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回本書目錄

1. 卷十

2. 心包絡病源流

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次注手少陽三焦。每日戌時,周身氣血俱注於心包絡經。手厥陰心包絡經,少氣而多血。

《靈蘭秘典》論十二官無心包絡,但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按心包絡在心下橫膜之上,豎膜之下,其與橫膜相黏,而黃脂裹者,心也。脂膜之外,有細筋膜如絲,與心肺相連者,心包也。其地正值膻中,且位居相火,代君行事,實臣使也。然則《秘典》之言膻中,其即為心包無疑矣,故心為君火,居廣明以建極,以照臨十二官。

經曰:君火不用,尊之極也。然火為地二所生,君火雖不用,有奉天行職。又不得同於君火者,心包所以主相火也。夫相火本屬少陽膽,相火之用,專屬陽明胃腐熟水穀,何以心包主之也?蓋以人之相火,起於少陽膽,遂遊行於三焦,而督署之以為陽明腐水穀之正者,實心包也。故經曰:陽明居午以陽明當相火夏令,不言心包,而心包之能督署自見矣。

此以知陽明之經之職,總攝於包,而膽也、胃也、三焦也,總與心包同一職矣。所以《難經》曰: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右尺巳午,即其位也。蓋手心主者,心包之別名,去腕二寸曰內關,出於兩筋之間,循經以上繫於心包。心系氣實,則病心痛,心中大熱,手心熱,面黃,目赤,笑不體,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虛則煩心,手心熱,心澹澹大動,然虛不可補,此皆取之兩筋間也。古人云:心包絡痛,心連及少陽、少陰。

夫亦可以知其故矣。

【心包症治】《靈樞》曰:少陰者,心脈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為帝王精神之所舍,其臟堅固,邪不能容,容之則傷心,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在於心者,皆在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故少陰無輸也。《正傳》曰:心包絡,實乃裹心之膜,包於心外,故曰心包絡也,《醫旨》曰:包絡虛,宜錢氏安神丸;虛而挾熱,醒心散;包絡實熱,宜犀角地黃湯、十味導赤散。

白話文:

[心包絡病症的來源和流變]

手厥陰心包絡的脈絡起源於胸部中央,然後連結到心包絡,穿過膈肌,經過三焦的路線。其分支沿著胸部,出於脅部,向下延伸至腋下三寸處,再向上抵達腋下,然後沿著手臂內側,在太陰和少陰脈絡之間行走,進入肘部,再沿著前臂兩筋之間下行,進入手掌,沿著中指到達指尖。另一分支從手掌分出,沿著無名指到達指尖,接著流入手少陽三焦。每天戌時,全身的氣血都會匯聚到心包絡經脈。手厥陰心包絡經脈的特點是氣少而血多。

《靈蘭祕典》討論十二個主要器官時並未提及心包絡,只說:膻中,是臣使之官,是喜樂的發源地。心包絡位於心臟下方的橫膈膜之上,豎膈膜之下,與橫膈膜相黏,被黃色脂肪包裹的是心臟。脂肪膜之外,有一層像絲一樣的細筋膜,與心臟和肺部相連,這就是心包。它的位置正好在膻中,並且處於相火的位置,代表心臟行使功能,確實是臣使之官。因此,《祕典》中提到的膻中,無疑就是心包絡,所以心臟是君火,位於廣明宮以建立極限,以照亮十二個器官。

經典上說:君火不用,是因為它處於尊貴的地位。然而,火是由地二所生成,即使君火不用,也有其遵循天道運行的職責。它不能與君火相同,因為心包絡負責主導相火。相火原本屬於少陽膽,相火的功能專門是讓陽明胃腐熟水谷,為什麼由心包絡主管呢?因為人體的相火起源於少陽膽,然後在三焦中遊走,而真正督導相火腐熟水谷的,正是心包絡。因此,經典上說:陽明居午,這是因為陽明應對相火的夏季命令,雖然沒有明確提到心包絡,但心包絡的督導作用自然顯現了。

