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一 (13)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一 (13)

1. 痧脹源流

如痧毒所流及之處,熱者似流火而非流火,腫者似流痰而非流痰,或癢痛不已,或但痛之極,又痧之變者也。欲知此痧,須看病勢凶暴,不比流火流痰輕且緩者,驗於痧筋發現,刺之無疑,然後憑脈所犯風暑濕食痰血氣阻分治之,斯能有效。

(一女人日間左足小腿紅腫大痛,夜即腹痛,而足痛止,次日左足小腿紅腫大痛,腹痛又止,來去不常,痛無一定,但六脈如常,難據為痧,委中有青筋三條,刺之血甚多,反加痰喘,放痧未盡也,用二十六號豫象方加土貝母三錢,二帖少愈,次日又刺左委中痧筋一條,巔頂一針,用前方加牛膝三錢,痧退,又用二十三號中孚方,腫痛俱痊。

一人晚間右腿紅腫,痛之已,喉旁腫痛,初不覺其為痧,只見時症犯此者甚多,細看兩臂痧筋,刺出毒血,用十六號師象方倍山楂、菔子,加大黃一錢飲之,食消便下而安)。曰痰喘氣急痧,先痰喘氣急,痧脹因之,先治痧後治痰氣,無令痧為本病之助,先痧脹後痰喘,氣急因之,但治痧而痰氣自愈。若痧有寒熱不清,痰喘氣急者,兼和解。

痧有但熱無寒喘爭者,兼消食順氣。有二便不利喘急者,有痢膿血或赤白喘急者,但急攻裡。有瘀血凝滯小便利,大便黑喘急者,當防痧毒攻壞臟腑。不痛者可治,痛不已者難治,服藥不應者必死。

(一人發熱頭疼,脹悶昏迷,痰喘氣急,六脈無根,因放痧,用十三號革象方、二十號損象方,稍冷服,又用四十五號蒙象方,脹平,再用一號乾象方加青皮、連翹、山楂、菔子、熟大黃,病痊。一婦喘急脹悶,刺乳下二針,出紫黑血,用二十八號恆象方,二帖愈。一人喘急,發熱身重,腹中絞痛,刮放不效,用四號否象方、十四號豐象方加大黃,服之愈)。曰半身不遂痧。

心主血,痧毒中血分,故易攻心,此痧症所以發昏也。若慢痧沖激遲緩,留滯經絡,或左或右,半身疼痛,或麻痹不仁,遂成半身不遂,總因痧毒為害也。見有青筋,急宜刺破,乃用藥散毒活血消痧,始得愈(宜四十六號渙象方)。曰膨脹兼痧,先膨脹,忽痧氣乘之,膨脹益甚,在膨不可先醫,在痧自宜早治。

一人腹脹如鼓,臍突筋青,心口將平,知為血鼓症,其指頭黑色,兼痧無疑,刺二十餘針,腿臂出血,略鬆,遂服藥(宜十九號大畜方,臍下青筋漸退,後用鼓脹藥導去惡水,日服治鼓香櫞丸,二月餘鼓症平,永不復發)。曰痧變膨脹,痧者,毒也,慢痧之毒,遷延時日,留滯肌膚腸胃中,若不早治,即成真鼓。

(一人氣急作脹,胸腹飽悶,臍下青筋突然起,心口將平,此慢痧成鼓也,出毒血二十餘針,筋淡腹松,用十號節象方)。曰老病兼痧,先患痰火咳嗽,忽喘急痰涎,喉聲如鋸,或頭汗如油,喘而不休,心胸煩悶,莫可名狀,雖是痰火危困,然有兼感時氣,或觸穢驟然勢盛者,必宜察脈按症,先清痧,次治痰,漸補氣血斯可耳。

白話文:

痧毒流竄到身體各處,發熱時像流火但不是流火,腫脹時像流痰但不是流痰,有時又癢又痛,有時卻只是劇烈疼痛,這些都是痧的變化。要辨別這種痧,必須觀察病情是否來勢洶洶,不像一般流火流痰那樣輕微緩慢。可以檢查是否有痧筋出現,如果有的話,用針刺放血無疑是正確的。然後根據脈象所顯示的,到底是風、暑、濕、食、痰、血、氣哪種阻滯,再分開治療,這樣才能有效。

