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九 (8)

回本書目錄

卷九 (8)

1. 諸癇源流

諸癇,腎經病也。《內經》專主腎經失職,而河間則以為熱甚,風燥乃其兼化,丹溪又主痰與熱,士材又兼主肝腎,而或兼風火,要當據《內經》為的,諸家之說當參考,以為酌治之法,庶諸癇無遁情。經曰:二陰急為癇厥。二陰者,足少陰腎也。蓋其症在腎氣之厥,而邪傷在陰與筋,以腎氣主少陰與樞,少陰逆而樞失,則氣塞於經而上行。少陰脈系舌本,故塞喉,音隘不容發,若獸鳴然也。

經時必止者,氣復反則已,是以不與癲同也。又曰:心脈滿大,癇瘈筋攣;肝脈小急,癇瘈筋攣;足少陰筋病,主癇瘈及痙。蓋心脈滿而癇瘈者,腎逆而心火鬱也;逆於肝者,肝陰先不足;而腎氣逆之,故肝脈小急,亦癇瘈筋攣也;凡癇必兼瘈,少陰厥而後癇也。又曰:陽維從少陰至太陽,動苦肌肉痹,及下部不仁,又苦顛仆羊鳴,甚者失音不能言。

白話文:

各種癇症,都是屬於腎經的問題。《內經》主要認為是腎經功能失常,而劉完素則認為是熱度過高,加上風燥並存,李東垣則認為是由於痰與熱所引起,王肯堂則兼顧肝腎,甚至可能會伴隨著風火等症狀。總的來說,應該根據《內經》的理論作為基礎,各家的觀點可以作為參考,用來斟酌治療的方法,這樣就能夠讓各種癇症的症狀無處遁形。

經典中提到,腎經受損緊迫時會引發癇厥。這裡的「腎」指的是腳上的少陰腎經。因為癇症主要表現出的是腎氣的逆亂,而邪氣侵犯的部位是陰部和筋骨,因為腎氣主管著少陰和樞脈,當少陰逆亂,樞脈失調,就會導致經絡阻塞,氣血向上運行。少陰脈與舌頭連接,所以會導致喉部堵塞,聲音變得狹窄,無法正常發音,就像是動物的嘶鳴一樣。

每隔一段時間癇症就會自行停止,這是因為當氣血恢復正常時,癇症自然就會消失,這與癲癇不同。經典還提到,心脈充盈大,會引發癇癢和筋骨抽搐;肝脈小而緊張,也會引發癇癢和筋骨抽搐;腳上的少陰筋出現問題,則會引起癇癢、抽搐以及痙攣。當心脈充盈而引發癇癢,是因為腎經逆亂,導致心火積聚;當肝脈小而緊張,是因為肝陰先不足,腎經逆亂,導致肝脈變小,也會引發癇癢和筋骨抽搐。一般來說,癇癥都會伴隨著抽搐,當少陰脈逆亂,就會引發癇癥。此外,陽維脈從少陰脈到太陽脈,會引發肌肉萎縮、下肢麻木,以及顛倒、失音等症狀。

蓋陽維維於諸陽,而從少陰至諸陽,是陰為陽根也,故能維諸陽,而少陰陰邪從而至諸陽,故能塞諸陽之會,而患肌痹等症;羊鳴失音者,少陰氣不至,則為暗也。又曰:陰維從少陽斜至厥陰,動苦顛癇僵仆,羊鳴失音。蓋陰維從少陽至厥陰,是陽為陰鼓也,動在少陽,故能鼓諸陽而為維,而少陽既衰,陰邪遂壅,亦能全塞諸陰之會,而筋絡相引,故亦患顛癇等症。此雖不拈少陰,而厥陰之方闔,亦少陰之失樞也。

觀《內經》之言,則諸癇為患,可識其皆由於腎矣。若河間主熱,故專以清涼為主;丹溪主痰與熱,故以星、半、芩、連為主,而熱多者清心,痰多者行吐,然後用安神平肝,如歸、地、牛黃、硃砂、青黛、柴胡、川芎、金銀箔之類;士材兼主腎肝,故以為癇症之發厥,由腎中龍火上升,而肝家雷火相從而助,惟有肝風,故搐搦,搐搦則通身脂液逼迫而上,隨逆氣以吐出於口也。諸家之可參考如此。

白話文:

