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九 (13)
卷二十九 (13)
1. 附錄一切癰疽兼症方論
若用涼血降火沉陰之劑,則脾土復傷,不但血不歸原,而命亦不保矣。薛立齋曰:膿多帶赤,血虛也(托裡消毒散去三味,加歸、地、參、術,不應,八珍湯加丹皮)。忿怒後晡熱血出,肝火血虛也(前方去三味,加丹皮、山梔、熟地,不應,八珍湯)。面青脅脹而出血,肝氣虛而不能藏血也(前方去三味,加山藥、山萸、五味子,兼用六味丸)。
食少體倦出血,脾氣虛而不能攝血也(前方去三味,加參、朮、歸、地,不能寐加茯神、棗仁、遠志、龍眼,或兼用歸脾湯)。
【陽氣脫陷】,薛立齋曰:瘡瘍陽氣脫陷,或因克伐太過,或因膿血大泄,或吐瀉之後,或因誤入房室。若發熱頭痛,小便淋澀,或滑數便血,目赤煩喘,氣短自汗,頭暈倦怠,惡寒,汗出如水,此為無根虛火之假熱症。若畏寒頭痛,喘咳嘔逆,耳聵目朦,小便難,腸鳴瀉利,裡急腹痛,玉莖縮,冷汗牙疼,此為陽氣脫陷之真寒症,勿論其脈,勿論其瘡,急宜參、附補之。
以上十七條,本遍身一切癰疽之兼症,不獨腿足瘡瘍為然也,今附錄於後者,亦欲人易於觀覽耳。
白話文:
如果使用清涼降火、使陽氣下沉的藥物,反而會傷害脾胃,不僅血液無法回到正常位置,連性命也保不住了。
薛立齋說:膿液多且帶紅色,是血虛的表現(使用托裡消毒散去掉三味藥,加入當歸、地黃、人參、白朮,如果沒效,改用八珍湯加丹皮)。如果生氣後下午發熱且出血,是肝火旺盛導致血虛(用前面的藥方去掉三味藥,加入丹皮、山梔子、熟地,如果沒效,改用八珍湯)。如果臉色發青、脅肋脹痛且出血,是肝氣虛弱無法儲藏血液(用前面的藥方去掉三味藥,加入山藥、山萸肉、五味子,並配合六味丸)。
如果食慾不振、身體疲倦且出血,是脾氣虛弱無法統攝血液(用前面的藥方去掉三味藥,加入人參、白朮、當歸、地黃,如果失眠,再加茯神、酸棗仁、遠志、龍眼,或配合歸脾湯)。
【陽氣脫陷】薛立齋說:瘡瘍導致陽氣脫陷,有可能是因為過度攻伐、膿血大量流失、嘔吐腹瀉之後,或是因為錯誤地進行房事。如果發熱頭痛、小便不暢、小便滑數或便血、眼睛紅腫、呼吸急促、氣短自汗、頭暈疲倦、怕冷、汗如雨下,這是虛火上浮的假熱症。如果怕冷頭痛、喘咳、嘔吐、耳鳴、視力模糊、小便困難、腸鳴腹瀉、腹部絞痛、陰莖萎縮、冷汗、牙痛,這是陽氣脫陷的真寒症,不必管脈象,也不必管瘡瘍的情況,應立即用人參、附子來補益陽氣。
以上十七條,說明全身各種癰疽可能伴隨的症狀,不只是腿部或腳部的瘡瘍才會這樣。現在把這些症狀附錄於後,是為了方便大家閱讀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