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首上,脈象統類(直看橫推) (2)

回本書目錄

卷首上,脈象統類(直看橫推) (2)

1. 附載人迎氣口脈法

以上統類所載二十七脈,皆按各脈之寸關尺三部診候。人迎、氣口二脈,無從列入,故特附於後。

人迎,人迎候天六氣(左手關前一分為人迎。寸關尺,每部各有前中後三分,關前一分者,乃是關部上之前一分,非言關部之前寸部上之一分也,切勿誤認。氣口同。)

六淫之邪,襲於經絡而未入胃腑,致左手人迎脈緊盛,大於氣口一倍,為外咸風寒,皆屬表,陽也,腑也。人迎之脈浮傷風,緊傷寒,虛弱傷暑,沉細傷濕,虛數傷熱,洪數傷火,皆屬外因,法當表散滲泄。又陽經取決於人迎,左人迎脈不和,病在表為陽,主四肢。士材曰:左關前一分,正當肝部,肝為風木之臟,故外傷於風者,內應風臟而為緊盛也。

又曰:但言傷於風,勿泥外因,而概以六氣所傷者,亦取人迎也。

氣口,氣口候人七情(右手關前一分為氣口。)

七情之氣,鬱於心腹不能散,飲食五味之傷,留於腸胃不得通,致右手氣口脈緊盛,大於人迎一倍,為內傷七情飲食,皆屬裡,陰也,臟也。氣口之脈,喜則散,怒則濡,憂則澀,思則結,悲則緊,恐則沉,驚則動,皆屬內因。診與何部相應,即知何臟受病,法宜溫潤以消平之。

又陰經取決於氣口,右氣口脈不和,病在裡為陰,主腹臟。士材曰:右關前一分,正當脾部,脾為倉廩之官,故內傷於食者,內應食臟而為緊盛也。又曰:但言傷於食,勿泥內因,而概以七情所傷者,亦取氣口也。

人迎氣口俱緊盛,則為夾食傷寒,內傷外感俱見。

2. 附載奇經八脈

此八脈亦以不能混列統類二十七脈中,故又附人迎氣口二脈之後,八脈不拘制於十二正經,無表裡相配,故名曰奇。凡診,八脈所見,統兩手皆然,其從寸部斜至外、斜至內者,左手之外,即右手之內,左手之內,即右手之外,相反推之自見。

陽維,陽維候一身之表(以左手為主,其脈從寸部斜至外者是也。右手反看,下同。)

本脈起於諸陽之會,所以維於陽,蓋人身之衛分即是陽,陽維維陽即維衛,衛主表,故陽維受邪為病亦在表,寸為陽部,外亦為陽位,故陽維之脈,從寸斜至外,不離乎陽也。

陰維,陰維候一身之裡(以左手為主,其脈從寸部斜至內者是也。右手反看。)

本脈起於諸陰之交,所以維於陰,蓋人身之營分即是陰,陰維維陰即維營,營主裡,故陰維受邪為病亦在裡,寸雖為陽部,內實為陰位,陰維之脈,從寸斜至內,是根於陽而歸於陰也。

陽蹺,陽蹺候一身左右之陽(其脈從寸部左右彈者是也,不論左右手。)

本脈為足太陽經別脈,起跟中,循外踝上行於身之左右,所以使機關之蹺捷也。陽蹺在肌肉之上,陽脈所行,通貫六俯,主持諸表,故其為病,亦表病里和。

陰蹺,陰蹺候一身左右之陰。(不論左右手,其脈從尺部左右彈者是也。)

本脈為足少陰經別脈,起跟中、循內踝上行於身之左右,所以使機關之蹺捷也。陰蹺在肌肉之下,陰脈所行,通貫五臟,主持諸里,故其為病,亦裡病表和。

,督候身後之陽(不論左右手,其脈三部中央俱浮,直上直下者是也)。

本脈起腎下胞中,循背而行於身之後,為陽脈之總督,故曰陽脈之海,故其為病,往往自下衝上而痛。

,任候身前之陰(不論左右手,其脈丸丸,橫於寸口者是也)。

本脈起腎下胞中,循腹而行於身之前,為陰脈之承任,故曰陰脈之海,故其為病,亦往往自下衝上而痛。

,沖候身前之陰(不論左右手,其脈來寸口中央堅實,徑至關者是也)。

本脈起腎下胞中,夾臍而行,直衝於上,為諸脈之衝要,故曰十二經脈之海。又以其為先天精血之主,能上灌諸陽,下滲諸陰,以至足跗,故又曰血海,而其為病,多氣逆而裡急。

,帶候諸脈之約束(不論左右手,其脈來關部左右彈者是也)。

本脈起少腹之側,季脅之下,環身一周,絡腰而過,如束帶狀,所以總約諸脈,故名曰帶。而衝任二脈,循腹脅,夾臍旁,傳流於氣街,屬於帶脈,絡於督脈,衝任督三脈,同起而異行,一源而三岐,皆絡帶,因諸經上下往來,遺熱於帶脈之間,客熱鬱抑,白物淫溢,男子隨溲而下,女子綿綿而下,皆濕熱之過,故帶脈為病,即謂之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