蓋陽維線貫穿所有陽脈,並從少陰到所有陽脈,這是陰性對陽性的基礎,因此能維持所有陽脈的功能。如果少陰的陰邪進入陽脈,就會阻塞陽脈的流通,導致肌肉麻木等病症。當人出現聲音沙啞或失聲的情況時,通常代表少陰的氣息未能正常達到喉嚨,造成聲音的障礙。再者,《內經》提到,陰維線從少陽斜行至厥陰,動態變化可能導致顛癇或暈倒,以及聲音沙啞的情況。陰維線從少陽到厥陰,可以看作是陽性對陰性的調節作用。動態發生在少陽,可以促進所有陽脈的流通,但當少陽功能衰退,陰邪積聚,也會阻塞所有陰脈的流通,導致筋絡牽引,進而產生顛癇等症狀。

觀察《內經》的理論,眾多的癥狀和疾病主要源自腎臟的功能問題。如果遵循河間的理論,主張以清涼藥物為主來治療;丹溪認為癥狀與痰和熱有關,因此以星、半、芩、連等藥物為主,對於熱性病症,他會清心,對於痰多的情況則提倡吐法,接著使用安神平肝的藥物,如歸、地、牛黃、硃砂、青黛、柴胡、川芎、金銀箔等。士材認為癥狀的發作與腎中的龍火上升及肝部的雷火相助有關,特別是肝風的影響,導致抽搐,抽搐使全身的油脂液體被逼迫向上,隨逆氣排出體外。各家的理論可以作為參考。

總而論之,諸癇之原,雖根於腎,而諸癇之發,實應五臟。如馬癇之張口搖頭作馬嘶者,則應乎心;牛癇之目正直視腹脹作牛吼者,則應乎脾;豬癇之喜吐沫作豬叫者,則應乎腎;雞癇之搖頭反折喜驚作雞鳴者,則應乎肝;羊癇之揚目吐舌作羊聲者,則應乎肺。須各對其經而治之。

而所發之候,亦可據以辨驗經絡。如晨朝發者,病在足厥陰肝;黃昏發者,病在足太陰脾;平旦發者,病在足少陽膽;日中發者,病在足太陽膀胱;亥時發者,病在足陽明胃;中夜發者,病在足少陰腎。須務加引經藥(肝,柴胡、吳萸;脾,升麻、葛根、白芍;膽,柴胡、青皮;膀胱,羌活;胃,白芷、石膏;腎,肉桂、知母、獨活)。

白話文:

總的來說,各種癲癇的病根雖然都源於腎臟,但發作的表現卻與五臟相關。例如:

  • 馬癇症患者張口搖頭,發出馬嘶聲,這是心臟受影響的表現。
  • 牛癇症患者眼睛直視前方,肚子脹滿,發出牛吼聲,這是脾臟受影響的表現。
  • 豬癇症患者喜歡吐口水,發出豬叫聲,這是腎臟受影響的表現。
  • 雞癇症患者搖頭反折,容易驚嚇,發出雞鳴聲,這是肝臟受影響的表現。
  • 羊癇症患者眼睛上翻,吐舌頭,發出羊叫聲,這是肺臟受影響的表現。

治療時應根據不同的發作表現,針對相應的經絡進行治療。

此外,發作的時間也可以作為辨別經絡病變的依據:

  • 晨朝發作,則病在足厥陰肝經。
  • 黃昏發作,則病在足太陰脾經。
  • 平旦發作,則病在足少陽膽經。
  • 日中發作,則病在足太陽膀胱經。
  • 亥時發作,則病在足陽明胃經。
  • 中夜發作,則病在足少陰腎經。

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使用引經藥,以引導藥力到達相應的經絡。

  • 肝經:柴胡、吳茱萸
  • 脾經:升麻、葛根、白芍
  • 膽經:柴胡、青皮
  • 膀胱經:羌活
  • 胃經:白芷、石膏
  • 腎經:肉桂、知母、獨活

《千金方》又云:先身體熱,瘈瘲驚啼而後發,脈浮洪者,為陽癇,病在六腑肌膚之間,易治(宜妙香丸);先身冷,不驚掣啼叫,病發脈沉者,為陰癇,病在五臟骨髓之內,難治(宜五生丸、引神歸舍丹)。此又以陰陽辨驗,其法較為便捷。總之,五癇之應五臟,所以識其由;發時之分六經,所以審其病;症狀之別陰陽,所以異其治。固非有矛盾也。

故陽癇必由痰熱客心胃,聞驚而作,甚則不聞驚亦作,宜用寒涼藥;陰癇亦本痰熱,緣醫用寒藥太過,損傷脾胃,變而成陰,宜用溫補燥濕藥。此施治之不可混也。然而為標為本,亦更有辨。蓋癇症之成,有從標而得者,止在經脈不通;有從本而得者,必深人兩腎動氣。夫兩腎動氣,是臟腑之根,呼吸之門,生氣之本也。

白話文:

《千金方》中記載,如果先出現身體發熱、抽搐驚啼,脈搏浮而洪大,屬於陽癇,病症位於六腑和肌膚之間,比較容易治療,可以用妙香丸。如果先出現身體發冷、沒有驚恐和抽搐啼叫,發病時脈搏沉緩,屬於陰癇,病症位於五臟和骨髓之內,比較難治療,可以用五生丸和引神歸舍丹。這種以陰陽辨別的方法,比較簡便易行。總之,五種癇症分別對應五臟,因此要了解其病因;發病時要分屬六經,才能確定其病症;症狀要區分陰陽,才能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這並不是矛盾的。

陽癇是因為痰熱停滯於心胃,受到驚嚇就會發作,嚴重的情況下,即使沒有驚嚇也會發作,應該用寒涼藥物治療。陰癇的本質也是痰熱,但是因為過度使用寒涼藥物,損傷了脾胃,轉化為陰邪,應該用溫補燥濕的藥物治療。治療方法不能混淆。然而,針對病症的本質和表象,也要有區別。因為癇症的產生,有的是由表象引起的,只是經脈不通;有的則是由本質引起的,是腎氣虛弱。而腎氣虛弱,是臟腑之根本,呼吸之門戶,生氣的來源。

生氣者,陽從陰極而生,即蒼天之氣所自起之分也。故經曰蒼天之氣清淨,則意志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不能害,或經脈引入外咸,內傷深入於根本,傷其生化之原,則命門相火,自下逆上,塞其音聲,迫出鳥獸之音,遍身之液,與脾之涎沫,迫而上湧,流出於口,涎潮於心,故卒倒不知人也。

小兒又有胎癇,得之母腹中,其母孕時,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子生即發為癇疾(宜燒丹丸)。而從古療癇,惟子和法最善,其法,汗吐下並施,若虛而不勝吐下者,則以豁痰清火為主(如南星、木香、竹瀝、菖蒲、全蠍、人參、黃芩、麥冬),所用方藥無不取效(宜龍腦安神丸、五癇丸、參朱丸),師其意而用之可也。

白話文:

生氣的理論,是陽氣從陰極處生起,這是源自蒼天之氣的起始部分。因此經典中說,蒼天之氣清淨,則人的意志安定,順應它則能固守陽氣,即使遇到賊邪也不能傷害。或者經絡導引至外部,導致內部傷害深入根基,傷害生命的根本,那麼命門的相火就會自下而上逆流,阻塞聲音,逼迫出鳥獸般的聲音,全身的液體,連同脾的涎沫,都被逼迫向上湧動,從口中流出,涎水溢出心臟,所以會突然倒地,失去意識。

小孩還有一種叫做胎癇的病,是出生前在母親腹中就得了這種病,母親懷孕時受到重大驚嚇,氣息上衝,精氣混雜,所以孩子出生後就會發病(適宜使用燒丹丸治療)。自古以來治療癇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子和法,這方法結合了發汗、吐瀉和下藥,如果病人虛弱無法承受發汗、吐瀉,則以豁痰清火為主(例如南星、木香、竹瀝、菖蒲、全蠍、人參、黃芩、麥冬等藥物),使用的方劑和藥物都能夠取得效果(例如龍腦安神丸、五癇丸、參朱丸),只要按照這些方法的原則來使用即可。

至嵩崖則專取二蹺治之,亦屬徑路可尋,其法,以晝作者為陽蹺(宜升陽湯),夜作者為陰蹺(宜四物湯加柴胡、栝蔞、半夏、南星、黃柏、知母、遠志、棗仁、菖蒲)是也。此皆前人之可取以為則者也。然而癇病日久,必成窠囊(宜厚朴丸),窠囊日久,中必生蟲(宜妙功丸),或與行痰(宜追風祛痰丸),滌熱(宜清心溫膽湯),除驚(宜驚氣丸),寧神(宜歸神丹)。

白話文:

如果病患的病症集中在足部的陽蹺脈或陰蹺脈,就可以專注治療這兩條經脈。這也是治療癇病的常見方法,其原理是可以追蹤。

白天發作的癇病,屬於陽蹺脈受損,可以服用升陽湯治療;夜晚發作的癇病,屬於陰蹺脈受損,可以服用四物湯,並加入柴胡、栝蔞、半夏、南星、黃柏、知母、遠志、棗仁、菖蒲等藥材。

