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 (6)
卷十 (6)
1. 治肥氣方二
肥氣丸,〔總治〕柴胡(二兩),黃連(七錢),川椒(二兩),厚朴(五錢),甘草(二錢),廣皮,昆布,人參(各錢半),川烏錢(二分),皂莢,茯苓(各一錢六分),乾薑,巴霜(各五分),春、夏再加黃連五錢。丸法、服法,同息賁丸。
白話文:
肥氣丸主要由柴胡、黃連、川椒、厚朴、甘草、廣皮、昆布、人參、川烏錢、皂莢、茯苓、乾薑、巴霜等藥材組成,春夏季節還要加五錢黃連。製丸方法和服用方式與息賁丸相同。
增損五積丸,〔又〕黃連,厚朴,川烏,乾薑,人參,茯苓,柴胡,川椒,蓬朮,皂角,昆布,增減法及分量,詳在息賁條內。
白話文:
這是一種古方藥物名稱叫做「增損五積丸」。它包含了一些草本植物成分如黃連、厚朴、川烏、乾薑、人參、茯苓、柴胡、川椒、蓬朮、皁角和昆布等。這些成分的比例和使用方法會根據病情的不同而有所調整,具體的方法可以在治療胸悶和呼吸困難的相關章節中找到。
2. 治胠脅肋痛方三十
沉香降氣散,〔氣鬱〕薑黃,陳皮,甘草(各一錢),煨山稜,煨蓬朮,益智仁,厚朴(各七分),白朮,蘇葉,香附,神麯,麥芽,烏藥(各五分),大腹皮,人參,訶子(各二分半)
白話文:
- 薑黃:具有活血、調理氣血的功效。
- 陳皮:用來調理脾胃,幫助消化。
- 甘草:具有調和藥性、補脾益氣的作用。
- 煨山稜、煨蓬朮:兩者都是用來消食、化積。
- 益智仁:能補腎固精,對脾腎虛弱有療效。
- 厚朴:用以除濕、調理腸胃。
- 白朮:補脾健胃、助消化。
- 蘇葉:清熱解毒、調理氣血。
- 香附:舒肝解鬱、調理氣機。
- 神麯、麥芽:兩者都是用以消化食物、調理脾胃。
- 烏藥:用以疏肝解鬱、調理氣機。
- 大腹皮:利水消腫、調理氣血。
- 人參:滋補元氣、強壯體質。
- 謀子:用以調和藥性、輔助主藥。
以上各成分合在一起,用於調理氣機不順、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
此方專治氣滯脅肋刺痛,胸膈痞塞。
枳殼煮散,〔又〕熾殼(二錢),細辛,桔梗,川芎,防風(各一錢),葛根(七分),甘草(五分),姜(三),棗(二),煎服。
此方專治大棗傷肝,兩脅痛,又治七情傷肝,兩腋兩脅牽痛。
枳殼散,〔又〕枳殼(兩二錢半),炙草(三錢七分半),每末二錢,濃煎蔥白湯調下。
白話文:
這個方子專門治療氣滯導致的脅肋刺痛,胸膈痞塞。將枳殼煮散,或用枳殼(二錢)、細辛、桔梗、川芎、防風(各一錢)、葛根(七分)、甘草(五分)、姜(三片)、棗(兩枚)煎服。
另一個方子專門治療大棗傷肝導致的兩脅痛,以及七情傷肝導致的兩腋兩脅牽痛。將枳殼散,或用枳殼(兩二錢半)、炙草(三錢七分半),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濃煎的蔥白湯調服。
此方專治脅痛如有物刺之,乃氣實也。
桂枝,〔又〕小枳殼(一兩),桂枝(五錢),每末二錢,薑棗湯下。
此方專治驚傷肝,脅骨里疼痛。