(有個婦人白天左小腿紅腫劇痛,晚上就腹痛,而腿痛消失;隔天又左小腿紅腫劇痛,腹痛又止。這樣來來回回不定時發作,疼痛也沒有固定位置,但脈象正常,很難判斷是痧。檢查發現委中穴(膝蓋後方)有三條青筋,刺破後出血很多,反而加重了痰喘。說明痧毒未清乾淨,於是用了二十六號豫象方再加三錢土貝母,吃了兩帖後略有好轉。隔天又刺破左腿委中的一條痧筋,以及頭頂一針,藥方改為之前的方子再加三錢牛膝,痧退了。接著又用了二十三號中孚方,紅腫疼痛都痊癒了。)

(有個男子晚上右腿紅腫,痛得厲害,接著喉嚨旁邊也腫痛,一開始不認為是痧,只是覺得這陣子很多人都這樣。仔細檢查發現兩臂有痧筋,刺破後流出毒血,用了十六號師象方,並加倍山楂、萊菔子,再加一錢大黃,喝下去後,消化了食物,排便也順暢,病就好了。)這種情況叫做痰喘氣急痧,是先有痰喘氣急,才引發痧脹。應該先治療痧,再治療痰氣,不要讓痧成為其他疾病的幫兇。如果是先痧脹後痰喘氣急,只要治療痧,痰氣自然會好。如果痧有寒熱不清,又伴隨痰喘氣急,要同時用調和的藥方。

如果痧只有發熱沒有怕冷,又伴隨喘息不止,要同時消食順氣。如果小便不通暢又伴隨喘急,或者痢疾膿血伴隨喘急,要立刻治療內在病症。如果瘀血凝滯,小便通暢但大便黑色又伴隨喘急,就要注意痧毒可能已經侵犯到內臟。不痛的痧還可以治療,痛到無法忍受的痧就難以治療,如果吃藥沒有效果,那恐怕就沒救了。

(有個人發燒頭痛,脹悶昏迷,痰喘氣急,脈象微弱,於是放痧,用了十三號革象方和二十號損象方,稍微冷卻後服用,又用了四十五號蒙象方,脹氣消退,接著再用一號乾象方加青皮、連翹、山楂、萊菔子、熟大黃,病就好了。有個婦人喘急脹悶,在乳房下方刺了兩針,流出紫黑色的血,用了二十八號恆象方,吃了兩帖就好了。有個人喘急,發燒身體沉重,腹部絞痛,刮痧放血都沒用,用了四號否象方和十四號豐象方再加大黃,喝下去就好了。)這種情況叫做半身不遂痧。

心臟主管血液,痧毒侵入血液,容易侵犯心臟,這就是這種痧會導致昏迷的原因。如果慢痧的毒性慢慢侵襲,停留在經絡中,導致身體左邊或右邊的半邊疼痛,或者麻木不仁,就會形成半身不遂,總之都是因為痧毒的危害。看到有青筋,就要趕緊刺破放血,再用藥物散毒活血消痧,這樣才能痊癒(可以用四十六號渙象方)。這種情況叫做膨脹兼痧,是先有膨脹,然後痧氣來襲,導致膨脹更加嚴重。膨脹在內臟不能先治療,痧則要及早治療。

(有個人腹部脹得像鼓一樣,肚臍突出,青筋暴露,心口處脹得幾乎平坦,知道這是血鼓症,手指頭呈現黑色,肯定是合併了痧。於是刺了二十多針,腿和手臂都出血,稍微鬆緩一些,就吃藥(可以用十九號大畜方)。肚臍下的青筋逐漸消退,後來又用治療鼓脹的藥物排出惡水,每天服用治鼓香櫞丸,兩個多月後鼓脹平息,再也沒有復發。)這種情況叫做痧變膨脹,痧是毒,慢痧的毒性拖延時日,停留在肌肉和腸胃中,如果不早點治療,就會變成真正的鼓脹。

(有個人喘氣急促,感覺脹悶,胸腹飽脹,肚臍下的青筋突然出現,心口處也快要平坦,這是慢痧變成鼓脹。刺了二十多針放出毒血,青筋變淡,腹部鬆弛,就用十號節象方)。這種情況叫做老病兼痧,是先患有痰火咳嗽,突然出現喘急痰多,喉嚨發出鋸子般的聲音,或者頭上冒油汗,喘息不止,心胸煩悶,說不出是什麼感覺。雖然是痰火造成的危急狀況,但因為同時感染了時令的疾病,或是接觸到污穢之物,病情突然加重,就必須仔細檢查脈象和症狀,先清除痧毒,再治療痰,慢慢補養氣血,這樣才有可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