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四 (6)
卷二十四 (6)
1. 附錄《尤氏喉科秘傳》
吾邑尤氏,為喉科專家,世傳秘法,茲幸得之,故特附於此。
其書曰:喉症一二日腫痛,三四日勢定,有形,每至三日必發寒熱,或頭痛,刻刻吹藥,總不可緩,方有生機。喉痹者,總名,屬風屬痰屬熱,皆因火鬱而兼熱毒,致生乳蛾等症,大要去風痰,解熱毒,其症自愈。
單乳蛾多因酒色鬱結而生,其症生喉旁,初起一日痛,二日紅腫,三日有形,如細白星,發寒熱者凶,四日凶勢定,大約四五日可愈,吹青藥五分,黃藥一分,後黃二青三同吹,出痰,兼服煎劑(宜喉症主方),俟大便走後,症自痊矣。如至三日,喉中但紅腫而無細白星,即為喉癰,宜辨。
雙乳蛾,細白星左右俱有,藥照前用。左屬心,右屬肝,煎藥於主方內左宜加黃連、犀角,右宜加赤芍、柴胡,雙蛾則兼用之,大便閉加枳殼、元明粉。連珠蛾,二白星上下相連,又或狀如纏袋,用藥照前。單蛾輕,雙蛾重,連珠更重。喉癰,過食辛辣炙煿厚味醇酒,感熱而發,屬肺,無形狀,止紅腫而痛,重者亦發寒熱頭痛,四五日可愈,用青藥加黃藥少許,內服藥(宜膠子蜜調藥,喉症主方)。
喉癬為虛火上炎,肺金太旺,致攻咽喉,生紅絲如哥窯紋,如秋海棠葉背後紋,飲食阻梗,咽痛,雖不喪命,不能速愈,用青藥頻吹,不時噙膠子藥,再服主方,加土貝母下氣。須戒憂思怒憤酒色,忌一切鮮食物,及動風動火之物,用藥醫治,一月可愈。若不守戒,不忌口,用藥遲延,必至症重難愈,久則聲啞,而肺金受傷,不治。
喉菌屬憂鬱血熱氣滯,婦人多患之,狀如浮萍略高,面厚紫色,生喉旁,初起用青九黃一,後黃二青三,內服主方,不可間斷,亦難速效,輕則半用或二十日可愈,重則經月或月餘,治之得法可愈,亦須守戒忌口。⿰⿱𠂝丂阝舌喉癰,凡肥人感熱性躁者,多患此,煎藥犀角地黃湯加減,吹用黃藥,但此須吹至舌根下兩旁,時刻難間,方能速愈,喉內用青十黃一,亦須勤吹。凡舌下生如小舌樣者為⿰⿱𠂝丂阝舌,連喉腫痛即為喉癰,喉不痛者非癰也。
大抵⿰⿱𠂝丂阝舌兼喉癰而發者,十有六七,其勢凶。喉閉,傷寒後發難治,為氣閉不能,無形無聲。纏喉風,曰纏者,自頤纏擾赤色,寒熱,心中躁急而發,先兩日必胸膈氣緊,出氣短促,忽然咽喉腫痛,手足厥冷,頸如絞轉,熱結於內,腫擾於外,且麻且癢,喉內紅絲纏緊,手指甲白色,手心壯熱,喉腫而大,風痰壅盛如鋸是也,最為急症。初起一日,即用藥頻吹,更服藥猶可治。
若過一日夜,目直視,喉中雷鳴者不治。燈火近口即吹滅者不治。若喘急額汗,危在旦夕矣。倘下藥俱加牛黃。已上諸症,十難一生,不可輕治。傷寒後患連珠蛾及喉閉者,不治,其症喉項強硬,目睛上視,故多不治也。凡喉症非急者,一二日未必發寒熱,症尚輕緩,至第三日必寒熱,症必加重,須審二便通閉。如通,症亦可減,不過浮游之火,上攻咽喉,宜服消風清熱降火解毒藥,即愈。
白話文:
本邑尤氏家族為喉科專家,世代相傳獨門秘方,今幸得其法,特此附錄。
書中記載:喉嚨疾病初期一二日腫痛,三四日症狀穩定,出現明顯病灶。每逢第三日必定發冷發熱,或伴隨頭痛,需時時吹藥,不可延誤,才能有生機。喉痹是總稱,包括風、痰、熱三種病因,皆因肝火鬱結,兼有熱毒,導致乳蛾等症,治療重點在於祛風化痰,解熱毒,如此病情自然痊癒。