由此可知,陽明經脈的職責,總體上由心包絡統籌,膽、胃、三焦,都與心包絡有相同的職責。因此,《難經》說: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右尺巳午,即是其位置。手心主,即是心包絡的別名,從手腕兩寸處稱為內關,從兩筋之間出發,沿著經脈向上連接到心包絡。如果心包絡的氣實,就會出現心痛,心中劇烈發熱,手心熱,臉色黃,眼睛紅,笑聲不停,手臂和肘部緊繃,腋下腫脹,嚴重的話會胸脅脹滿;如果虛弱,就會心煩,手心熱,心跳加速,但虛弱不能補充,這些問題都可以從兩筋之間找到原因。古人說:心包絡疼痛,會影響到少陽、少陰。

這也可以理解其背後的原因。

【心包絡的病症治療】《靈樞》說:少陰,是心脈。心臟,是五臟六腑的大主宰;是帝王精神的寄宿之地,其臟堅固,不容納邪氣,一旦容納就會傷害心臟,心臟受傷,神識就會離開,神識離去就會死亡。因此,所有邪氣在心臟的,都在心包絡,心包絡,是心主的脈絡,所以少陰沒有輸穴。《正傳》說:心包絡,實際上是包裹心臟的膜,位於心臟外面,所以叫做心包絡。《醫旨》說:心包絡虛弱,適合使用錢氏安神丸;虛弱伴隨熱感,適合使用醒心散;心包絡實熱,適合使用犀角地黃湯、十味導赤散。

3. 治心包絡病諸藥要品及方四

心包絡虛宜養心(當歸,川芎,血竭,沒藥,茯神)

心包絡實宜瀉火(硃砂,丹皮,犀角,生地,山梔子,當歸,黃芩,黃連,黃柏)

錢氏安神丸,〔因虛〕硃砂(一兩),麥冬,牙硝,茯苓,山藥,寒水石,甘草(各五錢),冰片(二分),蜜和,一兩作三十丸,每丸,砂糖水化下。

醒心散,〔虛熱〕人參,麥冬,遠志,五味,茯神,生地,菖蒲(等分)

犀角地黃湯,〔實熱〕犀角,生地,黃芩,黃連,大黃

十味導赤散,〔又〕地骨皮,黃連,黃芩,麥冬,半夏,茯神,赤芍,木通,生地,甘草(各五分),加姜(五片)

白話文:

對於心包絡虛弱的情況,應養心調理,使用的藥材有:當歸、川芎、血竭、沒藥、茯神。

對於心包絡充實且有火氣的情況,則需要清熱降火,使用的藥材有:硃砂、丹皮、犀角、生地、山梔子、當歸、黃芩、黃連、黃柏。

錢氏安神丸的配方是:因虛而製,硃砂一兩,麥冬、牙硝、茯苓、山藥、寒水石、甘草各五錢,冰片二分。用蜂蜜調和成藥丸,一兩可做三十丸,服用時,以砂糖水沖服。

醒心散的配方是:對抗虛熱,人參、麥冬、遠志、五味、茯神、生地、菖蒲等量使用。

犀角地黃湯的配方是:針對實熱,犀角、生地、黃芩、黃連、大黃。

十味導赤散的配方是:地骨皮、黃連、黃芩、麥冬、半夏、茯神、赤芍、木通、生地、甘草各五分,另外加入五片薑。

4. 附載仲景分別標本方藥

標(瀉心湯,犀角地黃湯)

本(佻仁承氣湯)

白話文:

翻譯後的內容為:在處理病症的首要階段(標),會先使用瀉心湯與犀角地黃湯進行治療。而在後續的基本或根本治療階段(本),則會轉而使用桃仁承氣湯來進一步處理病症。

5. 三焦病源流

手少陽三焦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二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循到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䪼。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次注足少陽膽經。

每日亥時,周身氣血俱注於三焦。手少陽三焦經,少血而多氣。

經曰:上焦出胃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胃中。中焦亦並在胃中,出上焦之後。下焦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於陽明胃之脈,則曰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其支者起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此與三焦同行在前,不知三焦者,實胃部上下之匡廓。三焦之地,皆胃之地。

