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三 (10)
卷三 (10)
1. 附載仲景分別標本方藥
標(不渴脈浮桂枝湯,濕勝濡泄理中湯)
本(渴欲引飲四逆湯,亡液燥渴理中湯)
實有餘為濕(氣,茯苓、乾薑、人參、陳皮、青皮、甘草;氣,白朮、肉桂、吳萸)
虛不足為燥(血,沙參、益智、麻仁、郁李仁,參、耆;氣,木瓜、烏藥、白芍、棗、鹽)
腹脹滿(虛,芍藥;實,厚朴)
心腹痛(虛寒,人參、芍藥;實熱,大黃、黃芩)
臍腹痛(白朮)
少腹痛(男,四物湯加阿膠、茯苓;寒,小茴、延胡索。女,四物湯加延胡、川楝子;熱,大黃、黃芩)
飧泄胃泄(承氣湯,白朮調中湯)
洞泄脾泄(建中湯,理中湯)
寒中大腸泄(乾薑,附子)
寒小腸泄(承氣湯)
臟毒下血(有鮮血不可下宜解化)
溏泄鶩泄(天麻,吳萸,附子,乾薑)
一法,土鬱則奪之,謂下之使無壅礙也。
脾之積曰痞氣。經云:在胃脘,腹如盆大,久則令人四肢不收,黃疸,飲食不為肌膚,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脈必浮大而長(宜痞氣丸、增損五積丸),皆由脾氣虛及氣鬱所致,治法宜健脾,兼散結滯。
白話文:
標題:[載有張仲景分辨病情主次的藥方]
內容:
-
如果病徵表現為不口渴且脈象浮動,應使用桂枝湯。若濕氣過盛導致軟弱泄瀉,則應服用理中湯。
-
若病人極度口渴想喝水,適合使用四逆湯。若因體液流失導致乾燥口渴,則應服用理中湯。
-
實證多餘的濕氣,可以使用茯苓、乾薑、人參、陳皮、青皮、甘草等藥材;若是氣虛,則使用白朮、肉桂、吳茱萸。
-
虛證不足的燥氣,如果是血燥,可使用沙參、益智、麻仁、郁李仁、人參、黃耆;若是氣燥,則使用木瓜、烏藥、白芍、大棗、鹽。
-
腹部脹滿,如果是虛證,使用芍藥;實證則使用厚朴。
-
心腹部疼痛,虛寒證使用人參和芍藥;實熱證使用大黃和黃芩。
-
緊鄰肚臍的腹部疼痛,使用白朮。
-
小腹部疼痛,男性使用四物湯加阿膠和茯苓,寒證加小茴香和延胡索;女性使用四物湯加延胡和川楝子,熱證使用大黃和黃芩。
-
食後即瀉或胃瀉,使用承氣湯或白朮調中湯。
-
水瀉或脾瀉,使用建中湯或理中湯。
-
大腸寒證的瀉症,使用乾薑和附子。
-
小腸寒證的瀉症,使用承氣湯。
-
便血,若血色鮮紅不宜用下法,應以解毒化瘀為主。
-
泄瀉稀水,使用天麻、吳茱萸、附子、乾薑。
-
根據一種療法,若脾胃功能受阻,應使用下法,讓腸道無阻。
-
脾臟積聚的病稱為痞氣,常見於胃脘部,腹部膨大如盆,久而久之會導致四肢無力,黃疸,飲食不能滋養皮膚,心痛連到背,背痛連到心,脈象浮大而長。治療可用痞氣丸、增損五積丸,都是由脾氣虛和氣鬱引起,治療方法應以健脾和疏解結滯為主。
2. 治痞氣方二
痞氣丸,〔痞氣〕黃連(八錢),厚朴(五錢),吳萸(三錢),黃芩,白朮(各二錢),茵陳草,砂仁,乾薑(各錢半),茯苓,人參,澤瀉(各一錢),川烏,川椒(各五分),桂心,巴霜(各四分),丸法、服法同息賁丸。
增損五積丸,〔又〕黃連肝積(五錢脾腎積七錢心肺積一兩半),厚朴肝心肺積(五錢脾腎積八錢),川烏肝肺積(一錢心腎脾積五分),乾薑肝心積(五分肺脾腎積一錢半),人參肝心脾肺積(二錢腎積五分),茯苓(錢半),巴霜(五分),蜜丸,梧子大,初服二丸,漸加,以微溏為度。治積塊,不拘臍上下左右,通用。
肝積加柴胡一兩,川椒四錢,莪朮三錢,皂角、昆布各二錢半。
