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六 (1)
卷六 (1)
1. 心病源流(伏梁,心痛,心癰)
手少陰心脈,起心中,出屬心系,下鬲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上肺,下出脅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次注於手太陽小腸經。每日午時,周身氣血俱注於心。手少陰心經少血多氣。
十二經皆聽命於心,故為君,位南方,配夏令,屬火,故為君火,十二經之氣皆感而應心,十二經之精皆貢而養心,故為生之本,神之居,血之主,脈之宗。蓋神以氣存,氣以精宅,其理洵不誣也。惟心精常滿,故能分神於四臟。惟心氣常充,故能引精於六腑。此所以為心之大概也。
白話文:
手少陰心脈
手少陰心脈,起源於心臟,從心臟系屬心系,向下連接小腸。
它的一個分支從心系向上沿著咽喉,連接眼睛。
它直行的一支則從心系上行至肺部,向下走出胸脅,沿著大腿內側後緣向下運行,經過太陰脾經之後,再沿著手臂內側後緣下行,到達手腕後方銳骨末端,進入手掌內側後緣,沿著小指內側運行,從小指末端出來,接著注入手太陽小腸經。
每天午時(下午一點到三點),全身氣血都匯聚到心臟。
手少陰心經氣血特點是氣多血少。
心臟的重要性
十二經脈都受心臟的支配,因此心臟為君主,位於南方,對應夏季,屬火,故稱君火。
十二經脈之氣皆受心臟的影響,十二經脈之精華都奉獻給心臟滋養它,所以心臟是生命之本,神明之居,血液之主,脈絡之宗。
神明依靠氣血維持,氣血依靠精華滋養,這個道理是真實不虛的。
因為心臟的精華常滿,所以能夠分神給四臟。
因為心臟的氣血常充盈,所以能夠引導精華到六腑。
這就是心臟的大概情况。
心與腎連,經曰:心舍脈,其主腎經,不以其克而反以為主,故必腎水足而後心火融,腎水不足,必至心火上炎,而心與腎百病蜂起矣。故心當無病時,養之之法有二:一從本經以養其氣,勿過思抑志,或事未至而迎,事已往而戀,使神明耗散。若過用其心,則傷其氣,氣傷,並傷其精,而神無以為守。
試觀孔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孟子必有事焉,勿正、勿忘,勿助,養心之法,至孔孟為已極,孔孟並未嘗言醫,其所以養心,曷嘗有外於是哉。一從腎經以養其精,勿縱情房欲,勿貪戀女色,致相火常炎,不能握固。若守腎無節,則傷其精,精傷遂傷其氣,而水不能制火,陰不能為陽宅,而水氣因以凌心矣。
白話文:
心與腎的關係及養心之道
心與腎彼此相連,經書上說:「心主脈,而其主腎經,不以其克制而反以為主。」意思是說,雖然心克腎,但心卻也依靠著腎經才能正常運作。因此,必須腎水充足,才能讓心火融化,若腎水不足,心火就會上炎,導致心腎兩臟疾病叢生。
所以,在心臟沒有疾病時,養護它的方法有兩種:
一、從本經(心經)以養其氣:
- 不要過度思考、壓抑情緒,或對事情過於執著,甚至事未到就開始擔心,事情過去了還念念不忘,這些都會導致心神耗散。
- 如果過度使用心力,就會傷及心氣,心氣受傷,就會連帶傷及心精,而神明無所依托。
觀察孔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修養心法,以及孟子「必有事焉,勿正、勿忘,勿助」的養心之道,可以看出他們已將養心之法推至極致。雖然孔孟並未曾談論醫學,但他們的養心方法,其實也包含了中醫的精髓。
二、從腎經以養其精:
- 不要縱情於房事,也不要貪戀女色,導致相火(腎火)常燃不息,而無法守住腎精。
- 若是縱慾無度,就會傷及腎精,腎精受傷,又會連帶傷及腎氣,最終導致水不能克火,陰不能為陽宅,水氣反過來侵犯心臟。
總之,養護心臟,必須兼顧心經和腎經,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是以象川翁曰:精能生氣,氣能生神,榮衛一身,莫大於此,養生之士,先寶其精,精滿則氣旺,氣旺則神旺,神旺則身健,身健則少病。朱丹溪曰:主閉藏者腎,司疏泄者肝,二臟皆有相火,而其繫上屬於心,心君火也,感則動,心動則相火亦動,而精自走。可知精之走泄,固由於腎累於肝傷於心,一病則俱病。
象川、丹溪明揭其旨,固可為千古養心家炯戒也。然則心失所養而心病,腎失所養而心不亦病乎。且夫心主血,血即精也,心氣原自有餘,特精傷而失血,心便不足,故血盛則神明湛一,血衰則志氣昏蒙。凡火之有餘,皆由血之不足,而血之不足,又能使火益就衰也。然則心病之有餘不足,詎得與運氣司天之火淫火鬱,徒屬乎火者同視哉。
白話文:
第一段
象川翁說:「精能生氣,氣能生神,滋養全身,沒有比精氣神更重要的了。養生之人,首先要珍惜精氣,精氣充盈則氣旺盛,氣旺盛則神靈旺盛,神靈旺盛則身體健壯,身體健壯則少生病。」
朱丹溪說:「主閉藏的器官是腎,司疏泄的器官是肝,這兩個器官都有相火,而它們都屬於心,心是君火,心受到刺激就會活動,心活動就會帶動相火活動,精氣就會流失。由此可知,精氣流失,源於腎臟疲累,肝臟受損,以及心臟受傷,一病就會連帶生病。」
象川、丹溪清楚地揭示了這個道理,確實可以作為千古養心之人的警示。然而,心臟沒有得到滋養而患病,腎臟沒有得到滋養,心臟又怎麼能不患病呢?
