要陽氣的滋養,就如同大地依賴於天空,地氣的流通需要天气的下降,陰陽相互滋養才能畅通。如果任脈不通,陰氣凝滯,就會導致身體寒涼,出現痞块等病症。

人體中的天癸,是天地的元氣,下降為精氣滋养身体,滋养了真阴,真阴逐渐充盈后,地气才能通畅,太冲脉开始旺盛,月经按时来潮,更容易受孕。如果无法生育,可能是任脉虚弱,导致冲脉衰弱,地气不通畅所致。

然而真陰最難充滿,非年歲既至,穀氣充實,天元必不堅定,故天癸亦不至,然則真陰之盛,有不由於真陰之實者乎。經曰:年四十而陰氣自半。言乎陽極而衰,為陰所襲,故曰陰半。蓋此陰已為竅陰,非真陰也。此雖真陰衰,實真陽衰也。故任脈為病,非陰之自病,實由於陰中無陽。

如經云: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皆原結陰之故耳。若經又云:脈來丸丸橫於寸口者,為任脈。此脈已為陰氣所襲,故動苦少腹繞臍下,引橫骨,陰中切痛(宜奪命丹、一捏金散)。又苦腹中有氣如指,上搶心,拘急不得俯仰也(宜木香順氣散、和氣湯)。則此雖為無陰之症,何莫非無陽之症乎。

白話文:

然而,真正的陰氣最難以充盈滿溢,除非年歲已至,五穀之氣充實飽滿,否則天元必定不堅固,因此天癸也不會出現。那麼,真正的陰氣盛旺,難道不是由於真正的陰氣充實而來嗎?

經書上說:「年至四十,陰氣自半。」這句話說明陽氣達到極盛後便開始衰退,被陰氣所侵襲,因此說陰氣減半。其實,這裡所指的陰氣,指的是竅陰,並非真正的陰氣。雖然是真正的陰氣衰退,但實際上是真陽衰退導致的。所以,任脈生病,並不是陰氣本身生病,而是因為陰中沒有陽氣。

就像經書上所說:「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皆原結陰之故耳。」如果經書又說:「脈來丸丸橫於寸口者,為任脈。」這條脈已經被陰氣所侵襲,因此會感到腹部疼痛,繞著臍下,牽引到橫骨,陰部也會有刺痛感(可以使用奪命丹、一捏金散治療)。又會感到腹部有氣體,如同手指般,向上衝擊心臟,拘急難以俯仰(可以使用木香順氣散、和氣湯治療)。那麼,雖然這些都是沒有陰氣的症狀,但何嘗不是沒有陽氣的症狀呢?

所謂真陰之盛,必由於真陽之實,益可見矣。

【任脈經行諸穴】《脈經》曰:任為陰脈之海,其脈起於中極之下,少腹之內,會陰之分(在兩陰之間),上行而外出循曲骨(橫骨上毛際陷中),上毛際至中極(臍下四寸,膀胱之募),同足厥陰、太陰、少陰並行腹裡,循關元(臍下三寸,小腸之募,三陰為任脈之會),歷石門(即丹田,一名命門,在臍下二寸,三焦之募)、氣海(臍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氣之海),會足少陽、衝脈於陰交(臍下一寸,當膀胱上口,三焦之募),循神闕(臍中央)、水分(臍上一寸,當小腸下口),會足太陰於下脘(臍上二寸,當胃下口),歷建里(臍上三寸),會手太陰、少陽、足陽明於中脘(臍上四寸,胃之募也),上上脘(臍上五寸),巨闕(鳩尾下一寸,心之募也)、鳩尾(蔽骨下五分)、中庭(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玉堂(紫宮下一寸六分)、紫宮(華蓋下一寸六分)、華蓋(璇璣下一寸)、璇璣(天突下一寸),上喉嚨,會陰維於天突、廉泉(天突在結喉下四寸宛宛中,廉泉在結喉上,舌下中央),上頤循承漿與手足陽明、督脈會(唇下陷中),環唇,上至下齦交復出,分行,循面系兩目下之中央,至承泣而終(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二穴)。凡二十七穴。

