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三十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三十 (13)

1. 治跌撲閃挫方九十

加味承氣湯,〔大便秘〕,大黃,朴硝(各二錢),厚朴,枳實,當歸,紅花(各一錢),甘草(五分),水酒煎,加減藥味,量人虛實。

此方專治瘀血在內,胸腹脹痛,大便不通。

加味四物湯,〔既下〕

四君子湯,〔肝傷〕,人參,茯苓,白朮,甘草

十全大補湯,〔陽虛〕,人參,茯苓,白朮,甘草,熟地,白芍,川芎,當歸,黃耆,肉桂,姜,棗

八珍湯,〔氣血虛〕,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川芎,當歸,白芍,地黃

六君子湯,〔胃傷〕,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半夏,陳皮

參附湯,〔虛寒〕,人參,附子

復元通氣散,〔榮衛滯〕,穿山甲酥炙,木香,大茴香,青皮,陳皮,白芷,甘草,漏蘆,貝母,等分,每末錢半,酒下。

此方治跌撲閃挫,或怒氣滯血作痛之良劑。經云:形傷作痛,氣傷作腫。又云:先腫後痛者,形傷氣也;先痛後腫者,氣傷形也。凡人元氣素弱,或因傷叫號,血氣損傷,或敷寒涼之藥,血氣凝結者,用溫補氣血為善。

六味丸,〔肝腎傷〕,地黃,山藥,山萸,丹皮,茯苓,澤瀉

補中益氣湯,〔脾胃虛〕,人參,黃耆,白朮,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

當歸膏,〔腫破〕,當歸,生地(各一兩),黃蠟(七錢),白蠟(五錢),麻油四兩,先煎歸、地黑,去渣,下二蠟。

加味逍遙散,〔血滯〕,白芍,白朮,麥冬,茯苓,生地,甘草,桔梗,地骨皮,當歸,山梔,黃柏

東垣聖愈湯,〔脾肺虛〕,酒熟地,酒生地(各錢半),川芎(二錢),人參(五分),酒拌當歸(一錢半),鹽水炒黃耆(一錢),水煎。

調中益氣湯,〔元傷〕,人參,黃耆,白朮,甘草,當歸,白芍,升麻,柴胡,陳皮,五味子

清暑益氣湯,〔又〕,人參,黃耆,白朮,甘草,當歸,蒼朮,升麻,陳皮,神麯,澤瀉,青皮,麥冬,葛根,五味子

加味四君子湯,〔中氣虛〕

獨參湯,〔回陽〕,人參(一味)

當歸補血湯,〔陰虛〕,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防風,連翹,羌活,獨活,杜仲,川斷,白芷,乳香,沒藥,生地用水煎,取湯煎藥,入童便服,不可用酒。補血須用參、耆,此止用四物,乃活血,非補血也,況以羌、獨、防、芷之耗散乎,用者審之。

此方專治金刃跌磕所傷,去血太多,服此妙。若皮肉不破,宜作瘀血停積治。

加味歸脾湯,〔脾郁〕

二陳湯,〔痰氣〕,茯苓,半夏,甘草,陳皮

清胃湯,〔胃火〕,黃連,生地,當歸,丹皮,升麻

百合湯,〔嘔吐〕,百合(水浸半日),川芎,當歸,白芍,荊芥(各二錢)

百合散,〔又〕,百合,川芎,當歸,赤芍,生地,側柏葉炒,荊芥,犀角,丹皮,黃芩(炒),黃連,山梔,鬱金,大黃,水煎,加童便服。大便利者,去大黃。

白話文:

跌打損傷治療方劑九十則

加味承氣湯,[大便不通]:

  • 大黃、芒硝(各八克),厚朴、枳實、當歸、紅花(各四克),甘草(二克)。用水和酒一起煎煮,並根據病人的身體狀況調整藥材的用量。 這個方子專門治療體內有瘀血,導致胸腹脹痛,大便不通的情況。

加味四物湯,[已服瀉藥之後]

四君子湯,[肝臟受損]:

  • 人參、茯苓、白朮、甘草

十全大補湯,[陽氣虛弱]:

  • 人參、茯苓、白朮、甘草、熟地黃、白芍藥、川芎、當歸、黃耆、肉桂,加生薑、大棗。

八珍湯,[氣血兩虛]:

  • 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川芎、當歸、白芍藥、地黃。

六君子湯,[胃部受損]:

  • 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半夏、陳皮。

參附湯,[虛寒]:

  • 人參、附子。

復元通氣散,[氣血阻滯]:

  • 將炙過的穿山甲、木香、大茴香、青皮、陳皮、白芷、甘草、漏蘆、貝母等份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六克,用酒送服。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跌打損傷,或是因為生氣導致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中醫認為,身體受傷會疼痛,氣受傷會腫脹。先腫後痛是身體受傷導致氣滯,先痛後腫是氣受傷導致身體受損。如果病人本身元氣虛弱,或是因為受傷呼叫、導致氣血受損,或是使用了寒涼的藥物,導致氣血凝結,應使用溫補氣血的藥方。

六味丸,[肝腎受損]:

  • 地黃、山藥、山茱萸、丹皮、茯苓、澤瀉。

補中益氣湯,[脾胃虛弱]:

  • 人參、黃耆、白朮、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

當歸膏,[腫脹破裂]:

  • 當歸、生地黃(各40克),黃蠟(28克),白蠟(20克),麻油160毫升。先將當歸、生地黃放入麻油中煎煮至黑色,去除藥渣,再加入黃蠟、白蠟。

加味逍遙散,[血瘀]:

  • 白芍藥、白朮、麥門冬、茯苓、生地黃、甘草、桔梗、地骨皮、當歸、山梔子、黃柏。

東垣聖愈湯,[脾肺虛弱]:

  • 酒製熟地黃、酒製生地黃(各六克),川芎(八克),人參(二克),酒拌當歸(六克),鹽水炒黃耆(四克)。用水煎煮。

調中益氣湯,[元氣受損]:

  • 人參、黃耆、白朮、甘草、當歸、白芍藥、升麻、柴胡、陳皮、五味子。

清暑益氣湯,[同上]:

  • 人參、黃耆、白朮、甘草、當歸、蒼朮、升麻、陳皮、神麯、澤瀉、青皮、麥門冬、葛根、五味子。

加味四君子湯,[中氣虛弱]

獨參湯,[回陽救逆]:

  • 只有人參一味藥。

當歸補血湯,[陰虛]:

  • 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防風、連翹、羌活、獨活、杜仲、續斷、白芷、乳香、沒藥、生地黃。用水煎煮,服用藥湯時加入童便,不可用酒。這個方子使用四物湯活血而非補血,再加上羌活、獨活、防風、白芷等耗散氣的藥材,使用時須仔細考慮。 此方專門治療被金屬刀具或跌倒撞擊導致大量出血的情況,效果顯著。如果只是皮肉沒有破裂,則應該治療體內瘀血。

加味歸脾湯,[脾氣鬱結]

二陳湯,[痰濕]:

  • 茯苓、半夏、甘草、陳皮。

清胃湯,[胃火]:

  • 黃連、生地黃、當歸、丹皮、升麻。

百合湯,[嘔吐]:

  • 百合(用水浸泡半天)、川芎、當歸、白芍藥、荊芥(各八克)。

百合散,[同上]:

  • 百合、川芎、當歸、赤芍藥、生地黃、炒側柏葉、荊芥、犀角、丹皮、炒黃芩、黃連、山梔子、鬱金、大黃。用水煎煮,加入童便服用。如果大便暢通,則去除大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