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三十 (19)
卷三十 (19)
1. 金瘡杖傷夾傷源流
金瘡、杖傷、夾傷,亦由外及內,氣血俱傷病也。古方書言,金瘡俱指臨陣對敵,刀劍箭簇所傷言之是已。然如斗毆金刃之傷,工作誤斫之傷,自行刎勒之傷,跌磕金鐵之傷,皆金瘡也。如是則金瘡之為患正多,非臨陣對敵已也。而要其治法,則大約相仿。
自古治金瘡多從外塗抹,所留傳方劑大約非敷即摻,雖未嘗不見功效,但一切金傷之人,呼吸生死,且既受傷,神思不免昏亂,若出血過多,因至憒瞀者,往往而是,其為傷及氣血也必矣。試詳言之,凡金刃傷天窗(穴名),眉角腦後,臂里跳脈,髀內陰股,兩乳上下,心鳩尾,小腸,及五臟六腑俞,皆死處。又破腦出髓而不能語,戴眼直視,喉中如沸聲,口急唾出,兩手妄舉,皆不治。
又腹破腸出,一頭見者,不可復連,若腹痛短氣,不得飲食,大腸三日半死,小腸三日死。又上諸款,皆屬不治,固不必言。其餘如腸斷兩頭見者,可速續之,以麻縷為線,或桑白皮為線,以藥敷線上(宜花蕊石散),從里縫之,腸子則以清油捻活,放人肚內,乃縫肚皮,不可縫外重皮,用藥待生肉(宜金傷散,或血竭末敷之亦妙)。
又有傷破肚皮,腸與脂膏俱出者,先用湯藥與服(宜活血散、芎歸湯),用手擘去膏不妨,此是閒肉,放心去之,然後推腸人內,用線縫之,仍服通藥,勿使二便閉澀(宜導滯散)。又有金瘡出血不止,宜白芍炒為末,灑或米飲服二錢,漸加之,仍以末敷瘡上大妙。或血出不止,成內漏(宜雄黃半豆大納之,仍以小便服五錢,血皆化水)。
或瘀血在腹(宜蔥白二十根,麻子三升打碎,水九升,煮升半,頓服,當吐出膿血而愈,未盡再服)。或出血悶絕(宜蒲黃半兩,熱酒灌下)。或被斫斷筋(宜旋覆根汁滴瘡中,渣敷口,日三易,半月斷筋自續)。或被斫斷指(宜接上,蘇木未敷,蠶繭包縛固,數日如故)。
或發腫疼痛(宜薔薇根灰,白湯下一錢,日三服)。或被刀刃所傷而犯內,血出不止(宜取所交婦人褲帶三寸,燒末水服)。或中風角弓反張(宜蒜一斤,去心,酒四升,煮爛食之,須臾得汗愈)。甚至痙強欲死(宜乾葛末,竹瀝調水送下,每服三錢,多服取效)。或傷濕潰爛,不生肌肉(宜寒水石煅一兩,黃丹二錢,為末洗傅,甚者加龍骨、兒茶各一錢)。或瘡口久不得合(宜象皮燒灰,和油敷之)。
或針刺人肉(宜烏鴉羽三五根,炙焦,醋調敷,數次即出)。或箭簇入骨(宜湧鐵膏)。或在咽喉胸膈不得出(宜螻蛄搗取汁滴,三五度自出,如在他處,以螻蛄搗爛塗傷處)。或但被箭射傷(宜女人經衣,燒灰敷患處)。或拔箭無血,其人將死(宜活取羊心,割一口子,對傷口吸住,其血即流)。
白話文:
金瘡、杖傷、夾傷的成因都是外力導致內傷,氣血受損所致。古代醫書中,金瘡多指戰場上刀劍箭簇造成的傷口。但實際上,鬥毆造成的刀傷、工作意外的砍傷、自殺割傷、跌倒撞擊金屬造成的傷口,都屬於金瘡。因此,金瘡的成因遠不止戰場上的傷害。但其治療方法大致相同。
古人治療金瘡多採用外敷或摻藥的方法,雖有一定療效,但金傷患者性命攸關,神志往往昏亂,出血過多甚至昏迷,這都是氣血受損的表現。更詳細來說,刀傷傷及天窗穴、眉角、腦後、臂里跳脈、髀內、陰股、兩乳上下、心鳩尾、小腸及五臟六腑俞穴等部位,都是危急重症。如果腦部受損,腦髓外溢導致不能言語、眼球直視、喉嚨有沸騰聲、呼吸急促、唾液外溢、雙手亂動等症狀,則難以治愈。
腹部破裂腸子外露,且腸子兩端都露出來無法接合,腹痛氣短,無法進食,大腸三日半、小腸三日內必死。以上情況都屬於不治之症,不必贅述。但如果腸子斷裂,兩端都露出來,可以迅速縫合,用麻線或桑白皮線縫合,在縫線上敷藥(宜用花蕊石散),從內層縫合,將腸子用清油潤濕後再放回腹腔,然後縫合腹壁,不要縫合外層皮膚,再敷藥以促進肉芽生長(宜用金傷散或血竭末)。
如果腹壁破裂,腸子和脂肪都露出來,先服用湯藥(宜用活血散、芎歸湯),用手將脂肪撥開(脂肪是多餘的組織,可以去除),然後將腸子推回腹腔,縫合傷口,再服用通便藥物,避免大小便不通(宜用導滯散)。如果金瘡出血不止,可用白芍炒成粉末,用米湯送服,每次二錢,逐漸加量,同時將藥粉敷在傷口上效果很好。如果出血不止,導致內出血(宜用雄黃半豆大小的量內服,並用小便五錢沖服,可使血變成水狀排出)。
如果瘀血在腹部(宜用蔥白二十根,麻子三升打碎,加水九升,煮成升半,頓服,可以吐出膿血而痊癒,如果沒有完全排出,可以再服用)。如果出血昏迷(宜用蒲黃半兩,用熱酒送服)。如果筋腱被砍斷(宜用旋覆花根的汁液滴入傷口,藥渣敷在傷口上,一日三次更換,半月內斷筋可自行癒合)。如果手指被砍斷(宜接上,敷上蘇木粉末,用蠶繭包裹固定,數日後即可)。
如果傷口腫痛(宜用薔薇根灰,用白湯送服一錢,一日三次)。如果刀傷傷及內臟,出血不止(宜取與傷者發生關係的婦女褲帶三寸,燒成灰末,用水送服)。如果中風導致角弓反張(宜用蒜一斤,去心,用酒四升煮爛食用,很快就會出汗而痊癒)。如果抽搐痙攣,危及生命(宜用乾葛粉末,用竹瀝調水送服,每次三錢,多服幾次即可見效)。如果傷口感染潰爛,肌肉不生長(宜用寒水石一兩煅燒,加黃丹二錢,研成粉末洗敷,嚴重者加龍骨、兒茶各一錢)。如果傷口長時間無法癒合(宜用象皮燒成灰,加油敷用)。
如果針刺入肉中(宜用烏鴉羽毛三五根燒焦,用醋調敷,敷幾次即可取出)。如果箭簇射入骨中(宜用湧鐵膏)。如果箭簇射入咽喉、胸膈等部位,無法取出(宜將螻蛄搗爛取汁滴入,三五次即可取出,如果在其他部位,則將螻蛄搗爛敷在傷口上)。如果僅僅是被箭射傷(宜用婦女的經血燒成灰敷在患處)。如果拔箭後沒有出血,病人將要死亡(宜活取羊心,割一口子,對準傷口吸住,血液就會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