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五 (1)
卷五 (1)
1. 腫脹源流(痞滿)
腫脹,脾肺腎三經病也。考《內經》,五臟六腑,五運六氣,司天在泉,勝復淫郁,無不成腫脹之病。而張介賓以為未有不幹於脾肺腎三臟者,其意以脾主運化精微,肺主氣行治節,腎主五液而行水,凡五氣所化之液,悉屬於腎,五液所行之氣,悉屬於肺,輸轉二臟,利水生金,悉屬於脾,所以腫脹之生,無不由三者失職,旨哉,洞本之論也。然又必先腎氣不足,下氣厥上,三合而成。
經曰:厥氣在下,營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為脹。又曰:五臟陽已竭。又曰:合之於真,三合乃得,夫厥氣在下,此病根也。人身上下,陽布陰生,則肺行而腎納,於何有厥,厥氣在下,則肺不行而腎失納矣。至氣已厥,必營衛之流行經絡者留止,無根之陰氣,於是逆上,與真氣相搏,寒留而不行,乃合為脹也。
白話文:
腫脹是由脾、肺、腎三經的病變引起的。根據《內經》所述,五臟六腑,五運六氣,司天在泉,勝復淫郁,無不會引起腫脹的疾病。而張介賓認為,沒有不牽涉脾、肺、腎三臟的腫脹病。他的意思是,脾主運化精微,肺主氣行治節,腎主五液而行水,所有五氣所化之液,都屬於腎;五液所行之氣,都屬於肺。這些液體的輸送和轉化,涉及兩個臟器,利水生金,屬於脾。因此,腫脹的產生,無不由這三者失職引起,這是非常深入的論述。然而,又必須先有腎氣不足,下氣厥上,三者合而成。
經文說:“厥氣在下,營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為脹。”又說:“五臟陽已竭。”還說:“合之於真,三合乃得。”厥氣在下,是此病的根源。人體上下,陽布陰生,則肺行而腎納,為何會有厥氣?厥氣在下,則肺不能行氣而腎失去納氣功能。當氣已厥,必然是營衛之氣在經絡中的流動停滯,無根的陰氣因此逆上,與真氣相搏,寒氣停留不行,最終合為腫脹。
況臟陽即元運之氣,臟陽竭,諸停而不行可知,其曰合之於真,三合乃得者,人之脹,雖由衛逆於營,而既在血脈,則合經絡、合臟、合腑,陰陽俱有,故曰三合乃得。特厥氣在下,究為脹之本耳,故經又以診之而其脈大堅以澀者為脹。蓋大者,邪氣盛也。堅者,邪氣實也,兩氣相攻,脹勢已成,故其脈大堅,以厥於陽而實也。
澀者,氣血虛而不流利也,是為陰氣衰,陰氣衰即真氣衰,此厥於陰而虛也。陰虛陽堅,中氣已損,能勿脹乎。是以澀而堅者,其病在陰,即脹在臟,經故曰陰為臟,大而堅者,其病在陽,則脹在腑。經故曰陽為腑,於是有脈脹、有膚脹、有五臟脹、有六腑脹,而又有水脹、有鼓脹、有蠱脹、有單腹脹、有石水,種種之症。
白話文:
且說臟陽就是元氣運行的動力,當臟陽衰竭時,各種氣血就會停滯而不流通,這是很容易理解的。至於說合於真氣,要三合才能得氣,這是因為人體的脹滿,雖然是由於衛氣逆行於營氣所導致,但既已存在於血脈之中,便與經絡、臟腑相合,陰陽氣皆有參與,所以說要三合才能得氣。
特別是厥氣在下,才是導致脹滿的根本原因。所以經書上說,脈象大而堅且澀者,就是脹滿。因為脈象大,說明邪氣盛;脈象堅,說明邪氣實。兩種氣互相攻伐,脹滿的病勢已經形成,所以脈象大而堅,是陽氣被厥逆而實。
脈象澀,說明氣血虛弱而不流利,這是陰氣衰竭,陰氣衰竭就代表真氣衰竭,這就是陰氣被厥逆而虛。陰虛陽實,中氣已經受損,怎么可能不會脹滿呢?因此,脈象澀而堅,病在陰,即脹在臟腑,經書上說“陰為臟”;脈象大而堅,病在陽,則脹在腑,經書上說“陽為腑”。
所以,會有脈脹、膚脹、五臟脹、六腑脹,以及水脹、鼓脹、蠱脹、單腹脹、石水等各種不同的病症。
而其為症,又虛實不倫,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行實當顧虛,補虛無忘實,而其要惟大補脾腎,以培根本,則得之矣。至於辨驗虛實,莫善於士材,其說云:陽症必熱,熱者多實,陰症必寒,寒者多虛;先脹於內而後腫於外者為實,先腫於外而後脹於內者為虛;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者為實,小便清白,大便溏泄者為虛;脈滑數有力者為實,脈浮弦細澀者為虛;色紅氣粗者為實,色瘁聲短者為虛。凡實,或六淫外客,或飲食內傷,陽邪急速,其至必暴,每成於數日之間。
凡虛,或情志多勞,或酒色過度,日積月累,其來有漸,每成於經月之後。故治實易,治虛難。士材之言,當奉以為則,而於虛實疑似之間,復能察脈審形,辨別毫釐,庶無實實虛虛之害。
白話文:
病症的虛實變化多端,虛中帶實,實中帶虛,治療實症時要兼顧虛症,補虛時也要注意實證。最重要的是要大力補益脾腎,以固本培元,才能真正治癒。判斷虛實,最可靠的是「士材」的觀點,他說:陽症必熱,熱者多實,陰症必寒,寒者多虛;先從內部脹滿,然後才向外腫脹的是實證,先從外部腫脹,然後才感到內部脹滿的是虛證;小便黃赤,大便秘結的是實證,小便清白,大便溏泄的是虛證;脈象滑數有力的是實證,脈象浮弦細澀的是虛證;面色紅潤,呼吸粗重的是實證,面色蒼白,呼吸急促的是虛證。總之,實證多由外邪入侵或飲食不節引起,發病迅速,常常在幾天內就出現症狀。
虛證則多因情志勞損或縱慾過度所致,日積月累,逐漸形成,往往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顯現。因此,治實證容易,治虛證難。我們應以「士材」的說法為準則,在虛實難辨的情況下,還要仔細觀察脈象和形體,精細辨別,才能避免誤診,避免實證當虛證,虛證當實證的錯誤。
試先即脹病條分之,經曰:五臟六腑,各有畔界,病各有形狀,營氣循脈,衛氣逆之,為脈脹,蓋清者為營,營行脈中,其氣專精,未即致脹,濁者為衛,衛行脈外,其氣慓疾滑利,而行肉分,此必由衛氣之逆,而後病及營而為脈脹也,是知凡病脹皆發於衛。
經又曰:衛氣並脈,循分為膚脹,蓋衛氣逆而並於脈,復循肉分之間,故為膚脹,然脹無常所,既脹皮膚,即排臟腑而廓胸脅,凡膻中心主之宮城,脾之太倉,咽喉小腸之傳送,胃之五竅閭里門戶,廉泉玉英之津道,應無不受脹者。
又曰:心脹者,短氣煩心,臥不安;肺脹者虛滿而喘咳;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少腹;脾脹者,善噦,四肢煩冤,體重不能勝衣,臥不安;腎脹者,腹滿引背,央央然腰髀痛;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大腸脹者,腸鳴濯濯而痛,冬日重感於寒,則飧泄不化;小腸脹者,少腹填脹,引腰而痛;膀胱脹者,少腹滿而氣癃;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輕輕然而不堅;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
白話文:
先來討論關於脹病的分類,經典中提到:五臟六腑各有範圍和界限,每種疾病都有其特徵形狀。營氣循環在脈中,如果衛氣逆流,就會導致脈脹。營氣是清潔的,它在脈中循環,氣息專注且精細,不會立即引起脹滿。衛氣是混濁的,它在脈外循環,氣息快速滑利,穿過肌肉層,這一定是衛氣逆流之後,影響到營氣,導致脈脹。因此,所有疾病引起的脹滿都源自於衛氣的逆流。
經典又進一步說明:當衛氣並入脈中,沿著肌肉層循環,會造成膚脹。然而,脹滿沒有固定位置,一旦脹滿了皮膚,就會影響內臟,擴張胸脅。包括羶中(心的位置)、脾的太倉(胃的位置)、咽喉與小腸的傳送、胃的五竅閭裏門戶、廉泉與玉英的津道,這些地方都可能受到脹滿的影響。
經典還指出:心脹時會感到呼吸困難,心煩意亂,無法平躺休息;肺脹時會感到虛滿且喘息咳嗽;肝脹時,肋骨下部會有滿脹感,疼痛會延伸至小腹;脾脹時,容易消化不良,四肢疲憊,身體沈重,無法承受衣物,平躺時不舒服;腎脹時,腹部會有滿脹感,背痛,腰與大腿會疼痛;胃脹時,腹部會有滿脹感,胃部疼痛,嗅覺會聞到焦臭,影響飲食,大便困難;大腸脹時,腸子會發出響聲,疼痛,冬季受寒後,可能會出現食物未消化的狀況;小腸脹時,下腹部會有滿脹感,疼痛會延伸至腰部;膀胱脹時,下腹部會有滿脹感,尿道阻塞;三焦脹時,氣體在皮膚中滿脹,感覺輕微而不堅實;膽脹時,肋骨下部會有疼痛和脹滿感,口中會感到苦味,常想嘔吐。
以上經言臟腑之脹,總以治脹藥為主(宜藿香正氣散、木香調氣散、薊子湯等),各加引經之劑療之(心,黃連、細辛;肺,桔梗、升麻、白芷;肝,柴胡、川芎、青皮、吳萸;脾,升麻、蒼朮、葛根、白芍;腎,獨活、知母、細辛、肉桂;胃,白芷、升麻、葛根、石膏;大腸,白芷、升麻、黃芩、石膏;小腸,黃柏、藁本、赤苓、木通;膀胱,滑石、羌活;三焦,柴胡、連翹;下焦,地骨皮;膽,柴胡、青皮、連翹),方為正治。