第二段
而且,心臟主宰血液,血液就是精氣,心氣原本充裕,只是精氣受損而失血,心臟就會不足。所以,血液充盈則神志清明,血液衰竭則志氣昏蒙。凡是火氣過盛,都是由於血液不足,而血液不足,又能使火氣更加衰敗。
因此,心臟疾病的過盛不足,怎麼能與運氣司天之火、淫火鬱火,一概而論,只歸咎於火呢?
解釋:
這段文字是中醫理論中關於精氣神的論述,以及心臟與精氣神關係的闡述。
- 精氣神: 認為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精氣充盈,人體就會健康。
- 腎肝心: 說明腎、肝、心三臟的關係,腎主閉藏,肝司疏泄,心是君火,三者相輔相成,一病則俱病。
- 血與精: 指出血液和精氣的密切關係,血液充足,心臟才能充足,神志才會清明。
- 火氣: 說明火氣過盛與血液不足的關係,血液不足,火氣也會衰敗。
最後一段強調,心臟疾病的過盛不足,不能只歸咎於火氣,還要考慮精氣神和血液的狀況。
亦惟握精以固其氣,養陰以凝其神,以調劑其有餘不足,使歸於和而已。以上皆言心之所由致病,與養其心所以至於無病也,然而病不能已。試據經以觀心之病,經曰: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肩背胛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痛大,脅下與腰相引痛。就經所言病,皆在血脈,而不在心,何也?以心為血脈之主,故其實其虛,皆不見本臟而在血脈,其在血脈,必先於在經絡者病之也。若胸腹腰脅間,皆心與心包之所在,故先病於本經也。
其虛而腹胸大,則緣脾胃不上納氣於心而然。虛而脅下與腰相引痛,又緣肝腎不上貢精於心而然。此其病非止於本經絡,可由本經絡而推者也。經又曰:若心經絡病者,動則嗌乾,心痛,渴而欲飲,以及所生病目黃,脅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其皆為本經絡病固已,而其病卻能及心,蓋支脈挾咽病,則通於心,故嗌者心火必炎,故心痛火炎,則陰耗而心液干,故必渴。
白話文:
保持精氣充足,滋養陰氣凝神,調節身體陰陽平衡,就能使身體健康。以上都是說明心臟如何導致疾病,以及如何保養心臟以保持健康。然而,疾病還是可能發生。根據經書觀察心臟疾病,經書記載:心臟疾病會導致胸痛、肋骨脹滿、肋骨下方、肩背胛骨之間疼痛、雙臂內側疼痛,虛弱時會出現胸腹疼痛加劇、肋骨下方和腰部牽引疼痛。
根據經書所描述的病症,都發生在血管,而不是心臟本身,這是因為心臟是血管的主宰,因此當心臟虛弱時,病症並不會直接表現在心臟本身,而是出現在血管上。而血管上的病症,往往會先出現在經絡上。
胸腹腰肋骨之間,都是心臟和心包所在的位置,所以心臟疾病會先影響本經絡。
心臟虛弱導致胸腹疼痛加劇,是因為脾胃無法將氣向上輸送至心臟。心臟虛弱導致肋骨下方和腰部牽引疼痛,是因為肝腎無法將精氣向上輸送至心臟。這些病症不僅僅局限於本經絡,還可以根據本經絡推斷其他病症。
經書還記載:如果心經絡出現病症,就會出現口乾、心痛、口渴想喝水,以及眼睛發黃、肋骨疼痛、手臂內側後方疼痛麻木、手掌發熱疼痛等症狀。這些都是心經絡的病症,但這些病症也能影響心臟。這是因為血管連接咽喉,咽喉的病症會影響心臟。因此,咽喉乾燥是因為心火旺盛,心痛是因為心火旺盛,心火旺盛會消耗陰氣導致心液乾燥,因此會口渴。
且心部在陽明,心痛而熱及陽明,陽明亦必熱,故渴而欲飲,目黃等症,皆心脈熱逆之故,所謂經絡病而及心者如此。經又曰,精氣並於心,則喜驚而奪精,汗出於心。又曰:憂思則傷心。
何謂歟?喜者,心之浮陽,心好勝,精氣並於心,則心有餘,故陽浮動而喜;驚者,肝膽虛怯之氣,肝膽失利,不能衛心,故心氣內空而奪精,神不守榮而汗出;思者,心之神明,思而弗遂則憂,憂思不已,必神明內擾,而往來憧憧,故傷心。凡諸心病,皆由於不能養精以馭氣,而使神以氣存,氣以精宅也,欲求心無病者,可不於此加之意哉。
【脈法】《脈訣》曰:心脈芤陽氣作聲,或時血痢吐交橫,溢關骨痛心煩躁,更兼頭面赤騂騂,大熱由來面赤風,燥痛面色與心同,微寒虛惕應寒熱,急則腸中痛不通,實大相兼併有滑,舌滑心驚語話難,單滑心熱別無病,澀無心力不多言,沉緊心中逆冷痛,弦時心急又心懸。又《脈訣》曰:五臟不同,各有本脈,左寸之心,浮大而散。仲景曰:心傷者其脈弦。
白話文:
心臟在陽明經絡,心痛伴隨發熱就表示陽明經絡也發熱,因此會出現口渴想喝水、眼睛發黃等症狀,都是心脈熱氣上逆造成的。經書記載,精氣聚集於心臟,就會導致喜怒無常、精氣外泄、容易出汗。憂慮也會傷害心臟。
喜悅是因為心臟陽氣過盛,心性好強,精氣聚集於心臟,導致陽氣浮動而喜悅。驚嚇是因為肝膽虛弱,無法保護心臟,導致心氣虛弱,精氣外泄,神志不安而汗出。憂思是心神活動,思慮不遂就會憂慮,持續憂慮就會心神不安,神志恍惚,進而傷害心臟。
各種心臟疾病都是因為不能保養精氣來控制心氣,導致神志依賴心氣,而心氣依賴精氣,想要心臟無病,就必須從這些方面下功夫。
脈象方面,《脈訣》記載:心脈虛浮,陽氣外露,會有聲音,或者出現血痢、嘔吐等症狀,還會伴隨關節疼痛、心煩躁、面部紅熱,發燒導致面部發紅,乾燥疼痛,面部顏色和心臟狀態一致,輕微寒氣伴隨虛怯,容易受寒熱影響,病情加重就會導致腹痛、便秘,脈象實大伴隨滑脈,舌頭滑潤、心神不寧、言語困難,單純滑脈則表示心熱,但沒有其他疾病,脈象澀滯表示心力不足,不愛說話,脈象沉緊表示心中逆冷疼痛,脈象弦緊表示心急、心慌。
《脈訣》還記載:五臟脈象各不相同,左寸脈屬於心臟,脈象浮大而散。仲景說:心臟受損的脈象是弦脈。
【心病緣由症治】《靈樞》曰:邪在心,則病心痛,善悲,時僕眩。又曰: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素問》曰:腎傳之心,病筋脈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又曰: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也。又曰:大骨枯,大肉陷,胸中氣滿,喘不休,內痛引肩項,期一月死,真臟脈見,乃與之期日。又曰: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
又曰: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注曰:苦緩,心氣虛也。又曰: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用鹹補之,甘瀉之。又曰:心病禁溫食熱衣。《難經》曰:憂愁思慮則傷心。仲景曰:心家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又曰:心傷者勞倦,則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熱,臍上跳,其脈弦,此為心藏傷所致也。
白話文:
《靈樞》
說:邪氣侵犯心臟,就會導致心痛,容易悲傷,並且時常頭昏眼花。又說:心臟藏著脈絡,脈絡寄託著神明,心氣虛弱就會悲傷,心氣充實就會不停地發笑。
《素問》
說:腎臟的病氣傳到心臟,就會導致筋脈互相牽引而緊繃,這種病症叫做瘛。又說:心火旺盛的人,臉色會發紅,而且血管會膨脹突出。又說:骨骼枯瘦,肌肉凹陷,胸中氣悶,喘不過氣,內痛牽連到肩頸,預計一個月內會死亡,這是因為心臟的脈絡已經衰竭,所以可以預測死亡時間。又說:心臟有病的人,白天頭腦清醒,半夜病情加重,清晨時病情會減輕。
又說
心氣虛弱,應該吃酸的食物來收斂心氣。註解:苦緩,指的是心氣虛弱。**又說:**心臟想要柔軟,應該吃鹹的食物來軟化心臟,用鹹味來滋補心臟,用甘味來瀉心火。**又說:**心臟有病的人要忌食溫熱的食物,並且要穿著暖和的衣服。
《難經》
說:憂愁思慮會傷害心臟。
仲景
說:心臟陰氣衰弱的人會得癲癇,陽氣衰弱的人會得狂躁症。**又說:**心臟受傷的人如果勞累過度,就會頭面發紅,身體下部沉重,心中疼痛,並且煩躁發熱,肚臍上方跳動,脈象弦緊,這是因為心臟受傷導致的。
《難經》曰:外症面赤,口乾善笑,內症臍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期病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啘,有是者心也,無是者非也。
【手少陰無腧】《靈樞》曰:少陰者,心脈也,五臟六腑之大主也,其臟堅固,邪不能容,容則傷心,心傷則神去而死。故諸邪在於心者,皆在心包,心包者,心主之脈也,故少陰無腧。又曰:其外經病而臟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即神門也。
