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九 (12)
卷二十九 (12)
1. 附錄一切癰疽兼症方論
【大便秘結】,東垣曰:瘡瘍熱毒深固,嘔啘心逆,發熱而煩,脈沉而實,腫硬木悶,大便秘結,此毒在臟腑,宜疏通之,故曰疏通其內,以絕其源(內疏黃連湯,甚則用五利大黃湯)。又曰:瘡瘍及諸面赤,雖有伏火,不得妄攻其里。若陽氣怫鬱,邪氣在經,宜表發以去之,故曰火鬱則發之(白芷升麻湯)。
繆仲淳曰:凡痞脹,大便不通,乃直腸乾涸,導之(豬膽汁法)。或腸胃氣虛,血涸不通,培養之(十全大補湯)。若潰瘍見此症,因氣血虧損,腸胃乾涸,法當大補為主,若不審虛實,一於疏利,必致大誤。
【瀉利】,《直指》曰:癰疽泄瀉,宜乳粉托裡散,再以木香、茯苓煎湯調下,加味不換金正氣散佐之。《回春》曰:腹痛泄瀉,咳逆昏憒,急用托裡溫中湯。薛立齋曰:脾氣虛寒,腸鳴泄瀉,腹冷,托裡消毒散去三味,加炮薑、木香。手足逆冷,虛寒日甚,本方三味,加附子,煎送四神丸。
《瘍科選粹》曰:瘡瘍大便泄瀉,或因寒涼克伐,脾氣虧損;或因脾氣虛弱,食不克化;或因脾虛下陷,不能升舉;或因命門火衰,不能生土;或因腎經虛弱,不能禁止;或因脾腎虛寒,不能司職。主治之法,若寒涼傷脾(六君子湯加木香、砂仁,送二神丸)。脾虛下陷(補中益氣湯送二神丸)。
命門火衰(八味丸料送四神丸)。腎虛不禁(姜附湯加吳萸、五味子)。脾腎虛寒(叄附湯送四神丸)。凡腸鳴泄瀉,多屬脾氣虛寒,法宜溫補,治如前法,多有可生。
【小便淋閉頻數】,繆仲淳曰:瘡瘍小便淋閉頻數,或莖中澀痛者,腎經虧損之惡症也,宜補陰(加減八味丸)。足脛逆冷者,宜補陽(八味丸)。若小便頻而黃,宜滋腎(四物湯加參、朮、麥冬、五味子)。若小便短少,宜補脾肺(補中益氣湯加山藥、麥冬、五味子)。若熱結膀胱而不利,宜清熱(五淋散)。
若脾氣燥而不能化,宜滋陰(黃芩清肺飲)。若膀胱陰虛,陽無以生(六味丸)。若膀胱陽虛,陰無以化(滋腎丸)。腎虛之患,多傳此症,非滋化源不救,若用知柏,反瀉其陽,以速其危。若老人陰痿思欲,精內敗,莖中澀痛不利者(加減八味丸加牛膝、車前,不應,更加附子)。薛立齋曰:莖中痛,小便不利,內敗也(托裡消毒散去三味,加山萸、山藥、澤瀉)。
愈便愈痛(前方去三味,煎送六味丸)。食少體倦,口乾飲熱,小便黃短,脾肺虛熱也(前方去三味,加山萸、五味,佐以六味丸)。勞役便黃,元氣陷也(前方去三味,加升、柴)。午後小便黃短,腎虛熱也(前方去三味,加升、柴,煎送六味丸)。
【出血】,《瘍科選粹》曰:瘡瘍出血,因五臟之氣虧損,虛火動而妄行也(犀角地黃湯為主)。氣血俱虛(十全大補湯)。陰火動(六味丸)。氣虛(補中益氣湯)。又曰:瘡瘍出血,煩躁,脈洪大無力(當歸補血湯,或八珍湯加黃耆、山梔,尤妙)。又曰:血脫補氣,此陽生陰長之理(四君子湯加芎、歸、熟地)。
白話文:
[附錄一切癰疽兼症方論]
【大便秘結】
李東垣說:瘡瘍的熱毒深入體內,會出現想吐、心煩、發熱、焦躁,脈象沉實,腫塊堅硬而麻木,大便不通等情況。這是毒素積聚在內臟,應該疏通它,所以說要疏通體內,才能斷絕病源。(可以用內疏黃連湯,嚴重時用五利大黃湯)。他又說:瘡瘍和臉色發紅,即使有潛伏的火氣,也不可亂用攻下的藥。如果是陽氣鬱結,邪氣在經絡,應該用發散的方式來解除,所以說火氣鬱結就要用發散的方法來治療。(可以用白芷升麻湯)。
繆仲淳說:凡是腹部脹滿,大便不通,是因為直腸太過乾燥,可以用豬膽汁來導瀉。如果是腸胃氣虛,血虛乾燥導致大便不通,要用補養的方式來治療(可以用十全大補湯)。如果潰瘍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氣血虧損,腸胃乾燥,治療的重點應該放在大補氣血上。如果不辨虛實,只用疏通的方法,必定會導致嚴重的錯誤。
【瀉利】