白話文:
以上所述經方論及臟腑脹滿,總歸以治療脹滿的藥物為主,宜選用藿香正氣散、木香調氣散、薊子湯等方劑,並根據不同臟腑的特性,加入引經之劑,以達標本兼治的效果。
- 心臟脹滿:加入黃連、細辛引經。
- 肺臟脹滿:加入桔梗、升麻、白芷引經。
- 肝臟脹滿:加入柴胡、川芎、青皮、吳萸引經。
- 脾臟脹滿:加入升麻、蒼朮、葛根、白芍引經。
- 腎臟脹滿:加入獨活、知母、細辛、肉桂引經。
- 胃脹滿:加入白芷、升麻、葛根、石膏引經。
- 大腸脹滿:加入白芷、升麻、黃芩、石膏引經。
- 小腸脹滿:加入黃柏、藁本、赤苓、木通引經。
- 膀胱脹滿:加入滑石、羌活引經。
- 三焦脹滿:加入柴胡、連翹引經。
- 下焦脹滿:加入地骨皮引經。
- 膽囊脹滿:加入柴胡、青皮、連翹引經。
以上所列藥物組合方為治療臟腑脹滿的正治之法。
經又曰:膚脹者,寒氣客於皮膚之間,𪔣𪔣然不堅,腹大,身盡腫,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蓋以寒客皮膚間,陽氣不行,病在氣分,故有聲若鼓;氣無形,故不堅;氣無不至,故腹大身盡腫;凡腫,因水則皮澤而薄,因氣,故皮厚;氣在膚腠,故按散之猝不起,腹皮厚,故色不變。此膚脹乃氣病也(宜加味枳朮丸)。
前文言膚脹,以脹必見於膚,乃總言致脹之由,此則專為一症也。經又曰:鼓脹者,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此鼓脹亦氣分病,故與膚脹相似,惟腹有筋起為異,但膚脹病根在肺,鼓脹病根在脾,由脾陰受傷,胃雖納穀,脾不運化,或由怒氣傷肝,漸蝕其脾,脾虛之極,故陰陽不交,清濁相混,隧道不通,鬱而為熱,熱留為濕,濕熱相生,故其腹脹大,中空無物,外皮繃急,旦食不能暮食也,但臍突出,肚見青筋,皮光如油,皆不冶。脈亦喜浮大,忌虛小,蓋鼓有土敗木賊之象,濕熱相兼,猶饅頭得火與湯乃發胖。
白話文:
經文又說:膚脹這種病症,是因為寒冷之氣停留在皮膚和皮膚之間,導致皮膚鬆弛不堅實,腹部膨脹,全身都腫起來,皮膚厚度增加,按壓腹部深陷且不易復原,腹部顏色沒有變化,這是膚脹的特徵。這是因為寒冷停留在皮膚間,陽氣不能正常流通,病在氣分,所以會有像是被敲擊的聲音;氣是無形的,所以不堅實;氣可以到達任何地方,所以腹部和全身都腫起來;所有腫脹,如果是由於水積聚,皮膚就會變得薄,如果是由於氣體,皮膚就會變得厚;氣停留在皮膚和皮膚的孔隙中,所以按壓時不容易恢復,腹部皮膚厚,所以顏色不會改變。這表明膚脹是氣分的病症(適合使用加味枳朮丸治療)。
前面的文獻提到膚脹,因為脹脹的現象總是出現於皮膚,是概括地說明導致脹脹的原因,而這段文字則專門描述了膚脹這個特定的病症。經文又進一步說:鼓脹這種病症,腹部膨脹,全身都大,大小與膚脹相同,但是顏色為蒼黃色,腹部筋脈凸起,這是鼓脹的特徵。鼓脹也是氣分的病症,所以與膚脹類似,只是腹部有筋脈凸起有所不同。然而,膚脹的病根在於肺部,鼓脹的病根在於脾部,是由於脾部陰氣受損,即使胃部能夠消化食物,脾部卻無法運化食物,或者由於怒氣傷害肝臟,慢慢地破壞脾部,脾部虛弱到了極點,因此陰陽不能調和,清濁相混,腸道不通暢,鬱積成為熱,熱留下來形成濕,濕熱相互產生,所以腹部膨脹大,中間空無物質,外表的皮膚緊繃,早上能吃飯晚上就不能再吃飯了,但是肚臍突出,肚子能看到青筋,皮膚光滑如油,這些現象都不能得到治療。脈搏也喜歡浮大,忌怕虛小,因為鼓脹表現出土敗木賊的象徵,濕熱相混合,就像饅頭遇火和湯後變得肥胖。
治者先令卻鹽味,厚衣衾,斷妄想,禁忿怒,以調和氣血,藥必大補脾土,養肺金,使金能制木,脾無賊邪之害(宜調中健脾丸)。更審虛實,權輕重,辨其所因,而以蘇梗、厚朴、木通、陳皮、柴胡、白芍、大腹皮、延胡索為主,寒加熱,熱加寒,虛加補,皆製為大劑,服數十帖,亦有生者。久服藥忽手足腫,病為自內遠外,不久愈;若自手足腫至腹,病為從外入內,難治。
其或朝寬暮急,或朝急暮寬,或先脹後喘(宜治脾二陳湯),或先喘後脹(宜治肺寧肺湯)。雖多分別,大法不外乎此。曷言乎辨其所因也,蓋同屬鼓脹,有因六氣而成者(宜藿香正氣散);有因七情而成者(宜沉香降氣散);有因飲食傷而成者,必嘔吐噯嘻而脹(宜香砂調中丸);有因畜血而成者,必青紫筋見,小便仍利(宜代抵當湯);有因憂思太過而成者,必二便不利,脈虛澀,腸鳴而脹(宜蘇子湯);有因血熱而脹者,必喘燥,虛汗,肢厥,溲赤屎黑而脹(宜人參芎歸湯);有因氣為痰所隔而成者,必心下堅滿而脹(宜加味枳朮湯);有因積聚痞塞而成者,必膈滿嘔吐,口苦吞酸而脹(宜枳殼散);有因瀉久而成者,必多虛羸狀而脹(宜六君子湯);有因老人虛寒而成者,必氣弱,惡寒,不善食而脹(宜先服香樸丸,再服人參養榮湯,或二方參用);有因婦人產後敗血入胞而成者,必胞不下而脹,血消即下(宜奪命丹)。
白話文:
治療鼓脹病
治療鼓脹病,首先要讓病人減少食用鹹味食物,穿著厚實的衣服和被褥,禁止胡思亂想,避免生氣,以調和氣血。藥物治療必須以大補脾土、滋養肺金為主要目標,使肺金能夠制約肝木,脾土免受邪氣侵害。可服用調中健脾丸。
辨證論治
要仔細辨別虛實、輕重,並找出病因,然後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藥物。
- 主要的藥物包括蘇梗、厚朴、木通、陳皮、柴胡、白芍、大腹皮、延胡索等。
- 寒症用熱藥治療,熱症用寒藥治療,虛症用補藥治療。
- 藥物劑量要充足,連續服用數十帖,也有可能治癒。
病情變化
- 服用藥物後,如果手腳腫脹,且腫脹從內向外蔓延,說明病情較輕,很快就會痊癒。
- 如果腫脹從手腳蔓延至腹部,說明病情較重,從外向內發展,較難治療。
症狀變化
- 鼓脹病的症狀可能表現為早晨輕微,晚上加重,或早晨加重,晚上減輕。
- 也可能先出現腹部脹滿,後出現呼吸困難(宜用二陳湯治療)。
- 或先出現呼吸困難,後出現腹部脹滿(宜用寧肺湯治療)。
辨別病因
雖然鼓脹病的症狀多種多樣,但治療方法基本一致。
- 根據病因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
- 六氣導致的鼓脹,宜用藿香正氣散治療。
- 七情導致的鼓脹,宜用沉香降氣散治療。
- 飲食傷損導致的鼓脹,患者常伴有嘔吐、噯氣、腹脹等症狀,宜用香砂調中丸治療。
- 積血導致的鼓脹,患者體表常出現青紫色的血管,小便仍然順暢,宜用代抵當湯治療。
- 憂思過度導致的鼓脹,患者常伴有二便不利、脈象虛澀、腸鳴、腹脹等症狀,宜用蘇子湯治療。
- 血熱導致的鼓脹,患者常伴有呼吸急促、口乾舌燥、虛汗、手足厥冷、小便赤黃、大便黑色、腹脹等症狀,宜用人參芎歸湯治療。
- 痰氣阻滯導致的鼓脹,患者常伴有心下堅滿、腹脹等症狀,宜用加味枳朮湯治療。
- 積聚痞塞導致的鼓脹,患者常伴有膈滿、嘔吐、口苦、吞酸、腹脹等症狀,宜用枳殼散治療。
- 久瀉導致的鼓脹,患者常伴有虛弱消瘦、腹脹等症狀,宜用六君子湯治療。
- 老人虛寒導致的鼓脹,患者常伴有氣虛、怕冷、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宜先服用香樸丸,再服用人參養榮湯,或兩種藥物同時服用。
- 婦人產後敗血入胞導致的鼓脹,患者常伴有子宮不下、腹脹等症狀,等血塊消退後,子宮就會下降,宜用奪命丹治療。
註解
- 文中一些名詞如“鼓脹”、“六氣”、“七情”、“脾土”、“肺金”等,都是中醫術語,需要參考相關中醫典籍才能理解。
- 文中一些藥方如“二陳湯”、“寧肺湯”、“藿香正氣散”等,都是中醫常用的方劑,具體的組成和用法需要參考相關中醫典籍。
其或素虛弱,或過服峻劑而患鼓症,必補之(宜朝服金匾腎氣丸,晚服補中益氣湯);或壯實人而患鼓症,不妨攻之(宜先服五痹散二劑,再接法服石干散)。凡諸鼓脹之因如此。至如蠱脹,又是一症,不得混蠱為鼓,乃由脾胃家濕熱積滯,或內傷瘀血而成,蓋人之腹中,雖長蛔寸白,皆賴以消宿食,然太多即為病,況如白蟯、三尸、食肛、應聲、赤九種、腸疰、疳癆瘕等蟲,為類不一,皆能使心腹作痛而脹,甚則面青口涎,治以補脾健胃為主,兼用消導。
白話文:
鼓脹的病因和治療方法
患者若本身體虛,或是服用過於峻猛的藥物而導致鼓脹,就需要補益身體(宜早上服用金匾腎氣丸,晚上服用補中益氣湯)。若患者體質強健卻患上鼓脹,則可以攻伐邪氣(宜先服用五痹散兩劑,再接續服用石干散)。這都是鼓脹病的不同病因所致。