【心絕候】《靈樞》曰: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色不澤,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日篤,癸日死。仲景曰:形體煙煤,直視搖頭者,此為心絕。《脈經》曰:心絕一日死,何以知之,肩息回視,立死,一云二日死。
白話文:
《難經》說,外症表現為臉色發紅、口乾舌燥、喜歡笑,內症則表現為肚臍上有氣在動,按下去堅硬且疼痛,患者心煩意亂,胸口疼痛,手掌發熱且發麻,有這些症狀的,就是心臟出了問題,沒有這些症狀的,就不是心臟的問題。
《靈樞》說,手少陰經是心臟的經脈,是五臟六腑的主宰,心臟堅固,邪氣不能侵入,如果邪氣侵入,就會傷心,心臟受傷,神氣就會離去而死。所以,邪氣進入心臟,都會在心包,心包是心臟的主脈,因此手少陰經沒有腧穴。又說,手少陰經的病症如果只是經脈生病,而臟腑沒有生病,所以只取手少陰經的穴位在手掌後邊尖骨的末端,也就是神門穴。
《靈樞》說,手少陰經的氣息消失,則脈絡不通,脈絡不通則血液不流通,血液不流通,則面色無光澤,因此臉色像漆木一樣黑的人,是血液先死亡,壬日病情加重,癸日就會死亡。張仲景說,身體像塗了煤煙一樣黑,直視前方搖頭的人,就是心氣消失。《脈經》說,心氣消失,一天就會死亡,怎麼知道呢?肩膀氣息短促,回頭看,就會立刻死亡,也有人說兩天就會死亡。
【心氣滯澀保養法】《保生秘要》曰:凡人氣旺則血榮而潤澤,氣絕則血枯而滅形。故氣虛弱滯澀而成病,如滯於心,心為身之主,統領血海,故心血少則神不定,寢不安,百病集作。
諸痛癢瘡痍,皆屬心火,當常呵以泄其火,吸以和其心,諸心切勿食,穢氣觸我靈,夏至夜半後,地氣一陰生,大熱勿食冷,受寒霍亂侵,並忌房中事,元氣離命門,大抵當甚暑,人善於養心,則無秋患,時當飲六一燈心湯,豆蔻香茹水,醉飽勿頂風前臥,慎此則無患矣。
【心臟修養】《養生書》曰:常以四月五月朔望清旦,面南端坐,叩金梁九,漱元泉三,靜思注想吸離宮赤色氣入口,三吞之,閉氣三十息。
白話文:
心氣滯澀保養法
《保生秘要》記載: 凡人氣旺盛,則血液充盈滋潤;氣息衰竭,則血液枯竭,身形消瘦。因此,氣虛弱、滯澀便會導致疾病。如果氣滯留在心臟,由於心臟是人體的主宰,統御著血海,心血不足就會導致精神不寧,睡眠不安,百病叢生。
諸如疼痛、瘙癢、瘡痍等症狀,皆屬心火所致。應當經常呵氣以泄除心火,吸氣以調和心氣。不可食用各種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穢氣侵犯靈性。夏至夜半之後,地氣陰氣初生,天氣炎熱不可食用冰冷食物,以免受寒導致霍亂。同時要忌房事,避免元氣離散命門。總之,在盛夏酷暑時節,人們要善於養護心臟,才能避免秋天的疾病。這時可以飲用六一[燈心湯]、豆蔻[香茹]水。醉酒飽食之後,不可迎風臥睡。謹遵此法,便可無病無災。
心臟修養
《養生書》記載: 每逢四月、五月朔望日清晨,面向南方端坐,叩擊金梁九次,漱口三遍,靜心凝神,吸納離宮的赤色氣息入口,吞嚥三次,閉氣三十息。
【心臟導引】臞仙曰:可正坐,以兩手作拳,用力左右互相築各六度,又可正坐,以一手按脘上,一手向下托空如重石,又以兩手相叉,以腳踏手中各五六度,能去心胸間風邪諸疾,閉氣,為之良久,閉目,三咽津,三叩齒而已。
心之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則令人煩心,身體脛股皆腫,環臍而痛,脈沉而芤,皆由心經氣血兩虛,以致邪留不去也,治宜活血涼血,散熱通結(宜伏梁丸),斯得之矣。
【伏梁有二症】《內經》曰:帝曰:病有小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為何病,可治否?岐伯曰:病名曰伏梁,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矣。帝曰:人有身體股胻皆腫,環臍而痛,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膏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不可動之,動之為尿澀之類。此二病,同名而實異也。
白話文:
心臟導引
臞仙說:可以正襟危坐,雙手握拳,用力向左右互相撞擊各六次。也可以正襟危坐,一隻手按住胃脘上,另一隻手向下托空如托著重石。還可以雙手交叉,腳踩在手中各五六次。這些動作可以去除心胸間的風邪諸疾。閉氣,保持一段時間,閉目,三次吞咽唾液,三次叩齒即可。
