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三 (19)
卷二十三 (19)
1. 口齒唇舌病源流
有風痛者,遇風即痛,先發浮腫,隨後作痛者(宜消風散)。有虛氣攻牙痛,血出,或癢痛者(宜骨碎補二兩,切,瓦鍋緩火炒黑,為末擦牙,吐咽俱可,且不獨治牙痛,牙動將落者,擦之不復動)。有風熱積壅,一切牙痛,並口氣者(宜紫金散)。有腫高而軟者,內必有膿(宜針刺,膿出自愈)。
有牙根腐爛,出血不止者(宜犀角地黃湯,外擦人中白散)。有牙宣露,痛而出血者(宜乾絲瓜藤煅搽即止,並以地骨皮煎湯漱)。有齒縫中血滲出者(宜苦參一兩、枯礬一錢,研搽,日三,驗)。有牙根出血不止者(宜含川芎,多瘥)。有出血不止,甚至動搖者(宜白蒺藜研末,旦旦擦之)。
有牙齒挺長出一二分者(宜常咋生地,妙)。有齒日長,漸至難食,名髓溢病者(宜白朮煎湯漱服效)。有牙根腫,極痛,微赤有白泡,舌尖粉碎者(宜兒茶散吹之)。有疳䘌牙齦,臭爛多膿,唇頰穿破不愈者(宜膽礬散、血竭散、麝香散及秘方)。有牙癰,名附牙,由陽明熱毒者,必先刺出惡血,後服藥(宜清胃散、黃連消毒飲)。
有牙癰後頰車穴閉,口不能張,由體屬陰虛內熱,脈細數上出,其病在絡,藥餌一時難效者(宜宣通絡痹方)。有骨槽風,又名穿腮毒者,由憂愁驚恐,悲傷思慮所致,初起生耳下及頸項,隱隱皮膚之內,有小核,漸大如胡桃,牙齦腫痛,寒熱大作,腐爛不已,日增紅腫,或左或右,或上或下,牙關緊急,不能進食,必用鵝翎探吐風痰,內速服藥(宜黃連解毒湯,仙方活命飲加元參、桔梗、柴胡、黃芩),忌刀針及點藥。如破傷入風,虛火上升,嘔吐血痰,臭穢不食,必至不可救矣。
有腎元虛乏,牙齦宣露動搖者,必當大補(宜八味丸、還少丹)。小兒鑽牙疳者,牙根尖穿出牙根外,內芒刺觜唇作痛,用針挑破牙面好肉,以手取去本牙,出血不止,以濕紙貼換二三次,其血自止,又戒厚味,牙可復生(宜犀角地黃湯,外以百藥煎、五倍子、青鹽煅各錢半,銅綠一錢為末,日摻二三次神效,兼治一切牙齦疳蝕)。
又小兒牙疳,並小兒口瘡,其色通白,及為風疳蝕透(宜白姜蠶炒黃,拭去蠶上黃肉毛,研末,蜜和敷之,立效)。他如齒壅,乃齦間長出努肉也,由好食動風物之故(宜生地汁一杯,皂角數片,炙熱淬汁內,再炙再淬,汁盡為度,曬為末,敷之愈)。又如斗齒,乃被打傷動搖也(宜蒺藜根灰敷之,動牙即牢)。
又如齒折多年不生(宜雄鼠脊骨煅研末,日日揩之,甚效)。又如齒齘,乃睡中上下齒相摩有聲,由胃熱故也(宜取本人臥席下塵一捻,納口中,勿令知,即差)。又如齒齼,由多食酸之故(宜嚼胡桃肉良)。又如齒黃,其由積垢者勿論,大約脾腎二經之熱所致也(宜燒糯糠取白灰,日日揩擦)。
白話文:
牙齒、嘴唇、舌頭疾病的病因和治療
- 風痛:如果遇到風就牙痛,先是浮腫,然後開始疼痛,這情況適合服用消風散。
- 虛氣攻牙痛:如果是虛弱的氣侵犯牙齒導致牙痛,有出血或癢痛的狀況,適合用骨碎補二兩,切開後在瓦鍋中用小火炒黑,磨成粉末擦牙,吞下或吐掉都可以,這不僅能治牙痛,也能治療快要脫落的鬆動牙齒,擦了之後就不會再鬆動。
- 風熱積聚:因風熱積聚導致的各種牙痛和口臭,適合使用紫金散。
