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三 (8)
卷三 (8)
1. 胃病源流(胃癰,胃痛)
【脈法】《脈訣》曰:沉弦細動,皆是痛症。心痛在寸,腹痛在關,下部在尺,脈象顯然。
【胃痛症治】丹溪曰:凡心胃痛須分新久,明知身受寒、口吃冷而得者,初得時,即溫散,或溫利,稍久則鬱,郁久則熱,熱久生火,便不可用溫,必以山梔為熱藥嚮導。又曰:凡痛,宜分寒、熱、蟲、血四條,寒溫之,熱清之,血散之,蟲殺之。又曰:心胃痛,須用劫藥,痛方止,如倉卒散、愈痛散,皆能治之。
又曰:心胃痛,用山梔劫藥,又發,前藥必不效,加元明粉一錢即止。又曰:心胃痛時,雖數日不吃飯不死,若痛止便吃物,即復發,必三五日服藥方可吃。
白話文:
【脈象診斷】《脈訣》說:脈象呈現沉、弦、細、動,都代表有疼痛的症狀。心痛的脈象在寸部,腹痛的脈象在關部,下腹痛的脈象在尺部,這些脈象都很明顯。
【胃痛的治療】朱丹溪說:凡是心胃痛,必須分辨是新發還是舊疾。如果清楚知道是身體受寒、吃冷食引起的,剛發病時,就用溫熱的藥來驅散寒氣,或者用溫性的藥來疏通腸胃。病程稍久,寒氣就會鬱積,鬱積久了就會化熱,熱久了就會生火。這時候就不能再用溫熱的藥,必須用山梔子這種寒涼的藥作為引導,將藥力引到病處。朱丹溪又說:凡是疼痛,要區分是寒、熱、蟲、血四種原因,寒痛就用溫熱藥,熱痛就用清涼藥,血瘀就用活血化瘀的藥,蟲痛就用殺蟲藥。朱丹溪又說:治療心胃痛,必須用強效止痛的藥,疼痛才能止住,像倉卒散、愈痛散這些藥,都能夠治療。
朱丹溪又說:心胃痛,用山梔子這類寒涼的藥和止痛藥,如果又發作了,之前用的藥肯定沒效果,這時加上一錢的元明粉,疼痛就能止住。朱丹溪又說:心胃痛的時候,即使幾天不吃飯也不會死,如果疼痛剛止住就馬上吃東西,疼痛會馬上復發,必須要吃藥三五天後才能吃飯。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