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六 (4)
卷二十六 (4)
1. 肩臑肘臂腕手病源流
至若毒發於腋下及臂,或兩手掌中,憎寒壯熱,咽乾飲多,嘔吐煩心,脈洪大數盛者,乃內疚疽也,七八日可汗,失汗者死(宜初服內托榮衛湯汗之,繼服黃連解毒湯散之)。腕癰者,屬手三陰經風熱毒也,生手屈之處,焮腫疼痛(宜玉樞丹少加蟾酥塗)。兩手背生癰,名手發背,漫腫無頭,三陽經風熱鬱滯也(宜仙方活命飲加芩、連、山梔、桔梗、升麻,寒加桂枝,熱加薑黃)。兩手心發毒,名穿掌,又名穿窟天蛇。
偏於掌邊,名穿邊天蛇,心包絡經積熱也(宜仙方活命飲加桂枝、薑黃)。此二症,壯實者宜酌表裡汗下之(有表症宜紫金丹汗之,有里症宜一粒金丹下之)。老弱及既潰後,宜用參耆補托之(宜黃耆木香散、十全大補湯)。若乃風熱積毒,結於大腸經分,致虎口發毒,焮赤腫痛,則名合谷疽,又名臂蟹毒,又名手丫刺(宜仙方活命飲加桂枝、薑黃、升麻、桔梗)。治之汗下補三法,酌同前例。
至如毒之生於手指者,有五種:一曰大指疽,專生大指頭上,初則小點如粟,頗覺癢痛,漸大如豆如桃如李,或青或紫,乍黃黑,或癢或麻或木,或徹心大痛,此專由肺經積熱也,急發汗(宜烏金散、紫金丹)。壯實者急下(宜五利大黃湯)。此固大症,故人或患此,指色黑者,其指已死,宜截去之,不然黑至臂不治。
若攻心痛,嘔吐不食及牙縫出血者死。一名天蛇頭,除大指外,不拘四指指頭上生毒,焮赤腫痛,既膿,裂開如蛇頭狀,故名,此則由心包絡積熱也(宜芩連消毒飲、仙方活命飲加羌活、柴胡、桔梗)。如既裂,急塗藥瘡口內(宜蛇頭瘡方)。一曰代指,不拘何指指頭,先腫焮熱掣痛,然後於爪中間結膿潰破,甚者爪甲俱脫。
蓋爪者,筋之餘,筋賴血養,血熱甚,注於指端,故成此症。俗謂之貢爪,病同大指疽,然無蘊毒,故不青黑,亦不殺人。丹溪以烏梅入醋研浸患處,立效。《入門》以蒲公英摘取白汁多塗立差。《綱目》以生雞子開一孔,將指浸之,浸三個即愈。《醫鑑》以忍冬藤、蒲公英濃煎湯浸,極妙。
此皆治代指之法,以代指為小症,不必服藥也。一曰鰍肚,生手指根節,或中節上,亦焮熱,亦腫痛,亦釀膿,亦潰爛,較大指疽則輕,比代指則重,此則全由風熱毒也(宜清熱消毒飲)。一曰髮指,俗謂之丫指,生兩指中間相連處,其疼痛往往徹骨難當,亦由風熱毒結聚也(宜清熱消毒飲,外塗拔毒散)。夫自肩至手指,腫毒之多如此,安可不詳求治法哉。
乃若冬月胃受烈風寒冰,手足皸裂,血出作痛(宜黃蠟膏、豬腦酒)。雖非腫毒一例,然既在手,故類及焉,以見治法之不可略也(是書所及遍身外症方論,雖多采前人醫籍,然大半則以《瘍科選粹》為主)。
白話文:
如果毒素發作在腋下和手臂,或在兩手掌中,出現怕冷發抖、高燒、喉嚨乾燥想多喝水、嘔吐、心煩意亂,脈搏又大又快,這表示是內部深處的毒瘡,大概七八天可以發汗,如果無法發汗就會死亡(初期應該服用內托榮衛湯來幫助發汗,之後再服用黃連解毒湯來散毒)。手腕上的癰,屬於手三陰經的風熱毒所致,長在手彎曲的地方,紅腫疼痛(適合用玉樞丹稍微加一點蟾酥來塗抹)。兩手背長癰,叫做手發背,呈現漫腫且沒有膿頭的樣子,這是三陽經的風熱鬱積所導致(適合用仙方活命飲,再加黃芩、黃連、山梔子、桔梗、升麻,如果是寒症就加桂枝,熱症就加薑黃)。兩手心長毒瘡,叫做穿掌,也叫做穿窟天蛇。