心之積曰伏梁
心臟積聚之症叫做伏梁,起於臍上,大小如手臂,向上延伸至心臟下方。久而久之,會讓人心煩意亂,身體脛骨和股骨皆腫脹,環繞臍部疼痛,脈象沉而虛弱。這都是由於心經氣血兩虛,導致邪氣停留在體內無法散去所致。治療應以活血涼血,散熱通結為主(宜用伏梁丸),這樣就能夠痊癒了。
伏梁有二症
《內經》記載:黃帝問岐伯:「有病人小腹脹滿,上下左右皆有硬塊,這是什麼病,能治嗎?」岐伯答道:「這種病叫做伏梁,腹中包藏大量膿血,位於腸胃之外,不可治,如果強行治療,一按便會致命。」
黃帝又問:「有些人身體股胻皆腫脹,環繞臍部疼痛,這是什麼病?」岐伯答道:「這種病也叫做伏梁,是風邪所致。風邪的氣息溢入大腸,並停留在膏肓部位,位於臍下,所以會環繞臍部疼痛。不可觸動它,觸動它會導致尿澀等症狀。」
這兩種疾病,名稱相同但實質不同。
心痛,包絡病,實不在心也。心為君主,不受邪,或君火衰盛,大寒觸犯心君,亦或汗血衝心,素無心病,卒然大痛無聲,咬牙切齒,舌青氣冷,汗出不休,手足青過節,冷如冰,是為真心痛,旦發夕死,夕發旦死。若不忍坐視,或使心經寒散,亦可死中求活(宜用豬心煎湯去渣,煎麻黃、肉桂,附子、乾薑)。如但爬床搔席,面無青色,四肢不厥,痛亦不至無聲,即非真心痛,由包絡捧心,或寒或痰,或蟲或食,上干包絡,脂膜緊急作痛,宜各從其類,審脈用藥(總治宜必應湯)。夫心主諸陽,又主陰血,故因邪而陽氣鬱者痛,陽虛而邪勝者亦痛,因邪而陰血凝注者痛,陰虛而邪勝者亦痛。其痛分九種:曰食,必飽悶,噫敗卵氣,由食生冷,或食物過多也(宜青皮丸)。曰飲,必噁心煩悶,時吐黃水,甚則搖身作水聲,由傷水飲,痰涎積聚也(宜小胃丹、胃苓湯,熱飲加黃連、甘遂,寒飲加肉桂、茯苓、蒼朮、半夏),水飲流注胸膈痛(宜三花神佑丸)。曰風,因傷風冷,或肝邪乘心,兩脅引痛也(宜羌活、荊芥等)。曰寒,外受寒,當溫散,內受寒,當溫利,久則寒必郁,當疏解(總治宜朮附湯),虛寒當溫補(宜歸脾湯加乾薑、肉桂、菖蒲),腎寒乘心,痛則心懸如飢,泄利下重(宜五積散),寒氣客背俞之脈,則血脈澀,血脈澀,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宜桂枝四七湯、神效散)。曰熱,必身熱,煩躁,掌熱,口渴,便秘,面目赤黃,大熱作痛,由積熱攻心,或暑熱入心也(宜金鈴子散、剪紅丸,甚者宜大承氣湯),痛不止,熱未清也(宜清中湯)。曰悸,勞役則頭面赤而下重,自煩發熱,脈弦,臍上跳,心中痛,由心傷也(宜辰砂妙香散、加味四七湯)。曰血,脈必澀,壯盛人宜下(宜代抵當湯),虛弱人須補而帶行(宜四物湯加桃仁、穿山甲、肉桂心、蓬朮、降香),飲下作呃,亦須行之(宜手拈散)。曰蟲,必面色青黃有白斑,唇紅,能食或食後即痛,或痛後即能食,或嘔噦涎沫,或吐青水,凡吐水者蟲痛,不吐水冷心痛也,蟲心痛小兒多有之(上半月蟲頭向上,易治,先以雞肉汁或蜜糖飲之,隨服妙應丸或剪紅丸)。曰疰,鬼疰也,必心痛,神昏卒倒,昏憒妄言,或口噤,由卒感惡也(宜蘇合丸)。此所謂九種心疼也。顧經言心痛,未有不兼五臟者。經曰:厥心痛,與背相控,善德,如從後觸其心。傴僂者,腎心痛也(宜神保元、神聖復氣湯)。腹脹胸滿,胃脘當心痛,上支兩脅,咽膈不通,胃心痛也(宜草豆蔻丸、清熱解鬱湯)。如以錐針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宜訶子散、復元通氣散)。色蒼蒼如死狀,終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宜金鈴子散)。內外邪犯心之包絡,或他臟之邪犯心之支脈,故心亦痛,此厥心痛也。謂之厥者,諸痛皆肝腎二經氣逆上衝,又痛極則發厥也。但分寒熱二種,手足厥逆,冷汗尿清,不渴,氣微力弱而心痛,則寒厥心痛也(宜朮附湯);身熱足冷煩躁,脈洪大而心痛甚,則熱厥心痛也(宜金鈴子散、清郁散)。經又曰:陽明有餘,上歸於心,滑則病心疝;心痛引少腹滿,上下無定處,溲便難者,取足厥陰肝;心痛腹脹嗇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陰脾;心痛短氣,不足以息,取手太陰肺;心痛引背,不得息,取足少陰腎。以上皆他臟之病干之而作痛者,非心本經自病也,治法當兼用各臟藥。經又曰:邪在心則病心痛,喜悲,時眩僕,此則包絡受邪,痛在腑不在臟者也。