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二 面部門 (25)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二 面部門 (25)

1. 治目病方一百十七

羚羊角丸,〔又〕,羚羊角(一兩),犀角,石決明,車前子,草決明(各七錢半),獨活,防風,甘菊,蔓荊子,山梔,藍實,甘草(各五錢),蜜丸。

瀉肝散,〔烏風〕,大黃,甘草(各五錢),郁李仁,荊芥穗(各二錢半),分二帖,空心,水煎服。

雀目散,〔雀目〕,雄豬肝竹刀批開,納夜明砂,紮好,米泔煮七分熟,取肝細嚼,將汁送下。或雄豬肝煮熟,和夜明砂為丸亦可。

蛤粉丸,〔小兒〕,蛤粉,黃鼠,等分,熔蠟和蛤粉丸,如棗大,用豬肝一片,二兩許,批開入藥一丸,紮好,水一碗,煮熟取肝,乘熱熏眼,溫食,以愈止。

風疳丸,〔又〕,青黛,黃連,天麻,五靈脂,川芎,夜明砂,蘆薈(各二錢),龍膽草,防風,蟬退(各錢半),全蠍(二個),乾蟾頭(三錢),豬肝汁浸糕和丸,麻子大,每十丸,薄荷湯下,若用羊肝汁丸,尤妙。

還睛丸,〔高風〕,石決明(水飛),覆盆子,茺蔚子(各二兩),槐實,人參,細辛,防風,柏子仁,茯苓,甘菊,川芎(各一兩),蜜丸。

補肝散,〔圓翳〕,柴胡(錢半),白芍(一錢),熟地,茯苓,甘菊,細辛,甘草(各七分),柏子仁,防風(各五分)

蠟茶飲,〔赤脈〕,芽茶,白芷,附子(各一錢),細辛,川芎,防風,羌活,荊芥(各五分),鹽少許。

夏枯草散,〔又〕,夏枯草(二兩),香附(一兩),甘草(五錢),每末三錢,食後茶清調下。夏枯草治黑睛疼,至夜甚者,最效。蓋黑睛連目系,屬厥陰之經,此物有補養厥陰血脈之功,故其效如此。

明目流氣飲,〔又〕,蒼朮(一兩),草決明(七錢半),大黃,川芎,細辛,惡實,甘菊,防風,白蒺藜,荊芥穗,元參,蔓荊子,木賊草,山梔,黃芩,甘草(各五錢),共為末。

羊肝元,〔又〕,白羊子肝一具,去膜,黃連一兩,先另研末,和同研,眾手作丸,空心,水下三十丸,連服五劑差。青羊肝尤妙。

神仙退云丸,〔又〕,酒當歸(兩半),木賊草(去節童便浸焙),川芎,荊芥穗,密蒙花,地骨皮,甘菊,白蒺藜,羌活(各一兩),川椒(七錢半),蔓荊子,花粉,枳實,薄荷,草決明,炙甘草(各五錢),蛇殼,蟬殼,黃連(各三錢),蜜丸,每兩作十丸。

地黃散,〔混睛〕,生地(一兩),赤芍,當歸,甘草(各五錢),每末五錢,水煎服。

二黃散,〔胬肉〕,大黃,黃芩,防風,薄荷(各一錢二分半),蜜少許同煎。

定心元,〔又〕,麥冬(一兩),石菖,杞子,甘菊(各五錢),辰砂(二錢),遠志(二錢半),蜜丸。

速效散,〔又〕,黃連,黃柏,黃芩,山梔,連翹,薄荷,柴胡,荊芥,當歸,生地,地骨皮,花粉,蔓荊子,甘菊,甘草,惡實,白蒺藜,枳殼,石決明,草決明(各五分),水煎,食後服。

白話文:

羚羊角丸: 用羚羊角一兩,犀角、石決明、車前子、草決明各七錢半,獨活、防風、甘菊、蔓荊子、山梔、藍實、甘草各五錢,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

瀉肝散: 用大黃、甘草各五錢,郁李仁、荊芥穗各二錢半,分成兩份,空腹時用水煎服。

雀目散: 取雄豬肝用竹刀剖開,塞入夜明砂,紮好。用米泔水煮至七分熟,取出豬肝細嚼,將汁液吞下。也可以將雄豬肝煮熟,與夜明砂一起製成藥丸服用。

蛤粉丸: (用於小兒)用蛤粉、黃鼠(中藥材名)等量,用熔化的蠟與蛤粉混合製成棗子大小的藥丸。取一片約二兩的豬肝,剖開後放入藥丸,紮好。用一碗水煮熟,取出豬肝趁熱熏眼睛,同時溫熱食用,症狀就會好轉。

風疳丸: 用青黛、黃連、天麻、五靈脂、川芎、夜明砂、蘆薈各二錢,龍膽草、防風、蟬蛻各錢半,全蠍二個,乾蟾頭三錢,用豬肝汁浸泡糕點後製成藥丸,如麻子大小,每次服用十丸,用薄荷湯送服。如果用羊肝汁製丸效果更好。

還睛丸: 用石決明(水飛過)、覆盆子、茺蔚子各二兩,槐實、人參、細辛、防風、柏子仁、茯苓、甘菊、川芎各一兩,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

補肝散: 用柴胡一錢半,白芍一錢,熟地、茯苓、甘菊、細辛、甘草各七分,柏子仁、防風各五分。

蠟茶飲: 用芽茶、白芷、附子各一錢,細辛、川芎、防風、羌活、荊芥各五分,加少許鹽。

夏枯草散: 用夏枯草二兩,香附一兩,甘草五錢,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飯後用茶水調服。夏枯草對於治療黑睛(角膜)疼痛,尤其夜間加重的效果最好。因為黑睛連接著目系,屬於厥陰經脈,夏枯草具有補養厥陰經脈氣血的功效,所以效果顯著。

明目流氣飲: 用蒼朮一兩,草決明七錢半,大黃、川芎、細辛、惡實、甘菊、防風、白蒺藜、荊芥穗、元參、蔓荊子、木賊草、山梔、黃芩、甘草各五錢,一起磨成粉末。

羊肝元: 取白羊的肝臟一副,去除薄膜,另將黃連一兩磨成粉末,與羊肝一起研磨均勻,大家一起搓成藥丸。空腹時用水送服三十丸,連續服用五次,病情會好轉。青羊肝效果更好。

神仙退云丸: 用酒浸泡過的當歸二兩半,木賊草(去除節,用童便浸泡後烘乾)、川芎、荊芥穗、密蒙花、地骨皮、甘菊、白蒺藜、羌活各一兩,川椒七錢半,蔓荊子、花粉、枳實、薄荷、草決明、炙甘草各五錢,蛇殼、蟬殼、黃連各三錢,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每兩製成十丸。

地黃散: 用生地一兩,赤芍、當歸、甘草各五錢,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服。

二黃散: 用大黃、黃芩、防風、薄荷各一錢二分半,加少許蜂蜜一起煎煮。

定心元: 用麥冬一兩,石菖蒲、枸杞子、甘菊各五錢,辰砂二錢,遠志二錢半,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

速效散: 用黃連、黃柏、黃芩、山梔、連翹、薄荷、柴胡、荊芥、當歸、生地、地骨皮、花粉、蔓荊子、甘菊、甘草、惡實、白蒺藜、枳殼、石決明、草決明各五分,用水煎煮後,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