心積加黃芩三錢,肉桂、茯神、丹參各一錢,菖蒲五分。
肺積加桔梗三錢,天冬、陳皮、青皮、白豆蔻各一錢,紫菀、川椒各一錢半。
脾積加吳萸、黃芩、砂仁各二錢,澤瀉、茵陳各一錢,川椒五分。
腎積加元胡索三錢,苦楝肉、全蠍、附子、獨活各一錢,澤瀉、菖蒲各二錢,肉桂三分,丁香五分。
白話文:
【治痞氣方二】
第一個藥方是「痞氣丸」,配方如下:黃連用八錢,厚朴五錢,吳茱萸三錢,黃芩和白朮各用二錢,茵陳蒿、砂仁和乾薑各用一錢半,茯苓、人參和澤瀉各用一錢,川烏和川椒各用五分,桂心和巴豆霜各用四分。製丸和服用方法跟息賁丸一樣。
第二個藥方是「增損五積丸」,這個藥方根據不同的臟器積聚情況調整藥物份量。黃連用於肝積時用五錢,脾腎積時用七錢,心肺積時用一兩半;厚朴用於肝心肺積時用五錢,脾腎積時用八錢;川烏用於肝肺積時用一錢,心腎脾積時用五分;乾薑用於肝心積時用五分,肺脾腎積時用一錢半;人參用於肝心脾肺積時用二錢,腎積時用五分。另外加入茯苓一錢半,巴豆霜五分,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初次服用二丸,逐漸增加,直到有輕微拉肚子的程度即可。此藥可用於治療各部位的積塊,不限於肚臍上下左右。
對於肝積,除了上述配方,還需加柴胡一兩,川椒四錢,莪朮三錢,皁角和昆布各二錢半。
對於心積,則需加黃芩三錢,肉桂、茯神、丹參各一錢,菖蒲五分。
對於肺積,則需加桔梗三錢,天冬、陳皮、青皮、白豆蔻各一錢,紫菀、川椒各一錢半。
對於脾積,則需加吳茱萸、黃芩、砂仁各二錢,澤瀉、茵陳各一錢,川椒五分。
對於腎積,則需加元胡索三錢,苦楝肉、全蠍、附子、獨活各一錢,澤瀉、菖蒲各二錢,肉桂三分,丁香五分。
3. 嘔吐噦源流
嘔、吐、噦,脾胃虛弱病也。以氣血之多少而分,東垣云:嘔屬陽明,其腑多血多氣,氣血俱病,故有聲有物而為嘔,氣逆者散之,故以生薑為主藥;吐屬太陽,其腑多血少氣,血病,故有物無聲而為吐,以橘紅為主藥;噦屬少陽,其腑多氣少血,氣病,故有聲無物而為噦,以半夏為主藥。
是三者皆本於脾虛,或為寒氣所客,或為飲食所傷,或為痰涎所聚,皆當分其經絡,察其虛實以治之(宜丁香、半夏、藿香、陳皮、茯苓、生薑)。又有無物無聲者,曰噁心乾嘔,乃胃家氣血兩虛所致也(宜橘紅湯入薑汁、蔗漿細呷之)。雖潔古從三焦分治三因,然三焦皆胃之地分,故或胃口有熱而乾嘔(宜梔子竹茹湯),或胃口有痰而乾嘔(宜二陳湯),或乾嘔而手足厥冷,總皆不離乎胃病者是。
試進究之,邪在上脘之陽,必氣停而水積,故湯水之清濁混亂,則為痰為飲,為涎為唾,變而為嘔;邪在下脘之陰,必血滯而食不消,故食物之清濁不分,則為噎塞,為痞滿,為痛為脹,變而為吐;邪在中脘之氣交者,盡有二脘之病。
然上脘非不吐食也,設陽中之陰亦病,則食入即吐,非若中脘之食已而為吐,下脘之食久而吐耳(宜生薑半夏湯);下脘非不嘔也,設陰中之陽亦病,則吐嘔齊作,然嘔少於吐,非若上脘之嘔多於吐耳(脈沉無力宜理中湯,脈滑而實宜半夏生薑大黃湯下之);中脘則當食畢之時,亦嘔亦吐,謂之嘔吐(宜橘紅半夏湯)。則上中下脘三因雖各有別,何嘗有外於胃乎。
而尤所宜辨者,中脘之嘔吐,固均屬胃虛,而必分寒熱。其虛而挾寒者,喜熱惡冷,肢冷,脈必細而滑(宜理中湯冷服,如服而仍吐,去朮、草之壅,加丁、沉立止);其虛而挾熱者,喜冷惡熱,煩渴,小便赤澀,脈必洪而數(宜二陳湯加山梔、黃連、竹茹、枇杷葉、葛根、薑汁、蘆根)。
