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五 身形門 (3)
卷二十五 身形門 (3)
1. 筋骨皮肉毛髮病源流
審是而筋之為病,其可忽哉。
【舒筋法】,《得效》曰:此法治破傷後,筋攣縮不能伸,他病筋縮亦可。大竹管長尺余,兩頭鑽一竅,系以繩,掛於腰間,每坐舉足搓袞之,勿計工程,久當有效。一人墜馬折脛,腳筋攣縮,不能行步,遇道人傳以此法,數日便愈如常。
骨也者,所以為一身之撐架,猶屋之有梁柱然也。屋非梁柱不能豎,人非有骨不能立也。經言腎主骨,又言骨者髓之府,是惟腎氣足,故髓充滿,髓充滿,故骨堅強也。骨有本,顴骨也。凡人一身骨格,有大有小,骨大者顴必大,骨小者顴必小,驗之人人。而《靈樞》之言益足信也。
凡人一身之骨,最大者脊骨也。經言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顀,長三尺,脊節謂之顀,脊窮謂之骶,是不但為骨之最大,且居中麗正,一身之骨胥於是附,猶屋之正梁,且為一身之骨之主也。而其為病,約有四端:一曰寒,《內經》言: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厚衣不能溫。
然不凍慄者,以是人素腎氣勝,以水為事。太陽氣衰,腎脂枯不長,一水不能勝兩火。腎者水也,而生於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凍慄者,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臟也,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能凍慄。病名骨痹,是人當攣節也。據經之言,骨寒之病甚深,非但浮淺惡寒之謂也(宜溫腎散加附子、肉桂、虎骨)。
一曰熱,其熱從骨間蒸發,按之雖不甚烙手,然覺有鬱蒸不可耐狀,有非飲湯引水所能解,其板齒必乾燥,以齒者骨之餘,板齒尤諸齒之門戶,骨熱故板齒乾燥,即經言髓涸齒乾,乃為骨熱病者是也(宜滋陰降火湯加鱉甲、地骨皮)。其或因骨熱至四肢,緩弱不舉,駸駸成骨痿之症矣。
一曰痿,《內經》言: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內伐,內伐則熱舍於腎。腎者水臟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也。據經之言,骨痿之病,由於骨熱,非但尋常疲弱之謂也(宜虎潛丸)。一曰痛,人身之痛,或由風淫濕滯,或由血刺痰攻,淺不過肌肉皮毛,深亦止經格臟腑。
若入里徹骨,作酸作疼,雖因寒因熱有不同,要其損傷勞極,為至甚而無加矣(宜虎骨散、二妙散)。他如久立傷骨,骨傷之病,或亦有痛者,或漸至成痿者,當受傷之初,不可不急救也(宜補骨脂、牛骨髓、鹿茸、骨碎補)。迨至骨絕,齒必黃落,雖有藥餌,不可救矣,經故斷之為十日死。
【骨病症治】,《難經》曰: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直指》曰:骨為髓之藏,髓者,飲食五味之實秀也,髓虛則骨虛,勢所必至也。又曰:骨熱病,當與骨蒸門參看。《資生》曰:扁鵲云:病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酒醴之所及也;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矣。夫病在骨髓,扁鵲以為難,則骨髓有病,病亦惙矣。
白話文:
仔細審視筋的疾病,它怎能被輕忽呢?