經又曰:手少陽三焦脈動,則病嗌乾心痛,渴而欲飲。此則別絡受邪,痛在絡不在經者也。二者之痛,皆因怵惕思慮,傷神涸血而然(宜補心湯)。而亦有卒心痛,脈洪數者(宜黃連一兩,煎湯頓服)。如按之痛減則為虛,宜酸收,不應辛散(宜歸脾湯加乾薑,肉桂、菖蒲)。有心膈大痛,嘔逆發厥,藥不納者,趁勢以鵝毛探吐,痰盡而痛自愈,內服藥(宜南星安中湯)。有蛔蟲齧心者,痛有休止,或吐蛔,蛔動則噁心嘔吐(宜烏梅丸、蕪夷散)。心痛之不同如此。總之,七情之由作心痛,食積痰飲瘀血作胃痛,二語正是分明,曷言乎心痛由七情也。經云:喜則氣散,怒則氣上,憂則氣沉,思則氣結,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除喜之氣能散外,余皆足令心氣鬱結而為痛也。然心痛亦有虛實,按之痛止者,虛也(宜參朮散);按之痛反甚者,實也(宜梔萸丸)。凡痛,多用溫散之藥,獨不可用補氣血藥,以氣旺不通則痛愈甚也。
白話文:
心痛,包絡病,實不在心也。
心痛,雖然歸屬於包絡病,但其實並非真正的心臟病變。 心臟是人體的君主,不輕易受到外邪侵犯。
心痛可能的原因包括:
- 君火衰盛:心臟的陽氣虛弱,火氣衰敗,導致心痛。
- 大寒觸犯心君:寒邪入侵心臟,造成心痛。
- 汗血衝心:過度出汗或失血,衝擊心臟,導致心痛。
真心痛的症狀:
- 突然發作,沒有先兆,疼痛劇烈,不能言語,咬牙切齒。
- 舌頭青紫,呼吸冰冷,汗出不止。
- 手腳冰冷,關節處尤其冰冷,如同冰塊。
- 這種情況非常危險,發病後可能很快死亡,甚至可能當天發病當天死亡。
若不幸遇到真心痛,即使無力回天,也應盡力施救,設法延續生命。
- 應當盡快服用豬心煎湯,去除渣滓,並同時服用麻黃、肉桂、附子、乾薑。
如果患者並非真心痛,而是其他原因導致的胸痛,則表現有所不同:
- 患者可以坐立,沒有明顯的青色,四肢不冰冷,疼痛也沒有那麼劇烈。
這種情況多半是由包絡受寒、痰濕、蟲積、飲食不當等因素引起,應當根據不同的病因選用藥物治療。
- 可以參考必應湯等方劑。
心臟主宰著人體的陽氣和陰血,因此心痛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可以分為以下九種:
- 食:因食生冷,或飲食過多導致飽脹、噫出腐敗氣味。
- 宜用青皮丸等方劑。
- 飲:因過量飲水或傷寒水飲,導致噁心、煩悶、時吐黃水,嚴重時會全身震顫,發出水聲。
- 宜用小胃丹、胃苓湯等方劑。
- 熱飲加黃連、甘遂;寒飲加肉桂、茯苓、蒼朮、半夏。
- 水飲流注胸膈痛,宜用三花神佑丸。
- 風:因傷風受寒,或肝邪侵犯心臟,導致兩肋疼痛。
- 宜用羌活、荊芥等藥物。
- 寒:外受寒邪,應當溫散;內受寒邪,應當溫利;久病寒邪鬱結,應當疏解。
- 總治宜用朮附湯。
- 虛寒體質,應當溫補,可服用歸脾湯,並加入乾薑、肉桂、菖蒲。
- 腎寒侵犯心臟,導致心痛,患者會感到心懸如飢,並且伴隨腹瀉、下墜感。
- 宜用五積散。
- 寒氣客於背俞之脈,會導致血脈瘀滯,引起血虛,進而導致心痛。
- 宜用桂枝四七湯、神效散等方劑。
- 熱:患者體熱,煩躁不安,手掌發熱,口渴便秘,面部發紅發黃,因積熱攻心或暑熱入心導致心痛。
- 宜用金鈴子散、剪紅丸等方劑。
- 嚴重者可服用大承氣湯。
- 疼痛不止,熱邪未清,宜用清中湯。
- 悸:勞累後頭面發紅,下肢沉重,自覺煩躁、發熱,脈象弦急,臍上跳動,心痛。
- 宜用辰砂妙香散、加味四七湯等方劑。
- 血:脈象澀滯。
- 體質壯盛者,宜用代抵當湯瀉血。
- 體質虛弱者,宜用四物湯,加入桃仁、穿山甲、肉桂心、蓬朮、降香等藥物,補血行血。
- 飲食後出現呃逆,也需要行血化瘀。
- 宜用手指拈散。
- 虫:患者面色青黃帶白斑,嘴唇發紅,能吃東西,但吃東西後立即疼痛,或疼痛後才能吃東西,或者嘔吐涎沫、綠色水。
- 蟲心痛多見於小兒,上半月蟲頭向上,容易治療。
- 可先用雞肉汁或蜂蜜飲用,隨後服用妙應丸或剪紅丸。
- 疰:因鬼邪作祟導致心痛,患者神志昏迷,突然倒地,昏昏沉沉,胡言亂語,甚至口噤。
- 宜用蘇合丸等方劑。
以上九種心痛,只是病因分型的不同,實際上心痛很少單純由某一個臟器引起。
-
厥心痛:是指心痛與背部相連,感覺像是從後面觸碰心臟。
-
患者駝背,可能是腎心痛,宜用神保元、神聖復氣湯等方劑。
-
胃心痛:患者腹脹胸滿,胃脘當心痛,疼痛上連兩脅,咽喉阻塞,無法順暢呼吸。
-
宜用草豆蔻丸、清熱解鬱湯等方劑。
