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七 (21)
卷二十七 (21)
1. 腰臍病源流
故仲景特傳臍築症,謂臍築湫痛,命將難痊。湫者,深也。臍為生氣之源,築痛者,生氣已絕也。海藏亦謂臍下築者,腎氣動,理中湯去朮加桂主之。腎惡燥,故去朮。恐作奔豚,故加桂也。若悸者,茯苓。海藏之法,誠能深體仲景者也。
余嘗治一少年,數日必患腹痛,痛連少腹,臍中常濕,甚則黃水流出,診其脈,兩尺皆虛,右關濡而且沉,知其有傷腎元,又為脾濕所遏故,因制方以藥令填臍中(宜沈氏填臍散),內服丸劑(宜沈氏溫臍丸),數月全愈。蓋欲治臍,必以治腎為主,或兼他症,乃可瘳也。小兒有臍風、臍腫、臍瘡等症,皆由斷臍後為風寒水濕所侵而成。
臍風則必面赤喘急,啼聲不出,臍腫突,腹膨脹,日夜多啼,不能飲乳,甚則發搐,噤口撮口(宜調氣益黃散,甚者宣風散)。至如熱在胸膛,伸引努氣,亦令臍腫發風(宜千金龍膽湯)。凡臍邊青黑,爪甲黑者死。大約初生七日內,見噤口、撮口、臍風三症者危,百日內見此症,手足蜷者亦不治,斷臍後傷水濕,或入風冷,致成臍腫,必四肢不和,多啼不能乳(宜柏墨散、五通膏)。臍中血水汁出,或赤腫痛,乃臍瘡也(宜龍骨散摻之)。
臍之為病如此。
【臍病症治】,《內經》曰:臍者,齊也。言其上下齊也。天樞之穴,正當臍兩旁各二寸,是為身半也。《集要》曰:病人臍腫反出者死。臍反出,此為臍先死。凡人膿從臍中出者,肚癰也。丹溪曰,水腫臍突出者死。東垣曰:腸癰為病,繞臍生瘡,或膿從臍出。
連腎發者,即下搭也,生十四椎旁,腰腎之間,其發也,寒熱百節痛,口渴(宜仙方活命飲、黃耆內托散),不治,潰爛透膜而死。若咳嗽嘔噦,腰間似折,不能俯仰者,亦死。此皆由房勞太過,有傷腎水所致也。
若腰胯之間,疽發如石,經月不潰,名石疽,由肝胃二經積熱,邪毒固結,元氣弱,不足以起發之,故經月不潰也,急服藥以發之(宜仙方活命飲加羌活、獨活、柴胡、黃芩),或汗之(宜勝金丹),或下之(宜一粒金丹),或老弱者補之(宜人參養榮湯、十全大補湯),各隨所宜。嘔噦不食,神昏脈散者,亦死也。
纏腰火丹者,即火帶瘡,由心腎不交,肝火內熾,流入膀胱,纏於帶脈,故腰間生瘡,累累如珠,如束帶者然,急宜服藥以解之(宜仙方活命飲),壯實者下之(宜內疏黃連湯),外用清熱解毒藥敷之,不早治,毒由臍入,亦膨脹死也。蛇纏瘡亦往往生腰間,如蛇盤之狀(宜醋調雄黃末塗之,仍酒調服)。
流注者,不盡生腰間,或四肢關節,或胸腹腿臀皆患之,以腰間亦生此症,故詳於此,生他處者,可一例治也。其原皆由脾胃傷損,或由房勞陰陽湊,或由營氣逆於肉裡,或由邪客腠理,或由暴怒傷肝,或由鬱結傷脾,或由濕痰流走,或由跌撲血瘀,或由產後惡露凝滯,種種之由,要必成於元氣虧損。
白話文:
腰臍病源流
張仲景特別提到臍築症,說臍築疼痛,很難治好。「湫」的意思是深。臍是人體生氣的源頭,築痛代表生氣已經衰竭了。李杲也說,臍下築痛,是腎氣在動,用理中湯去掉白朮,加上肉桂來治療。因為腎臟不喜歡乾燥,所以去掉白朮。擔心會引起奔豚,所以加入肉桂。如果出現心悸,則要用茯苓。李杲的方法,確實能深入體會張仲景的用意。
