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4)

1. 噎塞反胃關格源流

噎塞,脾虛病也。反胃,胃虛病也。經云:三陽結謂之膈。三陽者,大腸、小腸、膀胱也。結者熱結也。小腸結則血脈燥,大腸結則後不便,膀胱結則津液涸,三陽俱結,前後秘澀,下既不通,必反而上行。所以噎食不下,即下而復出,乃陽火上行而不下降。據此,則噎塞、反胃,二者皆在膈間受病,故通名為膈也。

潔古分吐症為三,云上焦吐者,皆從於氣,食則暴吐,此即噎塞病也;中焦吐者,皆從於積,或先吐而痛,或先痛而吐,此病在中脘者,另詳嘔吐條內;下焦吐者,皆從於寒,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此即反胃病也。王太僕亦以噎塞為食不得入,是有火,屬熱;反胃為食入反出,是無火,屬寒。

白話文:

噎塞,脾虛病也。反胃,胃虛病也。

噎住吃不下東西,是脾臟虛弱的病症。反胃,是指吃下去的食物又吐出來,是胃虛的病症。

經云三陽結謂之膈。三陽者,大腸、小腸、膀胱也。結者熱結也。小腸結則血脈燥,大腸結則後不便,膀胱結則津液涸,三陽俱結,前後秘澀,下既不通,必反而上行。所以噎食不下,即下而復出,乃陽火上行而不下降。據此,則噎塞、反胃,二者皆在膈間受病,故通名為膈也。

古書上說:三陽經絡阻塞就叫做膈。三陽經絡指的是大腸經、小腸經、膀胱經。阻塞是指熱氣積聚。小腸經阻塞,就會導致血脈乾燥;大腸經阻塞,就會出現排便困難;膀胱經阻塞,就會導致體液減少。三陽經絡都阻塞,就會導致上下不通,排泄不暢,下面的氣機無法下降,就會往上逆行。所以食物噎住吃不下,或者吃下去又吐出來,都是因為陽氣向上逆行而無法下降。根據以上分析,噎塞和反胃,這兩種病症都在膈間,也就是三陽經絡阻塞的地方,因此統稱為膈病。

潔古分吐症為三,云上焦吐者,皆從於氣,食則暴吐,此即噎塞病也;中焦吐者,皆從於積,或先吐而痛,或先痛而吐,此病在中脘者,另詳嘔吐條內;下焦吐者,皆從於寒,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此即反胃病也。王太僕亦以噎塞為食不得入,是有火,屬熱;反胃為食入反出,是無火,屬寒。

潔古先生將嘔吐症分為三種:

  1. 上焦嘔吐,是由於氣機逆亂導致的,吃東西就會馬上吐出來,這就是噎塞病。
  2. 中焦嘔吐,是由於食物積滯導致的,可能是先吐再痛,也可能是先痛再吐,這種病症屬於中脘部位的病症,詳見嘔吐條。
  3. 下焦嘔吐,是由於寒氣導致的,早上吃東西晚上吐,晚上吃東西早上吐,這就是反胃病。

王太僕認為,噎塞是因為食物無法順利進入,這是因為有火,屬於熱症;反胃是因為食物吃進去又吐出來,這是因為沒有火,屬於寒症。

然其屬寒屬熱,不可盡拘。士材云:脈大有力,當作熱治;脈小無力,當作寒治。色黃而枯者為虛寒;色紅赤而澤者為實熱。以色合脈,以脈合症,庶乎無負,斯為通論。蓋二症由於脾胃,均有寒熱,各異陰陽。或陰傷火旺,法宜養血;或脾傷陰盛,法當溫補;或健脾理痰,不得偏任辛燥,有妨津液;或滋陰養血,不得偏任清潤,有害中州。此臨症權衡之要也。

茲試為分列之,噎塞原於脾家氣血兩虛,而多半由血液枯乾,蓋人臟腑之津液流行,灌溉百脈,皆賴脾胃運行,稍不運行,即津液壅滯,而陰血不榮,故患噎塞。推其原,或起憂鬱,至氣結胸中而生痰,痰久成塊,膠於上焦,道路窄狹,飲可下,食難入,病之初起有如此者(宜香砂寬中丸);又或有脾氣虧敗,血液俱耗,胃脘乾枯,小便閉,大便如羊糞,隧道澀而成病(宜參用補氣運脾丸、滋血潤腸丸)。此皆病之所由來也。