-
脾心痛:患者心痛如錐刺,疼痛劇烈。
-
宜用訶子散、復元通氣散等方劑。
-
肝心痛:患者面色蒼白,如死人般,整天喘不過氣。
-
宜用金鈴子散等方劑。
除了心臟本身的病變外,其他臟腑的病變也可能導致心痛。
- 厥心痛,是指其他臟腑的病邪侵犯心臟的包絡,或其他臟腑的邪氣侵犯心臟的支脈,導致心痛。
- 厥心痛又分為寒厥心痛和熱厥心痛。
- 寒厥心痛:患者手腳冰冷,出冷汗,尿液清澈,口渴不渴,氣息微弱,身體虛弱,心痛。
- 宜用朮附湯。
- 熱厥心痛:患者身體發熱,腳冷,煩躁不安,脈象洪大,心痛劇烈。
- 宜用金鈴子散、清郁散等方劑。
此外,其他臟腑的病變也可能導致心痛,應當根據不同的病因,選用相應的藥物治療。
- 陽明經有餘,上歸於心,脈象滑利,則患心疝;心痛牽引少腹滿,疼痛無定處,小便排泄困難,應當取足厥陰肝經;心痛腹脹,大便不暢,應當取足太陰脾經;心痛氣短,呼吸困難,應當取手太陰肺經;心痛牽引背部,呼吸困難,應當取足少陰腎經。
經書中提到,邪氣入侵心臟,則會導致心痛、喜怒無常、頭昏眼花等症狀。
- 這種情況,多半是包絡受邪,疼痛在腑而非臟器。
手少陽三焦經脈動則會導致咽喉乾燥、心痛、口渴欲飲。
- 這種情況,多半是別絡受邪,疼痛在經脈而非臟器。
以上兩種情況,都是因為思慮過度,驚恐不安,傷神耗血,導致心痛。
- 宜用補心湯等方劑。
突然發作的心痛,脈象洪數,應當服用黃連湯急救。
- 按壓疼痛部位,疼痛減輕,則為虛證,應當採用酸收的治療方法,不可使用辛散之藥。
- 宜用歸脾湯,並加入乾薑、肉桂、菖蒲。
如果心膈疼痛劇烈,伴隨嘔吐、發厥,藥物難以入口,應當先用鵝毛探吐,將痰液吐出,疼痛自然減輕,然後再服用藥物。
- 宜用南星安中湯等方劑。
蛔蟲侵犯心臟,會導致心痛反覆發作,或者嘔吐蛔蟲,蛔蟲活動時會導致噁心嘔吐。
- 宜用烏梅丸、蕪夷散等方劑。
心痛的原因很多,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治療方法。
- 總的來說,七情導致的心痛,宜用疏肝解郁之藥;飲食積滯、痰飲、瘀血導致的胃痛,宜用消食化痰、活血化瘀之藥。
- 心痛也分虛實,按壓疼痛部位,疼痛減輕為虛證,宜用補虛之藥;按壓疼痛部位,疼痛加重為實證,宜用瀉實之藥。
- 心痛的治療,大多採用溫散之藥,避免使用補氣血藥,因為氣血旺盛,流通不暢,反而會加重疼痛。
最後,經書中記載,喜怒哀樂憂思悲恐驚七情,都能導致心氣鬱結而引起心痛。
- 除了喜氣能散開,其他六情都會導致心氣鬱結。
- 心痛也分虛實,按之痛止者為虛,按之痛反甚者為實。
- 心痛的治療,大多用溫散之藥,忌用補氣血藥。
以上是對古代醫學文獻關於心痛的解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脈法】《脈訣》曰:心腹痛脈沉細宜,浮大弦長命必殂。又曰:沉弦細動,皆是痛症,心痛在寸,腹痛在關,下部在尺,脈象顯然。丹溪曰,心痛左手脈數,熱多也,脈澀,有死血也;右手脈緊實,是痰積也,脈大,必是久病也;兩手脈堅實不大,便可下之,痛甚者,脈必伏。《正傳》曰,心脈微急為痛,微大為心痹,引背痛,短而數或澀者心痛。
【心痛症治】《入門》曰:心痛引背,多屬風冷;心痛嘔瀉,難以俯仰,多屬熱。丹溪曰:凡心胃痛,須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冷,口吃寒物而得者,於初得之時,當與溫散,如桂枝四七湯之類,或溫利之,如九痛元之類;若得之稍久,則成郁,郁久必生熱,熱久必生火,若溫散溫利,則助火添邪,由是方中多以山梔為熱藥之嚮導,則邪易除,正易復,痛易安。又曰:心胃痛,須用劫藥,痛乃止。
白話文:
脈象沉細表示心腹疼痛,脈浮大弦長則生命垂危。沉弦細動,都屬於疼痛的症狀,心痛在寸關尺中的寸部,腹痛在關部,下部疼痛在尺部,脈象一目了然。丹溪認為,心痛時左手脈數,代表熱氣過盛,脈澀則有瘀血;右手脈緊實,是痰積,脈大則病程久遠;兩手脈堅實不大的話,就可以服用瀉藥,疼痛劇烈時脈象必伏。
《正傳》記載,心脈微急表示心痛,微大則為心痹,牽引背部疼痛,脈短而數或澀者也代表心痛。
治療心痛的藥方,根據不同的病因而有所不同。心痛引背,多為風寒所致;心痛伴隨嘔瀉,難以俯仰,多為熱症。丹溪指出,心胃痛需要區分病程的長短,如果是因寒冷或食用寒涼食物而導致的急性疼痛,應當使用溫散寒的藥物,例如桂枝四七湯,或溫利藥物,例如九痛元。如果病程較長,就會形成郁證,郁久生熱,熱久生火,此時再使用溫散溫利藥物,就會助長火邪。因此方中多以山梔子作為熱藥的嚮導,以便於邪氣易除,正氣易復,疼痛易安。丹溪還說,心胃痛需要用劫藥才能止痛。