小龍薈丸,〔又〕當歸,山梔,黃連,川芎,大黃,龍膽草(各五錢),蘆薈(三錢),木香(一錢),麝香(少許),粥丸,薑湯下五七十丸,仍以琥珀膏貼患處。
白話文:
這個方子專門治療肋骨疼痛,感覺像是被東西刺到一樣,這是因為氣血充盈所致。桂枝、小枳殼各一兩,桂枝五錢,每次取二錢,用生薑、大棗煎湯服用。
這個方子專門治療驚嚇導致肝臟受傷,肋骨內疼痛。小龍薈丸、當歸、山梔、黃連、川芎、大黃、龍膽草各五錢,蘆薈三錢,木香一錢,麝香少許,製成藥丸,用生薑湯送服,每次五七十丸,同時用琥珀膏貼在患處。
琥珀膏,〔外貼〕大黃,朴硝(各一兩),為末,大蒜搗為膏,和勻,作片貼之。一方加麝五分,名硝黃膏。
此方兼貼一切積塊痞塊。
小柴胡湯,〔死血〕
四物湯,〔又〕川芎,當歸,白芍,地黃
桃仁承氣湯,〔又〕桃仁,大黃,芒硝,桂枝,甘草,加鱉甲、青皮、柴胡、當歸、川芎。
白話文:
琥珀膏,外敷藥方是將大黃、朴硝各一兩磨成粉末,再將大蒜搗成膏狀,與粉末混合均勻,製成藥片貼敷患處。另一種方子則在上述藥方中添加五分麝香,稱為硝黃膏。這兩種方子都適用於貼敷各種積塊和痞塊。
小柴胡湯,用於治療死血。
四物湯,再加入川芎、當歸、白芍、地黃。
桃仁承氣湯,再加入桃仁、大黃、芒硝、桂枝、甘草,並添加鱉甲、青皮、柴胡、當歸、川芎。
復元活血湯,〔又〕柴胡,花粉,當歸,紅花,穿山甲,甘草,大黃,桃仁
十棗湯,〔痰飲〕甘遂,炒大戟,芫花(微炒等分),為末,別取大棗十枚,水一盞,煎半盞調下,壯人一錢,弱人半錢,大便利下,以粥補之。此方有毒,不可輕用。
控涎丹,〔又〕甘遂,大戟,白芥子(等分),糊丸,臨臥溫水下七丸至十丸。
白話文:
復元活血湯包含柴胡、花粉、當歸、紅花、穿山甲、甘草、大黃、桃仁。
十棗湯用於治療痰飲,由甘遂、炒大戟、芫花(微炒等分)研磨成末。另取大棗十枚,水煎至半盞,將藥末調入其中服用。體壯者服用一錢,體弱者服用半錢,瀉下後食用粥補充營養。此方有毒,不可輕易使用。
控涎丹由甘遂、大戟、白芥子(等分)製成丸劑,睡前用溫水服用七至十丸。
大棗,〔又〕茯苓,陳皮,半夏,甘草
芎夏湯,〔又〕半夏,赤苓(各一錢),陳皮,青皮,枳殼(各五分),白朮,炙草(各二分),姜(五片)
調中順氣丸,〔又〕姜半夏,大腹子(各一兩),木香,蔻仁,青皮,陳皮,三稜(各五錢),砂仁,尖檳榔,沉香(各二錢半),粥丸,陳皮湯下。
白話文:
大棗、茯苓、陳皮、半夏、甘草。芎夏湯,又用半夏、赤苓(各一錢)、陳皮、青皮、枳殼(各五分)、白朮、炙草(各二分)、姜(五片)。調中順氣丸,又用姜半夏、大腹子(各一兩)、木香、蔻仁、青皮、陳皮、三稜(各五錢)、砂仁、尖檳榔、沉香(各二錢半),製成粥丸,用陳皮湯送服。
神保元,〔食積〕全蠍(全者七個),巴豆(十粒),木香,胡椒(各二錢半),硃砂(一錢半為衣),蒸餅丸,麻子大,每五七丸,枳實湯下。
當歸龍薈丸,〔又〕當歸,龍膽草,山梔,黃連,黃柏,黃芩(各一兩),大黃,蘆薈,青黛(各五錢),木香(二錢半),麝香(五分),蜜丸,薑湯下二三十丸。
白話文:
神保元方,用全蠍七個、巴豆十粒、木香、胡椒各二錢半、硃砂一錢半包成衣,和蒸餅做成麻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五到七丸,用枳實湯送服。當歸龍薈丸方,用當歸、龍膽草、山梔、黃連、黃柏、黃芩各一兩,大黃、蘆薈、青黛各五錢,木香二錢半,麝香五分,製成蜜丸,用薑湯送服,每次二三十丸。
芎葛湯,〔風寒〕川芎,葛根,桂枝,細辛,枳殼,人參,麻黃,芍藥,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姜(三片)
和脅飲,〔氣痛〕枳殼,青皮,薑黃,香附,甘草
歸脾湯,〔補益〕人參,黃耆,當歸,白朮,茯神,棗仁,遠志,龍眼,木香,甘草,姜,棗
加味逍遙散,〔又〕白芍,白朮(各錢二分),知母,當歸,地骨皮(各一錢),茯苓,麥冬,生地(各八分),山梔,黃柏(各五分),桔梗,甘草(各三分)
白話文:
芎葛湯,用於治療風寒,由川芎、葛根、桂枝、細辛、枳殼、人參、麻黃、芍藥、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姜三片組成。和脅飲,用於治療氣痛,由枳殼、青皮、薑黃、香附、甘草組成。歸脾湯,用於補益,由人參、黃耆、當歸、白朮、茯神、棗仁、遠志、龍眼、木香、甘草、姜、棗組成。加味逍遙散,用於治療其他病症,由白芍、白朮各錢二分,知母、當歸、地骨皮各一錢,茯苓、麥冬、生地各八分,山梔、黃柏各五分,桔梗、甘草各三分組成。
補肝散,〔又〕川芎,當歸,白芍,地黃,防風,羌活,共為末。
枳殼疏肝散,〔肝實〕枳殼,枳實,川芎,柴胡,陳皮,香附,白芍,炙草
推氣湯,〔痰氣〕薑黃,枳殼,肉桂,甘草,陳皮,青皮,木香,穿山甲
分氣紫蘇湯,〔氣喘〕紫蘇,桑皮,桔梗,甘草,茯苓,陳皮,五味子,大腹皮,姜,鹽
白話文:
補肝散由川芎、當歸、白芍、地黃、防風、羌活等藥材磨成粉末。枳殼疏肝散適用於肝實,成分包含枳殼、枳實、川芎、柴胡、陳皮、香附、白芍、炙草。推氣湯適用於痰氣,由薑黃、枳殼、肉桂、甘草、陳皮、青皮、木香、穿山甲組成。分氣紫蘇湯適用於氣喘,成分為紫蘇、桑皮、桔梗、甘草、茯苓、陳皮、五味子、大腹皮、薑、鹽。
香附湯,〔怒傷〕香附,川芎,當歸,柴胡,青皮
沉香導氣散,〔痞塞〕沉香,人參,檳榔,白朮,烏藥,麥芽,神麯,紫蘇,厚朴,香附,薑黃,橘紅,甘草,紅花,三稜,蓬朮,益智,大腹皮,訶子皮
大栝蔞散,〔受暑〕大栝蔞(一個搗爛加紅花少許),甘草
枳殼散,〔微熱〕枳殼,桔梗,細辛,川芎,防風,葛根,甘草
八物湯,〔怒勞〕
白話文:
香附湯用於治療怒氣所傷,包含香附、川芎、當歸、柴胡、青皮。沉香導氣散用於治療氣機痞塞,包含沉香、人參、檳榔、白朮、烏藥、麥芽、神麯、紫蘇、厚朴、香附、薑黃、橘紅、甘草、紅花、三稜、蓬朮、益智、大腹皮、訶子皮。大栝蔞散用於治療暑熱所傷,包含大栝蔞(一個搗爛,加入少許紅花)、甘草。枳殼散用於治療微熱,包含枳殼、桔梗、細辛、川芎、防風、葛根、甘草。八物湯用於治療怒氣勞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