三焦之所主,即胃之所施,其氣為腐熟水穀之用,與胃與太陰脾之前,為相火所居所遊之地。故焦也者,固以熟物為義也。然則三焦雖有上中下之分,而所由以分者,不俱從胃舍之歟,何則?人之心下為膈膜,膈下為胃,其上口曰賁門,在臍上五寸上脘穴分,是為上焦;臍下四寸為中脘穴,即中焦,肺脈起中焦在此;臍上二寸為下脘穴,即胃下口傳入小腸處,曰幽門者,是為下焦。

論三焦地分,雖不過四寸之間,而論三焦所主部位,則上焦之胃上口,承接心肺,其所主部位自在膈以上一段;下焦之胃下口,下輸水穀於小腸,而小腸之水液,滲入膀胱以注前陰,小腸之滓穢,轉輸大腸以注後陰,則下焦所主部位,自在臍腹以下一段;若膈之下,臍腹以上,中間一段胃實居之,則胃之正中,正中焦所主之部分也。

古人云,上焦如霧者,狀陽明化物之升氣也;云下焦如漚,又云如瀝者,狀化時沃溢之氣也;云下焦如瀆者,狀擠泌流水之象也。古人誠見乎三焦之氣化,一皆胃之氣化,一皆相火所成功耳,乃後以三焦為無狀,空有名,皆不知其為匡廓於陽明也。

故其病而燥,實則有耳鳴,喉痹腫痛,耳後連目銳眥痛,肩臑痛,內外皆疼,頭面赤熱,赤白遊風等症虛則有腹寒,短氣,少氣等症;如或板窒窒,則三焦之氣滯也,急當調之,使一氣流通。

【三焦傳受】《靈樞》曰: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脅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常與榮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而復大會於手太陰,命曰衛氣也。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稍微,亦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榮氣也。

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穀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擠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入門》曰:心肺若無上焦,何以宗主榮衛;脾胃若無中焦,何以腐熟水穀;肝腎若無下焦,何以疏決津液。無形而有用,主持諸氣,三焦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

【三焦症治】《靈樞》曰: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約。又曰:小腹腫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也。海藏曰,上焦如霧,霧不散,則為喘滿,此出而不納也;中焦如漚,漚不利,則為留飲不散,久為中滿,此上不能納,下不能出也;下焦如瀆,瀆不利,則為腫滿,此上納而下不出也。《入門》曰:三焦為丙火府,故其發也,為無根之相火。

《內經》曰:三焦為上中下水穀之道路,其病宜通利二便。《醫鑑》曰:三焦病,宜三和散、枳殼丸、木香檳榔丸。

白話文:

標題:[三焦疾病源頭與流向]

內容:手少陽三焦脈,起始於無名指末端,向上穿出第二指之間,沿着手腕外部,穿越手臂外側的兩骨之間,貫穿肘部,沿著上臂外側上升至肩部,並在肩部交叉到足少陽膽經之後,進入鎖骨上方的缺盆區域,分佈於胸部中央的膻中,分散聯絡心臟周圍的包絡,向下穿過橫膈膜,沿着三焦路徑運行。其分支從膻中上行至缺盆,再上行至頸部,連接耳後直上,出至耳朵上方角部,然後彎曲向下至頰部。另一分支從耳後進入耳內,再從耳前出來,經過眼眶前的客主人穴,交頰至眼角,接着注入足少陽膽經。

每天亥時,全身氣血匯聚於三焦。手少陽三焦經,血量較少,氣量較多。

經典說:上焦起始於胃的上口,與食道並行,向上貫穿膈肌,分佈於胃中。中焦也在胃中,位於上焦之後。下焦分別連接回腸,注入膀胱。在陽明胃脈中,則說它沿着喉嚨,進入缺盆,下降穿過膈肌,歸屬胃部。其直行的部分從缺盆下降至乳房內部邊緣。其分支從胃的上口開始,向下沿着腹部內側,降至氣街。這與三焦同行在前面,但不知道三焦的人,實際上它是胃部上下範圍的框架。三焦所在的區域,都是胃的區域。

