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 (2)
卷十 (2)
1. 治三焦病諸藥要品及方七
實宜清涼血(蘇子,知母,元參,黃芩,童便,貝母,麥冬,黃柏,山梔,黃連,射干,甘草,犀角,天冬,白芍,生地,蒲黃,牛膝,桔梗,蒲荷,花粉,丹皮,連翹,赤芍,苧根,藍汁,紅藍花,牛蒡子,山豆根,山茨菰,千金子,枇杷葉,五味子,甘蔗汁,梨,柿,三焦實兼宜降氣)
白話文:
若要清熱涼血,可使用以下藥材:
- 蘇子
- 知母
- 元參
- 黃芩
- 童便
- 貝母
- 麥冬
- 黃柏
- 山梔
- 黃連
- 射干
- 甘草
- 犀角
- 天冬
- 白芍
- 生地
- 蒲黃
- 牛膝
- 桔梗
- 蒲荷
- 花粉
- 丹皮
- 連翹
- 赤芍
- 苧根
- 藍汁
- 紅藍花
- 牛蒡子
- 山豆根
- 山茨菰
- 千金子
- 枇杷葉
- 五味子
- 甘蔗汁
- 梨
- 柿
同時,若三焦實熱,也宜用以上藥材降氣。
虛宜補中益氣(人參,白朮,黃耆,麥冬,沉香,益智仁,五味子)
滯宜調氣通塞(木香,香附,蒼朮,砂仁,白蔻仁,紫蘇根)
三和散,〔總治〕川芎(一錢),沉香,紫蘇葉,大腹皮,羌活,木瓜(各五分),木香,白朮,檳榔,陳皮,炙草(各三分)
白話文:
身體虛弱,應該補中益氣,可以用人參、白朮、黃耆、麥冬、沉香、益智仁、五味子等藥材。如果身體有氣滯不通的情況,則應該調氣通塞,可以用木香、香附、蒼朮、砂仁、白蔻仁、紫蘇根等藥材。三和散主治各種病症,由川芎一錢、沉香、紫蘇葉、大腹皮、羌活、木瓜各五分、木香、白朮、檳榔、陳皮、炙草各三分組成。
此方兼治諸氣鬱滯,或脹或痛。
枳殼丸,〔又〕枳殼(二兩),陳皮(一兩),檳榔(五錢),木香(二錢半),黑牽牛子(四兩一半生用一半炒熱搗取頭末一兩半余不用),蜜丸。
此方專治三焦約,大小便不通。
木香檳榔丸,〔又〕半夏曲,皂角(去弦子酥炙),郁李仁(去殼另研各二兩),木香,枳殼,杏仁,檳榔,青皮(各一兩),共為末,另以皂角四兩,打碎浸漿水,去渣。揸揉熬膏,入蜜少許和丸,空心,薑湯下。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各種氣機鬱滯引起的脹痛,例如枳殼丸,裡面含有枳殼、陳皮、檳榔、木香和黑牽牛子,蜜丸製成。另外,木香檳榔丸則專門治療三焦不通,大小便不暢,方子由半夏曲、皂角、郁李仁、木香、枳殼、杏仁、檳榔、青皮等組成,皂角打碎浸泡漿水後熬膏,加入蜜丸製成,空腹以薑湯送服。
此方疏導三焦,快氣順腸
涼膈散,〔上焦熱〕連翹(二錢),大黃,芒硝,甘草(各一錢),薄荷,黃芩,山梔(各五分),竹葉(七片),蜜(少許),煎至半入硝。
桃仁承氣湯,〔中焦熱〕
立效散,〔下焦熱〕瞿麥(四錢),山梔(二錢),甘草(一錢),姜,燈心
白話文:
這方子可以疏通三焦,快速排氣順暢腸道。涼膈散用於上焦熱,包含連翹、大黃、芒硝、甘草、薄荷、黃芩、山梔、竹葉和蜜,煎煮至芒硝溶解一半即可。桃仁承氣湯用於中焦熱。立效散用於下焦熱,包含瞿麥、山梔、甘草、薑、燈心。
導赤散,〔又〕生地,木通,甘草(各一錢),竹葉(七片)
白話文:
這是一帖名為「導赤散」的中藥方劑。它的成分包括了生地、木通和甘草各一兩,以及竹葉七片。
如果你有其他問題或需要更多幫助,請隨時告訴我!
