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三 (21)
卷二十三 (21)
1. 口齒唇舌病源流
舌為心苗,舌本絡於脾口,故舌病多屬心。而其病之最重者有六:一為木舌,由心脾熱壅,舌腫粗大,漸漸硬塞滿口,氣不得吐,如木之不和軟者然,不急治,即塞殺人(宜黃連湯、清熱如聖散、琥珀犀角膏)。外以針日砭八九次,令出血二三盞,自然腫消痛減。蓋舌為心苗,心主血,故血出而愈,再用藥敷之可也(宜龍腦破毒散五分,指蘸擦,又硼砂末以生薑片蘸揩,少時即消)。
一為重舌,亦由心脾熱盛,舌根下生形如小舌,口不能聲,飲食不通,須急服藥,先開關竅(宜如聖勝金錠),再瀉心火(宜青黛散、一味黃連湯)。外以針刺出惡血,以竹瀝調黃柏末塗之。其有著頰裡及上齶如此者,名曰重齶。其著齒齦上如此者,名曰重齦。皆刺去惡血,內服藥(宜青黛散)。
一為舌長舌短。舌吐長不能收,名曰陽強。舌縮短不能言,名曰陰強。陽強之症,如仲景言傷寒熱病後,犯房得病,為陰陽易,舌出數寸而死。又如《醫說》言傷寒熱病後,舌出寸余,累日不收,必以片腦為末,摻舌上,應手而縮,須用五錢方效。又如《入門》言:一婦因產子,舌出不收,醫以硃砂敷其舌,令作產子狀,兩女扶挾之,乃於壁外擲瓦盆於地作聲,聲聞而舌收是也。陰強之症,如《靈樞》言:足厥陰氣絕,則舌卷而短。
厥陰者,肝也,肝主筋,聚於陰器,而絡於舌本,故肝絕則舌卷囊縮。又言,舌者,心之官,心病者,舌卷而短是也。一為舌上生苔,則由邪氣傳裡,津液結搏之故。若邪在表者,舌無病也,方其邪初傳裡之時,胸中之寒與丹田熱火相激,則苔生而滑。迨寒變為熱,則舌苔不滑而澀,以熱耗津液,滑者已干也。
若熱聚於胃,則舌苔便黃。至熱已極,則舌苔黑色,黑為腎色,病已傳入少陰。故《靈樞》曰:熱病口乾舌黑者死。《入門》曰:凡舌黑,俱系危症也。若舌色淡黑,如淡墨一般,乃腎虛火炎,為無根之火,與苔黑不同。一為舌生芒刺,皆由熱結之故。或因心勞火盛,而生瘡菌(宜琥珀犀角膏)。
或因脾熱,而舌苔乾澀如雪(宜冰柏丸)。或因畜熱,而舌燥澀如楊梅刺(宜厚片生薑蘸蜜丸揩立消)。或因熱結,而舌生紅粟點(宜竹瀝調寒水石末塗之)。一為自齧舌頭。《靈樞》曰:自齧舌者,厥逆走上,脈氣皆至也。少陰氣至,則齧舌。少陽氣至,則齧頰。陽明氣至,則齧唇。
據此,則舌頰唇各從其所屬經氣,逆而上齧也(俱宜神聖復氣湯)。六者之外,又有舌心生瘡,及破裂者(宜黃連瀉心湯)。有舌頭忽然腫硬如石,血出如湧泉者(宜蒲黃散)。有不硬,惟腫痛流血者(宜涼血清脾飲、犀角地黃湯)。有舌腫滿口不能出聲者(宜蒲黃散)。
白話文:
舌頭是心臟的外在表現,舌根連接脾胃,所以舌頭的疾病大多與心臟有關。其中最嚴重的有六種:
第一種是「木舌」,由於心脾積熱,導致舌頭腫大粗糙,慢慢變硬塞滿嘴巴,無法說話,感覺像木頭一樣僵硬。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因為堵塞而死亡(適合使用黃連湯、清熱如聖散、琥珀犀角膏等藥物)。可以輔以外科針灸放血,每次放二三小杯血,腫脹自然消退,疼痛減輕。因為舌頭是心臟的外在表現,心臟主導血液,所以放血後會好轉,再用藥塗抹即可(適合使用龍腦破毒散擦拭,或用生薑片沾硼砂末擦拭,很快就會消腫)。