白話文:

第一段

然而,疾病的寒熱屬性,不能一概而論。古人說:脈象洪大有力,應當以熱症治療;脈象細小無力,應當以寒症治療。面色發黃而枯槁,屬於虛寒;面色紅赤而有光澤,屬於實熱。根據面色和脈象,再結合症狀,才能準確判斷,如此才算通論。因為兩種症狀都源於脾胃,都有寒熱之分,陰陽各異。

若是陰虛火旺,應當採用養血的方法;若是脾虛陰盛,應當採取溫補的方法。如果要健脾理痰,不能過於偏重辛燥,以免損傷津液;如果要滋陰養血,不能過於偏重清潤,以免損害脾胃。這是臨症時權衡取捨的关键所在。

第二段

現在試著分析一下噎塞病症。噎塞源於脾胃氣血兩虛,大多數是由於血液枯竭所致。人體五臟六腑的津液運行,滋潤全身經脈,都依靠脾胃的運化功能。一旦脾胃運化功能失調,津液就會停滯,導致陰血不能濡養臟腑,从而產生噎塞。

推究其原因,可能是由於憂鬱傷脾,導致氣機鬱結於胸中而生痰,痰積日久形成塊狀,粘附在上焦,阻塞食道,飲水可以下咽,食物卻難以下嚥,病症初期便是如此(此時宜服用香砂寬中丸)。

還可能是由於脾氣虧虛,血液消耗殆盡,胃脘乾燥,小便閉塞,大便如羊糞,腸道乾燥導致疾病(此時宜服用補氣運脾丸滋補脾胃,並服用潤腸丸滋養血液)。

這些都是噎塞病症的病因所在。

至有由火熱之氣衝逆者(宜酌用四生丸),脈必數大;有由痰飲阻滯者,脈必結澀(宜先用來復丹控其痰,再用大半夏湯加茯苓,枳殼、竹瀝等);有由七情鬱結者,脈必沉澀(宜香砂寬中丸);有由瘀血積滯,陽無陰不能施化,陰失位,陽伏其中,傳化不變,反行上者,脈必芤澀(宜滋血潤腸丸);有因噎而聲不出者(宜竹茹、五味、生薑);有挾寒者,脈必沉遲(宜加用附、桂);有挾熱者,脈必洪數(宜黃連、木通);有飲食才下,痰涎聚住不得入,或雖入而涎沫隨出者(二症皆宜先用來復丹控去痰涎,再用大半夏湯加茯苓、枳殼、竹瀝、皂角、枯礬,以薑汁為丸);有大便燥結,糞如慄塊者(宜開關利膈丸)。惟噎而白沫大出,糞如羊屎,為不治之症。

白話文:

一、由火熱之氣衝逆者

,脈象必數而大,宜酌量服用四生丸。

二、由痰飲阻滯者

,脈象必結而澀,宜先服用來復丹控制痰飲,再服用大半夏湯,加入茯苓、枳殼、竹瀝等藥材。

三、由七情鬱結者

,脈象必沉而澀,宜服用香砂寬中丸。

四、由瘀血積滯,陽氣無法化陰,陰氣失位,陽氣伏於陰氣之中,傳化功能失常,反而逆行上衝者

,脈象必芤而澀,宜服用滋血潤腸丸。

五、因噎而聲不出者

,宜服用竹茹、五味、生薑。

六、挾寒者

,脈象必沉而遲,宜加入附子、桂枝。

七、挾熱者

,脈象必洪而數,宜服用黃連、木通。

八、飲食才剛下咽,痰涎就聚積在喉嚨無法下嚥,或者雖然下嚥,但卻又隨之吐出涎沫者

,這兩種情況都宜先服用來復丹控制痰涎,再服用大半夏湯,加入茯苓、枳殼、竹瀝、皂角、枯礬,以薑汁做成丸劑服用。

九、大便乾燥結實,糞便如栗子般

,宜服用開關利膈丸。

總之,因氣從氣治,因血從血治,因痰導之,因火壯水制之,不可專投辛香燥熱之品,以火濟火,至津液愈耗,大便愈結,甚而幽門不通,上衝吸門,便不可救矣。惟有一種胃陽火衰,不能運化者,可暫以辛溫開其結滯,繼仍以益陰養胃為主。