至於蠱脹,則是一種不同的病症,不能將其與鼓脹混淆。蠱脹是由於脾胃濕熱積滯,或內傷瘀血導致。人體腹部雖然有蛔蟲等寄生蟲,它們可以幫助消化宿食,但數量過多就會生病。更何況白蟯、三尸、食肛、應聲、赤九種、腸疰、疳癆瘕等蟲,種類繁多,都能造成心腹疼痛和脹滿,嚴重時還會出現面青口涎等症狀。治療以補脾健胃為主,同時還要兼用消導藥物。
其或因跌撲閃挫,負重努力,致血瘀於內而成脹痛,亦以補脾健胃為主,兼用去瘀生新之品(宜參用參朮健脾丸、士材新制陰陽攻積丸)。蓋所謂蠱者,若蟲侵蝕,有蠱壞之義。而蠱與鼓之脈亦相反,蠱脈必實,鼓脈必浮。蠱與鼓之形更相異,蠱之脹,以手按腹,隨手而起,以其為蟲血之積而實也;鼓之脹,以手按腹,凹而不起,以其為氣而虛也。二者皆非輕病。
此外更有脹滿之病,雖亦腹脹,卻不至腫,不如鼓脹之生死相關,或因傷食,消導可已(宜香砂調中丸),或因氣滯,行氣即痊(宜木香順氣散),有久有暫,實者峻下之(宜承氣湯),上鬱則奪之也,畜血者,用破血藥(宜桃仁承氣湯),病後氣虛作脹,惟補益元氣(宜補中益氣湯),使元氣歸元即愈。
白話文:
第一段:
有些人因為跌倒、撞擊、閃挫、負重過度,導致瘀血停滯於體內,形成脹痛。治療原則以補脾健胃為主,同時配合活血化瘀、生肌的藥物。例如可以參考參朮健脾丸和新制陰陽攻積丸。
所謂的「蠱」,指的是像是蟲子侵蝕一樣,有損壞身體的含義。蠱脈和鼓脈的脈象相反,蠱脈實而沉,鼓脈浮而空。蠱脹和鼓脹的外觀也有差異,蠱脹用手按壓腹部,隨手抬起,因為是蟲血積聚而實;鼓脹用手按壓腹部,凹陷下去卻無法抬起,因為是氣虛造成的。這兩種病症都不是輕微的疾病。
第二段:
另外還有一種脹滿的病症,雖然腹部也會脹,但不會腫大,也不像鼓脹那樣危及生命。這種脹滿可能是因為飲食不當,消化不良所致,可以用香砂調中丸來調理;也可能是氣機阻滯,可以用木香順氣散來疏通氣機。脹滿的病症有久有暫,如果實證可以服用承氣湯瀉下;如果上焦鬱滯,可以服用理氣藥物來疏通;如果血瘀,可以服用破血藥,例如桃仁承氣湯;如果病後氣虛導致脹滿,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來補益元氣,使元氣恢復正常即可痊癒。
又有單腹脹,即俗名蜘蛛鼓,其症四肢不腫,但腹脹,其原皆由脾氣虛而傷風與食(宜調中健脾丸)。至若腹脹經久,忽瀉數升,日夜不止,服藥不效,為氣脫。最難救治,惟濃煎益智仁湯服之,立愈。且夫脹與腫,內因則各殊,而外形多相似,要有其易辨者。如先腹大,後四肢腫,為脹病;先頭足腫,後腹大,是水也。
但腹腫,四肢竟不腫,為脹病;臍腹四肢悉腫,是水也。皮厚色蒼,或一身皆腫,或自上而下,為脹病,皮薄色白,或自下而上,是水也。至若脹病有腫有不腫,腫病有脹有不脹,皆當分辨。
白話文:
單腹脹
,也就是俗稱的「蜘蛛鼓」,症狀是四肢不腫,但腹部卻鼓脹。其病因多是脾氣虛弱,加上受寒或飲食不節所致(宜服用健脾丸來調理)。
如果腹脹持續很長時間,突然腹瀉大量水液,日夜不停,服用藥物也不見效,這就是氣脫,是最難治療的。
只有用益智仁湯濃煎服用,才能立即痊癒。
脹與腫,雖然內在病因不同,但外觀卻很相似,需要仔細分辨。
-
比如,先腹部變大,然後四肢才腫起來,是脹病;先頭足腫脹,然後腹部才變大,就是水腫。
-
另外,單純腹腫,四肢卻沒有腫脹,是脹病;臍腹和四肢都腫,就是水腫。
-
皮膚厚實且顏色蒼白,或是全身腫脹,或是從上到下逐漸腫脹,是脹病;皮膚薄而顏色白,或是從下到上逐漸腫脹,就是水腫。
茲更即腫病而條分之,腫不一,而為害莫有大於水腫者。經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頸脈者,足陽明人迎,陽明胃脈自人迎下循腹裡,水邪乘之,故頸脈動。
水之標在肺,故時咳。陰邪結陰分,故陰股間寒也。又曰:三陰結,謂之水。三陰者,太陰脾也,太陰為六經之主。三陰邪結,則坤土不能運精,如是而二陰腎獨主裡,而氣更盛,反來侮土,故氣盛陽不得入。陽不得入,則肺氣不得通調,斯寒水不行而壅,故成水腫之病。
白話文:
茲更即腫病而條分之,腫不一,而為害莫有大於水腫者。
現在我們針對腫病進行詳細分類,腫病種類繁多,但危害最大莫過於水腫。
經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頸脈者,足陽明人迎,陽明胃脈自人迎下循腹裡,水邪乘之,故頸脈動。
經書記載:水腫初期,眼窩上方會輕微腫脹,如同剛開始發病的樣子,頸脈搏動,時常咳嗽,陰部兩側感到寒冷,小腿腫脹,腹部膨大,這表示水腫已經形成。用手按壓腹部,會隨著手離開而緩慢回彈,就像包著水一樣,這就是水腫的徵兆。頸脈指的是足陽明經的人迎脈,陽明胃經從人迎脈往下沿著腹部內側運行,水邪侵入經絡,因此頸脈才會搏動。
水之標在肺,故時咳。陰邪結陰分,故陰股間寒也。
水腫的病症主要表現在肺,所以才會時常咳嗽。陰邪停滞在陰分,所以陰部兩側才會感到寒冷。
又曰三陰結,謂之水。三陰者,太陰脾也,太陰為六經之主。三陰邪結,則坤土不能運精,如是而二陰腎獨主裡,而氣更盛,反來侮土,故氣盛陽不得入。陽不得入,則肺氣不得通調,斯寒水不行而壅,故成水腫之病。
經書又說:三陰經的氣血凝滯,就會導致水腫。三陰經指的是太陰脾經,太陰脾經是六經之主。三陰經氣血凝滯,則脾土無法運化精氣,腎臟獨自主宰內裡,氣機更加旺盛,反過來侵犯脾土,因此氣機旺盛,陽氣無法進入脾土。陽氣無法進入脾土,則肺氣無法通暢調節,寒冷的水氣無法運行,形成阻塞,最終導致水腫。
蓋中州結則氣壅,而關門不利,不利,則水聚而從其類,類者,本在腎,標在肺也,此言腎與肺之水,因脾虛而類聚者。又曰:肺移寒於腎,謂之湧水。湧水者,水氣客於大腸,如囊裹漿者,形寒飲冷,肺氣不足,則肺寒。母病傳子,則寒可移於腎,腎本寒水,以寒濟寒,故水氣不升而為湧。
湧不於腎而於大腸,大腸為肺下流,故如囊裹不能散也。此言肺腎之寒之水相移,而由臟歸腑者。以上皆致水之原也。由是觀之,水之為病,有不由脾土虛弱,不能制水,水逆上行,干及於肺,滲透經絡,流注溪谷,灌入隧道,血亦因而化水,精亦因而化水者乎。顧嘗反復究之,水雖制於脾,實主於腎。
白話文:
中土阻塞,氣機不通,就會導致關竅閉塞,不利於水液運行。水液無法正常排泄,就會積聚在一起,而這些積聚的液體,其本源在腎,表現在肺。這句話指的是因脾虛導致腎與肺的水液互相聚集。另外,肺寒之氣傳入腎臟,叫做湧水。湧水是指水氣停留在腸道,就像袋子裝滿漿液一樣。由於體寒怕冷,肺氣不足,就會導致肺寒。母親的病症會傳給孩子,因此寒氣也會傳到腎臟。腎本來就是寒水的器官,用寒氣來治療寒氣,因此水氣無法上升,就會形成湧水。
如果湧水不在腎臟而是在大腸,大腸是肺的下行部位,所以水液就像裝在袋子裡一樣,無法散開。這句話是指肺腎寒水相互傳遞,從臟器轉移到腑臟。以上都是導致水腫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見,水腫的病因並不只是脾土虛弱,無法制約水液,導致水液逆流上行,侵犯肺臟,滲入經絡,流注溪谷,灌入隧道,血液也因此化為水,精氣也因此化為水。仔細研究後發現,雖然水液受脾臟控制,但實際上是由腎臟主宰。
腎,水臟也,元氣寓焉。若土陽虛則命門火衰,既不能自制陰寒,又不能溫養脾土,陰陽不得其正,則化而為邪。蓋氣即火,陰即水,陽旺則化,而精能為氣,陽衰則不能化,而水即為邪也。夫火盛水虧則病燥,水盛火虧則病濕,故火不能化,則陰不從陽,而精氣亦皆化為水,所以水腫又未有不由於陽虛。
腎為胃關,不惟腎氣不化而閉,即胃亦能令關閉,故水之聚,不待腎水後成,即所飲湯水,亦聚而為患。蓋胃主中焦,為水穀之海,胃和,則升降出納之氣行,水穀從其道而輸泄;胃不和,則出納之關滯,水穀之液皆積而成水。故經言:胃所生病,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又言:五穀精液,因陰陽不和,則並於腸胃中,留於下焦,不得沁入膀胱,則下焦水溢而為水脹。
白話文:
腎是水質的器官,這裡面藏著原始的生命力。如果土的陽性能量不足,會導致命門的火力衰退,無法自行調節陰冷的情況,同時也無法滋養脾土,使得陰陽失衡,進而轉為邪氣。這裡提到的氣就是火,陰就是水,當陽性力量旺盛時,精氣可以轉化為能量,反之,當陽性力量衰弱時,水就有可能成為邪氣。
當火勢過強而水不足時,身體會出現乾燥的症狀;反之,當水分過多而火力不足時,則會導致濕熱的問題。因此,如果火力不能正常轉化,那麼陰性能量就不能順從陽性能量,精氣也會轉化為水分,這就是為什麼會出現腫脹的情況,這通常都是由陽性能量不足造成的。
