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九 (7)

回本書目錄

卷九 (7)

1. 治諸厥方四十一

理中湯,〔寒厥〕人參,白朮,甘草,乾薑

附子理中湯,〔又〕附子,人參,白朮,甘草,乾薑

十全大補湯,〔又〕人參,茯苓,白朮,炙草,川芎,當歸,白芍,生地,黃耆,肉桂,姜(三),棗(二)

白話文:

理中湯包含人參、白朮、甘草、乾薑;附子理中湯在理中湯的基礎上添加了附子;十全大補湯則包含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川芎、當歸、白芍、生地、黃耆、肉桂,以及三片薑和兩顆棗。

當歸四逆湯,〔又〕

參耆益氣湯,〔氣虛〕人參,黃耆,白朮,五味,麥冬,附子,陳皮,甘草

四逆湯,〔寒厥〕附子,乾薑,甘草

升陽散火湯,〔熱厥〕升麻,柴胡,羌活,獨活,葛根,白芍,防風,生草,炙草

白話文:

【當歸四逆湯】,又名「回歸四逆湯」,主要用於治療四肢冰涼、血氣不流通的病症。

【參耆益氣湯】,針對「氣虛」的人,使用人參補氣,黃耆增強體力,白朮調節消化系統,五味增進口感,麥冬滋潤喉嚨,附子溫暖身體,陳皮幫助消化,甘草調和藥性。

【四逆湯】,用於治療「寒厥」,即因寒氣侵入導致的四肢冰冷、全身發冷的症狀。主要成分為附子、乾薑、甘草。

【升陽散火湯】,針對「熱厥」,即因體內熱氣過旺引起的症狀。使用升麻、柴胡、羌活、獨活、葛根、白芍、防風、生草、炙草等成分來調節體內的熱與寒氣平衡。

火鬱湯,〔又〕羌活,升麻,葛根,白芍,人參,柴胡,甘草(各一錢),防風(五分),蔥白(三寸)

大柴胡湯,〔便秘〕柴胡,黃芩,半夏,白芍,大黃,枳實,姜,棗

白虎湯,〔譫語〕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白話文:

火鬱湯的藥方包括羌活、升麻、葛根、白芍、人參、柴胡、甘草各一錢,防風五分,蔥白三寸。大柴胡湯的藥方包括柴胡、黃芩、半夏、白芍、大黃、枳實、姜、棗。白虎湯的藥方包括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蘇合丸,〔屍厥〕犀角,白朮,香附,硃砂,訶子,蓽撥,木香,檀香,沉香,麝香,丁香,安息香,薰陸香,龍腦,蘇合,香油丸。

藿香正氣散,〔又〕藿香,白芷,茯苓,紫蘇,厚朴,白朮,陳皮,甘草,半夏,桔梗,大腹皮

白話文:

蘇合丸,包含犀角、白術、香附、硃砂、訶子、蓽撥、木香、檀香、沈香、麝香、丁香、安息香、薰陸香、龍腦、蘇合及香油製成的丸狀藥物。

藿香正氣散,含有藿香、白芷、茯苓、紫蘇、厚朴、白術、陳皮、甘草、半夏、桔梗、大腹皮等成分。

返魂丹,〔又〕硃砂,雄黃,玳瑁,麝香,白芥子,安息香熔為丸,黍米大,每服五分。

硫黃散,〔又〕硫黃(一兩),焰硝(半兩),研極細,分三服,好酒一盞同煎,覺焰起,傾於盞內,蓋著,候溫灌服之,如人行五里,又進一服,不過三服即蘇。

朱犀散,〔又〕犀角(五錢),硃砂,麝香(各二錢半),每末二錢,新汲水調灌。

白話文:

返魂丹,又名硃砂、雄黃、玳瑁、麝香、白芥子、安息香熔化為丸狀,大小如同黍米,每次服用五分量。

硫黃散,又名硫黃(一兩份量)、焰硝(半兩份量),研磨至極細,分成三次服用,用好酒一杯一同煎煮,當有火焰升起時,倒入杯子內,覆蓋後待其溫熱再飲用,如果步行五里路後,再次服用一次,最多不超過三次,即可恢復神智。

朱犀散,又名犀角(五錢份量)、硃砂、麝香(各二錢半份量),每次取粉末二錢,用新汲水調和灌服。

導痰湯,〔痰厥〕南星,半夏,枳實,赤苓,陳皮,甘草,姜

加味二陳湯,〔又〕半夏,陳皮,當歸,茯苓,枳實,桔梗,杏仁(各一錢),良薑,砂仁(各五分),木香,肉桂,甘草(各三分),姜(五片)

鶴頂丹,〔又〕明礬(一兩),猩紅(五錢或黃丹亦可),每取末一匙,入磁器內熔化,乘熱作丸,櫻桃大,每一丸,薄荷湯下。

白話文:

導痰湯用於治療痰厥,藥材包括南星、半夏、枳實、赤苓、陳皮、甘草和薑。

加味二陳湯在二陳湯的基礎上添加了當歸、茯苓、枳實、桔梗、杏仁、良薑、砂仁、木香、肉桂、甘草和薑。

鶴頂丹則用明礬和猩紅(或黃丹)製成,每服一丸,用薄荷湯送服。

清氣化痰丸,〔又〕半夏、南星,白礬、皂角、乾薑各四兩,先將白礬三味,水五碗,煎三碗,卻入星夏浸兩日,再煮至星夏無白點,曬乾,同橘紅、青皮、蘇子、菔子、山楂、神麯、杏仁、葛根、麥芽、香附各二兩,蒸餅丸。

此丸專治膏梁厚味人腦滿痰盛之症。若脾胃虛者,必受害,切不可輕用。

白話文:

清氣化痰丸是由半夏、南星、白礬、皂角、乾薑等藥材組成,其中白礬、半夏、南星需要先用清水煎煮,再將半夏、南星浸泡兩天後,繼續煮至沒有白點,曬乾,再與橘紅、青皮、蘇子、菔子、山楂、神麯、杏仁、葛根、麥芽、香附等藥材混合,以蒸餅製成丸藥。此丸專治因過度食用膏粱厚味而導致腦滿痰盛的症狀,但脾胃虛弱者使用則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需謹慎使用。

蘇子降氣湯,〔氣厥〕蘇子,半夏,前胡,炙草,當歸,陳皮,沉香,虛加黃耆,冷加肉桂。

八味順氣湯,〔又〕茯苓,白朮,白芷,香附,青皮,陳皮,烏藥,甘草

退熱清氣湯,〔又〕柴胡,陳皮,赤苓(各一錢),半夏,枳殼(各八分),便香附(七分),川芎(五分),木香,炙草(各三分),砂仁(七粒),姜(三片)

白話文:

蘇子降氣湯用於治療氣厥,由蘇子、半夏、前胡、炙草、當歸、陳皮、沉香組成,虛寒者可加黃耆,怕冷者可加肉桂。

八味順氣湯用於治療其他症狀,由茯苓、白朮、白芷、香附、青皮、陳皮、烏藥、甘草組成。

退熱清氣湯用於治療其他症狀,由柴胡、陳皮、赤苓、半夏、枳殼、香附、川芎、木香、炙草、砂仁、薑組成。

蒲黃酒,〔暴厥〕蒲黃一兩,炒褐色,清酒十杯沃之,溫服。

備急丸,〔又〕大黃,乾薑,巴霜(各二兩),蜜和,搗千杵,丸小豆大。卒厥者,取三丸熱酒吞下,口不開,酒化灌之,下咽即活。此方專治諸卒死、暴疾百病及中惡客懺、鬼擊鬼打、面青口噤、奄忽氣絕。張易老名獨行丸,乃急劑也。

還魂湯,〔屍厥〕麻黃(三錢),杏仁(二十五粒),肉桂,甘草(各一錢),水煎,灌服。噤口者斡開口灌之,藥下立蘇。

白話文:

  1. 蒲黃酒:取蒲黃一兩,炒至呈褐黑色,再加入十杯清酒浸泡,待溫熱後飲用。

  2. 備急丸:取大黃、乾薑、巴霜各二兩,與蜂蜜混合,攪拌千次,然後製成小豆大小的丸子。對於突然昏厥的人,可取三顆丸子,加入熱酒吞服,若患者嘴緊閉,則可通過熱酒灌入,使藥物順利下嚥,即可恢復生命。

  3. 返魂湯:針對屍厥的情況,使用麻黃三錢、杏仁二十五粒、肉桂、甘草各一錢,加水煮沸後,進行灌服。對於嘴緊閉的患者,應先開口後灌服藥物,藥物進入後可立即恢復意識。

保和丸,〔食厥〕山楂,神麯,半夏,橘紅,麥芽,茯苓,菔子,連翹,黃連

加味六君子湯,〔又〕香附(錢半),白朮,茯苓,陳皮,半夏(各一錢),人參(七分),木子,砂仁(各五分),甘草(三分),姜(三片),棗(二枚),蘇葉(十片)

二陳湯,〔總治〕茯苓,半夏,甘草,陳皮。

補中益氣湯,〔氣虛〕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升麻,柴胡,甘草,陳皮

白話文:

保和丸用來治療食積,主要成分有山楂、神麴、半夏、橘紅、麥芽、茯苓、萊菔子、連翹、黃連。加味六君子湯則包含香附、白朮、茯苓、陳皮、半夏、人參、木香、砂仁、甘草、姜、大棗、蘇葉,用於治療脾胃氣虛。二陳湯主治脾胃濕痰,配方包括茯苓、半夏、甘草、陳皮。補中益氣湯主要用於氣虛,成分有人參、黃芪、當歸、白朮、升麻、柴胡、甘草、陳皮。

芎歸養榮湯,〔血虛〕川芎,當歸,熟地,白芍,麥冬,札子,黃柏,知母,甘草。

小續命湯,〔風厥〕麻黃,人參,黃芩,白芍,甘草,川芎,杏仁,官桂,附子,防風,防己,姜

四七湯,〔骨厥〕半夏曲,茯苓,蘇葉,厚朴,姜,棗

羌活導滯湯,〔痹厥〕羌活,獨活,當歸,防己,大黃,枳實

白話文:

芎歸養榮湯主治血虛,藥材包括川芎、當歸、熟地、白芍、麥冬、札子、黃柏、知母、甘草。小續命湯主治風厥,藥材包括麻黃、人參、黃芩、白芍、甘草、川芎、杏仁、官桂、附子、防風、防己、姜。四七湯主治骨厥,藥材包括半夏曲、茯苓、蘇葉、厚朴、姜、棗。羌活導滯湯主治痹厥,藥材包括羌活、獨活、當歸、防己、大黃、枳實。

當歸拈痛湯,〔又〕當歸,羌活,炙草,黃芩,人參,茵陳,升麻,葛根,苦參,蒼朮,知母,澤瀉,豬苓,防風,白朮

安蛔散,〔蛔厥〕

烏梅丸,〔又〕烏梅(十五個),黃連(七錢半),當歸,川椒,細辛,附子,肉桂,人參,黃柏(各三錢),醋浸烏梅取肉,搗極爛,和勻作丸,每米飲下一二十丸,或二三十丸。

白話文:

當歸拈痛湯:

  • 當歸、羌活、炙甘草、黃芩、人參、茵陳、升麻、葛根、苦參、蒼朮、知母、澤瀉、豬苓、防風、白朮。

安蛔散(針對蛔厥):

烏梅丸:

  • 烘焙烏梅十五個,黃連七錢半,當歸、川椒、細辛、附子、肉桂、人參、黃柏(各三錢)。將烘焙過的烏梅取出果肉搗爛至極細,與其它藥材混合均勻製成丸狀。每次服用一二十粒或二三十粒,用米飲送服。

蕪荑散,〔又〕蕪荑,雷丸(各五錢),乾漆(炒煙盡一錢),每末二錢,溫水調服,小兒半錢。

五獸三匱丸,〔變痿〕鹿茸,血竭,虎脛骨,酒牛膝,金毛狗脊燎(去毛各一兩),即五獸也,如法為末。另用附子一個去皮,剜去中心,入硃砂細末一兩填滿,又用木瓜一枚去皮,剜去中心,入附子於內,以附子末蓋口,即三匱也。卻以三匱坐於瓷器內,重湯蒸至極爛,取出,和五獸末打丸芡子大,木瓜酒下。

白話文:

蕪荑散,又稱蕪荑、雷丸(各取五錢),加上乾漆(需炒至煙盡,約一錢),每份製成的粉末取二錢,用溫水調和後服用,小兒則取半錢。

五獸三匱丸,其中包含變痿的鹿茸、血竭、虎脛骨、酒牛膝、金毛狗脊(分別各取一兩),合稱為五獸。按照方法製成粉末。另外準備一個附子(去皮後挖去中心部分,填滿一兩的硃砂細末),再拿一個木瓜(去皮後挖去中心部分,將附子放入其中,以附子末覆蓋口部),這兩個就是三匱。然後將三匱置於瓷器內,用沸騰的水蒸煮至極度軟爛,取出後,將五獸的粉末與之混合,製成大小如芡實的藥丸。最後,以木瓜酒來服用這些藥丸。

養血壯筋健步丸,〔又〕熟地(四兩),酒牛膝,姜杜仲,酒當歸,鹽黃柏,蒼朮(各二兩),酒白芍(一兩半),鹽黃耆,鹽補骨脂,山藥,五味,杞子,人參,菟絲子,白朮,虎脛骨,龜板(各一兩),防風(六錢),酒防己(五錢),酒羌活(三錢),豬脊髓七條,入煉蜜丸,鹽湯下。

神龜滋陰丸,〔又〕酥炙龜板(四兩),鹽黃柏,鹽知母(各二兩),杞子,五味子,鎖陽(各一兩),乾薑(五錢),酒糊丸,鹽湯下。

白話文:

養血壯筋健步丸用熟地四兩、酒牛膝、姜杜仲、酒當歸、鹽黃柏、蒼朮各二兩、酒白芍一兩半、鹽黃耆、鹽補骨脂、山藥、五味子、杞子、人參、菟絲子、白朮、虎脛骨、龜板各一兩、防風六錢、酒防己五錢、酒羌活三錢,以及豬脊髓七條,混合在一起製成蜜丸,用鹽湯服用。

神龜滋陰丸用酥炙龜板四兩、鹽黃柏、鹽知母各二兩、杞子、五味子、鎖陽各一兩、乾薑五錢,混合在一起製成糊丸,用鹽湯服用。

滋腎丸,〔又〕酒黃柏,酒知母(各一兩),肉桂(半錢),水丸,空心白湯下。

白話文:

這是一道古方藥物配方,名為「滋腎丸」。做法是先用酒浸泡黃柏和知母各一個月,然後加入切碎的肉桂半錢,製成水丸狀。服用時應在空腹時用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