單乳蛾多因縱慾過度而起,病灶生於喉嚨旁,初起一日疼痛,二日紅腫,三日出現如細小白點的病灶,伴隨發冷發熱者預後不良,第四日病情趨於穩定,大約四五天痊癒。先吹青藥五分,黃藥一分,之後改為黃藥二分、青藥三分混合吹藥,直至排出痰液,同時服用煎劑(宜用喉症主方),待大便通暢後,病情自然痊癒。如果到了第三天,喉嚨只是紅腫沒有細小白點,則為喉癰,需區別診斷。
雙乳蛾是指左右兩側都有細小白點,用藥方法同前。左側屬心,右側屬肝,煎藥時在主方中,左側需加黃連、犀角,右側需加赤芍、柴胡,雙蛾則兩者都加,若大便不通則再加枳殼、元明粉。連珠蛾是指兩個小白點上下相連,或狀似串珠,用藥方法同前。單蛾較輕,雙蛾較重,連珠蛾最重。喉癰是由於過食辛辣炙烤厚味及醇酒,感受熱邪而引起,屬於肺部疾病,沒有明顯病灶,只有紅腫疼痛,嚴重者也會發冷發熱頭痛,四五天痊癒。用青藥加少許黃藥吹喉,內服藥物(宜用膠子蜜調藥,喉症主方)。
喉癬是由於虛火上炎,肺金太旺,侵犯咽喉,出現紅色絲狀物,如同哥窯瓷器紋路或秋海棠葉背的紋理,飲食受阻,咽喉疼痛,雖不致命,但不易痊癒。需頻頻吹青藥,不時含服膠子藥,並服用主方,再加土貝母以瀉肺氣。務必戒除憂思怒憤、縱慾,忌食一切生冷食物及動風動火之物,遵照醫囑用藥,約一個月痊癒。若不遵守戒律,不忌口,延誤治療,病情必定加重難治,久而久之會聲音嘶啞,甚至肺金受損,無法治愈。
喉菌多因憂鬱、血熱、氣滯所致,婦女多發,病灶如浮萍般略微隆起,顏色暗紫,生於喉嚨旁。初期用青藥九分,黃藥一分,之後改為黃藥二分,青藥三分,內服主方,不可間斷,療程較長,病情輕者半月或二十天可癒,嚴重者需一個月或更久,治療得法方能痊癒,也需遵守戒律忌口。 ⿰⿱𠂝丂阝舌喉癰多發生於肥胖體質、性情急躁的人,因感受熱邪而發病,煎藥時用犀角地黃湯加減,吹藥時用黃藥,但需吹到舌根下兩側,務必經常吹藥,才能快速痊癒。喉嚨內則用青藥十分,黃藥一分,也要勤加吹藥。凡舌下長出如小舌狀者為⿰⿱𠂝丂阝舌,伴隨喉嚨腫痛則為喉癰,喉嚨不痛者則非癰。
大多數⿰⿱𠂝丂阝舌合併喉癰發病,佔七成以上,病情凶險。喉閉,常發生於傷寒之後,難以治療,因氣機閉塞,無明顯病灶,也無法發聲。纏喉風,顧名思義,是指紅腫從下巴蔓延至喉嚨,伴隨發冷發熱,心煩躁急而發病。發病前兩天必有胸悶氣緊,呼吸短促,突然咽喉腫痛,手腳厥冷,頸部如絞轉般疼痛,內熱外腫,又麻又癢,喉嚨內有紅色絲狀物纏繞,指甲蒼白,手心發熱,喉嚨腫大,如同被鋸子鋸到一樣,為極其危急的病症。初期一日內即刻用藥頻頻吹喉,並服用藥物尚可治療。
若超過一日一夜,眼睛直視,喉嚨有雷鳴聲者則不治。燈火靠近嘴巴即被吹滅者不治。若喘息加劇,額頭出汗,則危在旦夕。此時用藥需加入牛黃。以上諸症,十之八九難以治愈,不可輕忽。傷寒後患連珠蛾及喉閉者,預後不良,症狀為頸項僵硬,眼睛上視,故多不治。一般喉嚨疾病初期,一二日未必發冷發熱,症狀尚輕,到第三日必定發冷發熱,病情加重,需觀察大便是否通暢。若大便通暢,病情也可減輕,這只是浮游的火邪上攻咽喉,宜服用消風清熱、降火解毒的藥物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