腎是胃的開關,不僅是腎氣不流通而導致閉塞,胃的功能也可能影響到開關的運作。因此,水的聚集不一定是由腎水直接造成的,即使是喝的湯水,也有可能因為胃的問題而聚集成病。胃主管中焦,是食物與飲料的收納地,當胃功能良好時,食物與飲料能順利上下運行,並且通過消化系統排出;當胃功能不良時,進出口的運作會受阻,使得食物與飲料的液態部分積聚,最終形成水分。根據經典的描述,胃的問題會導致腹部腫脹、膝蓋周圍疼痛。經典還提到,五穀的精華與體內的陰陽失調,會在腸胃中積累,停滯在下焦,無法進入膀胱,結果造成下焦水分過多,形成水脹。
又言:腎者牝臟,勇而勞甚,則腎汗出,遇於風,內不得入臟腑,外不得越皮膚,客於元府,行於皮里,傳於跗踵,本之於腎,名曰風水,所以水腫又未有不由於胃虛。經又曰:肝腎脈並浮,為風水。
蓋肝腎同居下焦,腎為陰,主靜,脈常沉,肝為陽,主動,脈常浮,二臟俱有相火,動於腎者猶龍火出於海,動於肝者猶雷火出於澤,龍起而火隨,風發而水隨,今水從風,是以腎與肝並浮,猶言腎脈本沉,因從肝化而與之俱浮也,所以水腫又未有不由於肝盛。經又曰三焦為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者,氣化也,氣即是火,三焦病,氣滿,小腹光堅,不得小便,溢則水流作脹,以火衰則水勝也,所以水腫又未有不由於三焦病。
白話文:
腎臟是女性的臟器,如果過於勇猛勞累,就會導致腎臟出汗,遇到風寒,既不能進入臟腑,也不能穿透皮膚,就停留在元府,流動到皮下,傳到腳踝,最終源於腎臟,這就是風水,所以水腫也必然跟脾胃虛弱有關。經典記載:肝腎經脈同時浮現,就是風水。
因為肝腎同處下焦,腎主陰,主靜,脈象通常沉潛,肝主陽,主動,脈象通常浮動,兩者都有相火,腎中相火就像龍火從海底噴發,肝中相火就像雷火從澤地竄出,龍起火隨,風發水隨,現在水隨風而動,所以腎經與肝經同時浮現,如同腎脈本來沉潛,因跟隨肝經而浮現一樣,所以水腫也必然跟肝氣盛有關。經典記載:三焦是決瀆之官,水路由此而出,是由氣化而成,氣就是火,三焦病變,氣滿積聚,小腹光亮堅硬,不能小便,溢出則水流四溢導致腫脹,這是因為火衰水盛的緣故,所以水腫也必然跟三焦病有關。
夫既明其水之所由來,當必稔乎水之所由治,其一為水腫之常法,腫在腰以上者,宜發汗,即經所謂開鬼門也(鬼門,即腠理,宜麻黃、羌活、防風、柴胡、牛蒡子、蔥白、忍冬藤以開之,或用柳枝煎湯洗);腫在腰以下者,宜利小便,即經所謂潔淨府也(淨府,即膀胱,宜澤瀉、木通、香茹、甘草、燈心、冬葵子、蜀葵子、葶藶、防己、昆布、海藻、海金沙、赤小豆、茯苓、豬苓、青蛙、海蛤、白螺、鯉魚、鯽魚、白魚、鱸魚、綠頭鴨,秋石代鹽,以潔清之);上下分消,使陰陽平治,水氣可去,即經所謂去菀陳莝是也(菀者積也,陳者久也,莝者腐也,宜甘遂、芫花,大乾、牽牛子,續隨子,同大麥面作麵食,或商陸同赤粳米作飯,日食大效,或郁李仁酒服七七粒,或末之和麵作餌食,或老絲瓜巴豆拌炒,又同陳粳米炒,去巴豆丸服)。
白話文:
一、水腫在腰部以上者,宜用發汗之法,這也就是經書上所說的「開鬼門」。
(鬼門,指的是人體的毛孔,也就是腠理。可以使用麻黃、羌活、防風、柴胡、牛蒡子、蔥白、忍冬藤等藥物來開通毛孔,也可以用柳枝煎湯洗浴。)
二、水腫在腰部以下者,宜用利尿之法,這也就是經書上所說的「潔淨府」。
(淨府,指的是膀胱。可以使用澤瀉、木通、香菇、甘草、燈心、冬葵子、蜀葵子、葶藶、防己、昆布、海藻、海金沙、赤小豆、茯苓、豬苓、青蛙、海蛤、白螺、鯉魚、鯽魚、白魚、鱸魚、綠頭鴨等藥物,並以秋石代替鹽來輔助,以達到利尿清潔的作用。)
上下分消,使陰陽平衡,水氣自然消退,這也就是經書上所說的「去菀陳莝」。
(菀指的是積聚,陳指的是久久不散,莝指的是腐敗。可以使用甘遂、芫花、大乾、牽牛子、續隨子等藥物,與大麥麵混合製成麵食食用;也可以用商陸與赤粳米一起煮飯,每天食用效果顯著;也可以用郁李仁酒吞服,每次七七粒;或者研磨成粉末,與麵粉混合做成餅食用;或者用老絲瓜與巴豆拌炒,再與陳粳米一起炒製,製成巴豆丸服用。)
然皆治其標而已,尤當理氣養脾,以治其本(治本宜參朮健脾丸),使脾氣實而健運,則水自行,故宜以參朮為君,更視水之所屬,或為陰,或為陽,加減治之。蓋病水者,脾必虛故必健脾為主也,其一治水腫太甚者,權宜之法,大抵水腫,多由肝盛脾弱之人,肝盛則觸怒益脹而干於脾,脾弱則食傷不化而生濕,濕鬱甚則化為水,上至頭,下至足,中滿身之前後,浮腫如匏,寒冷如石,行坐臥起不安,本宜專利小水以除其腫,但腫勢太甚,內而膀胱,外而陰囊,相連緊急,道路阻塞,即欲利小便,苦無一線之通,惟宜權開大便以逐水,隨下而隨補(逐水宜硝黃等,補救宜參朮等),漸漸調理可痊。若腫不極甚,只宜利小水以治標,養脾胃以治本。
白話文:
雖然這些療法都只是治標,但更重要的還是要理氣養脾,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可以用參術健脾丸來調理)。如果脾氣充足且運作正常,水氣自然會消退,所以以參術作為主要藥材。至於水氣屬陰還是屬陽,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加減藥物。
因為水腫的病因通常都是脾虛,所以治療水腫必須以健脾為主。如果水腫非常嚴重,需要採取一些權宜之計。水腫大多是因肝氣旺盛、脾氣虛弱所致。肝氣旺盛則會侵犯脾臟,導致脾氣虛弱,無法正常消化食物,從而產生濕氣。濕氣過盛就會化為水,從頭到腳,全身浮腫,冰冷如石,坐臥起立都很困難。原則上應該以利小便來消除腫脹,但如果腫脹太嚴重,內臟的膀胱和外生殖器腫脹在一起,導致排泄通道阻塞,即使想利小便也無法排泄,這時就需要用通便的方式來排出水氣,同時也要補充營養(通便可以使用硝石、黃芩等藥物,補充營養則可以用參術等藥物)。慢慢調理,就能恢復健康。
如果腫脹程度不嚴重,只需利小便來治標,並同時養脾胃來治本。
而水有陰陽之別,陽水多外因,或涉水冒雨,或感風寒暑濕,其腫先現上體,其脈沉數,其症兼發熱煩渴,溲赤便秘(輕則四磨湯、五苓散,重則疏鑿飲子);陰水多內因,因飲水及茶酒,飢飽勞役房勞,其腫先現下體,其脈沉遲,其症兼身涼不渴,溲清便利或溏(宜實脾飲),或小便照常,時赤時不赤,晚則微赤卻不澀,亦屬陰也(宜先用木香、香附、烏藥、茯苓、豬苓等,次進復元丹),未可驟補,宜分次第治之。
白話文:
水也有陰陽之分,陽水多由外因引起,例如涉水淋雨,或感受風寒暑濕,其腫脹會先出現在上半身,脈象沉而數,症狀伴隨發熱、口渴、小便赤色、大便秘結(輕者可服用四磨湯、五苓散,重者則用疏鑿飲子);陰水多由內因引起,例如飲水過多、飲茶酒、飢飽勞累、房勞過度,其腫脹會先出現在下半身,脈象沉而遲,症狀伴隨身體發涼、不渴、小便清澈、通暢或稀溏(宜服用實脾飲),或小便如常,時而赤色時而無色,到了晚上則微赤但無澀感,這也屬於陰水(宜先用木香、香附、烏藥、茯苓、豬苓等藥物,接著服用復元丹),不可急於補益,應分階段次第治療。
有一身惟面與足腫,早則面甚,晚則足甚,面腫為風(宜白蒺藜、益母草、杏仁、葶藶、防風、昆布、甘遂、郁李仁),足腫為水(宜防己、香附、麻黃、赤小豆等,或敗荷葉同藁本煎湯洗,或杏葉、蔥白、楠木、桐木煎洗),更須察二便通秘,別其陰陽治之(即用前文陽水陰水之藥)。
水之脹腫,又有內外之別,先脹於內,後腫於外者,小便赤澀,大便秘結,色澤紅亮,聲音高爽,脈滑數而有力,實熱也,宜以治脾為主(宜木香、沉香、砂仁、枳實、厚朴、蒼朮、大腹皮),兼理肺(宜桑皮、葶藶、枳殼、蔻仁、桔梗、蘇子、陳皮),專利小便(宜木通、通草、茯苓、防己、車前子、澤瀉、豬苓),或發汗(宜麻黃、防風、羌活、川芎、桂枝);如氣壯年少新病者,必瀉其實熱(硝黃亦可酌用)。
白話文:
病人只有臉和腳腫,早上臉腫得厲害,晚上腳腫得厲害。臉腫是風邪引起的,可以用白蒺藜、益母草、杏仁、葶藶、防風、昆布、甘遂、郁李仁來治療。腳腫是水邪引起的,可以用防己、香附、麻黃、赤小豆等,或者用敗荷葉和藁本煎湯洗腳,也可以用杏葉、蔥白、楠木、桐木煎湯洗腳。此外,還要觀察病人大小便是否通暢,根據情況辨別陰陽虛實,再用相應的藥物治療。
水腫還分內外之別,先從內部脹起來,後來才腫到外邊,小便赤澀,大便秘結,面色紅潤,聲音高亢,脈象滑數有力,這是實熱症,應該以治療脾臟為主,可以用木香、沉香、砂仁、枳實、厚朴、蒼朮、大腹皮等藥物,同時兼顧肺部,可以用桑皮、葶藶、枳殼、蔻仁、桔梗、蘇子、陳皮等藥物,專門利尿可以用木通、通草、茯苓、防己、車前子、澤瀉、豬苓等藥物,也可以用麻黃、防風、羌活、川芎、桂枝等藥物發汗。如果病人是體壯年輕的新病患者,一定要瀉去實熱,可以用硝黃等藥物。