如果毒瘡偏在手掌邊緣,就叫做穿邊天蛇,這是心包絡經積熱所導致(適合用仙方活命飲,再加桂枝、薑黃)。這兩種病症,體格強壯的人應該考慮用發汗或攻下的方法來治療(有表症就用紫金丹發汗,有裡症就用一粒金丹來攻下)。如果是年老體弱或已經潰爛後,就應該用人參、黃耆等藥材來補養身體、托毒外出(適合用黃耆木香散、十全大補湯)。如果風熱積毒,結在大腸經的部位,導致虎口發毒,紅腫熱痛,就叫做合谷疽,也叫做臂蟹毒,或者手丫刺(適合用仙方活命飲,再加桂枝、薑黃、升麻、桔梗)。治療方法可用發汗、攻下、補養三種,依照前面的例子來酌量使用。
至於手指上長毒瘡,有五種:第一種叫做大指疽,專門長在大拇指指頭上,一開始像小米粒一樣小,感覺有點癢痛,漸漸變大像豆子、桃子或李子一樣大,顏色可能青色、紫色、突然變黃色、黑色,可能癢、麻木、或痛徹心扉,這是因為肺經積熱所導致,要趕快發汗(適合用烏金散、紫金丹)。體格強壯的人要趕快攻下(適合用五利大黃湯)。這屬於重症,所以有人患上這個病,如果手指顏色變黑,表示手指已經壞死,要趕快截斷,不然黑色蔓延到手臂就會沒救。
如果出現心痛、嘔吐、吃不下東西和牙縫出血等症狀,就會死亡。還有一種叫做天蛇頭,除了大拇指外,不論哪根手指的指頭上長毒瘡,紅腫熱痛,化膿後,裂開的樣子像蛇頭,所以得名,這是心包絡積熱所導致(適合用芩連消毒飲、仙方活命飲,再加羌活、柴胡、桔梗)。如果已經裂開,要趕快塗藥在傷口內(適合用蛇頭瘡方)。第二種叫做代指,不論哪根手指的指頭,先是腫脹發熱刺痛,然後在指甲中間結膿潰破,嚴重的指甲會脫落。
因為指甲是筋的末端,筋要靠血來滋養,血熱太嚴重,灌注到指尖,所以造成這種病症。民間叫做貢爪,跟大指疽類似,但沒有蘊積的毒,所以不會變成青黑色,也不會致命。朱丹溪用烏梅加醋研磨後浸泡患處,效果很好。《醫學入門》用蒲公英的白色汁液塗抹,馬上就好。《本草綱目》用生雞蛋開一個洞,把手指浸泡進去,浸泡三個就好。《醫鑑》用忍冬藤、蒲公英濃煎後浸泡,效果極好。
這些都是治療代指的方法,因為代指是小病,不需要吃藥。第三種叫做鰍肚,長在手指的根部關節或中間關節,也是紅腫熱痛、化膿潰爛,比大指疽輕,比代指重,這是因為風熱毒所導致(適合用清熱消毒飲)。第四種叫做髮指,俗稱丫指,長在兩根手指中間相連的地方,疼痛往往痛徹骨髓,也是風熱毒聚集所導致(適合用清熱消毒飲,外塗拔毒散)。從肩膀到手指,腫毒的種類這麼多,怎麼可以不詳細了解治療方法呢?
至於冬天胃部受到強烈的風寒,導致手腳皮膚龜裂,出血疼痛(適合用黃蠟膏、豬腦酒)。雖然不屬於腫毒,但因為也是在手上,所以順帶一提,用來表明治療方法不可忽略(本書所記載的全身外症方論,雖然大多參考前人的醫書,但主要還是以《瘍科選粹》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