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三十 (14)

回本書目錄

卷三十 (14)

1. 治跌撲閃挫方九十

二味參蘇飲,〔喘咳〕,人參,蘇木(二兩),水煎。

十味參蘇飲,〔又〕,人參,柴蘇,茯苓,半夏,陳皮,桔梗,葛根,前胡,枳殼(各一錢),炙甘草(五分),加姜(三片)

竹葉黃耆湯,〔胃熱〕,生地,黃耆(各二錢),當歸,竹葉,川芎,甘草,白芍,黃芩,人參,花粉(各一錢),煅石膏(錢半),麥冬(二錢半),姜(三片)

竹葉石膏湯,〔胃火〕,竹葉,石膏,桔梗,木通,薄荷,甘草,加姜,等分。

地黃丸,〔腎虛熱〕

托裡散,〔欲膿〕,黃耆,人參(各二錢),白朮,陳皮,當歸,熟地,茯苓,白芍(各錢半)

桃仁承氣湯,〔下實〕

奪命散,〔下實〕,水蛭(五錢石灰拌炒焦),黑牽牛(頭末),大黃(各二兩),每末二錢下,不效,再一服。

復元活血湯,〔補虛〕,酒大黃(一兩),柴胡(五錢),穿山甲,當歸,花粉(各三錢),紅花,甘草(各二錢),桃仁去皮尖五十個另研共為末,每一兩,水一、酒二煎服,以利為度。利後痛未盡除,再服乳香神應散。

此方專治從高墜下,血流脅下,疼痛難忍。

乳香神應散,〔又〕,乳香,沒藥,桑皮,雄黑豆,獨顆栗子,破故紙炒,當歸(各一兩),水蛭(五錢炒煙盡),每末五錢,醋一盞,煎六分,入麝少許,溫服。此方治跌撲後脅下痛。

當歸鬚散,〔又〕,歸尾(錢半),赤芍,烏藥,香附,蘇木(各一錢),紅花(八分),桃仁泥(七分),官桂(六分),甘草五分,水、酒煎服。如腰膝痛,加青皮、木香。脅痛,加柴胡、川芎。

此方專主打撲氣凝血結。

蜂霜散,〔又〕,蜂殼粉,百草霜,等分,每末二錢,糯米飲調服。

活血散,〔骨碎〕,綠豆粉銚內炒令紫色,用熱酒熱醋調成膏,敷貼損處,用紙蓋,以杉木一二片縛定,神效。

此方治一切跌打傷折。

接骨丹,〔又〕,乳香,沒藥,當歸,川椒,自然銅(火煅醋淬三次),龍骨,川芎,赤芍,骨碎補(酒炙),敗龜板(酥炙),白芷,郁李仁(各一錢),黃蠟五錢化,為丸,彈子大,每一丸,熱酒一碗化開,向東南攪散,熱服。

丹溪接骨散,〔又〕,乳香,沒藥(各二錢半),自然銅(五錢醋淬七次),滑石(一兩),赤石脂,白石脂(各一錢),上為細末。以好醋浸沒,煮乾炒燥,臨服入麝少許,挑一小茶匙在舌上,酒下。如骨已接而痛猶不止,去龍骨、石脂,多服盡好。

自然銅散,〔又〕,乳香,沒藥,蘇木,降香,川烏,松節,自然銅(醋淬七次各五錢),地龍炒,水蛭炒焦,生龍骨(各二錢半),血竭(錢半),土狗(五個油浸焙),每末五錢,酒下,自頂心尋病至下,兩手兩足,周遍一身,病人自覺骨力習習往來,遇病處則颯颯有聲。此治筋骨折傷。

白話文:

跌打損傷治療方劑九十種

二味參蘇飲,[用於喘咳],用人參和蘇木各二兩,加水煎煮服用。

十味參蘇飲,[用於上述情況],用人參、柴蘇、茯苓、半夏、陳皮、桔梗、葛根、前胡、枳殼各一錢,炙甘草五分,加生薑三片,一起煎煮服用。

竹葉黃耆湯,[用於胃熱],用生地、黃耆各二錢,當歸、竹葉、川芎、甘草、白芍、黃芩、人參、花粉各一錢,煅石膏一錢半,麥冬二錢半,加生薑三片,一起煎煮服用。

竹葉石膏湯,[用於胃火],用竹葉、石膏、桔梗、木通、薄荷、甘草,各等分,加生薑一起煎煮服用。

地黃丸,[用於腎虛有熱]。

托裡散,[用於將要化膿的情況],用黃耆、人參各二錢,白朮、陳皮、當歸、熟地、茯苓、白芍各一錢半,一起煎煮服用。

桃仁承氣湯,[用於實證下腹部脹滿]。

奪命散,[用於實證下腹部脹滿],用水蛭五錢(用石灰拌炒至焦),黑牽牛子(磨成末),大黃各二兩,每次服用二錢末,如果沒效果,再服一劑。

復元活血湯,[用於補虛],用酒製大黃一兩,柴胡五錢,穿山甲、當歸、花粉各三錢,紅花、甘草各二錢,桃仁(去皮尖)五十個另研成末,每一兩藥末,用水一碗、酒二碗煎煮服用,以排泄為度。排泄後疼痛沒有完全消除,再服用乳香神應散。 這個方子專門治療從高處摔下,導致血流到脅下,疼痛難忍的情況。

乳香神應散,[用於上述情況],用乳香、沒藥、桑樹皮、雄黑豆、獨顆栗子、炒過的補骨脂、當歸各一兩,水蛭五錢(炒至冒煙),每次服用藥末五錢,用醋一盞煎煮至六分,加入少許麝香,溫服。這個方子治療跌打損傷後脅下疼痛。

當歸鬚散,[用於上述情況],用當歸尾一錢半,赤芍、烏藥、香附、蘇木各一錢,紅花八分,桃仁泥七分,官桂六分,甘草五分,用水和酒煎煮服用。如果腰膝疼痛,加青皮、木香。脅痛,加柴胡、川芎。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跌打損傷導致的氣滯血瘀。

蜂霜散,[用於上述情況],用蜂殼粉和百草霜,等分,每次服用藥末二錢,用糯米湯調服。

活血散,[用於骨折],將綠豆粉在鍋中炒至紫色,用熱酒和熱醋調成膏狀,敷在損傷處,用紙蓋上,再用一兩片杉木板固定,效果非常好。 這個方子治療一切跌打損傷和骨折。

接骨丹,[用於上述情況],用乳香、沒藥、當歸、川椒、自然銅(煅燒後用醋淬三次)、龍骨、川芎、赤芍、酒炙骨碎補、酥炙敗龜板、白芷、郁李仁各一錢,黃蠟五錢融化,製成丸子,像彈珠大小,每次服用一丸,用熱酒一碗化開,朝東南方攪散,趁熱服用。

丹溪接骨散,[用於上述情況],用乳香、沒藥各二錢半,自然銅(用醋淬七次)五錢,滑石一兩,赤石脂、白石脂各一錢,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好醋浸泡,煮乾後炒燥,臨服用時加入少許麝香,挑一小茶匙放在舌頭上,用酒送服。如果骨頭已經接好但疼痛仍然不止,去掉龍骨和石脂,多服幾次就會好。

自然銅散,[用於上述情況],用乳香、沒藥、蘇木、降香、川烏、松節、自然銅(醋淬七次)各五錢,炒過的地龍、炒焦的水蛭、生龍骨各二錢半,血竭一錢半,油浸焙過的土狗五個,每次服用藥末五錢,用酒送服。藥力會從頭頂心尋找病灶直到腳底,兩手兩腳,周遍全身,病人會感覺骨骼筋絡中的力量習習往來,遇到病痛處則會有颯颯的聲響。此方治療筋骨折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