又有一等酒徒,日日狂飲,以致酒發熱,熱生痰,痰因火煎,膠結不開,阻塞道路,水飲下咽,亦覺痛澀,此便不得如液槁津枯之病,投以當歸地黃濡潤之品,恐血未必潤,反助痰而難愈也。其餘無論血液耗,胃脘枯,遂道閉,津液結為痰,臟腑不得津液之潤而成噎症者,治法始終以養血潤燥為主,而辛香燥熱之品,概勿輕下,且噎必兼塞。東垣云:堵塞咽喉,陽氣不得上出者名曰塞。

白話文:

總而言之,對於不同的體質和病症,應分別進行治療。例如,氣虛者需補氣,血虛者需補血,痰多者應導痰,火旺者需以水制火,不可單純使用辛香燥熱的藥物,否則會導致津液更耗損、大便更結硬,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幽門不通,上衝至食道,危及生命。然而,對於胃陽不足、不能正常運化食物的情況,可以暫時使用辛溫的藥物來開通堵塞,然後再以滋陰養胃為主。

另外,有一類人長期過度飲酒,導致熱毒上攻,熱毒生痰,痰由於熱毒煎熬而凝結不易消除,阻塞了消化道,使得飲食進入時感到疼痛和澀滯。這並不是因為津液乾涸造成的疾病,如果使用具有滋潤作用的當歸和地黃等藥物,反而可能會助長痰的生成,使病情更加困擾。對於血液耗損、胃部乾燥、道路阻塞、津液凝結成痰,以及臟腑缺乏津液潤澤而引起的噎症,治療原則始終是養血潤燥,並且避免使用辛香燥熱的藥物,因為噎症通常伴有堵塞感。東垣曾說,堵塞咽喉、陽氣無法上行的情況被稱為噎症。

五藏之所生,陰也、血也,陰氣不得下降者名曰噎。六府之所生陽也、氣也,夫咽塞於胸膈之間,令諸經不行,口開目瞪,氣悶欲絕,當先用辛甘氣味升陽之品(宜人參、黃耆、升麻、柴胡、當歸、益智仁、草豆蔻),引胃氣以治其本,加通塞之藥以治其標(宜木香、麥芽,青皮、陳皮)。

白話文:

五臟是由陰氣和血液構成的,陰氣無法下降就稱為噎。六腑是由陽氣和氣構成的,如果咽喉阻塞在胸膈之間,就會導致經脈不通暢,口張眼睜,氣悶欲絕。此時應該先用辛甘氣味的藥物來升陽,例如人參、黃耆、升麻、柴胡、當歸、益智仁、草豆蔻,藉此引導胃氣來治療根本,再輔以通塞的藥物來治療表象,例如木香、麥芽、青皮、陳皮。

寒月盛陰當瀉陰寒之氣(宜乾薑、吳萸),暑月盛陽當散寒氣,泄陰火之上逆(宜益智仁、川柏、青皮、陳皮)。冬三月,陽氣內藏,外助陽氣,不得發汗,內消陰火,勿令泄瀉,此閉藏固密之大要也(宜以吳萸湯)。夏三月,陽氣在外,陰氣在內,噎病值此時,天助正氣而挫其邪氣,不治自愈,或不愈者,陰氣太盛。正氣不伸耳(宜以四君子湯送利膈丸)。

凡飲食入胃,便吐涎沫如雞子白,蓋脾主涎,脾虛不能約束津液,故涎沫自出,非參朮益智不能攝也。有梅核膈音,喉中如有物,膈間痛死,血居多(宜昆布、當歸、桃仁、韭汁、童便,甚加大黃),亦或因痰結(宜滌痰丸)。《醫鑑》謂或結於咽喉,時覺有所妨凝,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由氣鬱痰結而然者,正指此也。然此症總屬有形之物,故非血即痰,若氣則無形,其非梅核膈可知矣。

白話文:

寒冬季節,陰寒之氣盛行,應當瀉去陰寒之氣。

適合使用乾薑、吳茱萸等藥物。

炎炎夏日,陽氣旺盛,應當散寒氣,泄去陰火上逆。

適合使用益智仁、川柏、青皮、陳皮等藥物。

冬季的三個月,陽氣內藏,要從外部溫補陽氣,不可發汗,應當內消陰火,不可令其泄瀉。

這是冬季閉藏固密的重要原則。 適合使用吳茱萸湯。

夏季的三個月,陽氣在外,陰氣在內。

噎病常發生於此時,因為天氣助長正氣,可以抵禦邪氣,不治自癒,或是不癒者,是因為陰氣太盛,正氣不能伸展。 適合使用四君子湯送利膈丸。

凡是飲食入胃,就吐出像雞蛋清一樣的唾液,這是因為脾臟主導唾液,脾虛不能約束津液,所以唾液自然流出,

非參、朮、益智等藥物不能收斂。

如果出現梅核膈音,感覺喉嚨中有物,膈間疼痛,而且多伴有血症,

適合使用昆布、當歸、桃仁、韭汁、童便,嚴重者可加用大黃。

也可能是因痰結造成的。

適合使用滌痰丸。

《醫鑑》中說,如果痰結在咽喉,時常感覺有東西阻礙,吐不出來,咽不下去,這是因為氣鬱痰結造成的,

正是指這種情況。

反胃原於真火衰微,胃寒脾弱,不能納穀,故早食晚吐,晚食早吐,日日如此,以飲食入胃,既抵胃之下脘,復返而出也(宜理中湯,甚加附子)。若脈數為邪熱不殺穀,乃火性上炎,多升少降也(宜異功散加連、沉、歸、地)。若口吐白沫。糞如羊屎則危,必須養氣扶陽,滋血益陰,則肺無畏火,腎漸生水,津液自能榮潤腸胃,而上亦能納,下亦能通矣。

如咽喉閉,胸膈滿,暫宜開疏結滯,然亦忌破氣過多,中氣至不能運(宜異功散加香、砂、枳、樸)。痰涎壅滿胸膈急先控之(宜來復丹),然後從中治之(宜滌痰丸)。亦有瘀血阻滯者(宜代抵當湯作丸,如芥子大,每三錢,去枕仰臥,細嚥之)。亦有蟲聚而反出者(宜牽牛丸)。

白話文:

反胃的病因和治療

反胃的根本原因在於真火衰微,導致胃寒脾弱,無法正常消化吸收食物,因此出現早食晚吐、晚食早吐的症状,每天反覆出現。食物進入胃部後,到達胃的下脘處,又反吐出來。這種情況可以用理中湯治療,情況嚴重者可以加附子。

如果脈象數,說明是邪熱不傷穀,而是火性上炎,導致上升的力量過強,下降的力量不足。这种情况可以用异功散加連翹、沉香、當歸、地黃治療。

如果出現口吐白沫,糞便如同羊屎,則病情危重,必須採取養氣扶陽、滋血益陰的治療方法。這樣,肺部就不會受到火的傷害,腎臟也能逐渐生水,津液自然能够滋潤腸胃,使食物能夠正常進入胃部,也能正常排出。

如果出現咽喉閉塞,胸膈滿悶,則需要暫時使用開疏結滯的方法,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破氣,以免影響中氣運行。可以用异功散加香附、砂仁、枳實、厚朴治疗。

如果痰涎壅滿胸膈,導致呼吸急促,則需要先控制痰涎。**可以用來復丹治療。**之後,再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可以用滌痰丸治療。

也可能出現瘀血阻滯的情況。可以用代抵當湯製成丸藥,如芥子大小,每次服用三錢,去枕仰臥,慢慢吞服。

還可能出現蟲聚而反出的情況。可以用牽牛丸治療。

亦有火衰不能生土,其脈沉遲者(宜八味丸加沉香、砂仁)。李絳治反胃久閉不通,攻補兼施,每用小青龍丸,漸次加之,關局自透,再用人參利膈丸,然或服通劑過多,血液耗竭,轉加閉結,宜另治之(宜豬脂丸)。此外又有翻胃,或痰或熱壅阻隔間,故食入即翻而出,非如反胃之早食必晚吐,晚食必早吐也(宜清熱二陳湯)。