【舒筋法】,《得效》中說:這種方法治療外傷後筋攣縮無法伸直,其他疾病引起的筋縮也可以用。用長一尺多、兩頭鑽孔的大竹管,用繩子綁住,掛在腰間,每次坐著抬起腳來,用腳搓滾竹管,不要計較時間,久了自然有效。有一個人從馬上摔下來,小腿骨折,腳筋攣縮,無法行走,遇到一位道人傳授這個方法,幾天就好了,恢復如常。
骨頭,是身體的支撐架,就像房屋的樑柱一樣。房屋沒有樑柱就無法豎立,人沒有骨頭就無法站立。經書說腎主骨,又說骨頭是骨髓的府邸,只有腎氣充足,骨髓才會充滿,骨髓充滿,骨頭才會堅強。骨頭有根本,就是顴骨。一般來說,人的一身骨骼,有大有小,骨頭大的人顴骨一定大,骨頭小的人顴骨一定小,檢驗每個人的情況都如此。《靈樞》說的話更加可信。
人的一身骨骼中,最大的是脊椎骨。經書說從脊骨向下到尾骶骨,共有二十一個椎骨,長三尺,脊椎的關節叫做椎,脊椎的末端叫做骶。脊椎骨不僅是最大的骨頭,而且居於身體中央,端正挺直,全身的骨頭都附著在上面,就像房屋的正樑一樣,是全身骨頭的主宰。脊椎的疾病,大概有四種情況:
一是寒冷,《內經》說:有的人身體寒冷,用熱水燙、火烤都不能感到熱,穿厚衣服也不能感到溫暖。雖然不會被凍得發抖,那是因為這個人本身腎氣比較旺盛,擅長於處理水液。太陽之氣衰弱,腎的脂肪枯竭不生長,一個腎的水液無法勝過心肝的兩團火。腎屬水,而生長於骨,腎氣不生,骨髓就不能充滿,所以寒冷會深入到骨頭。之所以不會凍得發抖,是因為肝屬一陽,心屬二陽,而腎是孤立的臟器,一個腎的水液無法勝過心肝的二火,所以不會凍得發抖。這種病叫做骨痹,這個人關節會攣縮。《內經》說,骨寒的病非常深,不只是表面怕冷而已(應該用溫腎散,加附子、肉桂、虎骨)。
二是熱,熱從骨頭間蒸發出來,按起來雖然不怎麼燙手,但感覺有悶熱鬱積難以忍受,不是喝湯飲水就能解決的,牙齒一定乾燥,因為牙齒是骨頭的餘緒,板齒更是牙齒的門戶,骨頭熱所以板齒乾燥,這就是《內經》說的骨髓枯竭牙齒乾燥,是骨熱的病症(應該用滋陰降火湯,加鱉甲、地骨皮)。如果因為骨熱導致四肢緩慢無力,舉不起來,漸漸變成骨痿的症狀。
三是痿,《內經》說:腎氣發熱就會導致腰脊不能舉起,骨頭枯槁骨髓減少,發展成骨痿。如果遠行勞累,遇到大熱天口渴,口渴就會導致陽氣內伐,內伐就會導致熱聚集在腎。腎屬水,現在水不能勝火,就會導致骨枯髓虛,所以腳無力承擔身體的重量,發展成骨痿。根據《內經》的說法,骨痿的病,是因為骨熱引起的,不只是平常的疲勞虛弱(應該用虎潛丸)。
四是痛,人身體的疼痛,有的是因為風邪、濕氣停滯,有的是因為血瘀、痰積阻礙,淺則不過肌肉皮膚毛髮,深也只在經絡臟腑。如果深入骨頭,造成酸痛,雖然因寒因熱有所不同,但大多是因為損傷勞累到極點,沒有更嚴重的了(應該用虎骨散、二妙散)。其他像是久站傷骨,骨傷的疾病,有時也會疼痛,有時漸漸變成骨痿,應該在受傷初期就趕快救治(應該用補骨脂、牛骨髓、鹿茸、骨碎補)。等到骨頭完全壞死,牙齒一定會發黃脫落,即使有藥物也無法救治,所以經書斷定會十天內死亡。
【骨病症治】,《難經》說:少陰腎經,是冬天的脈象,潛伏於下並濡養骨髓。《直指》說:骨是骨髓的儲藏處,骨髓是飲食五味的精華,骨髓虛弱則骨頭虛弱,這是必然的。《直指》又說:骨熱的病,應當參考骨蒸門來診斷。《資生》說:扁鵲說,病在皮膚紋理,可以用湯藥、熨敷治療;在血脈,可以用針石治療;在腸胃,可以用酒類治療;如果在骨髓,即使是掌管命運的神仙也無可奈何。病在骨髓,扁鵲認為很難治,那麼骨髓有病,病情也很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