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九 (19)
卷二十九 (19)
1. 治腿股膝臏踝足瘡瘍方六十七
此方兼治一切風寒濕熱腳氣,骨間作熱,或腰膝疼痹腫痛,令人痿躄,用之神效。
六君子湯,〔又〕,人參,茯苓,白朮,炙草,半夏,陳皮
補中益氣湯,〔又〕
獨活寄生湯,〔又〕,獨活,桑寄生,白芍,當歸(各七分),熟地,川芎,人參,茯苓,牛膝,杜仲,秦艽,細辛,防風,肉桂(各五分),甘草(三分),姜(三片)
大防風湯,〔又〕,熟地,防風,杜仲(薑汁妙),當歸,黃耆,白芍(各一錢),附子,川芎(各七分半),羌活,人參,酒牛膝,炙草(各五分),白朮(錢半),姜,棗,空心服。此方芎、歸、芍、地以補血,參、耆、朮、草以補氣,羌、防以散風濕、利關節,杜仲、牛膝以補腰膝,附子以行參、耆之氣而走周身脈絡,乃治氣血兩虛,挾風濕而成痿痹之聖藥,豈但治鶴膝而已,但不可以之治有餘耳。
防風通聖散,〔膝遊風〕,赤芍,芒硝,川芎,滑石煅,大黃,桔梗,荊芥,石膏,麻黃(各四分半),山梔,白朮,連翹,當歸,薄荷,甘草,黃芩,防風(各八分),表裡實,二便秘,方可用。
勝金丹,〔膝眼毒〕,白砒制,麝香(各五分),真蟾酥(一錢),雄黃,辰砂,乳香,沒藥,血竭(各錢半),全蠍(炮),天龍(去頭足炙),穿山甲(炙各三錢),姜蠶(炒五錢),每末三錢,砂糖調蔥頭、酒送下,取汗。
五香湯,〔黃鰍癰〕,青木香,藿香,沉香,丁香,薰陸香(各一兩)
流氣飲,〔又〕,人參,肉桂,桔梗,當歸,黃耆,甘草,厚朴,紫蘇,白芍,烏藥,枳殼,防風,檳榔,川芎,白芷,木香,生薑,痛加乳香、沒藥,氣滯加香附,胃虛加陳皮,流注加羌活、獨活,此乃行氣散血之劑,不宜多服,以致氣血虛耗,反不能成膿也。此又名瘡科流氣飲。
此方主恚怒氣結,成核腫硬,及風寒濕熱搏結經絡,或血氣不和,結成腫塊,漫腫木悶者,神效。
當歸拈痛湯,〔濕毒〕
一粒金丹,〔腓腨疽〕,沉香,木香,乳香(各五分),巴霜(錢半),棗肉丸,服法詳在前。
八物湯,(臁瘡〕
歸脾湯,〔又〕
黃耆丸,〔又〕,黃耆,烏藥,地龍,茴香,川楝肉,川椒,防風,赤小豆,白蒺藜,海桐皮,威靈仙,陳皮等分,酒糊丸,空心,酒下三十丸。
此方專治腎臟虛風,攻注手足頭面,麻痹痛癢,或生瘡疥,臁瘡焮腫。
四生散,〔又〕,生白附子,生黃耆,生獨活,生蒺藜(各五分),共為末,以不落水豬腰子批開入藥末,濕紙包煨熟,空心,連腰子細嚼,鹽酒下。
此方兼治風癬疥癩,血風等瘡。
龍骨膏,〔又〕,龍骨,密陀僧,乳香,沒藥(各二錢),海螵蛸(錢半),肥皂子(燒存性五個),香油調,用棉紙作夾膏,以針刺眼,縛貼瘡上,間日一翻,兩面貼之。
白話文:
這個藥方集錦主要治療各種腿部、膝蓋、腳踝、腳部的瘡瘍,包括:
- 各種風寒濕熱引起的腳氣,骨頭之間發熱,或者腰部膝蓋疼痛、麻木、腫脹,導致癱瘓無力的情況。這些狀況使用此處的藥方,效果很好。
這裡介紹了以下幾個藥方:
-
六君子湯: 包含人參、茯苓、白朮、炙甘草、半夏、陳皮。
-
補中益氣湯: (藥方組成未列出)。