第二種是「重舌」,也是由於心脾熱盛,舌頭根部下方長出像小舌頭的東西,導致無法發聲、進食困難。必須馬上服藥,先開通氣機(適合使用如聖勝金錠),再清瀉心火(適合使用青黛散、一味黃連湯)。可以輔以外科針刺放惡血,再用竹瀝調和黃柏末塗抹。如果長在臉頰內側或上顎,稱為「重顎」,如果長在牙齦上,稱為「重齦」。都應該針刺放惡血,再內服藥物(適合使用青黛散)。
第三種是「舌長舌短」。舌頭伸出來無法收回去,稱為「陽強」。舌頭縮短無法說話,稱為「陰強」。陽強的症狀,例如張仲景所說,傷寒熱病後性行為所導致的疾病,屬於陰陽易,舌頭伸出數寸而死。又如《醫說》所說,傷寒熱病後,舌頭伸出一寸多,多日無法收回,必須用冰片研末塗在舌頭上,才能馬上縮回,但需要五錢冰片才能生效。又如《入門》所說,一位婦女因為生產,舌頭伸出無法收回,醫生用硃砂塗抹她的舌頭,讓她做出生產的樣子,由兩位女子攙扶著她,在牆外敲碎瓦盆發出聲響,聽到聲音後舌頭就收回去了。陰強的症狀,如《靈樞》所說,足厥陰的氣絕,就會導致舌頭捲曲變短。厥陰指的是肝臟,肝臟主管筋,匯聚在陰部,並連接到舌根,所以肝氣衰竭就會導致舌頭捲曲、陰囊萎縮。又說,舌頭是心臟的器官,心臟有病,舌頭就會捲曲變短。
第四種是「舌苔」,是由於邪氣深入體內,導致津液凝結而成。如果邪氣在體表,舌頭就不會有問題。當邪氣剛開始進入體內時,胸中的寒氣與下丹田的熱火相互衝擊,就會產生光滑的舌苔。等到寒氣轉為熱氣,舌苔就會變得粗澀,因為熱氣消耗了津液,原本光滑的舌苔變乾了。如果熱氣聚集在胃部,舌苔就會變黃。如果熱氣極盛,舌苔就會變黑,黑色是腎的顏色,表示疾病已經傳入少陰經。所以《靈樞》說:熱病口乾舌頭變黑的人會死亡。《入門》說:凡是舌頭變黑的,都是危險的症狀。如果舌頭顏色淡黑,像淡墨一樣,表示腎虛火旺,是無根之火,與苔黑的情況不同。
第五種是「舌生芒刺」,都是由於熱氣鬱結所致。可能是因為心勞火盛,導致舌頭長瘡(適合使用琥珀犀角膏)。也可能是因為脾熱,導致舌苔乾燥粗糙如雪(適合使用冰柏丸)。也可能是因為體內積熱,導致舌頭乾燥粗糙如楊梅刺(適合用厚薑片蘸蜂蜜擦拭)。也可能是因為熱結,導致舌頭長出紅色小點(適合用竹瀝調和寒水石末塗抹)。
第六種是「自己咬到舌頭」。《靈樞》說:自己咬到舌頭,是厥逆之氣向上衝,脈氣都到了的緣故。少陰的氣到了,就會咬到舌頭;少陽的氣到了,就會咬到臉頰;陽明的氣到了,就會咬到嘴唇。根據這個說法,舌頭、臉頰、嘴唇各自受到所屬經脈氣的影響,反逆向上導致咬到自己(都適合使用神聖復氣湯)。
除了以上六種,還有舌心長瘡、舌頭破裂的情況(適合使用黃連瀉心湯)。有舌頭突然腫硬如石頭,出血如湧泉的情況(適合使用蒲黃散)。有不硬,只是腫痛流血的情況(適合使用涼血清脾飲、犀角地黃湯)。有舌頭腫脹塞滿嘴巴無法發聲的情況(適合使用蒲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