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一 臟腑門 (14)
卷一 臟腑門 (14)
1. 治咳嗽方八十三
大安丸,〔食嗽〕白朮,山楂,橘紅,半夏,神麯,麥芽,茯苓,蘇子,連翹,黃連
補中益氣湯,〔氣虛嗽〕人參,黃耆,甘草,陳皮,白朮,歸身,升麻,柴胡
阿膠四物湯,〔血虛嗽〕阿膠,川芎,當歸,白芍,地黃
芩連四物湯,〔聲嘶〕黃芩,黃連,麥冬,川芎,當歸,白芍,地黃
寧肺湯,〔氣血兩虛〕人參,當歸,白芍,桑皮,阿膠,麥冬,茯苓,白朮,熟地,炙甘草,五味子,川芎
五汁膏,虛勞咳血〕天冬,麥冬(各二錢半),生地,薄荷(各二錢),貝母,丹皮(各一錢),茯苓(八分),犀角,羚羊角(各五分),梨汁,藕汁,萊菔汁,蔗汁,人乳汁各二杯,水八杯,將諸藥煎至三杯,去渣,入五汁煉成膏,收蜜二兩,重湯頓半日。
劫勞散,〔虛勞嗽〕白芍,黃耆,人參,甘草,熟地,麥冬,茯苓,當歸,五味,阿膠,半夏
人參蛤蚧散,〔久嗽生瘡〕人參,蛤蚧,杏仁,甘草,茯苓,桑皮,知母,貝母
杏仁膏,〔失音〕杏仁(三兩),薑汁,砂糖,白蜜(各一兩五錢),桑皮,木通(一兩二錢半),紫菀,五味(各一兩),將後四味先熬三炷香,去渣,入前四味煉成膏,含化。
清肺湯,〔又〕五味子,五倍子,黃芩,甘草(等分),
劫嗽丸,〔久嗽失氣〕訶子,百藥煎,荊芥,蜜丸含化。
葶藶散〔浮腫〕葶藶隔紙炒,郁李仁,桑皮(各一錢),旋覆花,檳榔,木通(各八分),大腹皮(七分半),加生薑。
噙化丸,〔久嗽〕熟地,阿膠,五味子,貝母,款冬花,杏仁,人參,炙草,蜜丸。
立效方,〔又〕五味子(四錢),貝母,栝蔞(各五錢),杏仁,蘇梗,天冬(各一兩),款冬花(八錢),蔥白(七根),川椒(每歲一粒),共為末,入豬肺中,荷葉包,蒸熟,五更作一次食盡,大妙,否則留第二日五更再食,同淡燒酒食,食完另飲陳酒少許,安臥至曉。
百部膏,〔經年咳〕百部只一味,煎膏,每含化。
烏梅膏,〔又〕烏梅,只一味,煎膏,每含化。
逍遙散,〔乾咳〕白朮,白芍,當歸,柴胡,茯苓,丹皮,薄荷,麥冬,山梔,牛膝,甘草
本事龜甲丸,〔補陰〕龜甲,五味地骨皮,蜜丸,食前鹽湯下。
異功散,〔春嗽復發〕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
瀉白散,〔晨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人參,茯苓,知母,黃芩
款冬花散,〔風嗽〕麻黃,貝母,阿膠,杏仁,炙草,知母,桑皮,半夏,款冬花,加姜。
紫蘇飲子,〔寒嗽〕蘇葉,杏仁,桑皮,青皮,陳皮,五味,麻黃,甘草,人參,半夏,加姜。
半夏溫肺湯,〔胃虛冷嗽〕半夏,細辛,桂心,旋覆花,陳皮,人參,桔梗,白芍,甘草(各一錢),赤苓(六分),加姜五片。
白話文:
[治咳嗽方八十三]
- 大安丸,適用於飲食引起的咳嗽:包含白朮、山楂、橘紅、半夏、神麯、麥芽、茯苓、蘇子、連翹、黃連。
- 補中益氣湯,適用於氣虛引起的咳嗽:包含人參、黃耆、甘草、陳皮、白朮、當歸身、升麻、柴胡。
- 阿膠四物湯,適用於血虛引起的咳嗽:包含阿膠、川芎、當歸、白芍、地黃。
- 芩連四物湯,適用於聲音嘶啞:包含黃芩、黃連、麥冬、川芎、當歸、白芍、地黃。