先腫於外,後脹於內者,小便淡黃,大便不實,氣色枯白,語音低怯,脈微細而無力,虛寒也,宜以補脾為主(宜陳皮、白朮、茯苓、甘草),兼補肺理氣(補肺宜入參、黃耆、桔梗、苡仁,理氣宜沉香、木香、陳香櫞、佛手),專利小便(宜五苓散),或發汗(宜升麻、柴胡);如虛甚多寒,必須大劑頻投,方可救援(宜多用參、術,即桂、附、乾薑、吳茱萸,亦可選用)。古人以金匱腎氣丸治水,誠為切要,至其他藥品,有與本病相關者,亦須研核其所以然。
白話文:
如果病人先出現外在的腫脹,然後內部脹滿,小便顏色淡黃,大便不成形,面色枯白,說話聲音低微怯弱,脈象微細無力,這就屬於虛寒證。治療應以補脾為主,可用陳皮、白朮、茯苓、甘草等藥材;同時也要兼顧補肺理氣,補肺可用人參、黃耆、桔梗、薏仁等藥材,理氣可用沉香、木香、陳皮、佛手等藥材;還要專門利小便,可用五苓散;也可以考慮發汗,可用升麻、柴胡等藥材。如果虛寒症狀非常嚴重,必須用大劑量藥物頻繁服用,才能救治。可以用大量的人參、白朮,以及桂枝、附子、乾薑、吳茱萸等藥材。
古人用金匱腎氣丸來治療水腫,確實非常重要。其他與本病相關的藥物,也要仔細研究其功效和作用。
如白芍能於土中瀉木,忍冬藤能和緩下氣,木瓜、赤豆利水下氣交長,片腦、雄雞金溫中與寬膨並用,牙皂夾燒灰存性,神麯為丸取利甚捷,雞屎白炒熱,袋盛浸酒,空心飲,下水大奇青蛙入豬肚烹為撰,皆奇方立效。
水之脹腫,在女科又有氣分血分之別,先病水脹,經水後斷,因而心胸堅大,病發於上者,屬氣分(宜木香調氣散);經水先斷,後病水脹,因而血結胞門,病發於下者,屬血分(宜代抵當湯)。
白話文:
第一段
就像白芍能在地中疏泄肝木的鬱結,忍冬藤能緩和下降氣機,木瓜、赤豆利水下氣,促進生長,冰片、雄雞金溫中散寒,並能消腫,牙皂研磨成灰,保留其藥性,神麴製成丸劑,利水效果非常迅速。雞屎白炒熱後裝入袋子,浸泡在酒中,空腹飲用,利水效果非常顯著。青蛙放入豬肚中烹煮成湯,都是奇效的方子,能迅速見效。
第二段
水腫在婦科疾病中,又可以分為氣分和血分。如果先出現水腫,月經後就消失,而且出現心胸脹滿,病症主要在上半身,屬於氣分水腫(宜用木香調氣散);如果先出現月經停止,之後才出現水腫,而且出現血瘀凝聚,病症主要在下半身,屬於血分水腫(宜用抵當湯)。
而又有上半身腫太甚者(宜羌活、防風、升麻、白芷、蘇葉);有下半身腫太甚者(宜五苓散加蒼朮、木通);有腫而心腹堅脹喘滿者(宜當歸散);有頭身俱腫,腹前脹疼者(宜蟠桃丸),有腫而不能食,不能臥,小便秘者(宜白朮木香散);有大病後腫,明屬脾虛不能通調水道者(宜補中益氣湯,送六味丸);有腎水不足,虛火爍金,小便不生而患腫者,急補之(宜補中益氣湯、六味丸互用,久服自效)。
誤與疏風行水,將貽性命之憂(宜急投金匱腎氣丸,尚可救);有血熱生瘡,變為腫病,煩渴,小便少者,經曰純陽者腫四肢,此熱症也,如便閉更須和氣(宜消風敗毒散);有遍身水腫,喘滿,小便閉澀,諸藥不效者(宜導水茯苓湯);有腫而因於風者(宜黃耆防己湯);有腫而因於寒者(宜中滿分消湯,有熱者忌);有腫而因於熱者(宜中滿分消丸,有寒者忌,或神芎導水丸);有腫而因於濕者(宜二蛟散,如虛,宜間服加味胃苓丸,此二方百發百中,無不效);有孕婦遍身浮腫,腹脹滿,小便不利者(宜防己湯、葶耆散),有產後腫滿,喘息而渴,小便不利者(宜大調經散)。凡此皆水病之支分派委,所可溯流以窮源者也。
白話文:
水腫病症之分治
若患者上半身腫脹過甚,宜用羌活、防風、升麻、白芷、蘇葉等藥物治療。若下半身腫脹過甚,宜用五苓散加蒼朮、木通治療。若腫脹伴隨心腹堅脹、喘滿等症狀,宜用當歸散治療。若頭身皆腫,腹前脹痛,宜用蟠桃丸治療。若腫脹導致不能進食、不能平臥、小便不利,宜用白朮木香散治療。
若患有大病後出現水腫,屬於脾虛不能通調水道者,宜用補中益氣湯,並配合六味丸服用。若腎水不足,虛火爍金,導致小便不暢而患腫,需緊急補腎,宜用補中益氣湯、六味丸交替服用,久服自效。
若誤用疏風行水之藥,恐貽害性命,宜緊急服用金匱腎氣丸,尚可救治。若血熱生瘡,轉化為腫病,伴隨口渴、小便量少,經書云:「純陽者腫四肢,此熱症也」,若同時出現便秘,更需和氣,宜用消風敗毒散治療。
若遍身水腫,喘滿,小便閉澀,諸藥無效,宜用導水茯苓湯治療。若腫脹是由於風邪引起,宜用黃耆防己湯治療。若腫脹是由於寒邪引起,宜用中滿分消湯治療,若為熱症則忌用此方。若腫脹是由於熱邪引起,宜用中滿分消丸治療,若為寒症則忌用此方,或可用神芎導水丸治療。若腫脹是由於濕邪引起,宜用二蛟散治療,若體虛者,可間服加味胃苓丸,此二方百試百靈,無不奏效。
若孕婦出現遍身浮腫、腹脹滿、小便不利,宜用防己湯、葶耆散治療。若產後出現腫滿、喘息、口渴、小便不利,宜用大調經散治療。
以上所述皆為水病之分支派衍,可溯本求源,對症施治。
吾因舉水之發源於五臟者而分言之。大凡水腫,必有目胞上下浮胖,肢體沉重,咳嗽怔忡,腰間清冷,小便黃澀,皮膚光亮諸狀。今若心水病,必兼身重,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陰必大腫;肝水病,必腹大不能轉側,脅腸痛,時時津液生,小便續連;肺水病,必身腫,小便難,時鴨溏;脾水病,必腹大,四肢重,津液不生,少氣,小便難;腎水病,必腹大臍腫腰痛不得臥,陰下濕,足逆冷,面黃瘦,大便反堅。
皆當審形辨脈,知其水從何經而來,於治水藥中,各加引經之品以開導之(各引經藥已詳在前)。五臟之外,又有九種水,其根緣症狀治法,有可一一明之者:一曰青水,先從兩脅腫起,根在肝(主治宜大戟);二曰赤水,先從舌根腫起,根在心(主治葶藶);三曰黃水,先從腰腹腫起,根在脾(主治甘遂);四曰白水,先從足腫起,根在肺(主治桑皮);五曰黑水,先從陰上腫起,根在腎(主治連翹);六曰元水,先從面頰腫起,根在外腎(主治芫花);七曰風水,先從四肢腫起,根在膀胱(主治藁本);八曰高水,先從少腹腫起,根在小腸(主治巴霜);九曰氣水,或盛或衰,根在三焦(主治赤小豆。
白話文:
我會按照五行理論,分別討論身體的水分失調現象。大抵而言,水腫會表現出眼周和四肢的浮腫、行動不便、咳嗽、心神不寧、腰部冷感、小便混濁、皮膚光澤等症狀。現在,如果出現心水病,還會伴隨全身沈重、氣力不足、無法平躺、煩躁不安,陰部腫大;肝水病則是腹部膨脹、不能翻身、肋骨和腸道疼痛、時常有唾液分泌、小便頻繁;肺水病會導致全身浮腫、排尿困難、像鴨子排便一樣;脾水病會使腹部膨脹、四肢沈重、唾液分泌不順、氣力不足、小便困難;腎水病則會使腹部膨脹、肚臍處腫脹、腰痛、無法平躺、陰部濕潤、腳底寒冷、臉色黃暗消瘦、大便變得堅硬。
對於這些症狀,都需要仔細觀察身體的外觀和脈搏,判斷水分是由哪個器官產生,再選擇對應的利水藥物,並加入引導藥物來治療(相關引導藥物已在前面詳細說明)。除了五臟以外,還有九種不同特徵的水質失調,其根源和症狀、治療方法可以逐一明確:
- 青水,先從兩側肋骨開始腫脹,其根源在於肝(治療宜用大戟);
- 赤水,先從舌根腫脹,其根源在於心(治療宜用葶藶);
- 黃水,先從腰部和腹部腫脹,其根源在於脾(治療宜用甘遂);
- 白水,先從腳部腫脹,其根源在於肺(治療宜用桑皮);
- 黑水,先從陰部腫脹,其根源在於腎(治療宜用連翹);
- 元水,先從臉頰腫脹,其根源在於外腎(治療宜用芫花);
- 風水,先從四肢開始腫脹,其根源在於膀胱(治療宜用藁本);
- 高水,先從小腹腫脹,其根源在於小腸(治療宜用巴霜);
- 氣水,或強或弱,其根源在於三焦(治療宜用赤小豆。
上九種藥等分配合,主治某經者倍之,蜜丸,赤茯苓湯下三丸,日三服,忌鹽二三十日,自愈)。凡患水腫者,皆自此推之,可知其所從來而治之不差矣。大約水腫之病,唇黑傷肝,缺盆平傷心,臍突傷脾,背平傷肺,足心平傷腎,五傷者必死,不可不知之也。血腫一症,尤為奇害,其為狀,四肢浮腫,皮肉間必有紅痕赤縷,皆由血溢離經,留滯於中,與水濕相化,因變為水也(宜調榮飲,或酌用代抵當湯)。而產婦敗血留滯,以致化水,亦能成腫,必四肢浮,麵皮黃(宜小調經散)。
白話文:
九種藥材等量混合,針對特定經脈的藥材份量加倍,製成蜜丸,服用時用赤茯苓湯送服三丸,每天服用三次,忌食鹽二十到三十天,即可自癒。凡是患有水腫的人,都可以以此推論,就能知道病因並對症下藥。一般來說,水腫的病因,嘴唇發黑傷肝,鎖骨平傷心,肚臍凸起傷脾,背部平坦傷肺,腳心平坦傷腎,五臟皆傷者必死,不可不知。血腫也是一種奇特的病症,患者四肢浮腫,皮肉間會有紅痕或血絲,皆因血液溢出經脈,滯留體內,與水濕相混合,而變成水腫(宜服用調榮飲,或酌情使用代抵當湯)。產婦若因敗血留滯而化為水腫,也會造成四肢浮腫,臉色發黃(宜服用小調經散)。