2. 附載仲景大法及分別標本方藥
上焦不歸噫而吞酸(上焦之脈不歸也)
中焦不歸不能消穀引食榮衛皆虛(中焦之脈不歸也,三焦無倚,寸口微濡)
下焦不歸則遺溺(下焦之脈不歸也)
三焦實(麻黃,元參,山梔,黃芩,連翹)
三焦虛(附子,硫黃,肉蓯蓉,補骨脂,陽起石)
三焦大熱(石膏)
三焦大寒(肉桂)
白話文:
上焦不正常,就會打嗝和反胃酸,上焦经脉运行不畅。中焦不正常,就消化不良,没有食欲,身体虚弱,中焦经脉运行不畅,三焦失去依托,寸口脉微弱潮湿。下焦不正常,就会大小便失禁,下焦经脉运行不畅。三焦实证可以服用麻黄、元参、山栀、黄芩、连翘等药物。三焦虚证可以服用附子、硫黄、肉苁蓉、补骨脂、阳起石等药物。三焦热盛可以服用石膏。三焦寒凉可以服用肉桂。
標(有汗,桂枝、黃耆、白朮、石膏、地骨皮;無汗,麻黃、荊芥、蒲荷、金沸草)
本(肉桂,黃耆,熟地,益智仁)
白話文:
有汗的病人可以用桂枝、黃耆、白朮、石膏、地骨皮;無汗的病人可以用麻黃、荊芥、蒲荷、金沸草。本方則是用肉桂、黃耆、熟地、益智仁。
3. 膽病源流
足少陽膽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眉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會於手少陽,抵於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其直者從缺盆下脅,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胕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其支者別胕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次注足厥陰肝經。每日子時,周身氣血注於膽。
白話文:
足少陽膽經,起始於眼角,向上到達頭角,再向下經過耳後,沿著脖子走,行走在手少陽經脈的前方,到眉上與手少陽經脈交匯後進入鎖骨窩。膽經的一條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再從耳前出來,到達眼角後方。另一條支脈則從眼角分出,向下經過大迎穴,與手少陽經脈會合,到達耳門穴,再向下經過頰車穴,沿著脖子到達鎖骨窩,之後下行至胸腔,穿過橫膈膜,聯絡肝臟,沿著肋骨內側下行,穿出氣街穴,繞過毛髮生長處,橫向進入髀厭穴。
主線則從鎖骨窩向下沿著胸腔,經過腋窩,下行至髀厭穴,再沿著大腿外側下行,從膝蓋外側出來,向下經過外輔骨前方,一直向下到達足踝外側的絕骨端,再向下從足踝外側出來,沿著足胕上行,進入小指和無名指之間。膽經的一條支脈則從足胕上分出,進入大拇指和食指之間,沿著大拇指的掌骨內側出來,穿過指甲,到達三毛穴,再注入足厥陰肝經。每天子時,全身的氣血都匯聚在膽經。
足少陽膽經,多氣少血。
膽為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又為中清之府,主藏而不主瀉。則其所主,異於他臟腑矣。其府之氣,直得先天甲氣,而起於少陰,發於厥陰,乃二陰之真精所生,以為一陽之妙運也。經曰:少陽連腎,腎上連肺。夫少陽起於夜半之子,為腎之天根,其氣上升,以應肺之治節。為腎天根,則通乎下,應肺治節,則通乎上。
其所以能通乎上下者,以其為中和之極也。惟通乎上下,故得遊行三焦。且即三焦之所治,以致用陽明,故十一經皆藉膽氣以為和。經曰:少火生氣。以少陽即嫩陽,為生氣之首也。是以肝之為用,能起九地而升地德,亦能出三陽而布天德,皆少陽之妙運也,亦十一經所以取決於膽之故也,豈特為中正之官,為五神之決斷已哉。然其為腑,有獨居於清靜寧謐,而出其沖和之氣,以溫養諸臟者,宜其有中清之目矣。
白話文:
足少陽膽經,多氣少血。
足少陽膽經,氣盛而血少。
膽為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又為中清之府,主藏而不主瀉。則其所主,異於他臟腑矣。
膽囊是人體的中正之官,負責決斷,做出判斷。同時,膽囊也是清淨之府,負責儲藏精華,而不主洩出。因此,膽囊的功能與其他臟腑有所不同。
其府之氣,直得先天甲氣,而起於少陰,發於厥陰,乃二陰之真精所生,以為一陽之妙運也。經曰:少陽連腎,腎上連肺。夫少陽起於夜半之子,為腎之天根,其氣上升,以應肺之治節。為腎天根,則通乎下,應肺治節,則通乎上。
膽囊的氣,直接承接先天之精華,從少陰腎經起始,發於厥陰肝經,由陰精化生陽氣,推動人體陽氣的運行。經書記載:「少陽連腎,腎上連肺。」少陽膽經從夜半開始運行,是腎氣的本源,其氣向上升,與肺氣相呼應。作為腎氣的根源,膽經連通下焦;與肺氣相呼應,則連通上焦。
