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

1. 腎病源流(奔豚,腎癰,腎俞發,土龍疽)

足少陰腎脈,起於足小指之下,斜趁足心,至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又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到腎,絡膀胱。其支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次注手厥陰心包絡經。每日酉時,周身氣血俱注於腎。足少陰腎經,多氣而少血。

少陰者,陽氣初轉,陰氣乍生之謂。太陽寒水司氣,獨歸於腎,故腎為陽初轉、陰乍生之少陰,蓋以腎之氣,主蟄伏,主歸藏,天地斂藏之氣,必歸於此,是以腎得主寒水也,是以為先天根柢與心火相對待也,然腎雖主寒水,而與心火南北對待,而先天有真火亦涵於此,是火也,乃命門真陽之火,安身立命之主,即坎中一畫乾陽,以運化生長收藏之原也。

白話文:

足少陰腎經從腳小指下方開始,斜著走向腳心,經過然谷穴下方,沿著內踝後方向上,分出支脈進入跟腱上方,再從膝蓋內側縫隙出來,沿著大腿內側後方向上,穿過脊柱,到達腎臟,並與膀胱相連。另一支脈從腎臟向上穿過肝臟和橫膈膜,進入肺臟,沿著喉嚨,包圍著舌根。還有一支脈從肺臟出來,與心臟相連,進入胸腔,接著流入手厥陰心包絡經。每天酉時(下午五點到七點),全身氣血都匯聚到腎臟。足少陰腎經氣盛血虛。

少陰代表陽氣開始轉變,陰氣剛剛開始出現的意思。太陽寒水負責調節氣機,最終歸於腎臟,所以腎臟是陽氣轉變、陰氣初生的少陰,因為腎臟的氣主宰著蟄伏和收藏,天地間收斂收藏的氣都歸於此,因此腎臟得主寒水。腎臟作為先天根基,與心臟的火相對應。雖然腎臟主寒水,但與心臟的火南北相對,先天真火也包含在其中。這種火是命門真陽之火,是維持生命、立身之本,也就是坎卦中的一畫乾陽,負責運化生長、收藏的根本。

是腎固以寒為位,以水為體,以火為本,故其堅滑者,水之體也,其流行者,火之本也,所以諸臟各一,獨腎有水火兩具,而命門真火,與蟄藏真水兩相併見。然坎中一陽,要即藏於兩陰之中,故命門之火,即涵於真水之內,初非火是火,水是水,截分為二者,殆如天地之陰陽動靜然,靜極而動,陽生陰中,遂能升陰精以上奉心主,此升坎填離,水火既濟,皆先天之神妙,不可思議者也。

先輩云:腎之臟,水猶海,火猶龍,水暖則龍潛,水寒則龍起,是腎火炎熾為患,皆由腎水虛寒。而腎既虛寒,益為脾土所克,其病自日生矣。此言水火不能相濟,因為致病之由也,而不但已也。

白話文:

腎臟以寒冷為其所在,以水為其物質,以火為其根本。因此,腎臟堅硬而光滑,是水的特性;腎臟氣血流通,是火的根本。所有臟器都只具備一種特性,唯獨腎臟同時具有水火兩者,而命門真火和蟄藏真水也同時存在。然而,坎卦中的一陽,必須藏於兩陰之中,所以命門之火就涵蓋在真水之內,並非截然分為火和水。這就如同天地陰陽的動靜一般,靜極而動,陽生於陰中,於是就能升起陰精向上奉養心臟,這就是升坎填離,水火既濟,都是先天之神妙,不可思議。

前人說:「腎臟就像海洋,水就是海,火就是龍,水溫暖則龍潛伏,水寒冷則龍升起。」也就是說,腎火炎熾的病患,都是由腎水虛寒引起的。而腎臟虛寒,就會被脾土所克制,疾病自然日漸加重。這說明了水火不能相互滋養,是導致疾病的原因,不僅僅是結果而已。

腎家本有水火兩病,火病者,龍火騰熾,上爍為害也,其症有口熱咽乾,煩心,心如懸,喝喝而喘,面如漆柴,咳唾有血等類;水病者,寒濕之淫,所勝為災也,其症有跗腫骨痛陰痹,時眩清厥,腹大脛腫,喘咳身重,寢汗,頭項痛,飢不欲食,寒氣自傷,意不樂等類,是則腎之病有可指數者。雖然,水由地中行,剋水者固為土,而為水所藏者,亦即土也。

試觀江湖河海,未有不載於土上,行於土中者,故其水得土之中氣,而足為蛟龍之所潛藏。若澗壑之水,非不清澈,要皆寒冷沁骨,故雖魚蝦之細,亦不能養,明乎此,亦可知腎之蟄藏,必藉土封之力,《內經》所以謂腎合精,其主脾,不曰克而反曰主也。羅淡生亦云:水藏土中,此前人補腎用六味,當知其入茯苓、山藥之妙是已。