不論婦人女子,經水為患,亦能化水,四肢腫,小便不通,此血不歸經之故(宜椒目丸)。三者皆不易治,皆水腫病之類也。石水一症,《內經》雖有其名,卻無明文,然本章雖未詳言,而陰陽別論篇曰陰陽結邪,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以既見於陰陽篇,故不必重出也,並非闕文,其理自可互參。邪應作斜,陽結腫四肢,是在陽之發處。
陰結便血,是在陰之聚處,今邪交入陰陽,而交結之勢,必結於陰陽之所共生處矣。生陰惟腎,生陽惟膽,皆根原下焦,而腎職行水,膽職沁水,若兩家交壅,正所謂不能通調水道也。然陰多陽少,則腎病為多,腎病則陰之真水沉寒,而無陽以化氣,此病固不在膀胱而在腎,腎既留水,不能化精,故石堅一處,惟見少腹,而不及他所也。
白話文:
不分男女,如果女性經血異常,或者體液在四肢積聚,並且小便不通暢,這通常是因為血液不能正常循環(適宜使用椒目丸治療)。這些問題都難以治療,屬於水腫的一類疾病。
「石水」是《內經》中提及的一種病症,雖然書中有提到這個名稱,但沒有詳細描述。雖然這章節沒有詳細說明,但在《內經》的《陰陽別論篇》中提到了陰陽相合的邪氣,其中提到「石水」,以及少腹腫脹。既然在《陰陽篇》中已經提到,就不必再重複說明。這並不是缺漏的文字,其道理可以相互參考。
邪氣應該被理解為斜向的,陽氣在四肢腫脹,這是在陽氣發散的地方。陰氣聚集引起便血,是在陰氣聚集的地方。現在邪氣交錯進入陰陽兩方,交結的趨勢必然會在陰陽共存的地方結塊。
生長陰氣主要在腎,生長陽氣主要在膽,都根植於下焦。腎負責運行水分,膽負責分泌水分。如果兩者互相壅塞,正是無法調節水道的表現。
然而,如果陰氣多於陽氣,那麼腎病就會比較嚴重。腎病時,陰性的真正水分會變得寒冷,缺乏陽氣來生氣,這種病症固然不在膀胱而在腎。腎如果留滯水分,無法轉化為精氣,所以石頭會在某個地方堅硬,只會在少腹部出現,不會擴及到其他部位。
水蠱一症,因水毒之氣,結聚於內,遂令其腹漸大,動搖有聲,常欲飲水,皮膚粗惡,其原多因他病,久而變成,蓋亦有蠱敗之義焉,故亦名蠱,其為症治,有可指陳者,或因雨濕而浮腫(宜平胃散加白朮、赤苓、草蔻仁),或飲水過多而浮腫(宜胃苓湯),或久喘後積水氣而浮腫(宜葶藶丸),或久瘧變水氣而浮腫(宜黃甲丸),或久痢變水氣而浮腫(宜補中益氣湯加附子)。此等皆水症之別也。
白話文:
水蠱症的成因與治療
水蠱症是一種因水毒之氣積聚於內,導致腹部漸漸膨大、晃動有聲,患者常渴想喝水,皮膚粗糙的疾病。它多半是因其他疾病長期未癒而演變而成,也暗含著病氣侵蝕、敗壞之意,因此稱為「水蠱」。
對於水蠱症的治療,可根據不同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 **因雨濕而浮腫:**宜服用平胃散,並加入白朮、赤苓、草蔻仁。
- **因飲水過多而浮腫:**宜服用胃苓湯。
- **因久喘後積水氣而浮腫:**宜服用葶藶丸。
- **因久瘧變水氣而浮腫:**宜服用黃甲丸。
- **因久痢變水氣而浮腫:**宜服用補中益氣湯,並加入附子。
以上都是水症的不同類型,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辨證施治。
而水症之外,又有結陽症。《內經》曰:結陽者,腫四肢。注曰:素嘗氣疾,濕熱加之,氣濕熱,故為腫也。邪氣漸甚,正氣漸微,陽氣衰少,致邪伐正氣,不能宣通,故四維發腫,諸陽受氣於四維也。今人見手足關節腫痛,概以為風症治者,誤矣(宜犀角湯)。嗟乎,脹腫之為患,重且大如此,倘忽視之,不幾委人命於草莽乎。
業師孫慶曾先生嘗謂余曰:脹腫門,惟水病難治,其人必真火衰微,不能化生脾土,故水無所攝,泛溢於肌肉間,法惟助脾扶火,足以概之。而助脾扶火之劑,最妙是五苓散。肉桂以益火,火暖則水流;白朮以補土,土實則水自障,茯苓、豬苓、澤瀉以引水,則水自滲泄而可不為患。每見先生治人水病,無不用五苓散加減,無不應手而愈,如響應者。
白話文:
除了水腫之外,還有結陽症。《內經》說:結陽症會導致四肢腫脹。註解說:平常就患有氣疾,再加上濕熱,氣濕熱就會導致腫脹。邪氣逐漸加重,正氣逐漸減弱,陽氣衰敗,導致邪氣攻伐正氣,無法宣通,所以四肢會發腫,因為諸陽之氣都受氣於四肢。現在很多人看到手足關節腫痛,就以為是風症而治療,這是錯誤的(應該用犀角湯)。唉,脹腫的危害如此嚴重,如果忽視它,不就等於把性命交給草莽了嗎?
我的老師孫慶曾先生曾經告訴我:脹腫門中,只有水病最難治,患者一定是真火衰微,無法化生脾土,所以水無法被收攝,泛溢於肌肉之間,治療方法只能是助脾扶火,就可以概括了。而助脾扶火的藥方,最妙的是五苓散。肉桂可以益火,火暖則水流;白朮可以補土,土實則水自障,茯苓、豬苓、澤瀉可以引水,則水自然滲泄而不會造成危害。我經常看到先生治療水病,無不用五苓散加減,無不應手而愈,就像有呼應一樣。
可見無人不知五苓散,而不能用治水病,以致決潰而死者,皆未明病之根源,方之奧妙,而尊之信之,加減以收功也。然其加減,則必有神明乎藥物之性,洞悉乎病根所在者,而後所加所減,悉與原方配合,悉與本病無乖,故可投之立效,否亦無益也。
【脈法】《內經》曰:其脈大堅以澀者,脹也。又曰:脈盛而緊曰脹。《脈訣》曰:脹滿脈弦,脾制於肝,洪數熱脹,遲弱陰寒,浮為虛滿,緊則中實,浮則可治,虛則危急。《得效》曰:關上脈虛則內脹,遲而滑者脹,虛而緊澀者脹,或弦而遲或浮而數皆脹也。又曰:諸氣脹滿,浮大可治,虛小難治。(此係脹滿之脈。)
白話文:
第一段
可見無人不知五苓散,但卻很多人不會用它來治療水腫病,導致病症惡化甚至死亡的,都是因為沒有真正理解疾病的根本原因,以及五苓散的奧妙之處,沒有真正尊崇它、信任它,並根據病情的變化進行加減調整來達到療效。然而,要進行加減調整,必須要對藥物的特性有深刻的理解,並且能洞悉病根所在,才能夠根據原方的基礎,加入或減少藥物,使之與原方相配合,與病症相符,才能夠立竿見影,否則就沒有效果。
【脈法】
《黃帝內經》說:「脈象大而堅硬,又略帶澀感的,屬於脹滿症。」又說:「脈象強盛而緊的,也屬於脹滿症。」 《脈訣》說:「脈象脹滿而弦緊,是脾臟被肝臟所制約;脈象洪大而數快,伴隨發熱、脹滿,是陽氣過盛;脈象遲緩而弱小,伴隨陰寒,是陽氣不足;脈象浮於表面,是虛脹;脈象緊而沉,是實脹;脈象浮則可以治療,虛則危急。」 《得效》說:「關上脈象虛弱,則屬於內脹;脈象遲緩而滑利,也是脹滿;脈象虛弱而緊澀,也是脹滿;或者脈象弦緊而遲緩,或者浮大而數快,都是脹滿。」又說:「諸氣脹滿,脈象浮大則可以治療,虛小則難治。」(以上是脹滿症的脈象。)
仲景曰:脈得諸沉,當責有水,身體腫重。《脈經》曰:水病脈大者可治,微細者不可治;水病腹大如鼓,實者生,虛者死。東垣曰:水氣得沉脈則逆,此陰脈也。《得效》曰:水氣浮大則宜,沉細則愈而復作。又曰:上氣浮腫,浮滑可安,微細難治。《正傳》曰:水腫脈多沉伏。
又曰:病陽水,兼陽症,脈必沉數;病陰水,兼陰症,脈必沉遲。《三因》曰:陽虛陰實,為水必矣。(此係浮腫脈。)
【脹滿為真臟病】丹溪曰:脹滿由脾虛之極,乃真臟病。如反胃癆瘵,亦皆真臟受病。凡人真臟不病,則五行相生相制,以適於平,雖不服藥而自愈,如火極傷金,有水以制之,有土以生之之類,所謂亢則承,害乃制也。雖然亦有惡藥忌醫而誤之者,蓋正氣與病邪不兩立,一勝則一負,久則病劇正脫,而不免於死。然則有病不服藥,可乎?不延醫,可乎。
白話文:
張仲景說:脈象出現各種沈滯的徵兆,應該歸咎於體內有水積聚,並會導致身體腫脹沈重。《脈經》指出:水病脈象若大,則病情可治;脈象微細,則病情難治。水病表現為腹部膨大如鼓,實質性的腫脹表示生存機會較大,而虛弱的腫脹則可能危及生命。東垣認為:水氣脈象呈現沈滯,表示病情逆轉,這是陰性脈象。《得效》一書提到:水氣脈象浮現或增大時,適合治療;脈象沈細,病情會有所改善但容易復發。又提到:上氣浮腫,脈象浮滑時病情可以得到安穩控制,而脈象微細時難以治療。《正傳》指出:水腫的脈象大多呈現沈伏。
又說:陽水病,伴有陽性症狀,脈象必定沈數;陰水病,伴有陰性症狀,脈象必定沈遲。《三因》指出:陽氣虛弱而陰氣實在,必定是水病的表現(此處描述的是浮腫脈象)。
「脹滿為真臟病」,丹溪認為:脹滿是由於脾虛到極點,是真臟病的表現。像是反胃、癆瘵等疾病,也都可能是真臟受病。一般人若真臟未患病,則五行相生相制,符合平和狀態,即使不服用藥物也能自行康復,如同火極傷金,有水以制之,有土以生之之類,這是亢則承,害乃制的原則。然而,也存在惡藥和誤診的情況,因為正氣與病邪不能共存,一方勝出另一方就會失敗,長期下去病情加重甚至損傷正氣,最終導致死亡。因此,生病了卻不服用藥物,可以嗎?不尋求醫生,可以嗎?