其所以能通乎上下者,以其為中和之極也。惟通乎上下,故得遊行三焦。且即三焦之所治,以致用陽明,故十一經皆藉膽氣以為和。經曰:少火生氣。以少陽即嫩陽,為生氣之首也。
膽經之所以能夠上下通達,是因為它居於人體的中和之極,是陰陽交匯之處。正是因為膽經上下通達,才能夠遊走於三焦。三焦掌管全身氣機,而膽經通過三焦,最終運用陽明經氣,使十一經脈的氣血流通順暢。經書記載:「少火生氣。」少陽膽經是陽氣的發源地,是生氣之首。
以是肝之為用,能起九地而升地德,亦能出三陽而布天德,皆少陽之妙運也,亦十一經所以取決於膽之故也,豈特為中正之官,為五神之決斷已哉。然其為腑,有獨居於清靜寧謐,而出其沖和之氣,以溫養諸臟者,宜其有中清之目矣。
因此,肝臟的運作,能夠激發地氣而升騰地德,也能夠發揮天陽之氣而布施天地之德,這都是少陽膽經妙運的結果。十一經脈的氣血運行,也都取決於膽氣的調節。膽囊不僅僅是中正之官,是決斷的五神之處,更是清淨之府,獨處於寧靜之中,散發沖和之氣,溫養全身臟腑。這也正是膽囊被稱為「中清之府」的原因。
若夫動而為病,實則口苦,耳聾,鼻淵,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塵,體無膏澤,足外熱,頭額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痛,馬刀挾癭,胸中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汗出,振寒瘧;虛則易驚,或不得眠,身寒潮熱。而潮熱在平旦,由氣中之火實,上主於肺;潮熱在日脯,由血中之火實,下主於腎。
察其在氣在血,有汗無汗,咸佐以柴胡、丹皮、地骨皮,大實更加大黃下之,得其治矣。卮言曰:膽者,澹也,清淨之府無所受輸,澹澹然者也。士材曰:膽者,擔也,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猶人之正直無私,有力量善擔當者也。二家釋膽字,俱有義理,耐人尋味。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的身體活動過度,那麼他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口苦,耳朵聽不清楚,鼻塞,容易打嗝,肝區疼痛,無法翻身,嚴重時臉部會呈現灰白色,身體缺乏油脂,腳部發熱,頭顱和額頭疼痛,眼睛紅腫疼痛,胸部和側腹部疼痛,大腿、膝蓋、小腿、腳踝和各關節都疼痛,會出汗、發冷、發燒、發作性寒熱交錯。如果身體虛弱,可能會經常驚悸,或者睡眠不好,身體感到寒冷,但同時又感覺發熱。
其中,白天出現的發熱是由於體內的「火」實熱症,主要影響肺部;下午出現的發熱是因為血液中的「火」實熱症,主要影響腎臟。
觀察症狀在氣血的表現,是否有汗液,可以配合使用柴胡、丹皮、地骨皮等藥物進行調理。如果症狀比較嚴重,需要加上大黃進行通便排泄。只要對症下藥,就能得到治療。
「膽」這個字,在這裡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淡泊、清潔的身體器官,不接受任何輸入,保持著淡泊清潔的狀態。另一種解釋是,膽是一個承擔的角色,作為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負責做出決定。這兩種解釋都富含哲理,值得我們深思。
【膽病症治】子和曰:膽者,敢也,驚怕則膽傷矣。又曰:面青脫色,膽腑受怖也。《入門》曰:膽候咽門,故熱壅則生瘡腫痛。又曰:膽病多寒熱。又曰:膽虛則恐畏不能獨臥,實則易怒。又曰:膽虛則不臥,膽實則多睡。又曰:小柴胡湯,乃少陽經之藥,水煎,澄清溫服,則能入膽。
【膽絕候】《靈樞》曰:膽絕者,耳聾,百節皆縱,目直視如驚,絕系。絕系者,一日半日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脈經》曰:膽絕七日死,何以知之?眉為之傾。
白話文:
膽病症治
子和說:膽,有勇氣之意,驚恐害怕就會傷及膽。又說:面色青白,失去血色,是膽腑受到驚嚇的表現。《入門》中記載:膽氣循行於咽喉,因此熱氣鬱結就會導致咽喉生瘡腫痛。還說:膽病常伴有寒熱交替。又說:膽虛則容易恐懼害怕,無法獨自入睡,膽實則容易發怒。又說:膽虛則失眠,膽實則嗜睡。[小柴胡湯]是治療少陽經病的藥方,水煎後取澄清藥液溫服,可以入膽。
膽絕候
《靈樞》記載:膽絕之人,會出現耳聾、全身關節鬆弛、眼睛直視前方如驚恐狀,並且出現「絕系」現象。絕系者,在一至半日內就會死亡。死亡時,面色先轉青,然後變白才死去。《脈經》記載:膽絕者七日內就會死亡,如何判斷呢?觀察眉毛,如果眉毛傾斜,就預示著膽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