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二 面部門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二 面部門 (2)

1. 面部病源流

其因下虛者,面雖赤而不紅活,忌用涼藥,恐氣消而成大病。其因陽氣怫鬱者,當發表,不可攻裡,火鬱則發之是也,瘡瘍亦然。仲景言傷寒少陰症,面戴陽,由下虛之故,宜通脈四逆湯加蔥白九莖。用蔥白者,通陽氣也。腮腫亦名痄腮,因風熱乘胃,或膏粱久積而作,甚有出膿血者(宜外用醋調石灰敷之,內服加味消毒飲)。小兒胎毒攻腮發腫,尤可畏(宜大連翹飲)。

面上紫塊如錢大,或滿面俱有,乃火熱所滯也(宜擦面神丹)。婦人頰瘡,甚或每年頻發,亦屬惡症(宜甘家秘方),至於風刺、粉刺、䵟黯、痤痱、酒皶、肺風瘡、熱毒瘡癤、鼻臉赤紫黑魘斑子、皮膚癢等症,或由風客皮毛,或由痰漬臟腑,或由上焦火毒,或由脾肺風濕搏熱,皆面上雜病也,治之俱當以陽明為主(俱宜柏連散、清上防風湯、玉容散、連翹散、紅玉散)。然則面之為部,雖不盈尺,而所生病,不且煩多也哉。

【面見五色】,《靈樞》曰:足厥陰之脈病,面塵脫色。足少陽之脈病,面微塵。手厥陰之脈病,面赤。足少陰之脈病,面黑如炭色。足陽明之脈病,面黑。又曰:太陽病終者,面色白,絕汗出。少陰病終者,面黑,齒長而垢。太陰病終者,面黑,皮毛焦。《難經》曰:肝外症,面青善怒。

心外症,面赤善笑。脾外症,面黃善噫。肺外症,面白善嚏。腎外症,面黑善恐善唾。仲景曰: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衰,澀者榮血不足。衛氣衰,則面色黃。榮血不足,則面色青。又曰:陰陽俱虛,則面色青白。

【面部凶症】,扁鵲曰:病人面無光,齒齦黑者死。面腫色蒼黑者死。病人榮衛竭絕,面浮腫者死。華佗曰:面黑唇青者死。面青唇黑者亦死。又曰:病人黑色,出於天中、天庭者死。丹溪曰:人有病,面上忽見紅點者死。

【導引法】,《養性書》曰:熱摩手心,頻拭額上,謂之修天庭,連發際,二三七遍,面上自然光澤,所謂手宜在面是也。

白話文:

臉部疾病的起因,如果是由於身體下部虛弱造成的,臉色雖然發紅但沒有光澤,這時切忌使用寒涼藥物,以免耗損陽氣而導致大病。如果是由於陽氣鬱積不暢,應該採用發散的方法,不能用攻下裡面的藥物,這是因為火鬱就要發散它,瘡瘍也是同樣的道理。張仲景說傷寒少陰症,出現臉色泛紅像戴著陽氣的假象,是因為下部虛弱的緣故,應該用通脈四逆湯加上九根蔥白。使用蔥白的目的,是為了通暢陽氣。腮幫子腫脹,也叫做痄腮,是因為風熱侵犯胃部,或是長期吃肥膩食物積聚而造成的,嚴重的甚至會流膿血(應該外敷用醋調和的石灰,內服加味消毒飲)。小孩子胎毒侵犯腮部導致腫脹,尤其可怕(應該用大連翹飲)。

臉上出現像銅錢大小的紫塊,或是滿臉都有,這是因為火熱瘀滯造成的(應該擦面神丹)。婦女臉頰長瘡,甚至每年頻繁發作,也是屬於惡劣的病症(應該用甘家秘方)。至於風刺、粉刺、黑斑、痤瘡、酒糟鼻、肺風瘡、熱毒瘡癤、鼻子臉部赤紫黑魘斑、皮膚癢等症狀,有的因為風邪侵犯皮膚毛孔,有的因為痰濕積聚在臟腑,有的因為上焦火毒,有的因為脾肺風濕與熱邪搏結,這些都是臉上常見的雜病,治療時都應該以陽明經為主(都適合用柏連散、清上防風湯、玉容散、連翹散、紅玉散)。這樣看來,臉部雖然不大,但生的疾病還真是不少啊。

【臉色呈現五種顏色】,《靈樞》說:足厥陰經脈發生疾病,臉色會像蒙著灰塵一樣沒有光澤。足少陽經脈發生疾病,臉色會微微蒙塵。手厥陰經脈發生疾病,臉色會發紅。足少陰經脈發生疾病,臉色會黑得像炭一樣。足陽明經脈發生疾病,臉色會發黑。又說:太陽病到了末期,臉色會蒼白,並大量出冷汗。少陰病到了末期,臉色會發黑,牙齒會變長且有污垢。太陰病到了末期,臉色會發黑,皮膚和毛髮會枯焦。《難經》說:肝臟出現問題在外表的表現,是臉色發青且容易發怒。

心臟出現問題在外表的表現,是臉色發紅且容易發笑。脾臟出現問題在外表的表現,是臉色發黃且容易打嗝。肺臟出現問題在外表的表現,是臉色發白且容易打噴嚏。腎臟出現問題在外表的表現,是臉色發黑且容易恐懼和吐口水。張仲景說:寸口脈搏微弱而澀,微弱表示衛氣衰弱,澀表示營血不足。衛氣衰弱,則臉色會發黃。營血不足,則臉色會發青。又說:陰陽都虛弱,則臉色會青白。

【臉部凶險的徵兆】,扁鵲說:病人臉色沒有光澤,牙齦發黑,就會死亡。臉部腫脹且顏色蒼黑,就會死亡。病人營衛之氣耗盡,臉部浮腫,就會死亡。華佗說:臉色發黑嘴唇發青,就會死亡。臉色發青嘴唇發黑,也會死亡。又說:病人臉色發黑,出現在天中穴、天庭穴的部位,就會死亡。朱丹溪說:人有病,臉上忽然出現紅點,就會死亡。

【導引的方法】,《養性書》說:將手心搓熱,頻繁地擦拭額頭,叫做修天庭,從額頭到髮際線,來回擦拭二三十遍,臉色自然就會光澤,這就是所謂的手應該在臉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