白話文:

腎臟天生就容易患上水火兩種疾病。

火病是因為腎火旺盛,向上蔓延造成傷害。症狀包括口乾舌燥、心煩意亂、心神不寧、呼吸急促、面色蒼白、咳嗽帶血等等。

水病是因為寒濕之氣入侵腎臟,導致腎氣受損。症狀包括足踝腫脹、骨頭疼痛、陰部麻痺、頭昏目眩、腹部膨脹、小腿腫脹、喘咳乏力、盜汗、頭部疼痛、食慾不振、畏寒、情緒低落等等。

由此可見,腎臟疾病是有跡可循的。

雖然水從地下流淌,以土來剋制水,但水同時也被土所包容。

我們觀察江湖河海,沒有不依附於土地、流淌於土地之中。所以水能夠汲取土中之氣,成為蛟龍的棲息之所。而山澗溪流的水雖然清澈,但都很冰冷刺骨,所以即使是魚蝦都很難生存。

由此可知,腎臟的藏精功能也需要依賴於土的封藏之力。因此,《內經》說腎臟藏精,並主宰脾臟,不是說腎臟剋制脾臟,而是說腎臟主管脾臟。

羅淡生也說:「水藏於土中。」所以古人用六味地黃丸補腎,應該明白其中加入茯苓、山藥的奧妙所在。

但脾藥甚多,而必用此二味者,實因補水故補土,水本濕土,又易生濕,故必須此二味,能滲土中之濕,則土既無濕淫之患。而水之藏土中者,亦自若其性,而不至濕與濕並,多潰溢之病矣,此六味不用其他脾藥,而必用茯苓、山藥者,其旨更自深微不可不知也。況乎先哲之言曰:腎家不足,勿撲其火,須滋陰之真源以配火;腎家火不足,勿傷其水,須益火之源以配水。果能知其所以然以治瘳之,腎家水火兩病,吾知免矣。

【脈法】《脈經》曰:男子脈,微弱而澀,為無子,腎經不足,精氣清冷也。《脈訣》曰:遺精白濁,當驗於尺,結芤動緊,二症之的。又曰:澀脈為精血不足之候,丈夫脈澀號傷精。

白話文:

在眾多治療脾臟的藥物中,我們為什麼一定要使用茯苓和山藥呢?這是因為茯苓和山藥有著補充水分同時補充土元素的特性,而水與土之間存在相生又易生濕氣的關係,因此這兩味藥可以幫助排除脾臟中的濕氣,讓脾臟不再受濕氣的影響。同時,它們還能保護藏在脾臟中的水分,防止濕氣過量導致多種疾病。這就是我們選擇茯苓和山藥而不選用其他脾臟藥物的原因。

此外,古人有句話說:「腎臟不足,不要過度刺激,應該滋養陰液來配合火氣;腎臟的火氣不足,不要傷害水分,應該增加火源來配合水氣。」如果能理解這句話並正確對待,就能避免腎臟的水火雙重問題,我相信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了。

根據脈象診斷,男性脈搏微弱且細膩,可能意味著無子,這是因為腎經不足,精氣清冷所導致的。《脈經》指出,如果出現遺精和白濁的情況,需要在脈象尺部進行確認。《脈訣》進一步提到,脈象細膩是精血不足的徵兆,男性脈象細膩通常被認為是精氣受損的表現。

【兩腎同歸一腑】《入門》曰:小便清利,脈沉遲,是冷氣歸腎;小便赤澀,脈沉數,是熱氣歸命門。是腎與命門脈同者,謂其所受之病,同歸於膀胱一腑也。

【腎病症治】《靈樞》曰:有所用力舉重,若入房過度,汗出浴水則傷腎。又曰: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痹,陰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痛,時眩。《內經》曰: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蟲。注云:出白,溲出白液也。又曰:腎熱者,色黑而齒桔。

又曰:大骨枯,大肉陷,肩髓內消,動作益衰,真臟見(腎臟也),期一歲死。又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咸瀉之。又曰:腎病禁焠㶼,熱食,溫炙衣。《難經》曰: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於腎。又曰:外症善恐,數欠,面黑;內證臍下有動氣。

白話文:

腎臟和命門經脈相連,因此受到的病氣都會集中在膀胱這個器官。如果小便清澈、脈象沉而緩慢,代表寒氣進入腎臟;如果小便赤紅、脈象沉而快,代表熱氣進入命門。

過度勞動、舉重物、房事過度、出汗後馬上洗澡,都會傷害腎臟。腎臟生病會出現骨頭疼痛、陰冷麻痺、腹部脹痛、腰痛、排便困難、肩膀、背部、頸項疼痛、頭昏等症狀。脾臟的病氣傳到腎臟,會導致疝氣、腫瘤,小腹疼痛、發熱,分泌白色液體,稱為「蟲」。腎臟有熱氣的人,臉色會發黑,牙齒會發黃。