白話文:

也有火氣衰弱無法生土的,其脈象沉遲者,應該服用八味丸加上沉香、砂仁。李絳治療反胃久閉不通,採取攻補兼施的方法,每次使用小青龍丸,逐漸增加劑量,使關竅自然通暢,再用人參利膈丸。但如果服用通便藥過多,血液耗竭,反而加重閉結,就應該另行治療,可以使用豬脂丸。此外,還有一種翻胃,或是痰或熱氣阻塞隔膜,導致食物剛吃進去就翻出來,這與反胃不同,反胃是早吃必晚吐,晚吃必早吐。這種情況應該使用清熱的二陳湯。

【脈法】《脈經》曰: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完穀不化,名曰胃反。《醫鑑》曰:噎膈反胃脈,浮緩者生,沉澀者死,沉澀而小血不足,脈大而弱氣不足。《入門》曰:大小腸膀胱三陽結熱,脈必洪數有力。

【噎膈反胃症治】丹溪曰:血液俱耗,胃脘乾槁。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飲可行,食物難入,間或可入,入亦不多,名之曰噎。其槁在下,與胃相近,食雖可入,難盡入胃,良久復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大便秘少,若羊屎然,名雖不同,病出一體,其槁在賁門。食入則胃脘當心而痛,須臾吐出,食出痛乃止,此上焦之噎膈也。

白話文:

由於血液和津液都消耗殆盡,胃脘變得乾燥枯槁。如果枯槁的位置在上面,靠近咽喉下方,水可以喝進去,食物卻難以吞咽,偶爾能吞進去,但也不多,稱為噎。如果枯槁的位置在下面,靠近胃,食物雖然能吞進去,但難以完全進入胃,過了一段時間又吐出來,稱為膈,也稱為反胃。大便乾燥稀少,像羊屎一樣,雖然名稱不同,但都是同一種病症,病變部位在賁門。食物進入胃脘時就會感到心口疼痛,很快就會吐出來,吐出來之後疼痛就停止,這是上焦的噎膈。

或食物可下,難盡入胃,良久復出,其槁在幽門,此中焦之噎膈也。其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其槁在闌門,此下焦之噎膈也。又曰:張雞峰云,噎當是神思間病,惟內觀有養可以治之,此言深中病情。《醫林》曰:噎膈之症,不屬虛,不屬實,不屬冷,不屬熱,乃神氣中一點病耳。

《綱目》曰:噎病皆生於血枯,血枯則燥矣,得病情,合經旨者,丹溪一人而已。《醫鑑》曰:噎膈俱有五,五膈者,憂、恚、寒、食、氣也,在心脾之間,上下不通或結咽喉,時覺有所妨礙,吐不出,咽不下。五噎者,憂、食、勞、氣、思也,飲食卒然阻滯而不下。丹溪又曰:胃脘乾枯,古方用人參以補肺,御米以解毒,竹瀝以消痰,乾薑以養血,粟米以實胃,蜜以潤燥,姜以去穢,正是此意。

白話文:

食物明明可以吃下去,卻難以順利進入胃,過了一段時間又吐了出來,食物殘渣停留在幽門,這就是中焦的噎膈。如果早上吃的東西晚上吐,晚上吃的東西早上吐,食物殘渣停留在闌門,這就是下焦的噎膈。張雞峰說,噎膈應該是神思間的疾病,只有內觀修養才能治癒,這句話道出了噎膈病情的深層原因。《醫林》說,噎膈症狀既不屬於虛也不屬於實,既不屬於寒也不屬於熱,只是神氣中一點毛病而已。《綱目》說,噎膈病都源於血枯,血枯就乾燥,能真正理解噎膈病理,符合經旨的,只有丹溪一人。《醫鑑》說,噎膈有五種,分別是憂、恚、寒、食、氣,它們都存在於心脾之間,造成上下不通暢,或是結在咽喉,時常感到有阻礙,吐不出來也咽不下去。另外,還有五種噎,分別是憂、食、勞、氣、思,飲食突然阻塞,無法順利下咽。丹溪還說,胃脘乾枯,古方用人參補肺,御米解毒,竹瀝消痰,乾薑養血,粟米實胃,蜜潤燥,薑去穢,正是針對這種病症的。