《直指》說:癰疽引起的腹瀉,可以用乳粉托裡散,再用木香、茯苓煎湯調服,並搭配加味不換金正氣散來輔助治療。《回春》說:腹痛腹瀉,咳逆昏迷,要趕快用托裡溫中湯。《薛立齋》說:脾氣虛寒,腸鳴腹瀉,腹部冷痛,可以用托裡消毒散去掉其中三味藥,加入炮薑、木香。如果手腳冰冷,虛寒更加嚴重,可以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加入附子,再配合四神丸服用。
《瘍科選粹》說:瘡瘍導致的大便泄瀉,可能是因為使用了寒涼的藥物,損傷了脾氣;或者因為脾氣虛弱,消化不了食物;或者因為脾氣虛弱下陷,不能向上升提;或者因為命門火衰,不能生養脾土;或者因為腎經虛弱,不能約束大腸;或者因為脾腎虛寒,不能正常運作。治療方法應該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因為寒涼藥物損傷脾胃(可以用六君子湯加木香、砂仁,搭配二神丸服用)。如果是脾氣虛弱下陷(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搭配二神丸服用)。
如果是命門火衰(可以用八味丸的藥材,搭配四神丸服用)。如果是腎虛導致的不能制約大便(可以用姜附湯加吳茱萸、五味子)。如果是脾腎虛寒(可以用參附湯,搭配四神丸服用)。凡是腸鳴腹瀉,多半屬於脾氣虛寒,治療原則應該是溫補,按照上述方法治療,多半可以治好。
【小便淋閉頻數】
繆仲淳說:瘡瘍導致的小便不暢、頻繁或尿道疼痛,是腎經虧損的嚴重症狀,應該用補陰的藥物來治療(可以用加減八味丸)。如果是足部和脛骨發冷,應該用補陽的藥物來治療(可以用八味丸)。如果小便頻繁而且發黃,應該用滋養腎陰的藥物(可以用四物湯加人參、白朮、麥冬、五味子)。如果小便量少,應該用補脾肺的藥物(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藥、麥冬、五味子)。如果是膀胱有熱邪而導致小便不利,應該用清熱的藥物(可以用五淋散)。
如果是脾氣燥熱不能運化水濕,應該用滋陰的藥物(可以用黃芩清肺飲)。如果是膀胱陰虛,陽氣無以生發(可以用六味丸)。如果是膀胱陽虛,陰液無以化生(可以用滋腎丸)。腎虛常常會引起這些症狀,如果不用滋養腎陰的藥物來治療是無法治癒的,如果用知母、黃柏等清熱藥物,反而會損傷陽氣,加速病情惡化。如果是老年人陽痿,常常有性慾,但精液敗壞,尿道疼痛不利(可以用加減八味丸加牛膝、車前子,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再加附子)。薛立齋說:尿道疼痛,小便不暢,是精氣敗壞的表現(可以用托裡消毒散去掉其中三味,加入山萸肉、山藥、澤瀉)。
如果小便後疼痛更嚴重(可以用上面的方子去掉三味,煎好後用來送服六味丸)。如果食慾差、身體疲倦、口渴想喝熱飲、小便黃而量少,是脾肺虛熱的表現(可以用上面的方子去掉三味,加入山萸肉、五味子,並佐以六味丸)。如果是勞累過度導致小便黃,是元氣下陷的表現(可以用上面的方子去掉三味,加入升麻、柴胡)。如果是午後小便黃而量少,是腎虛有熱的表現(可以用上面的方子去掉三味,加入升麻、柴胡,煎好後用來送服六味丸)。
【出血】
《瘍科選粹》說:瘡瘍出血,是因為五臟的氣血虧損,虛火妄動所導致(可以用犀角地黃湯為主)。如果是氣血兩虛(可以用十全大補湯)。如果是陰虛火旺(可以用六味丸)。如果是氣虛(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他又說:瘡瘍出血,伴隨煩躁,脈象洪大無力(可以用當歸補血湯,或者八珍湯加黃耆、山梔,效果更好)。他又說:失血後要補氣,這是陽氣生長,陰液才會隨之增長的道理(可以用四君子湯加川芎、當歸、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