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三十 (9)
卷三十 (9)
1. 治跌撲閃挫方九十
蘇合香丸,〔急救〕
雞鳴散,〔下瘀〕,大黃(一兩),杏仁(二十一粒去皮尖另研),上為末,酒煎,雞鳴時服,至曉下瘀血愈。
此方治從高墜下,木石所壓,瘀血凝積,痛不可忍。此用杏仁者,因血入氣也,此用藥妙處。
下瘀血方,〔又〕,歸梢,川芎,烏藥,赤芍,蒼朮,青皮,陳皮,枳殼,蘇木,紅花,桃仁,肉桂,大黃,水煎服。
活血和氣飲,〔通氣〕,川芎(三錢),青皮(二錢),炙草,白芍,滑石(各一錢),丹皮(五分),桃仁(七粒去皮尖研),水煎。
此方治因跌撲,瘀血入內。
和氣飲,〔又〕,蒼朮,葛根,桔梗,當歸,茯苓,白芷,枳殼,甘草,陳皮,白芍
烏藥順氣散,〔又〕
花蕊石散,〔血迷〕,花蕊石(四兩),硫黃(一兩),為末,入瓦罐內,鹽泥固濟,曬乾安方磚上,以炭巳午時煅至一夜,候冷,取出研細,每一大匙,童便、酒煎熱服。
此方專治一切金刃研傷,打撲損傷,牛馬咬傷,或至死者,急於傷處摻此藥其血化為黃水,再服藥便活,更不疼痛。如臟腑有瘀血內損,煩悶欲死,服此藥則化為黃水,或吐或下泄出。
消上瘀血湯,〔攻心〕,羌活,獨活,連翹,桔梗,枳殼,赤芍,出梔,當歸,黃芩,甘草,川芎,桃仁,紅花,蘇木,生地,大黃,水煎,和酒、童便服。此方主上膈被傷。
消下破血湯,〔又〕,柴胡,川芎,大黃,赤芍,五靈脂,當歸,黃芩,桃仁,枳實,山梔,木通,澤蘭,紅花,蘇木,赤牛膝,生地,水煎,加酒、童便服。此方主下膈被傷。
復元活血湯,〔又〕
獨聖散,〔痛不止〕,香附一味,薑汁浸一宿,炒研,每二錢,白湯調服。此因氣滯血凝,香附行氣通血。
退腫膏,〔腦骨〕,白芙蓉葉,地薄荷,耳草葉,澤蘭葉,金桐葉,赤牛膝,大黃另研等分,搗敷傷處,中留一孔出氣。
此方兼治一切破傷腫痛。
封口藥,〔皮肉〕,乳香,沒藥,當歸,兒茶,杉木炭(各一錢),麝香(五釐),冰片(一分),虎聹葉即耳草葉一錢如無以葛葉代之各研稱合和,次入麝,次入水,勻之,磁器收,一應耳斷唇缺,俱可隨方施補,用此藥摻之,每日藥水輕洗去,搽油換藥。
散血膏,〔又〕,虎聹葉,澤蘭葉,生搗爛,冷敷傷處,先用金毛狗脊毛,薄薄鋪患口,次掞封口藥,再貼此膏,四圍用截血膏敷貼,令血不潮。
截皿膏,〔又〕,花粉(三兩),薑黃,赤芍,白芷(各用一兩),為末,茶調,敷患口四邊。如傷頭面,血不止,急以此敷頸上周圍。傷手者敷臂,傷足敷腿,傷各處敷瘡口周圍,能截住血,使不來潮。如瘡口肉硬不消,被風所襲也,可加獨活,以熱酒調敷。如又不消,則風毒已甚,肌肉結實,加紫金皮和敷,必消。
白話文:
治跌撲閃挫方九十
蘇合香丸,(急救)
雞鳴散,(下瘀) 大黃一兩,杏仁二十一粒(去皮尖,另研),研末,酒煎,雞鳴時服用,至天明瘀血即除。此方用於從高處墜落、被木石壓傷,瘀血凝結,疼痛難忍。此方使用杏仁,是因為瘀血入氣所致,這是此方妙處所在。
下瘀血方,(又) 歸尾、川芎、烏藥、赤芍、蒼朮、青皮、陳皮、枳殼、蘇木、紅花、桃仁、肉桂、大黃,水煎服。
活血和氣飲,(通氣) 川芎三錢,青皮二錢,炙甘草、白芍、滑石各一錢,丹皮五分,桃仁七粒(去皮尖,研),水煎。此方用於跌撲後,瘀血入內。
和氣飲,(又) 蒼朮、葛根、桔梗、當歸、茯苓、白芷、枳殼、甘草、陳皮、白芍。
烏藥順氣散,(又)
花蕊石散,(血迷) 花蕊石四兩,硫黃一兩,研末,放入瓦罐內,用鹽泥封好,曬乾後放在磚上,用炭火在午時煅燒一夜,待冷卻後研細。每次服用一大匙,用童尿、酒煎熱服用。此方專治一切金刃傷、打撲損傷、牛馬咬傷,甚至危及生命者,緊急時將藥粉敷在傷處,可使血液變成黃水,再服用藥物即可痊癒,且不再疼痛。如臟腑有瘀血內損,煩悶欲死,服用此藥則可將瘀血變成黃水,從吐瀉排出。
消上瘀血湯,(攻心) 羌活、獨活、連翹、桔梗、枳殼、赤芍、梔子、當歸、黃芩、甘草、川芎、桃仁、紅花、蘇木、生地、大黃,水煎,加酒、童尿服用。此方主治上膈受傷。
消下破血湯,(又) 柴胡、川芎、大黃、赤芍、五靈脂、當歸、黃芩、桃仁、枳實、山梔、木通、澤蘭、紅花、蘇木、赤牛膝、生地,水煎,加酒、童尿服用。此方主治下膈受傷。
復元活血湯,(又)
獨聖散,(痛不止) 香附(薑汁浸泡一夜,炒研),每次二錢,用白開水調服。此方用於氣滯血凝,香附可行氣通血。
退腫膏,(腦骨) 白芙蓉葉、地薄荷、耳草葉、澤蘭葉、金桐葉、赤牛膝、大黃(等分,另研),搗爛敷於傷處,中間留一小孔透氣。此方兼治一切破傷腫痛。
封口藥,(皮肉) 乳香、沒藥、當歸、兒茶、杉木炭各一錢,麝香五釐,冰片一分,虎杖葉(或耳草葉,一錢,無則用葛葉代替),研磨混合,後加入麝香,再加水調勻,用磁器盛裝。凡一切耳斷唇缺,皆可根據情況酌情使用,將藥粉敷於傷處,每日用藥水輕輕清洗,塗抹油膏,更換藥物。
散血膏,(又) 虎杖葉、澤蘭葉(搗爛),冷敷傷處,先用金毛狗脊毛薄薄地鋪在傷口上,再敷上封口藥,然後貼上此膏,四周用截血膏敷貼,防止出血。
截血膏,(又) 花粉三兩,薑黃、赤芍、白芷各一兩,研末,茶水調和,敷在傷口四周。如果傷及頭面,出血不止,應立即敷於頸部四周;傷手則敷於手臂,傷腳則敷於腿部,其他部位則敷於傷口四周,能止血。如傷口肉硬不消,是被風寒襲擊所致,可加入獨活,用熱酒調敷;如仍不消,則風毒已甚,肌肉結固,需加入紫金皮一同敷用,必能消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