三焦主管的功能,就是胃實施的作用,其氣用於腐熟水谷,與胃和太陰脾的前部,是相火居住和活動的地方。因此,焦的意思,本來就是以熟物爲定義的。然而,雖然三焦有上中下的區分,但它們之所以能夠區分,不是都來自胃的舍區嗎?爲什麼呢?人的胸口下是膈膜,膈膜下面是胃,其上口叫做賁門,位於臍上五寸的上脘穴分界,這是上焦;臍下四寸是中脘穴,即中焦,肺脈起源於中焦在此;臍上二寸是下脘穴,即胃的下口,傳入小腸處,叫做幽門,這是下焦。

討論三焦的地理分佈,雖然不超過四寸的範圍,但是討論三焦所主管的部位,上焦的胃上口,承接心肺,它所主管的部位自然在膈膜以上的一段;下焦的胃下口,將水谷輸送到小腸,而小腸的水分則滲入膀胱以排泄,小腸的廢物,轉移到大腸以排泄,那麼下焦所主管的部位,自然在肚臍以下的一段;至於膈膜之下,肚臍以上的中間部分,實際上是胃佔據的,那麼胃的正中,正是中焦所主管的部分。

古人說,上焦像霧,形容陽明轉化物質的上升之氣;說下焦像漚,又說像瀝,形容轉化過程中溢出的氣;說下焦像瀆,形容擠壓泌尿流動的形象。古人確實看到了三焦的氣化作用,全部都是胃的氣化作用,全部都是相火的成就,後來卻把三焦視爲無形,只有名稱,都不知道它是陽明的框架。

所以當三焦出現燥熱,實證會有耳鳴,喉嚨疼痛腫脹,耳後連同眼角疼痛,肩胛痛,內外皆疼痛,頭部面部赤熱,赤白遊風等症狀;虛證則有腹部寒冷,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如果感覺胸悶窒息,那就是三焦之氣滯塞,應當立即調整,使氣流通暢。

【三焦的傳遞和接受】《靈樞》說:上焦起始於胃的上口,與食道並行,向上貫穿膈肌,分佈於胸中,沿脅部循太陰的路徑行走,回到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經常與營氣一起在陽面行走二十五度,在陰面行走二十五度,完成一週,再次聚集於手太陰,稱爲衛氣。中焦也與胃中並行,位於上焦之後,這裏接受的氣,將糟粕泌除,蒸發津液,轉化爲精微,也注入肺脈,然後轉化爲血液,以供養身體,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所以它獨自行走於經脈通道,稱爲營氣。

下焦,分別連接回腸,注入膀胱並滲入其中,所以水谷通常共同存在於胃中,形成糟粕,一起下到大腸,成爲下焦,滲入並一起下到,擠壓泌尿,分別出汁,沿下焦滲入膀胱。《入門》說:如果沒有上焦,心肺如何能主宰營衛;如果沒有中焦,脾胃如何能腐熟水谷;如果沒有下焦,肝腎如何能疏決津液。無形卻有用,控制各種氣,三焦是水谷的道路,氣的起始和終止點。

【三焦病症與治療】《靈樞》說:如果鼻樑中央隆起,說明三焦已經堵塞。又說:小腹腫痛,無法小便,是三焦堵塞所致。海藏說,上焦像霧,霧不散開,就會導致喘滿,這是氣出而不納;中焦像漚,漚不順暢,會導致留飲不散,長期下來會變成中滿,這是上面不能納,下面不能出;下焦像瀆,瀆不順暢,會導致腫滿,這是上面納而下面不出。《入門》說:三焦是丙火的住所,因此它發作時,表現爲無根的相火。

《內經》說:三焦是上中下水谷的道路,其疾病應該通利大小便。《醫鑑》說:三焦疾病,適合使用三和散、枳殼丸、木香檳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