腎臟衰竭會導致骨頭枯萎、肌肉萎縮、肩胛骨內的骨髓消瘦、行動能力下降,最終導致腎臟衰竭而死亡。腎臟喜燥,可以吃辛辣食物來滋潤它,打開毛孔,使津液流通,氣血暢通。腎臟喜堅,可以吃苦味食物來堅固它,苦味食物可以補腎,咸味食物可以瀉腎。腎臟疾病要避免蒸煮、熱食、溫熱療法和穿著保暖衣物。久坐濕地、強行入水,都會傷害腎臟。腎臟疾病的外部症狀是容易恐懼、打哈欠、臉色發黑;內部症狀是肚臍下方有氣體流動。

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氣,少腹急痛,泄痢下重,足脛寒而逆。

【腎氣間甚】《內經》曰: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哺靜。

【腎絕候】《靈樞》曰: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則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親,則肉軟卻。肉軟卻,故齒長而垢,發無澤。發無澤者,骨先死,戊日篤,己日死。《脈經》曰:腎絕四日死,何以知之?為暴枯,面為正黑,目中黃色,腰中欲折,自汗如流水。一云:人中平,十日死。

仲景曰:溲便遺矢,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為腎絕也;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靜乍亂者,此為命門絕也。

白話文:

按壓腹部感到堅硬疼痛,可能是逆氣所致,伴隨少腹劇烈疼痛、腹瀉、排便沉重、小腿冰冷發涼等症狀。

腎氣衰竭的情況很嚴重。《內經》記載:腎臟病患者,半夜容易醒,一年四季都感到不舒服,下半身冰冷,靜止不動。

《靈樞》記載:足少陰經氣衰竭,骨頭就會枯萎。足少陰經是冬天的經脈,循行於骨髓之中,滋潤骨髓。如果骨頭得不到滋潤,肉體就無法附著。骨肉分離,肌肉就會軟弱無力。肌肉無力,牙齒就會長長而且污垢,頭髮就會失去光澤。頭髮失去光澤,骨頭先死,戊日發病,己日死亡。《脈經》記載:腎氣衰竭四天就會死亡,怎麼判斷呢?身體會迅速枯瘦,臉色呈現黑色,眼球發黃,腰部疼痛欲折,出汗像流水一樣。還有一種說法是:人中凹陷,十天就會死亡。

仲景說:大小便失禁,胡言亂語,眼睛直視,這是腎氣衰竭的表現。脈搏浮大,全身出汗像油一樣,呼吸急促不停,喝水也無法下咽,身體麻木,一會兒安靜一會兒躁動,這是命門火衰的徵兆。

【腎氣滯澀保養法】,《保生秘要》曰:凡人氣旺,則血榮而潤澤;氣絕,則血枯而滅形。故氣虛弱,則滯澀而成病。如澀於腎,諸寒收引,皆屬腎水氣弱,或作腰疼,水枯瞳人昏暗,兩耳難察律音。冬月水旺,宜吐納按節,吹氣調和,會意掌心。所忌須避寒冷,最宜早臥遲升。

大抵冬月斂藏氣閉,至陰已極,宜節欲,養一陽之初生。蓋陰陽交精,子南合璧,萬物氣微,在下不可動搖,守此則保壽無疆。

腎之積曰奔豚,發小腹,上至心,如豚奔走狀,上下無時,久則喘逆,骨痿,少氣,脈沉而滑(宜奔豚丸、增損五積丸),皆由腎虛,脾家間斷邪下傳客腎所致,治法宜補氣健脾,辛溫散結。

白話文:

腎氣不足會導致身體機能衰退,出現腰痛、眼睛昏花、聽力下降等症狀。冬天是腎氣最旺盛的季節,要注重養腎,避免受寒,早睡晚起,減少房事,讓腎氣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復。腎虛會導致奔豚症,表現為小腹疼痛,向上蔓延至胸口,像小豬奔跑一樣,久而久之會出現呼吸困難、骨骼痿軟、氣短等症狀,需補氣健脾,溫散結塊。

【脈法】《脈訣》曰:五積屬陰,沉伏附骨,肝弦心芤,腎沉急滑,脾實且長,肺浮喘卒。《醫鑑》曰:腹中有積,脈忌虛弱。《綱目》曰:內有積不見脈,難治;見一脈相應,為易治。