我曾經治療過一個少年,每隔幾天就腹痛,疼痛連到小腹,肚臍常常潮濕,嚴重時還會流出黃色的水。診斷他的脈象,發現兩尺脈都很虛弱,右關脈濡而沉,知道他是腎元受損,又被脾濕阻礙。因此開藥方,用藥填在肚臍裡(適合用沈氏填臍散),內服丸藥(適合用沈氏溫臍丸),幾個月後完全康復。治療肚臍的疾病,一定要以治療腎臟為主,或是兼顧其他症狀,才能痊癒。小孩子有臍風、臍腫、臍瘡等症狀,都是因為斷臍後被風寒、水濕侵襲而造成的。
臍風的症狀一定是臉色赤紅、呼吸急促、啼哭不出聲,肚臍腫脹突出,腹部膨脹,日夜啼哭不止,不能喝奶,嚴重的話會抽搐、牙關緊閉、嘴唇緊縮(適合用調氣益黃散,嚴重者用宣風散)。如果熱在胸膛,身體伸展、用力呼吸,也會導致肚臍腫脹發風(適合用千金龍膽湯)。凡是肚臍邊緣青黑,指甲也發黑的人,都活不久。大約出生七天內,出現牙關緊閉、嘴唇緊縮、臍風這三種症狀的人很危險,出生一百天內出現這些症狀,且手腳蜷曲的人也沒救了。斷臍後傷到水濕,或是感染風寒,導致肚臍腫脹,一定會四肢不協調,多啼哭且不能喝奶(適合用柏墨散、五通膏)。肚臍裡流出血水或膿汁,或是紅腫疼痛,這是臍瘡(適合用龍骨散塗抹)。
肚臍的疾病就是這樣。
【臍病症治】
《內經》說:「臍,齊也」,意思是肚臍上下對齊。天樞穴,正好在肚臍兩旁各兩寸的位置,是身體的中心。《集要》說:病人肚臍腫脹反突出來的會死,肚臍反突,代表肚臍的生命力已經先衰竭了。凡是人肚臍流膿的,是肚子的癰瘡。朱丹溪說,水腫肚臍突出的會死。李東垣說:腸癰發病,會繞著肚臍長瘡,或是膿從肚臍流出來。
連到腎臟發病的,就是下搭,長在第十四椎骨旁,腰腎之間。發病時,會寒熱交替,全身關節疼痛,口渴(適合用仙方活命飲、黃耆內托散),無法治癒,潰爛穿透肌膜而死。如果咳嗽嘔吐,腰部像折斷一樣,不能彎腰或仰身,也會死。這些都是因為房事過度,損傷腎水所導致的。
如果腰胯之間,長出像石頭一樣的腫塊,經過一個月都不潰爛,叫做石疽。這是因為肝胃兩經積熱,邪毒凝結,元氣虛弱,不足以使其發出來,所以經過一個月都不潰爛。要趕緊服藥使其發出來(適合用仙方活命飲加羌活、獨活、柴胡、黃芩),或是發汗(適合用勝金丹),或是瀉下(適合用一粒金丹),或是年老體弱的人要補養(適合用人參養榮湯、十全大補湯),要依照情況選擇適合的方法。如果出現嘔吐、不吃東西、神智不清、脈象散亂,也會死。
纏腰火丹,就是火帶瘡,是因為心腎不交,肝火內盛,流到膀胱,纏在帶脈,所以腰部會長出像珠子一樣,一串串像束帶的瘡。要趕緊服藥來解除(適合用仙方活命飲),體質強壯的人要瀉下(適合用內疏黃連湯),外用清熱解毒的藥敷。如果不儘早治療,毒會從肚臍侵入,也會肚子脹死。蛇纏瘡也常常長在腰部,像蛇盤繞的樣子(適合用醋調雄黃末塗抹,同時用酒送服)。
流注這種疾病,不一定只長在腰部,也可能在四肢關節、胸腹、腿臀等處。因為腰部也常出現這種症狀,所以這裡詳細說明。長在其他地方的,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治療。病因都是因為脾胃損傷,或是因為房事過度導致陰陽失調,或是因為營氣逆行到肌肉裡,或是因為邪氣侵入皮膚,或是因為暴怒傷肝,或是因為鬱悶傷脾,或是因為濕痰流動,或是因為跌打損傷導致瘀血,或是因為產後惡露凝滯等等,種種原因,最終都是因為元氣虧損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