白話文:

真正陰氣旺盛,必定是源於陽氣充實,這點顯而易見。任脈經絡所經過的穴位,根據《脈經》記載:任脈是陰脈的總匯,起於中極穴下方,少腹內部,會陰處(兩陰之間),向上走行,從曲骨穴(橫骨上毛際凹陷處)外循,上至毛際,到達中極穴(臍下四寸,膀胱募穴),與足厥陰、太陰、少陰經並行於腹腔內,經過關元穴(臍下三寸,小腸募穴,三陰經與任脈交會),經過石門穴(即丹田,又名命門,在臍下二寸,三焦募穴),氣海穴(臍下一寸半,男子生氣之海),與足少陽、衝脈在陰交穴(臍下一寸,膀胱上口,三焦募穴)交會,經過神闕穴(臍中央)、水分穴(臍上一寸,小腸下口),與足太陰經在中脘穴(臍上二寸,胃下口)交會,經過建里穴(臍上三寸),與手太陰、少陽、足陽明經在中脘穴(臍上四寸,胃募穴)交會,上至上脘穴(臍上五寸),巨闕穴(鳩尾下一寸,心募穴)、鳩尾穴(蔽骨下五分)、中庭穴(膻中下一寸六分凹陷處)、膻中穴(玉堂下一寸六分)、玉堂穴(紫宮下一寸六分)、紫宮穴(華蓋下一寸六分)、華蓋穴(璇璣下一寸)、璇璣穴(天突下一寸),上至喉嚨,與陰維脈在天突穴、廉泉穴(天突穴在結喉下四寸,廉泉穴在結喉上,舌下中央)交會,上至下巴,經過承漿穴,與手足陽明、督脈交會(唇下凹陷處),環繞嘴唇,上至下齦交復出,分支走行,經過面部,與兩眼下方中央相連,到達承泣穴而終止(目下七分,瞳孔下方凹陷處)。共有二十七個穴位。

(按《難經》、《甲乙經》卻無循曲以下之說。)

【脈法】《脈經》曰:寸口脈來,緊細實長至關者,任脈也。又曰:橫寸口邊脈丸丸者,任脈也。

【任病源由症治】楊氏曰:任者,妊也。此是人生養之本,故曰任脈起中極之下。《內經》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又曰:上氣有音者,治其缺盆中。(鰲按:此言治,謂針灸之也,與《脈經》言動苦少腹繞臍下,引橫骨,陰中切痛,取關元穴冶之之治同)。《靈樞》曰:缺盆之中,任脈也,名曰天突。

其側動脈人迎,足陽明也。瀕湖曰:任沖之別絡,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

白話文:

【脈法】《脈經》提到:在寸口脈中,如果脈象緊細而長,直達關部,那麼這是任脈的脈象。又進一步說明:在寸口脈的邊緣,如果脈象呈現丸丸狀,這也是任脈的脈象。

【任病源由症治】楊氏指出:任脈,指的是妊娠。這是生命繁衍的根本,所以任脈起自中極之下。《內經》裡提到,女子在二七之年,天癸到達,任脈通暢,太衝脈強盛,月經會按時來潮。到了七七之年,任脈虛弱,太衝脈衰退,天癸消失,生命通道不通,因此身體會衰敗,無法生育。又進一步說,如果呼吸急促有聲音,應治療缺盆中的問題。(鰲按:這裡的「治」是指針灸治療,與《脈經》中提到的「動苦少腹繞臍下,引橫骨,陰中切痛,取關元穴冶之」的治療方式相同)。《靈樞》中提到,缺盆之中是任脈的位置,被稱為天突。

其側邊的動脈是人迎,這是足陽明的脈象。瀏湖認為,任沖脈的分支,稱為尾翳,它位於鳩尾之下,散佈於腹部。任脈實則腹部皮膚疼痛,任脈虛則會感到癢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