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三 (18)
卷二十三 (18)
1. 口齒唇舌病源流
齒者,腎之標,骨之本也。齒又為手足陽明經所過。上齒隸坤土,足陽明胃脈貫絡也,止而不動,喜寒惡熱。下齒屬手陽明大腸脈絡也,嚼物動而不休,喜熱惡寒。故為病不一,甚則動搖,齦齗袒脫,作痛不已。虛則齒豁,枯焦而搖落矣。然而齒之為病,大約有七。一為風熱痛,由外風與內熱相搏,齒齦腫痛,有膿水流出,且臭穢是也,急以荊芥煎湯含漱,內服藥(宜犀角升麻湯)。二為風冷痛,雖痛而齦不脅,亦不蛀,日漸動搖是也(宜溫風散,並以開笑散含漱)。
三為熱痛,由腸胃間積熱,故齦腫爛臭穢(宜涼膈散加酒大黃為君,知母、石膏、升麻為佐,噙咽效)。又內有濕熱,被風冷所鬱而作痛(宜當歸龍薈丸)。又胃中有熱而痛,喜冷惡熱(宜清胃散、瀉胃湯)。又灑家因酒熱,常患牙痛(宜以冷水頻頻含漱)。久年齒痛,黑爛脫落,必吸涼稍止,乃膏粱濕熱之火所蒸也,必下之(宜調胃承氣湯加黃連)。此等是也。
四為寒痛,由客寒犯腦,故齒連頭而痛(宜羌活附子湯、細辛散)。此與厥逆頭痛略同,當參考。若寒熱俱痛者,則為寒熱痛(宜當歸龍膽散)。五為痰毒痛,由素有熱,熱生痰,痰流毒,痰毒灌注經絡,上攻牙齒而痛,更兼痰盛咳嗽(宜二陳加細辛、枳殼、烏、薑、棗煎服,再以薑黃、蓽撥等分煎湯,候溫,以舌浸湯內,涎自流出)。
六為瘀血痛,由風熱挾攻齦間,令血出瘀滯,故痛如針刺(宜加減甘露飲加升麻,或以五靈脂醋煎,含漱效)。若齒痛齲,數年不愈者,亦當作陽明畜血治之。凡好飲者多致此疾(宜桃仁承氣湯料細末,蜜丸服之)。七為蟲蝕痛,由飲食余滓,積齒縫間,腐臭之氣淹漬,致齒齦有孔,蟲生其間,蝕一齒盡,又蝕一齒,至如疳䘌,必殺蟲而愈(宜一笑散、定痛散、蜂窩散)。古方書又有齒齲者,謂齒蠹也。
即齒蟲蝕而痛也。而此七者之外,又有牙齦紅腫而頰俱腫,頭面盡痛者,實熱也(宜升麻石膏湯)。有牙齦腫痛,頭面不腫,或頭面腫,牙齦反不甚紅腫者,皆虛火也(上一症宜滋陰抑火湯,下一症宜疏風散)。有本陽明受風,引煙燻之,煩熱,反致頰車連唇口多腫痛盛者(宜犀角升麻湯)。
有腎經虛而黑爛腫痛者(宜安腎丸)。有胃家實火,上攻牙縫出血(宜清胃散)。或胃虛火動,牙縫腐爛,以致淡血常流不已者(宜蘆薈丸,人中白散摻之)。有陰虧體質,被溫邪之氣上衝,齒痛連頭巔者(宜玉女煎)。有厥陰火鬱,而巔頂屬厥陰地位,因致上結核齦腫痛者(宜犀角、羚羊角、元參、知母、生草、連翹、黑山梔、夏枯草、金銀花)。有因服熱藥,上下齒痛不可忍,引腦痛,滿面熱,喜寒惡熱者(宜清胃散)。
白話文:
牙齒是腎臟的外在表現,也是骨骼的根本。牙齒同時也是手足陽明經脈所經過的地方。上排牙齒屬於坤土,與足陽明胃經的脈絡相連,因此靜止不動,喜歡寒冷而討厭熱。下排牙齒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脈絡,咀嚼食物時活動不停,喜歡熱而討厭寒冷。所以牙齒的疾病有很多種,嚴重時會鬆動,牙齦萎縮脫落,疼痛不止。虛弱時牙齒會出現缺損,乾枯焦黃而脫落。牙齒的病症,大約有七種類型:
第一種是風熱引起的牙痛,由於外來的風邪和內在的熱邪互相搏鬥,導致牙齦腫痛,有膿水流出,且氣味惡臭,這時應趕緊用荊芥煎湯漱口,內服藥物(適宜犀角升麻湯)。第二種是風寒引起的牙痛,雖然疼痛,但牙齦不紅腫,也沒有蛀牙,只是牙齒逐漸鬆動(適宜溫風散,並用開笑散漱口)。
第三種是熱引起的牙痛,因為腸胃積熱,導致牙齦腫脹潰爛,氣味惡臭(適宜涼膈散,再加入酒大黃為主藥,知母、石膏、升麻為輔助藥,含在口中慢慢吞咽有效)。另外,體內有濕熱,被風寒鬱積也會引起牙痛(適宜當歸龍薈丸)。還有胃中有熱而引起的牙痛,喜歡冷而討厭熱(適宜清胃散、瀉胃湯)。另外,嗜酒的人因酒熱,常常會患牙痛(適宜用冷水頻繁漱口)。多年牙痛,牙齒變黑潰爛脫落,吸入涼氣會稍微好轉,這是因為過度食用肥甘厚味導致濕熱之火蒸騰所致,必須用瀉下的方法治療(適宜調胃承氣湯加黃連)。以上這些都屬於熱引起的牙痛。
第四種是寒引起的牙痛,因為寒邪侵犯頭部,所以牙齒連帶頭部一起疼痛(適宜羌活附子湯、細辛散)。這與厥逆頭痛相似,可以參考治療。如果寒熱交替疼痛,那就是寒熱引起的牙痛(適宜當歸龍膽散)。第五種是痰毒引起的牙痛,因為原本體內有熱,熱生痰,痰變成毒,痰毒灌注經絡,向上侵犯牙齒而引起疼痛,同時還伴有痰多咳嗽(適宜用二陳湯加細辛、枳殼、烏藥、生薑、大棗煎服,再用薑黃、蓽撥等分煎湯,待溫後,用舌頭浸泡在湯中,口水自然會流出)。
第六種是瘀血引起的牙痛,因為風熱侵犯牙齦,導致出血瘀積,所以疼痛像針刺一樣(適宜加減甘露飲加升麻,或者用五靈脂加醋煎煮,漱口有效)。如果牙齒蛀蝕,多年不癒,也應該當作陽明經有瘀血來治療。凡是喜歡飲酒的人大多會得這種病(適宜桃仁承氣湯的藥材磨成細末,用蜂蜜調成丸藥服用)。第七種是蟲蝕引起的牙痛,因為食物殘渣積存在牙縫間,腐臭的氣味浸泡,導致牙齦出現小孔,有蟲子在裡面滋生,吃完一顆牙齒,又吃下一顆,像疳病一樣,必須殺蟲才能痊癒(適宜一笑散、定痛散、蜂窩散)。古代醫書中,有把牙齒蛀蝕稱為牙齒被蟲蛀的說法,也就是說牙齒被蟲吃而疼痛。
除了以上七種之外,還有牙齦紅腫,臉頰也腫起來,頭面都疼痛的,這是實熱(適宜升麻石膏湯)。有牙齦腫痛,頭面不腫,或者頭面腫,牙齦反而不太紅腫的,這都是虛火(前一種情況適宜滋陰抑火湯,後一種情況適宜疏風散)。有本來是陽明經受風,然後用煙熏,結果引起煩熱,反而導致臉頰、嘴唇腫痛更加嚴重(適宜犀角升麻湯)。
有因為腎經虛弱而導致牙齒變黑潰爛腫痛的(適宜安腎丸)。有胃經實火上攻,導致牙縫出血的(適宜清胃散)。或者因為胃虛火動,牙縫腐爛,以致不斷流出淡血的(適宜蘆薈丸,再用人中白散塗抹)。有陰虛體質,被溫熱之邪氣上衝,導致牙齒連帶頭頂疼痛的(適宜玉女煎)。有厥陰經火鬱積,因為頭頂屬於厥陰經的位置,所以導致上牙齦結核腫痛的(適宜犀角、羚羊角、元參、知母、生甘草、連翹、黑山梔、夏枯草、金銀花)。有因為服用熱性藥物,導致上下牙齒疼痛難忍,牽引腦部疼痛,滿面發熱,喜歡寒冷而討厭熱的(適宜清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