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一 臟腑門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臟腑門 (2)

1. 治肺病諸藥要品及方五

肺實宜降氣清潤(蘇子,桑皮,天冬,貝母,枇杷葉,杏仁,前胡,白前,知母,栝蔞根,竹茹,石膏,黃芩,麥冬,車前子,竹葉,桑葉,牛蒡子,葶藶)

肺虛宜順氣清熱(蘇子,貝母,百部,沙參,枇杷葉,百合,桑皮,杏仁,天冬,五味子,麥冬,梨肉,柿子,無熱可加人參)

滋燥飲,〔肺燥〕,天冬,麥冬,生地,花粉,白芍,秦艽,加蜜、童便服。

紫蘇飲子〔肺寒〕蘇葉,桑皮,青皮,杏仁,麻黃,陳皮,甘草,五味子各一錢,人參,半夏各六分,姜三片

瀉肺湯,〔肺熱〕山梔,黃芩,薄荷,枳殼,杏仁,連翹,桑皮,桔梗,甘草,酒大黃各七分

瀉白散,〔肺實〕地骨皮,桑皮(各二錢),甘草(一錢),或加知母、貝母、桔梗、山梔、生地、麥冬亦可

補肺散,〔肺虛〕阿膠(二錢),牛蒡炒糯米(各一錢),馬兜鈴(七分),杏仁(麩炒九個),甘草(五分)

白話文:

對於肺部疾病,根據肺臟狀況的不同,有以下的治療原則與藥方:

  1. 若是肺部功能亢進(肺實),需用藥物來降氣清潤。可用的藥材包括蘇子、桑白皮、天門冬、貝母、枇杷葉、杏仁、前胡、白前、知母、栝樓根、竹茹、石膏、黃芩、麥門冬、車前子、竹葉、桑葉、牛蒡子和葶藶。

  2. 若是肺部虛弱(肺虛),則應順氣清熱。可考慮使用的藥材有蘇子、貝母、百部、沙參、枇杷葉、百合、桑白皮、杏仁、天門冬、五味子、麥門冬、梨肉和柿子。若無發燒情況,可加入人參。

  3. 滋燥飲:適用於肺燥的情況,配方為天門冬、麥門冬、生地、花粉、白芍、秦艽,服用時可加蜂蜜和童便。

  4. 紫蘇飲子:適用於肺寒,配方為紫蘇葉、桑白皮、青皮、杏仁、麻黃、陳皮、甘草、五味子,人參和半夏,以及三片薑。

  5. 瀉肺湯:用於肺熱,配方含山梔、黃芩、薄荷、枳殼、杏仁、連翹、桑白皮、桔梗、甘草和酒大黃。

  6. 瀉白散:適用於肺實,主要成分為地骨皮、桑白皮、甘草,也可酌情加入知母、貝母、桔梗、山梔、生地和麥門冬。

  7. 補肺散:用於肺虛,配方為阿膠、炒牛蒡、炒糯米、馬兜鈴、杏仁和甘草。

2. 治肺脹方五

越婢加半夏湯,〔總治〕麻黃,石膏,甘草,半夏,姜,棗

小青龍湯,〔水氣〕桂枝,麻黃,乾薑,酒白芍,炙甘草,細辛,半夏,五味子

四物湯,〔挾瘀〕川芎,當歸,白芍,生地

訶子青黛丸,〔收斂〕訶子,青黛,杏仁,海粉,便香附,栝蔞仁,半夏曲,薑汁,蜜丸,含化。

清化丸,〔總治〕貝母(一兩),杏仁(五錢),青黛(二錢),薑汁、砂糖丸,含化。

白話文:

[治療肺部膨脹處方五則]

越婢加半夏湯:總體用於治療。藥材包含麻黃,石膏,甘草,半夏,生薑,大棗。

小青龍湯:用於治療水氣病。藥材包括桂枝,麻黃,乾薑,酒炒白芍,炙甘草,細辛,半夏,五味子。

四物湯:適用於伴有瘀血的情況。藥材有川芎,當歸,白芍,生地。

訶子青黛丸:具有收斂作用。藥材包含訶子,青黛,杏仁,海粉,香附,栝蔞仁,半夏曲,薑汁,蜂蜜製成丸,需含化服用。

清化丸:總體用於治療。藥材有貝母(一兩),杏仁(五錢),青黛(二錢),薑汁,砂糖製成丸,需含化服用。

3. 治肺萎方七

生薑甘草湯,〔吐咳〕生薑(五錢),炙甘草(三錢),人參(二錢),棗(五枚),

甘草乾薑湯,〔吐而不咳〕炙草(四錢),炮乾薑(二錢),

人參平肺散,〔火盛〕桑皮(二錢),知母,人參,地骨皮,炙草(各一錢),天冬,赤苓(各八分),陳皮,青皮(各五分),五味子(二十粒),姜(三片),

葶棗散,〔喘急面浮〕炒葶藶為末,大棗十枚,煎湯去棗,調末二錢服。

舉肺湯,〔總治〕桔梗,甘草,天冬,竹茹,阿膠,沙參,貝母,百合

元參清肺飲,〔又〕元參,柴胡,桔梗,陳皮,地骨皮,茯苓,麥冬,苡仁,人參,甘草,檳榔,加童便一小杯,沖服。

紫菀散,〔肺萎成癰〕紫菀,人參,知母,五味子,桔梗,貝母,甘草,茯苓,阿膠,姜

白話文:

[治療肺萎方七]

  1. 生薑甘草湯:用於治療伴有咳嗽的症狀。需準備生薑五錢,炙甘草三錢,人參二錢,大棗五枚。

  2. 甘草乾薑湯:適用於只有嘔吐但無咳嗽的情況。需使用炙甘草四錢,炮乾薑二錢。

  3. 人參平肺散:針對火氣旺盛的患者。所需材料包括桑皮二錢,知母、人參、地骨皮、炙甘草各一錢,天門冬和豬苓各八分,陳皮和青皮各五分,五味子二十粒,薑三片。

  4. 葦棗散:對於喘息急促且面部浮腫的患者。將炒熟的葶藶研磨成粉末,用十枚大棗煮湯,去除棗後,加入兩錢粉末服用。

  5. 舉肺湯:作為綜合治療。成分有桔梗、甘草、天門冬、竹茹、阿膠、沙參、貝母、百合。

  6. 元參清肺飲:另一種配方。成分包含元參、柴胡、桔梗、陳皮、地骨皮、茯苓、麥門冬、薏仁、人參、甘草、檳榔,並加入一小杯童便,混合服用。

  7. 紫菀散:適用於肺萎縮轉變為膿腫的狀況。所需成分有紫菀、人參、知母、五味子、桔梗、貝母、甘草、茯苓、阿膠、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