【脹滿症治】《內經》曰: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填滿閉塞。又曰:腹滿填脹,支膈胠脅,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又曰:脹者皆在於臟腑之外,排臟腑,廓胸脅,脹皮膚,故命名脹。《內經》注曰:寒氣在上,聚而不散,則成脹。
《脈經》曰:胃中寒則脹滿。仲景曰:腹滿,按之痛者為實,不痛者為虛。又曰:腹脹時減,復如故,此為寒,宜溫之。又曰:脹滿不減,減不足言,須當利之。
《入門》曰,凡脹初起是氣,久則成水,治比水腫更難。蓋水腫飲食如常,鼓脹飲食不及,每病根深痼,必三五年而後成。治腫補中行濕足矣,治脹必補中行濕,兼以消導。更斷鹽醬、音樂、妄想,不責速效,乃可萬全。又曰:脹有虛實,虛脹陰寒為邪,吐利不食,時脹時減,按之則陷而軟;實脹陽熱為邪,身熱咽乾,常脹內痛,按之不陷而硬。《醫鑑》曰:中滿腹脹者,其面目四肢不腫,而肚腹脹起,中空似鼓者是也。
白話文:
【腹脹症治療】
《內經》指出:飲食過量或作息無規律,會使陰氣受到影響,陰氣受損會進入五臟,導致腹脹和阻塞。另外,《內經》提到:腹脹會導致腹部膨脹、胸部脹痛、肋骨疼痛、下部冷感、上部脹痛,主要與足太陰、陽明兩經有關。又說:腹脹多發生在五臟和六腑之外,它推擠五臟和六腑,擴張胸腔和脅部,膨脹皮膚,因此稱為腹脹。《內經》進一步解釋:寒氣聚集於上部,無法散去,就可能形成腹脹。
《脈經》指出:胃中有寒氣會引起腹脹。張仲景認為:腹脹,按壓有痛感的是實症,沒有痛感的是虛症。他又提到:腹脹時減輕,再次恢復到原狀,這代表寒症,應使用溫和的方法治療。再者,如果腹脹並未減輕,即使減輕也是微乎其微,必須使用通便藥物進行治療。
《入門》一書指出,腹脹初期是因氣血不順,長時間下去則可能轉化成水滯,治療上比治療水腫更困難。因為水腫時飲食如常,而腹脹時飲食受限,每當病情加深,需數年才能形成。對於水腫,只需補中除濕即可,但對腹脹則需同時補中除濕,並輔以消化調理。此外,還需避免食用含鹽醬料、聽音樂、產生妄想,不期望速效,才能確保療效。又說:腹脹有虛實之分,虛性腹脹多由陰寒邪氣引起,患者可能會出現嘔吐、腹瀉、不想吃東西的情況,按壓時會感覺軟弱;實性腹脹多由陽熱邪氣引起,患者通常會有身體發熱、咽喉乾燥的現象,常感到腹脹內痛,按壓時不會感到軟弱,而是堅硬。
《醫鑑》進一步說明:腹脹且中間空虛的,即為中空似鼓的腹脹,這類患者面部四肢不會浮腫,只是腹部膨脹。
《本事》曰:臍腹四肢悉腫者為水:但腹脹,四肢不甚腫者為蠱,蠱即脹也。《回春》曰:脹病亦謂鼓脹,其脅痛面黑,是氣鼓;脅滿少腹滿,身上有血絲縷,是血鼓;噯氣作酸,飲悶脹腹,是食鼓;惡寒,手足厥冷,瀉水,是水鼓;胸腹脹滿,有塊如鼓者,是痞散成鼓。
【脹病有七】《醫旨》曰:一曰寒脹,腹滿濡,時減,吐利厥冷,宜溫之。二曰熱脹,以陽並陰,則陽實陰虛,陽盛生外熱,陰虛生內熱,脈必浮數。浮為虛,數為實,陰虛不能宣導;飲食如故,腹中脹滿者,為實脹。三曰谷脹,即食脹,失飢傷飽,痞悶停酸,朝則陰消陽長,穀氣易行,故能食,暮則陰長陽消,穀氣難化,故不能食,是為谷脹。四曰水脹,脾主水濕,水浸腸胃而溢皮膚,漉漉有聲,怔忡喘息者是。
白話文:
《本事》書中說:如果肚臍、腹部和四肢都腫起來,那就是水腫;如果只有腹部脹,四肢沒有明顯腫脹,那就是蠱脹,蠱脹也就是指脹滿。
《回春》書中說:脹病也叫做鼓脹,根據不同症狀,可以分為:
- 氣鼓: 肋骨疼痛、面容發黑,這是氣鼓。
- 血鼓: 肋骨飽滿、下腹部脹滿、身上有像血絲一樣的條紋,這是血鼓。
- 食鼓: 打嗝帶有酸味、喝水後脹肚子,這是食鼓。
- 水鼓: 發冷、手腳冰冷、腹瀉、這是水鼓。
- 痞散成鼓: 胸腹脹滿,摸起來有像鼓一樣的塊狀物,這是痞散成鼓。
《醫旨》書中說:脹病可以分為七種:
- 寒脹: 腹部脹滿且軟弱,時好時壞,伴隨嘔吐、腹瀉、手腳冰冷,需要溫暖治療。
- 熱脹: 陰陽失衡,陽氣實而陰氣虛,陽氣旺盛導致外熱,陰氣虛弱導致內熱,脈象必定浮而數。浮代表虛,數代表實,陰虛不能正常運作。如果食慾正常,但腹部脹滿,就是實脹。
- 谷脹: 也叫食脹,飲食不節制,暴飲暴食,導致胃氣不暢,食積停滯,早晨陽氣旺盛,胃氣易於消化,所以能吃東西;晚上陰氣旺盛,胃氣難以消化,所以吃不下,這就是谷脹。
- 水脹: 脾臟主水濕,水濕停留在腸胃,溢出到皮膚表面,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心悸氣喘,這就是水脹。
註釋:
- 臍腹: 肚臍和腹部。
- 四肢: 手臂、腿腳。
- 蠱脹: 指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脹滿。
- 脅: 肋骨。
- 少腹: 下腹部。
- 噯氣: 打嗝。
- 厥冷: 手腳冰冷。
- 痞: 指腹部腫塊。
- 濡: 軟弱。
- 浮數: 脈象浮而數,是陽氣實而陰氣虛的表現。
- 谷氣: 指食物的精氣。
- 漉漉有聲: 腸胃水濕多,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 怔忡喘息: 心悸氣喘。
五曰氣脹,七情鬱結,氣道壅塞,上不得降,下不得升,身體腫大,四肢瘦削,六曰血脹,煩躁漱水,迷忘驚狂,痛悶嘔逆,小便多,大便黑,婦人多有之。七曰蠱脹,但腹脹而四肢頭面不腫是也。而此症之類,又有名蜘蛛蠱脹者,單腹腫大,四肢極瘦,皆由脾氣虛極,真臟已傷病也。
古方雖有諸蠱保命丹,用肉蓯蓉三兩,紅棗、青礬各一斤,入罐內煅煙盡,為末,再將香附一斤,便制麥芽一斤半炒為末,和前末糊丸,食後酒下二三十丸以治之者,然為死症,未必盡效也。
白話文:
五曰氣脹
這是由於七情鬱結,導致氣道阻塞,氣機上下不通,身體腫大,四肢卻消瘦。
六曰血脹
表現為煩躁不安、口乾舌燥、神志不清、驚恐狂躁、胸悶疼痛、嘔吐、小便量多、大便顏色黑。婦女更容易出現這種症狀。
七曰蠱脹
僅腹部腫大,四肢和頭面部卻沒有腫脹。其中又有一種叫做“蜘蛛蠱脹”的類型,僅腹部腫大,四肢十分消瘦。這兩種症狀都是由於脾氣虛弱到極點,五臟六腑已經受損所致。
雖然古方中有“諸蠱保命丹”,以肉蓯蓉三兩、紅棗和青礬各一斤,一起放入罐中煅燒至煙盡,研成粉末,再將香附一斤和炒製的麥芽一斤半混合研成粉末,與前述粉末一起製成丸劑,飯後用酒送服,每次二三十丸來治療,但這屬於非常嚴重的病症,不一定能完全治癒。
【脹滿不治症】《靈樞》曰:腹脹,身熱,脈大,一逆也;腹鳴而滿,四肢清泄,脈大,二逆也;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三逆也;腹脹,便血,四逆也。並不治。《得效》曰:腹脹未久,或脹或消,腹皮稍軟,不泄不喘,此則隨治隨差。若臍心突起,利後腹脹急,久病羸乏,喘息不得安,名曰脾腎俱敗,不治。
又曰:腹滿咳逆,不得小便,不治;腹大滿而下泄,不治。《綱目》曰:腹滿或兼身熱,或兼如瘧,皆不治。《直指》曰:久病羸乏,卒然腹滿,喘息不得,與夫臍心突起,或下利頻頻,未見一愈者矣。
【浮腫微兆】《內經》曰:諸有水氣者,微腫先見於目下,以水者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故水在腹也,必使目下先腫也。(鰲按:如男子陰囊、女人陰戶兩傍,亦必先微腫)。又曰:腰脊者,身之大關節也;肢脛者,人之管以趨翔也;莖垂者,身中之機,陰精之候,津液之道也。
白話文:
【腹脹病症】《靈樞》指出:腹部脹大,身體發熱,脈搏粗大,為一種逆轉的病症;腹部鳴叫且脹大,四肢冰冷,脈搏粗大,為第二種逆轉的病症;腹部膨脹且脹大,四肢冰冷,體形消瘦,排泄頻繁,脈搏粗大,為第三種逆轉的病症;腹部脹大,出現便血,為第四種逆轉的病症。這些病症都不適合治療。
《得效》則說:初期腹脹,時有減退,腹部皮膚稍軟,無明顯洩瀉和喘息,這種情況通常可以通過治療得到改善。但若肚臍和心臟部位突出,排便後腹部感到緊繃,長期病患導致體力衰弱,呼吸困難,這稱為脾腎俱敗,這種情況通常無法治療。
此外,《內經》提到:凡有水氣的人,輕微的腫脹會首先在眼睛下方出現,因為水氣屬陰性,而眼睛下方也是陰性部位。腹部是全身最陰性的部位,因此水氣會積聚在腹部,必然首先在眼睛下方腫脹。同樣地,男性陰囊、女性陰戶兩旁,也會先出現微腫的情況。
又說:腰部和脊椎是身體的主要關節;四肢和小腿是人體行走的主要部分;生殖器的垂掛,是身體的關鍵,也是陰精的表現,以及津液流通的途徑。
故飲食不節,喜怒不時,津液內溢,乃下流於睪,血道不通,日夜不休,俯仰不便,趨翔不能,此病滎然有水也。
