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四 (3)
卷四 (3)
1. 嘔吐噦源流
下焦吐者,皆從於寒,地道也,脈沉而遲,其症朝食暮吐,小便清利,大便閉而不通,治法當以毒藥去其閉塞,溫其寒氣,大便漸通,復以中焦藥和之,不令大府閉結而自安也。中焦去積,宜紫沉丸。
【嘔吐噦宜通大便】《直指》曰:陽明之氣,下行則順,今逆而上行,謹不可泄,固也。然嘔吐者,每每大便閉結,上下壅遏,氣不流行,當思有以利導之。東垣曰:陰虛,邪氣上逆,窒塞嘔噦,不足之症也。此地道不通,當用生地、當歸、桃仁、紅花,兼用甘草,少加大黃、芒硝,以通其秘,大便利,嘔吐噦自止矣。
【嘔吐噦不治症】《脈經》曰:嘔吐脈弱,小便自利,身微熱而厥者,虛極難治。《入門》曰:凡吐如青菜汁者死,此是乍然嘔吐,非反胃比也。
【傷食嘔吐導引】《保生秘要》曰:按寅卯辰時,空心披衣起床,正身直立,雙手用力拿兩肘膊,腳尖著地,腳跟雙懸,起倒力舂二九之數,醉飽勿行,恐傷臟腑。
【運功】《保生秘要》曰:先呼濁,次吸清,歸臍閉目,存心下丹田半晌,運臍自安然。
白話文:
嘔吐噦的成因
下焦(身體下部)引起的嘔吐,多半是寒氣造成的,屬於身體的下行通道出了問題。這種情況的脈象會呈現沉緩,症狀是早上吃東西,晚上才吐出來,小便清澈量多,大便卻阻塞不通。治療方法應使用藥性較強的藥物來通利阻塞,並溫暖體內的寒氣,等大便逐漸暢通後,再用中焦的藥物來調和,避免大便再次阻塞,身體自然就會平安無事了。中焦有積滯時,適合服用紫沉丸。
嘔吐噦時應通利大便
《直指》說:陽明經的氣,應該往下走才會順暢,現在卻反方向往上走,所以不能用發散的方式來治療,這是固定的道理。然而,嘔吐的人常常伴隨著大便阻塞,上下都被堵塞,氣無法順利運行,所以應該想辦法疏通。李東垣說:陰虛導致邪氣往上逆行,造成阻塞而引起嘔吐,這是身體不足的症狀。這是因為下行通道不通暢,應使用生地、當歸、桃仁、紅花,並搭配甘草,少量加入大黃、芒硝,來疏通大便,當大便通暢後,嘔吐就會自然停止。
嘔吐噦的不治之症
《脈經》說:嘔吐時脈象虛弱,小便正常,身體微微發熱且手腳冰冷,這是虛弱到極點,很難治療。《醫學入門》說:凡是嘔吐像青菜汁一樣的,都屬於危症,這是突然發生的嘔吐,與反胃嘔吐不同。
因飲食積滯引起的嘔吐,可以做導引
《保生秘要》說:在寅時(凌晨3-5點)、卯時(早上5-7點)、辰時(早上7-9點),空腹穿好衣服起床,身體站直,雙手用力抓住兩邊的胳膊肘,腳尖著地,腳跟懸空,身體上下起伏像舂米一樣做十八次(二九之數),剛喝醉或吃飽時不要做,以免傷到臟腑。
運氣功法
《保生秘要》說:先呼出濁氣,再吸入清氣,閉上眼睛,把注意力集中在下丹田,停留片刻,運轉肚臍,身體就會感到安穩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