這些都是前人總結出的有效治療方法,可以作為參考依據。

然而,癇病久治不愈,容易形成窠囊,就像身體內部形成一個空洞一樣。這種窠囊若持續存在,就會在裡面滋生蟲子。

針對窠囊,可以服用厚朴丸治療;針對蟲子,可以服用妙功丸治療。

除此之外,也可能需要搭配其他藥物治療,例如追風祛痰丸用於祛除痰濕,清心溫膽湯用於清熱解毒,驚氣丸用於鎮驚安神,歸神丹用於安神定志。

癇病已愈,須防再發(宜斷癇丹,或十全大補湯加棗仁、遠志、硃砂、麥冬、金箔、銀箔),必經年峻補,才保無虞,然後再加調養(宜六味丸),庶乎可耳。

【脈法】《脈訣》曰:癲癇之脈,浮洪大長。鰲按:諸癇之脈,大約沉實弦急者,皆不可治。

【諸癇症治】《綱目》曰:痰在膈間,則眩微不僕;痰溢膈上,則眩盛仆倒。(熬按:凡痰病皆然,不獨癇也)。而不知人,名之曰癲。大人曰癲,小兒曰癇,其實一也。又曰:仆倒不省,皆由邪氣逆上陽分,而亂於頭中也。癲癇者,痰邪逆上也,痰邪逆上,則頭中氣亂,頭中氣亂,則脈道閉塞,孔竅不通,故耳不聞聲,不識人,而昏眩仆倒也。又曰:凡癲癇僕時,口中作聲,將省時吐涎沫,省後又復發,時作時止,而不休息。

白話文:

癇病已經痊癒,但必須要防範其再次發作。可以考慮使用"斷癇丹"或者"十全大補湯"加入棗仁、遠志、硃砂、麥冬、金箔、銀箔等材料進行治療。這類療法需要長期且強力的補養,才能確保安全無虞。之後再進行調養,可以使用"六味丸",這樣就有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脈法】《脈訣》中提到:癡癇的脈象,浮現且洪大,長度適中。鰲氏認為:各種癡癇的脈象,大致呈現沈實且弦緊的特徵,這些情況都不適合進行治療。

【各類癡癇的治療】《綱目》中提到:當膈間有痰時,會感到眩暈但不會失去意識;當痰液積聚在膈上時,會感到眩暈並突然跌倒。不認識他人,被稱為癡癡。在大人身上表現為癡癡,在小孩身上表現為癇癇,實際上是同一種病症。又說:跌倒不醒來,都是由於邪氣逆上陽分,擾亂了頭腦的正常運作。癡癡是因痰邪逆上所致,痰邪逆上會導致頭腦氣息混亂,氣息混亂會使脈道閉塞,孔穴不通,因此聽不到聲音,不認得他人,並且會感到眩暈和跌倒。又說:在癡癇發作時,口中會發出聲音,當快要恢復清醒時會嘔吐痰液,恢復後又會再次發作,時而發生時而停止,且不會得到休息。

中風、中寒、中暑、屍厥之類,則僕時無聲,省時無涎,後不再發。《入門》曰:有五,肝曰雞癇,心曰馬癇,脾曰牛癇,肺曰羊癇,腎曰豬癇,以病狀偶類故為名,其實不外乎痰火與驚,三者而已。

諸方曰:宜燒丹丸;身熱脈浮為陽癇,宜妙香丸;心涼脈沉為陰癇,宜五生丸;肥人多痰,宜加味壽星丸;瘦人火盛,宜清心滾痰丸;痰迷心竅,宜金箔鎮心丸;痰火俱盛,宜甘遂散吐下之;因驚者,宜抱膽丸;因怒者,宜寧神導痰湯;心藏虛損,氣血不足,宜滋陰寧神湯、清心溫膽湯;婦人癇,宜加味逍遙散、硃砂膏;五癇,通治宜五癇丸、六珍丹、錢氏五色丸;癇愈再發,宜斷癇丹。

白話文:

中風、中寒、中暑、屍厥這些病症,初期通常沒有聲音,舌頭上也沒有唾液,之後也不再發作。醫書上說,五種癲癇,分別是肝癲稱為雞癇,心癲稱為馬癇,脾癲稱為牛癇,肺癲稱為羊癇,腎癲稱為豬癇,因為病症的表現類似動物的動作而得名,但其實都是痰火和驚恐造成的。

各種治療方法包括:可以用燒丹丸;如果身體發熱脈搏浮快,是陽性癲癇,可以用妙香丸;如果心寒脈搏沉弱,是陰性癲癇,可以用五生丸;肥胖的人容易痰多,可以加味壽星丸;瘦弱的人容易火盛,可以用清心滾痰丸;痰迷心竅,可以用金箔鎮心丸;痰火都盛,可以用甘遂散吐下;因驚恐引起的,可以用抱膽丸;因生氣引起的,可以用寧神導痰湯;心臟虛損,氣血不足,可以用滋陰寧神湯、清心溫膽湯;婦女患癲癇,可以用加味逍遙散、硃砂膏;五種癲癇,通用的治療方法可以用五癇丸、六珍丹、錢氏五色丸;癲癇治癒後再次發作,可以用斷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