【浮腫形症】《內經》曰:水病,下為䯒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臥者,標本俱病,故肺為喘呼,腎為水腫,肺為逆不得臥。又曰: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跗腫。仲景曰:水病有五種:一風水,其脈自浮,外症骨節疼痛,惡風;二皮水,脈亦浮,外症跗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其汗;三正水,脈沉遲,外症自喘;四石水,脈沉,外症腹滿不喘;五黃汗,脈沉遲,身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生癰膿。又曰:久則肌肉潰爛,陰囊足腫水出。
白話文:
第一段
因此,飲食不節制,喜怒無常,導致津液內溢,流向下焦的睪丸,血脈不通暢,日夜不停地流出,彎腰仰頭都感到不適,行走困難,無法正常大小便。這種病症就像水一樣,不斷地流淌。
浮腫的症狀:
《黃帝內經》說:水病,向下發展會導致下肢腫脹,腹部膨大,向上發展則會導致呼吸困難,無法平躺。這是標本兼顧的病症,所以肺主呼吸,腎主水腫,肺氣逆上則無法平躺。
又說:濕邪過盛就會導致津液外泄,嚴重就會造成水腫,腳踝腫脹。
張仲景說:水病有五種:
- 風水:脈象浮,外在症狀是骨節疼痛,怕風。
- 皮水:脈象也浮,外在症狀是腳踝腫脹,按壓下去指頭會陷進去,不畏風,腹部鼓脹,不口渴,要發汗治療。
- 正水:脈象沉遲,外在症狀是自發性喘息。
- 石水:脈象沉,外在症狀是腹部脹滿,不喘。
- 黃汗:脈象沉遲,身體發熱,胸部脹滿,四肢和頭面腫脹,長期不治會生瘡長膿。
又說:久病會導致肌肉潰爛,陰囊和腳部水腫,水液外溢。
《直指》曰:其狀目胞上下微腫如裹水,通身浮腫,喘咳怔忡,股間清涼,小便澀黃,皮薄而光,手按成窟,舉手即滿,此浮腫也。
【浮腫可治不治症】《入門》曰:凡浮腫陰囊軟者,可治。又曰:男從腳下腫而上,女從頭上腫而下,皆為逆,不治。《得效》曰:浮腫善症,男從上而下,女從下而上,所患未久,旋利,腫退喘定,則愈矣。又曰:凡水腫大喘,氣粗不食,乃腎水盈溢上行,旁侵於肺也,不治。
《直指》曰:大凡腫病,先起於腹而後散於四肢,可治;先起於四肢而後入於腹,不治。又曰:蠱脹而肚上有青筋,或腹滿而大便滑泄,或久瘧而變作虛浮,與夫肝傷而唇黑,心傷而缺盆平,脾傷而臍突,腎傷而足心平,肺傷而背平,皆不治之症。又曰:卒唇腫而蒼黑者死,掌腫無紋者死,臍腫凸出者死,陰囊陰莖俱腫者死,脈絕口張足脹者死,足跗腫脹如斗者死。
白話文:
《直指》記載,浮腫的症狀是眼皮上下微腫,像裡面裝了水一樣,全身浮腫,喘咳心慌,大腿內側冰冷,小便澀黃,皮膚薄而光滑,用手按下去會留下坑洞,抬起手後坑洞又會馬上填滿,這就是浮腫。
《入門》說,浮腫如果陰囊軟,就可以治療。另外,男人從腳腫到往上,女人從頭腫到往下,都是逆向發展,不能治癒。《得效》說,浮腫的好症狀是,男人從上往下腫,女人從下往上腫,病程不長,小便順暢,腫消喘止,就能痊癒。另外,水腫伴有大喘、氣粗食少,就是腎水盈溢上行,侵犯了肺,不能治療。
《直指》還說,腫病如果先從腹部開始然後蔓延到四肢,可以治療;如果先從四肢開始然後蔓延到腹部,就不可治療。另外,蠱脹導致肚子上有青筋,或者肚子脹滿但大便稀薄,或者長期瘧疾演變成虛浮,以及肝臟受傷導致嘴唇發黑,心臟受傷導致鎖骨平坦,脾臟受傷導致肚臍突出,腎臟受傷導致腳心平坦,肺臟受傷導致背部平坦,這些都是不能治療的症狀。此外,嘴唇突然腫起且發黑的人會死,手掌腫脹沒有紋路的人會死,肚臍腫脹突出的人會死,陰囊和陰莖都腫的人會死,脈搏消失、嘴巴張開、腳腫脹的人會死,腳踝腫脹像斗一樣的人會死。
【水腫禁忌】《入門》曰:凡水腫,極忌甘藥,助濕作滿。《本草》曰:病嗽及水,全宜忌鹽。
【胸腹脹悶導引】《保生秘要》曰:雙手交叉,低頭觀臍,以兩手貼胸口,將身往下,不論數推沸,能寬胸脹,止腹疼,兼後功效。
【運功】《保生秘要》曰:先定歸元,後行斡旋,至胸前捘撤散法,左右分開,如未通暢,以昆背佐之,無不效矣。
【臌脹導引】《保生秘要》曰:坐定擦手足心極熱,用大指節仍擦摩迎香二穴,以暢肺氣,靜定閉息,存神半晌,次擦手心,摩運臍輪,按四時吐故納新,從玄雍竅轉下至丹田,捫氣面,撮穀道,緊尾閭,提升泥丸,下降宮,復氣海,周天一度,如此七七,身心放下半炷香許,如久病難坐用得力人扶背,慎勿早睡,恐氣脈凝滯,神魂參錯,效難應期,手足可令人摩擦,患輕者,一七能取大效,重則二七、三七,五臌盡消,屢屢取驗,妙入神也。
白話文:
【水腫禁忌】《入門》中提到:對於水腫病狀,極度忌用甜味食物,因為甜食會增強濕氣,使病情加重。《本草》指出:若患有咳嗽或水腫,應全面避免食用鹽。
【胸腹脹悶導引】《保生祕要》說明:雙手交握,低頭看肚臍,以雙手貼在胸口,身體向下推,無論推動多少次,都能舒緩胸腹脹悶,減緩腹痛,並且對後續治療有輔助效果。
【運功】《保生祕要》指導:首先安撫歸位,接著進行旋轉動作,至胸前使用疏散法,左右分開,若未感到順暢,可以使用昆背(一種草藥)來輔助,通常都能收到良好效果。
【臌脹導引】《保生祕要》描述:坐下後雙手摩擦腳底和手掌至極熱,再用大拇指節骨摩擦迎香兩個穴位,以暢通肺氣,保持靜定與閉息,存神一段時間,接著摩擦手心,按摩肚臍周圍,按照四季吐故納新,從玄雍竅轉向丹田,按摩氣脈,收縮穀道,緊閉尾閭,提升泥丸(腦部),下降宮室,回復氣海,周圍一圈,這樣重複七次,讓身心放鬆半炷香的時間。如果長期病痛難以久坐,可以請有力的人扶持背部,切記不要過早睡覺,以防氣脈凝滯,神魂混亂,影響療效。輕度病狀的人,在七天後可以取得顯著效果,重度病狀則可能需要二七、三七,甚至五七(七天的倍數)的時間,才能完全消除鼓脹症狀,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效果奇佳,如同進入神境一般。
【運功】《保生秘要》曰:反瞳守歸元,念四字訣,定後斡旋,推入大腸曲行,提回抱守,能清鼓脹。氣脹加推散四肢,時吐濁吸清,飲食宜少,降氣安心,而食自然加。或病酒過用湯水而成,宜通其二便,摩臍輪腎輪二穴,吹噓其氣,或開腠理,以泄微汗,其脹自效。血脹加運血海效。
痞滿,脾病也。本由脾氣虛及氣鬱不能運行,心下痞塞填滿,故有中氣不足,不能運化而成者,有食積而成者,有痰結而成者,有濕熱太甚而成者。虛則補其中氣(宜調中益氣湯),實則消食(宜資生丸)、豁痰(宜豁痰丸)、除濕(宜二陳湯加豬苓、澤瀉),有濕熱清熱(宜當歸拈痛湯)。而消導之,亦不可用峻劑,致傷元氣。又有傷寒下早,因而成痞結胸,則從傷寒門治之。夫痞與脹不同,痞則內雖覺其痞悶,而外無脹急之形,痞只見於胸脅脘隔間,脹則連腹少腹都急也。
白話文:
【運功】《保生祕要》提到:回視雙眼,守護生命原動力,默唸四個關鍵字,穩定心神後再進行動作,順序推進至大腸,提煉身體能量,回納並保持在內,這可以清除腹部脹滿。如果氣體脹滿,應在四肢推拿散去,定期吐出混濁的氣息,吸入清新的空氣,飲食應節制,降低情緒,這樣自然會增加食慾。如果因過度飲酒導致脹滿,可能需要通暢大小便,按摩肚臍周圍和腎輪穴位,吹氣或打開皮膚,排出輕微的汗水,這樣可以緩解脹滿。對於血脹,則需進行血液流通的治療。
「痞滿」是脾臟的問題。其根本原因是脾氣虛弱或者氣滯難以運行,導致心下部位堵塞,感到滿盈,可能是中氣不足、不能正常運化所致,也可能由食積、痰結或是濕熱過度引起。對於虛弱的情況,應補充中氣(適宜調中益氣湯);對於實質的問題,如食積,應消食(適宜資生丸);對於痰結,應豁痰(適宜豁痰丸);對於濕熱過度,應清熱(適宜當歸拈痛湯)。在處理這些問題時,消導的方法不應使用強烈的藥物,以免損傷本元之氣。此外,若是由於傷寒過早下痢導致的痞結胸,則應從傷寒的治療方法入手。痞和脹有所不同,痞感內在,雖覺到阻塞不暢,但外觀上沒有脹滿的形態,痞主要表現在胸部、脹滿處,而脹則是腹部、小腹都有緊張的感覺。
【脈法】仲景曰:凡痞,關脈須沉。若關脈沉者,三黃瀉心湯。
【痞滿症治】仲景曰:心下滿而不痛,此為痞。陶節庵曰:胸滿者,胸膈間氣塞滿悶也,非心下滿;脅滿者,脅肋下氣填脹滿也,非腹中滿。蓋邪自表傳裡,必先胸脅以至心腹入胃,是以胸滿多帶表症,宜發汗,惟脅滿多帶半表半裡,小柴胡湯加枳實和之。
白話文:
【脈法】張仲景說:凡是有「痞」的情況,關脈必須要沈。如果關脈沈,則適用三黃瀉心湯。
【痞滿症治療】張仲景說:心下部感到滿脹,但不伴有疼痛,這就是「痞」。陶節庵說:胸滿是指胸部與膈肌之間有氣堵塞,感覺到滿脹不舒,而不是心下部的滿脹。脅滿則是指肋骨下方的氣壓迫脹滿,並非腹部的滿脹。因為病邪從表進入裡,通常會先影響胸脅再至心腹部位,所以胸滿往往帶有表症,適合發汗治療,而脅滿則多半是表裡兩端都有病,適合用小柴胡湯加上枳實來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