又曰:噎膈反胃藥,必和以童便竹瀝薑汁韭汁,多飲牛羊乳為上策,但不可用人乳,以有七情烹飪之火也,切不可用香燥藥,宜薄滋味,飲酒人加砂糖驢屎入內服,以防生蟲。

鰲按:噎塞反胃病,雖服藥痊愈,一年內切禁房欲,若犯之,必復發舊症而死,此所屢見者,非虛言也。

【噎膈反胃宜通大便】丹溪曰:嘔吐而大小便不秘,利藥所當忌也。若大小腸膀胱熱結不通,上為嘔吐膈食,若不用利藥,開通發泄,則嘔吐何由止乎。古人用三一承氣湯正是此意。

【噎膈反胃不治症】丹溪曰:噎膈反胃,年高者不治;下如羊屎者不治;不淡飲食,不斷房室者不治;氣血俱虛者,則口中多出沫但見沫多出者,必死。

白話文:

他又說:治療噎嗝、反胃的藥物,必須配合童子尿、竹葉瀉液、薑汁、韭菜汁一起服用,多喝牛奶是最好的方法,但是不可以使用人奶,因為有人的情緒影響,而且不能使用芳香燥烈的藥物,要減少食物的味道,喝酒的人可以加入砂糖和驢糞一同服用,以免產生寄生蟲。

他指出:噎塞反胃病即使吃藥康復了,在一年內一定要避免性生活,如果違反這個規定,必定會再次引發舊病症狀並死亡,這種情況已經多次出現過,不是空穴來風的話。

丹溪先生說:嘔吐且大小便沒有阻滯,是應該禁止使用利水藥物的。但如果大小腸或膀胱因熱邪凝結而不暢通,就會引起嘔吐和隔食等症狀,如果不使用利水藥物疏通排解,那麼嘔吐就無法停止。古人在治療這類疾病時使用的「三一承氣湯」就是這樣的意思。

丹溪先生還說:噎嗝、反胃的病情,老年人不易治好;拉出來的大便像羊屎一樣乾硬的不容易治好;不吃清淡的食物,不停止性生活的不容易治好;如果是氣血都虛弱的人,口裡常常冒出泡沫,只要看到泡沫增多,一定會死去。

鰲按:反胃病但吐白沫猶可治也,若吐黃沫必不可治矣。

【噎膈導引】《保生秘要》曰:行功宜帶飢,以雙手系梁,將身下墜,微納氣數口,使氣衝膈盈滿,兩腳踏步二九一度之數,郁膈氣逆,胃口虛弱,不藥而愈。

【運功】《保生秘要》曰:此症始行調息而坐,按周天計籌,咽神水一斤,意墜丹田,次守艮背,斡運絛胸,或捘或散,坐臥可行,有動有靜百日成功。

關格,即內經三焦約病也。約者不行之謂,謂三焦之氣不得通行也。惟三焦之氣不行故上而吐逆曰格,下而不得大小便曰關。其所以然者,由寒氣遏絕胸中,水漿不得入,格因以成,熱氣閉結丹田,二便不得出關,因以成也。若但為寒遏而吐逆,病止曰格,以下不為熱秘也。

白話文:

鰲按:對於反胃病,如果嘔吐的是白色泡沫,還是有可能治療的;但如果嘔吐的是黃色泡沫,則無法治療了。

【噎膈導引】《保生祕要》提到:在做運動時應保持飢餓,用雙手抓住腰帶,身體向前傾,慢慢吸氣數次,讓氣流充滿胸部,雙腳踏步,進行二十九次的動作。這可以緩解噎食和胃口虛弱的情況,無需藥物治療。

【運功】《保生祕要》提到:這個症狀應該開始調整呼吸並坐下,按照週天計數籌碼,吞嚥神水一斤,意念下沈至丹田,接著守護艮背,旋轉胸腔,或者收縮或者擴展,無論是坐著還是躺著都可以進行,有動態也有靜態,經過一百天的練習就能成功。