【腎積證治】《永類鈴方》曰:經云:治積聚,有化積、消積、挨積、磨積,而無下積之說,蓋不可直便取下,以傷胃氣也。《得效》曰:治積,有奔豚丸,又有奔豚湯。

腎癰,腎氣衰敗病也。其發處正與內腎相對。大抵突起皮赤者易安,陷入皮黑者難愈(宜加減八味元、加味十奇散、十六味流氣飲,托裡散加山梔、黃芩、杏仁、連翹),蓋不可視為輕症也。而腎癰之外,又有腎俞發,亦為腎臟虛證。其瘡起於脊骨十四椎腎俞穴,及腎俞下之腰俞穴,此兩處,皆屬至虛地位,不拘癰疽,但發此兩處者,皆宜防毒氣內攻,急當補益內氣令實,方可開破,以內氣實,則毒氣不能內攻,且易得潰,此皆治於未成之前者也。若已成潰破,猶宜峻補(已未成補藥俱宜參、耆、歸、術),勿使淹滯,久不收口,至成漏管,此則治於已成之後者也。大約補益之藥,以補腎為主,補脾次之,補氣、補血又次之。而尤不可犯者,是房欲,若犯,必至不救,男女皆然。又有一症名土龍疽,亦發腎俞及胃俞兩處。其發也,必寒熱大作十數日,大汗展頸,身熱如火。陳文治云:九日可刺,膿青黑者死,血膿者不死,失而不刺,其上下亦黑,二十日死,亦言其症之重且急,醫者所當詳察而理之也(宜消毒散,防風通聖散去大黃、麻黃、芒硝)。

白話文:

《脈訣》說:五積屬於陰性,脈象沉伏貼近骨頭,肝臟的脈象弦急,心臟的脈象虛弱,腎臟的脈象沉而急促滑利,脾臟的脈象實而長,肺臟的脈象浮而急促。 《醫鑑》說:腹部有積聚,脈象忌諱虛弱。《綱目》說:體內有積聚卻沒有相應的脈象,難以治療;如果有一個脈象與之相應,就容易治療。

《永類鈴方》說:經書記載,治療積聚,有化積、消積、挨積、磨積,但沒有下積的說法,這是因為不能直接使用瀉下藥,以免傷了胃氣。《得效》說:治療積聚,有奔豚丸,還有奔豚湯。

腎癰是腎氣衰敗的疾病,發病部位正對應內腎。一般來說,腫塊突出,皮膚發紅的容易治療,腫塊陷入,皮膚發黑的難以治癒,需要加減八味元、加味十奇散、十六味流氣飲、托裡散,並加入山梔子、黃芩、杏仁、連翹。腎癰之外,還有腎俞部位發病,也是腎臟虛證。瘡瘍長在脊骨第十四椎腎俞穴,以及腎俞穴下方的腰俞穴,這兩個部位都是至虛的位置,不論是癰還是疽,只要發病在這裡,都要預防毒氣內攻,必須及時補益內氣使之充實,才能使瘡瘍潰破,因為內氣充實,毒氣就無法內攻,而且更容易潰破,這就是治療尚未成形的疾病。如果已經形成潰破,仍然要峻補(尚未成形時補藥都應該加入人參、黃芪、當歸、白朮),不要讓瘡瘍久拖不愈,最終形成漏管,這是在疾病已經形成之後的治療。總的來說,補益的藥物以補腎為主,補脾次之,補氣、補血又次之。尤其不能犯的是房事,如果犯之,必然導致無法治療,男女皆然。還有一種病症叫做土龍疽,也發在腎俞和胃俞兩個部位。發病時,必將寒熱交作十數日,大汗淋漓,頸項僵硬,身體發熱如火。陳文治說:九日可以刺破,膿液呈青黑色者死亡,血膿者不死,錯過時機不刺破,上下都會發黑,二十日死亡。這也說明了這種病症的嚴重性和急迫性,醫者應該仔細觀察,合理治療。需要使用消毒散、防風通聖散,去掉了大黃、麻黃、芒硝。

【腎癰等症治】《靈樞》曰:京門(穴名)隱隱而痛者,腎疽;上肉微起者,腎癰也。《內經》曰:腎癰胠下至小腹滿。《入門》曰:五臟癰疽,俱宜十六味流氣飲、仙方活命飲;腎俞發,宜千金內消散、仙傳化毒湯、連翹敗毒散。

白話文:

《靈樞》中說,京門穴隱隱作痛,是腎疽;上方的肉微微隆起,則是腎癰。《內經》又說,腎癰深入至小腹,會造成腹脹。治療五臟癰疽,一般用十六味流氣飲和仙方活命飲;若腎俞穴疼痛,則可以用千金內消散、仙傳化毒湯、連翹敗毒散等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