- 寧肺湯,適用於氣血兩虛引起的咳嗽:包含人參、當歸、白芍、桑白皮、阿膠、麥冬、茯苓、白朮、熟地黃、炙甘草、五味子、川芎。
- 五汁膏,適用於虛勞引起的咳血:包含天冬、麥冬(各二錢半)、生地黃、薄荷(各二錢)、貝母、丹皮(各一錢)、茯苓(八分)、犀角、羚羊角(各五分),再加入梨汁、藕汁、蘿蔔汁、甘蔗汁、人乳汁各兩杯,以及水八杯。將所有藥材煎至三杯後去渣,再加入五種果汁煉成膏狀,最後加入蜂蜜二兩,隔水燉半天。
- 劫勞散,適用於虛勞引起的咳嗽:包含白芍、黃耆、人參、甘草、熟地黃、麥冬、茯苓、當歸、五味子、阿膠、半夏。
- 人參蛤蚧散,適用於久咳導致生瘡:包含人參、蛤蚧、杏仁、甘草、茯苓、桑白皮、知母、貝母。
- 杏仁膏,適用於失聲:包含杏仁(三兩)、薑汁、砂糖、白蜜(各一兩五錢)、桑白皮、木通(一兩二錢半)、紫菀、五味子(各一兩)。先將後四味藥材熬煮一段時間後去渣,再加入前四味藥材煉成膏狀,含在口中使其慢慢融化。
- 清肺湯,適用於咳嗽:包含五味子、五倍子、黃芩、甘草(等份)。
- 劫嗽丸,適用於久咳導致氣虛:包含訶子、百藥煎、荊芥,製成蜜丸後含在口中使其慢慢融化。
- 葶藶散,適用於水腫:包含葶藶子(隔紙炒)、郁李仁、桑白皮(各一錢)、旋覆花、檳榔、木通(各八分)、大腹皮(七分半),再加入生薑。
- 噙化丸,適用於久咳:包含熟地黃、阿膠、五味子、貝母、款冬花、杏仁、人參、炙甘草,製成蜜丸。
- 立效方,適用於咳嗽:包含五味子(四錢)、貝母、栝樓(各五錢)、杏仁、蘇梗、天冬(各一兩)、款冬花(八錢)、蔥白(七根),以及川椒(每歲一粒)。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塞入豬肺中,用荷葉包裹蒸熟,於清晨五更時一次吃完,效果很好;若不行,則留至第二天清晨五更再吃,同時搭配少量淡燒酒,吃完後再喝少量陳酒,然後安心睡到天亮。
- 百部膏,適用於經年咳嗽:僅使用百部一味藥材煎煮成膏狀,每次含在口中使其慢慢融化。
- 烏梅膏,適用於咳嗽:僅使用烏梅一味藥材煎煮成膏狀,每次含在口中使其慢慢融化。
- 逍遙散,適用於乾咳:包含白朮、白芍、當歸、柴胡、茯苓、丹皮、薄荷、麥冬、山梔、牛膝、甘草。
- 本事龜甲丸,用於滋陰:包含龜甲、五味子、地骨皮,製成蜜丸,飯前用鹽水送服。
- 異功散,適用於春季咳嗽復發:包含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
- 瀉白散,適用於早晨咳嗽:包含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粳米、人參、茯苓、知母、黃芩。
- 款冬花散,適用於風邪引起的咳嗽:包含麻黃、貝母、阿膠、杏仁、炙甘草、知母、桑白皮、半夏、款冬花,再加入生薑。
- 紫蘇飲子,適用於寒邪引起的咳嗽:包含紫蘇葉、杏仁、桑白皮、青皮、陳皮、五味子、麻黃、甘草、人參、半夏,再加入生薑。
- 半夏溫肺湯,適用於胃虛寒引起的咳嗽:包含半夏、細辛、桂心、旋覆花、陳皮、人參、桔梗、白芍、甘草(各一錢),赤茯苓(六分),再加入生薑五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