關格,是內經中提到的三焦疾病之一。關格指的是氣流通不暢的情形,即三焦的氣不能順利流通。因為三焦的氣流通不暢,導致向上嘔吐稱為「格」,向下無法排尿稱為「關」。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是,由於寒冷的氣體阻塞了胸膛,使得飲食無法進入,因此形成了「格」;熱氣阻塞了丹田,使得大、小便無法排出,形成了「關」。如果只是因為寒冷的氣體阻塞而引起嘔吐,那麼這樣的病症只被稱為「格」,不會伴隨著熱性的便祕。

但為熱秘而無便,病止曰關,以上不為寒遏也。若寒既在上,熱又在下,病則曰關格,以上下俱病也。此症危急,法難緩治,宜先投辛香通竅下降之藥以治其上(宜沉香、丁香、藿香、蘇合香、蔻仁、蘇子、冰片、生薑、陳皮),次用苦寒利氣下泄之藥以通二便(宜大黃、黃柏、知母、牛膝、木通、滑石、車前子)。蓋症既危急,縱有裡虛,亦須通後再補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因為熱結便秘而沒有排便,病症稱為「關」,這不屬於寒邪阻遏在上焦。若寒邪在上焦,熱邪在下焦,病症則稱為「關格」,上下焦都生病了。這種病症危急,不可延誤治療,應該先用辛香通竅下降的藥物來治療上焦(例如沉香、丁香、藿香、蘇合香、蔻仁、蘇子、冰片、生薑、陳皮),然後再用苦寒利氣下泄的藥物來通利二便(例如大黃、黃柏、知母、牛膝、木通、滑石、車前子)。因為病症危急,即使有內虛的情況,也必須先通利後再補。

而潔古、云岐、士材輩,則又單以不得小便為關。夫不得小便且為關,大小便俱不得,非關病之尤甚者乎(宜調中益氣湯加檳榔以升降之)。宜丹溪兢兢於此,而以為此症多死也。然而古人竟用盪滌下行之法,誠為盡善(宜芒硝湯、大承氣湯)。其或元氣素虛,當於補益中以升降之(宜調中益氣湯加檳榔)。

其有痰涎壅塞者,又當於滲利中開散之(宜枳縮二陳湯)。此皆當細察而酌治之者也。

白話文:

而潔古、雲岐、士材等醫家,只把小便不通當成主要問題。然而,小便不通已經很嚴重,如果大小便都無法排出,豈不是更為危急嗎? (建議使用調中益氣湯加上檳榔來升降氣機)。丹溪先生對於此症非常謹慎,認為此病患者死亡率很高。然而古人卻使用盪滌下行的方法治療,的確十分完善。(建議使用芒硝湯、大承氣湯)。如果患者原本元氣虛弱,應該在補益的基礎上,加入升降之法。(建議使用調中益氣湯加上檳榔)。

如果患者有痰涎阻塞,就應該在滲利中加入開散的藥物。(建議使用枳縮二陳湯)。這些都需要仔细觀察患者的情況,然後再用藥治療。

【脈法】《內經》曰:人迎脈大於氣口四倍,名曰格。氣口脈大於人迎四倍,名曰關。又曰:關格宜吐瀉。

【關格原由】《靈樞》曰:邪在六腑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而陽脈盛矣。邪在五臟,則陰脈不和,陰脈不和,則血留之而陰脈盛矣。陰氣太盛,則陽氣不得相營,故曰格。陽氣太盛,則陰氣不得相營,故曰關。陰陽俱盛,不得相營,故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矣。

白話文:

【脈法】《內經》提到:人迎脈比氣口脈大四倍,稱為「格」;氣口脈比人迎脈大四倍,稱為「關」。進一步指出,出現「關格」現象應當進行吐瀉治療。

【關格原由】《靈樞》解釋道:若邪氣侵襲六腑,會導致陽脈不調和,陽脈不調和時,氣流滯留,使陽脈變得強盛。若邪氣侵入五臟,會使陰脈不調和,陰脈不調和時,血液滯留,使陰脈變得強盛。陰氣過盛,使陽氣不能互相調節,因此稱為「格」;陽氣過盛,使陰氣不能互相調節,因此稱為「關」。當陰陽雙方的氣血都過盛,不能互相調節時,就會出現「關格」。當出現「關格」現象時,表示生命將無法完全恢復,終將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