- 牙齦腫脹柔軟:如果牙齦腫脹高起且柔軟,裡面一定有膿,可以用針刺破,膿出來就會好。
- 牙根腐爛出血不止:適合用犀角地黃湯,同時外擦人中白散。
- 牙齦外露,疼痛出血:適合用乾絲瓜藤燒成灰擦拭,並用地骨皮煎湯漱口。
- 牙縫中滲血:適合用苦參一兩和枯礬一錢磨成粉末擦拭,一天三次,效果很好。
- 牙根出血不止:適合含著川芎,通常會好轉。
- 出血不止甚至牙齒鬆動:適合用白蒺藜磨成粉末,每天早晨擦拭。
- 牙齒突出長出一兩分:適合經常咀嚼生地,效果很好。
- 牙齒每天都長長,難以進食,稱為髓溢病:適合用白朮煎湯漱口並服用。
- 牙根腫痛,非常痛,微微發紅,有白色小泡,舌尖潰爛:適合用兒茶散吹在患處。
- 牙齦腐爛,有臭味和膿,嘴唇和臉頰潰破不癒合:適合用膽礬散、血竭散、麝香散以及其他秘方。
- 牙癰(附牙),因陽明經熱毒引起:必須先用針刺放出惡血,再服用清胃散或黃連消毒飲。
- 牙癰後導致頰車穴閉塞,嘴巴無法張開,原因是身體陰虛內熱,脈搏細而快,病在經絡,吃藥一時難以見效:適合使用宣通絡痹方。
- 骨槽風(又名穿腮毒),因憂愁驚恐、悲傷思慮引起:初期在耳朵下方和頸部皮膚下出現小硬塊,逐漸增大如胡桃,牙齦腫痛,寒熱交替發作,不斷腐爛,紅腫日益增加,可能發生在左邊或右邊,或上或下,牙關緊閉,無法進食。必須用鵝翎探入喉嚨吐出風痰,同時迅速服藥(黃連解毒湯或仙方活命飲加元參、桔梗、柴胡、黃芩),忌諱用刀針或點藥。如果因外傷感染風邪,虛火上升,嘔吐血痰,氣味惡臭,不能進食,就會無藥可救。
- 腎元虛弱,牙齦外露鬆動:必須大補腎氣,適合服用八味丸或還少丹。
- 小兒鑽牙疳:牙根尖穿出牙根外,內部的芒刺刺痛嘴唇。用針挑破牙面好肉,用手拔出牙齒,如果出血不止,用濕紙貼換兩三次,血就會止住,同時要戒食濃厚的食物,牙齒可以重新長出來。適合服用犀角地黃湯,外用百藥煎、五倍子、青鹽煅燒各半錢,銅綠一錢磨成粉末,每天塗抹兩三次,效果極好,同時也能治療各種牙齦腐蝕。
- 小兒牙疳和小兒口瘡,顏色呈白色,或被風疳腐蝕:適合用白僵蠶炒黃,擦去蠶上的黃毛,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敷在患處,立即見效。
- 齒壅:牙齦間長出突起的肉,因經常吃容易引起風邪的食物所致,適合用生地汁一杯,加上幾片皂角,炙烤後放入汁中,再炙烤再放入,直到汁用完,曬乾磨成粉末敷在患處即可痊癒。
- 斗齒:因被打傷導致牙齒鬆動,適合用蒺藜根燒成的灰敷在患處,鬆動的牙齒就會牢固。
- 牙齒斷裂多年不長出來:適合用雄鼠脊骨燒成灰磨成粉,每天擦拭,效果很好。
- 齒齘:睡覺時上下牙齒相互摩擦發出聲音,是由於胃熱引起的,適合取本人睡的席子下面的灰塵一撮,放在口中,不要讓本人知道,就能好轉。
- 齒齼:因為吃太多酸性食物導致,適合咀嚼核桃肉。
- 牙齒發黃:如果是污垢堆積引起的則不論,大多是脾腎兩經有熱引起的,適合用燒過的糯米糠取白灰,每天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