-
獨活寄生湯: 包含獨活、桑寄生、白芍、當歸(各七分)、熟地、川芎、人參、茯苓、牛膝、杜仲、秦艽、細辛、防風、肉桂(各五分)、甘草(三分)、生薑(三片)。
-
大防風湯: 包含熟地、防風、杜仲(用薑汁炒過)、當歸、黃耆、白芍(各一錢)、附子、川芎(各七分半)、羌活、人參、酒製牛膝、炙甘草(各五分)、白朮(一錢半)、生薑、紅棗。空腹服用。此方中,川芎、當歸、芍藥、熟地用於補血;人參、黃耆、白朮、甘草用於補氣;羌活、防風用於散風濕、疏通關節;杜仲、牛膝用於補腰膝;附子可以引導人參、黃耆的藥力到達全身經絡。此方是治療氣血兩虛,又夾雜風濕而導致痿軟麻痹的良藥,不僅僅治療鶴膝風而已。但要注意,不能用來治療體內實熱的病症。
-
防風通聖散: (針對膝部遊走的風邪),包含赤芍、芒硝、川芎、煅滑石、大黃、桔梗、荊芥、石膏、麻黃(各四分半)、山梔子、白朮、連翹、當歸、薄荷、甘草、黃芩、防風(各八分)。此方適用於體表和體內都有實證,並伴隨大小便不通暢的情況。
-
勝金丹: (針對膝蓋周圍的毒瘡),包含製過的白砒、麝香(各五分)、真蟾酥(一錢)、雄黃、辰砂、乳香、沒藥、血竭(各一錢半)、炮製過的全蠍、去除頭腳後炙烤過的天龍、炙烤過的穿山甲(各三錢)、炒過的僵蠶(五錢)。每次服用三錢,用砂糖、蔥頭和酒一起送服,以求發汗。
-
五香湯: (針對黃鰍癰),包含青木香、藿香、沉香、丁香、薰陸香(各一兩)。
-
流氣飲: (另名瘡科流氣飲),包含人參、肉桂、桔梗、當歸、黃耆、甘草、厚朴、紫蘇、白芍、烏藥、枳殼、防風、檳榔、川芎、白芷、木香、生薑。疼痛加乳香、沒藥;氣滯加香附;胃虛加陳皮;遊走不定之症加羌活、獨活。此方是行氣活血的藥劑,不宜多服,以免氣血虛耗,反而不利於膿液生成。此方主要治療因憤怒氣結而形成腫塊硬塊,以及風寒濕熱侵入經絡,或因血氣不和而形成腫塊,漫腫不適、反應遲鈍等症狀,效果很好。
-
當歸拈痛湯: (針對濕毒)。
-
一粒金丹: (針對腓腸肌的癰瘡),包含沉香、木香、乳香(各五分)、巴霜(一錢半),用紅棗肉做成藥丸,服用方法在前面有詳細說明。
-
八物湯: (針對臁瘡)。
-
歸脾湯: (藥方組成未列出)。
-
黃耆丸: (藥方組成未列出),包含黃耆、烏藥、地龍、茴香、川楝肉、川椒、防風、赤小豆、白蒺藜、海桐皮、威靈仙、陳皮等分量配比,用酒調製成藥丸,空腹時用酒送服三十丸。此方專門治療因腎虛風邪侵襲而導致手足、頭面麻木疼痛、搔癢,或生瘡疥、臁瘡腫痛等症狀。
-
四生散: 包含生白附子、生黃耆、生獨活、生蒺藜(各五分),一起磨成粉。把不沾水的豬腰子剖開,放入藥粉,用濕紙包裹後煨熟。空腹時連同豬腰子一起細嚼,用鹽酒送服。此方也治療風癬疥癩、血風等瘡瘍。
-
龍骨膏: 包含龍骨、密陀僧、乳香、沒藥(各二錢)、海螵蛸(一錢半)、肥皂子(燒成炭後留存)(五個),用香油調製。用棉紙做成藥膏夾層,用針刺出孔洞,敷貼在瘡瘍上,每隔一天翻面,兩面都敷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