如倉卒散:山梔四十九枚連皮炒,附子一個炮去皮臍,共力粗末,每三錢,水一盞,酒半盞,煎七分,入鹽少許服,加川芎一錢尤妙,能治氣自腰腹間攣急疼痛,不可屈伸,痛不可忍自汗如洗,手足冷而垂死者。又如愈痛散:五靈脂、延胡索、蓬朮、良薑、當歸等分,共為末,每二錢,醋湯調服,能治急心痛胃疼。又曰:心胃痛,用山梔劫藥止之,又復發前藥必不效,可加元明粉一錢服之,即止矣。
白話文:
如倉卒散:將四十九枚帶皮的山梔炒熟,配上一顆去皮臍的附子,全部混合成粗末。每次取三錢,加入一盞水和半盞酒,煎至七分,再加少許鹽服用。如果再加上一錢的川芎會更好,能治療腰腹間的氣攣急疼痛,無法屈伸,疼痛難忍,出汗像洗澡一樣,手腳冰冷甚至快要昏厥。再如愈痛散:用五靈脂、延胡索、蓬朮、良薑、當歸等量,混合成末,每次取兩錢,與醋湯調和服用,能治療急性的心痛和胃疼。再者,對付心胃的疼痛,可以用山梔劫藥來止痛,但如果之前的藥效不佳,可以再加一錢元明粉來服用,就能止痛。
【飲食禁忌】丹溪曰:心胃痛,日數多,雖不吃飯,不死,若痛止便吃物,即復發,必須三五日服藥,方可吃物。
【導引】《保生秘要》曰:於足三里掐之九九,擦也九九,運行後功,痛氣降而愈。
【運功】《保生秘要》曰:行歸元逐痛處,流行胃火,自然發散(此導引、運功二法,不但治心痛,兼治胃口痛)。
心癰,心熱病也。經曰: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其發於他經者,且莫不由於心火,況本經積熱,而即發於本經部位者乎。其所以致熱之故,則必其平日好飲酒,或嗜食辛辣熱物,以致日久凝聚,而生此症也。(宜先用涼血飲,次服加味十奇散。)
白話文:
【飲食禁忌】丹溪說:如果心胃疼痛,一天發生多次,即使不進食,也不會死亡。但如果疼痛停止就開始進食,疼痛就會再次發生。必須在服藥三到五天後,才能開始進食。
【導引】《保生祕要》提到:在足三里穴位上按壓99次,搓揉99次,進行後續的運動,疼痛和氣息會緩解並痊癒。
【運功】《保生祕要》指出:行走回歸本源,逐漸前往疼痛的位置,流動胃部的熱力,自然就能散發開來(這兩種方法,不僅可以治療心痛,也可以治療胃口疼痛)。
心癰,是一種由心火引起的熱病。經典中提到:所有疼痛、瘙癢、傷口,都與心火有關。如果它在其他經絡上出現,通常都是由心火引起的,更不用說在本經絡上直接發作的了。導致熱病的原因,必定是因為平時喜歡飲酒,或是喜好辛辣熱的食物,導致長時間積聚,從而產生這種病症。(應首先使用涼血飲料,接著服用加味十奇散。)
【心癰症治】《靈樞》曰:巨闕(穴名)隱隱而痛者,心疽;上肉微起者,心癰也。《入門》曰:心癰者於胸乳間生蜂窠癰發。《靈樞》經所謂一名井疽,狀如豆大,三四日起,不早治則入於腹,七日死,急用疏導心火之藥,宜用清心丸、清心散、內固清心散、瀉心湯。《瘍科選粹》曰:心癰發胸乳間者,名井疽。
若在鳩尾者,最緊要,繫心熱極盛者,當導心火,緩則不救。小便澀者,清心散,或涼膈散去硝黃,加白芷、花粉、木通、瞿麥。大便秘者,內固清心散,涼膈散去硝加白芷、花粉、生地。發於膺,名甘疽,其色青,狀如谷實、栝蔞,常苦寒熱,不急治,十日死,死後出膿。
白話文:
心癰症治
**《靈樞》**說:巨闕穴隱隱作痛,叫做心疽;如果胸前肉微微隆起,就是心癰。《入門》說:心癰發於胸乳之間,生出像蜂窩一樣的癰瘡。
**《靈樞》**經文中也稱它為井疽,形狀如豆子大小,三四天就會發作,如果不早治就會進入腹中,七天就會死亡。必須緊急使用疏導心火的藥物,適合使用清心丸、清心散、內固清心散、瀉心湯。
**《瘍科選粹》**說:心癰發於胸乳之間,稱為井疽。
如果發在鳩尾(即胸骨下端),那就更加緊急,這是心火極盛的表现,一定要導心火,如果拖延就会无法挽回。小便澀者,可使用清心散,或者涼膈散去硝黃,加白芷、花粉、木通、瞿麥。大便秘者,可用內固清心散,涼膈散去硝加白芷、花粉、生地。
如果發於膺(即胸部),稱為甘疽,颜色青绿,狀如谷實或栝蔞,常伴隨寒熱交替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十天就會死亡,死後會流出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