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六 (23)
卷二十六 (23)
1. 治頸項瘡瘍方八十六
東垣連翹散堅湯,〔又〕,柴胡(錢二分),龍膽草(酒炒四次),土瓜根(酒炒各一錢),黃芩(酒炒七次七分),生黃芩,歸尾,廣皮,三稜(酒炒),連翹,白芍(各五分),炙草(三分),黃連(酒炒二次),製蒼朮(各二分),水煎,食後臥下,足高頭低乘熱每含一口,作十數次嚥下,務使藥氣上留,仍以十倍煉蜜作丸服。
此方治凡耳下至缺盆肩上生瘡,堅硬如石,動之無根,名曰馬刀,屬少陽經,已破未破,並皆治之,及頸項瘰癧。
小犀角丸,〔又〕,犀角,黑牽牛(半生半炒),青皮,陳皮(各一兩),連翹(五錢),用皂角二條,去皮弦子泡捶,以布絞汁一碗,又用鮮薄荷二斤,打汁同熬膏為丸,每食後,連翹煎湯服三十丸,間以薄荷湯服。
此方常服能除根,諸癧並治,應效如神。
內消丸,〔又〕,青皮,陳皮(各二兩),牽牛(八兩取頭末二兩),皂角去粗皮搗碎,薄荷葉各八兩,二味共用水一斗煮揉汁,去渣,慢火熬膏為丸,每三十丸,食後荊芥湯下。
此方治瘡腫初生,及瘰癧結核,熱毒鬱滯,服之內消,大有神效。
琥珀散,〔又〕,白醜頭末,滑石,殭蠶,黃芩(各一兩),木通,連翹(各七錢),枳殼,赤芍,柴胡(各五分),斑貓(去足翅炒三錢),甘草(三錢),琥珀(二錢),銼作六帖,水煎服。
化氣調經湯〔又〕,廣皮(二兩),酒香附,羌活,白芷(各一兩),牡蠣,花粉,角刺,甘草(各五錢),每末二錢,酒下,日二服。
此方兼治流注。
夏枯草散,〔又〕,夏枯草末(六錢),甘草末(一錢),每二錢,茶清下。又方,取一兩煎服,虛者多服益妙,兼服十全大補湯加香附、遠志、貝母。
此方治瘰癧馬刀,退寒熱之聖藥也。
消毒化堅湯〔又〕,炙草,龍膽草,薄荷(各四分),黃芩(五分),花粉,白芍,元參(各六分),牛蒡子,昆布,羌活,升麻(各七分),黃耆,當歸,柴胡,桔梗(各一錢),連翹(錢半),陳皮(八分),加姜二片,或加甘草節、知母、貝母、海藻更佳。
荊防敗毒散,〔又〕,羌活,獨活,柴胡,前胡,人參,赤茯苓,桔梗,枳殼(麩炒),荊芥,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
小柴胡湯,〔又〕,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甘草
益氣養榮湯〔又〕,人參,茯苓,貝母,陳皮,川芎,當歸,香附,鹽黃耆(酒熟地),炒白芍(各一錢),炙草,桔梗(各五分),炒白朮(二錢),熱服。不拘軟硬赤白,或潰而不斂,皆可服。
十全大補湯〔又〕
羌活連翹湯〔又〕,羌活,連翹,防風,柴胡,夏枯草,昆布,枳殼,黃芩,川芎,甘草,薄荷,牛蒡子,金銀花
白話文:
東垣連翹散堅湯
用柴胡二分、酒炒過的龍膽草和土瓜根各一錢、酒炒七次的黃芩七分,加上生黃芩、當歸尾、廣陳皮、酒炒過的三稜、連翹、白芍各五分,炙甘草三分,酒炒兩次的黃連和製蒼朮各二分。用水煎煮後,在飯後躺下,把腳墊高頭部放低,趁熱每次含一口藥,分十幾次慢慢吞下,盡量讓藥氣停留在上方,再用十倍的煉製蜂蜜做成藥丸服用。
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從耳朵下方到鎖骨上肩膀處,長出像石頭一樣堅硬、摸起來沒有根的瘡,這種瘡叫做「馬刀瘡」,屬於少陽經的病。不管是已經破開還是還沒破開的瘡,都可以用這個方子治療,也可以治療頸部的瘰癧(淋巴結腫大)。
小犀角丸
用犀角、半生半炒的黑牽牛、青皮、陳皮各一兩,連翹五錢。用兩條皂角,去掉皮和筋,泡水後搗碎,用布絞出汁一碗,再用新鮮薄荷二斤,打成汁和皂角汁一起熬成膏,做成藥丸。每次飯後,用連翹煎的湯送服三十丸,間隔著喝薄荷湯。
這個方子經常服用可以除根,各種瘰癧都可以治療,效果非常好。
內消丸
用青皮、陳皮各二兩,牽牛八兩(取頭末二兩),皂角去掉粗皮搗碎,薄荷葉各八兩。把皂角和薄荷用水一斗煮,揉出汁,去掉渣,用小火熬成膏,做成藥丸。每次三十丸,飯後用荊芥湯送服。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瘡腫剛長出來的時候,還有瘰癧結核,以及熱毒淤積的狀況,服用後可以使腫塊消散,效果顯著。
琥珀散
用白醜的頭末、滑石、殭蠶、黃芩各一兩,木通、連翹各七錢,枳殼、赤芍、柴胡各五分,炒過的斑貓(去掉腳和翅膀)三錢,甘草三錢,琥珀二錢。把這些藥材磨碎分成六帖,用水煎服。
化氣調經湯
用廣陳皮二兩,酒製過的香附、羌活、白芷各一兩,牡蠣、花粉、角刺、甘草各五錢。每次用藥末二錢,用酒送服,每天服用兩次。
這個方子也可以治療流注(一種關節遊走性疼痛的疾病)。
夏枯草散
用夏枯草末六錢,甘草末一錢。每次用二錢,用茶水送服。另外,也可以用一兩的夏枯草煎水服用。體虛的人可以多服,效果更好。同時可以服用十全大補湯,再加香附、遠志、貝母。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瘰癧、馬刀瘡,是退寒熱的良藥。
消毒化堅湯
用炙甘草、龍膽草、薄荷各四分,黃芩五分,花粉、白芍、元參各六分,牛蒡子、昆布、羌活、升麻各七分,黃耆、當歸、柴胡、桔梗各一錢,連翹一錢半,陳皮八分。加入兩片生薑煎煮,如果能再加甘草節、知母、貝母、海藻就更好了。
荊防敗毒散
用羌活、獨活、柴胡、前胡、人參、赤茯苓、桔梗、麩炒枳殼、荊芥、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
小柴胡湯
用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甘草。
益氣養榮湯
用人參、茯苓、貝母、陳皮、川芎、當歸、香附、鹽製黃耆(酒熟地)、炒白芍各一錢,炙甘草、桔梗各五分,炒白朮二錢。趁熱服用。不管是軟的、硬的、紅色的、白色的瘡,或是潰爛不收口的,都可以服用這個方子。
十全大補湯(此處省略具體藥材,因為這是一個常見方子)
羌活連翹湯
用羌活、連翹、防風、柴胡、夏枯草、昆布、枳殼、黃芩、川芎、甘草、薄荷、牛蒡子、金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