其中脘素有痰積,遇寒即發者,脈必沉而滑(宜丁香、白蔻、砂仁、乾薑、陳皮、半夏,加薑汁、白芥汁至盞許),如痰滿胸喉,湯藥到口即吐,必先控其痰涎(宜來復丹),俟藥可進,然後治之(宜二陳湯加枳實、砂仁、桔梗、厚朴、薑汁,虛加人參)。或素本中寒,用熱藥太過,亦至嘔逆(宜二陳湯加沉香、白蔻仁)。
此皆嘔吐噦之大概也。其所由正自多端,有由七情得者(宜理中湯加烏藥、木香、沉香);有由陰虛火逆者(宜薑汁炒熟地加檳榔、黃柏、沉香,導之使下);有由上焦氣壅而表實者(宜半夏、生薑);有由怒中飲食嘔吐,胸滿膈脹,關格不通者(宜二陳湯加木香、青皮,如不效,加丁香、沉香、砂仁、蔻仁、厚朴、藿香、神麯、薑、棗);有由氣滯者,身熱臂痛,食久則先嘔後瀉,此上焦傷風,開其腠理,經氣失道,邪氣內著也(宜麥冬湯);有食已暴吐,脈浮而洪者,此上焦火逆也,氣降則火自消,吐漸止(宜桔枳湯加人參、白芍);有下閉上嘔者,亦因火在上焦(宜桔梗、陳皮、厚朴、木香、大黃以下之);有由下焦實熱,二便閉,氣逆嘔吐者,名曰走哺(宜人參湯);有由脾胃久傷而虛者(宜焦米、神麯、陳皮、人參、姜,棗以和之);有噁心,心下怏怏,欲吐不吐者,多由胃虛(宜半夏、陳皮、茯苓、白朮、生薑);有由客寒犯胃者(宜理中湯);有由肝火出胃者(宜左金丸);有由胃本經火盛者,必面赤,小便短赤或澀,大便燥,口苦,或乾渴(宜大黃、葛根、枳實、石膏、麥冬,竹茹、木瓜、蘆根、陳皮、通草、枇杷葉);有由病久胃虛嘔吐者(宜比和飲、藿香安胃散);有由大病後胃熱虛煩而嘔者(宜竹葉石膏湯加薑汁服,即止);有由痰飲嘔吐者(宜茯苓半夏湯),有由水停心下而嘔者,必心下怔忡,若先渴後嘔(宜赤茯苓湯),若先嘔後渴(宜豬苓散)。所當分別。
總之,胃寒之脈沉遲微澀,胃火之脈浮大而數,痰膈之脈滑而兼數,可憑脈辨之耳。若夫食已心下痛,隱隱不可忍,吐出痛方止,症名食痹,吐食由胃氣逆而不下也。亦有寒邪客於腸胃,厥逆上出者;亦有肝勝於脾,風痰羈絆脾胃間,脈弱而吐食者。俱為食痹症(宜茯苓半夏湯、麥天湯)。
吐酸一症,皆由胃濕鬱而生,熱從木化,而為酸味,法宜清之(宜調氣平胃散);若久而不化,必至木盛土衰,經云,木欲實,辛當平之,辛為肺金之味,故辛可勝酸,金剋木也,辛則必熱,辛以制肝實,熱以扶胃衰;若濁氣不降,但以寒藥投之,非其治矣;而或有宿食滯於胃脘,以致吐酸者(宜蒼、樸、陳、甘);或有停飲積於胸中,以致吐酸者(宜蒼、半、陳、苓)。
嘔苦水則由邪在膽,膽上乘胃,故逆而吐膽汁,以致所嘔為苦水也(宜吳萸、黃連、乾薑、茯苓、黃芩)。嘔清水則渴欲飲水,水入即吐,名為水逆(宜神術丸、五苓散)。吐涎沫則以脾虛不能約束津液,故涎沫自出(宜六君子湯加益智仁、生薑,或以半夏、乾薑等分為末)。吐膿,仲景云,嘔家雖有癰膿,不必治,膿儘自愈(或用地黃丸煎湯服)。
吐蛔則為胃中冷,大凡蛔見苦則安,見椒則伏,見酸則不能咬也,另詳諸蟲條(宜理中湯加檳榔、黃連、川椒、烏梅)。然而嘔吐又有總治之法(宜白豆蔻湯)。
【脈法】仲景曰: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何也?以過發其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也。《脈經》曰:寸口脈數,其人即吐。寸口脈細而數,數則為熱,細則為寒,數為嘔吐。又陽脈緊,陰脈數,其人食已即吐。
又寸緊尺澀,其人胸滿不能食而吐。又脈緊而澀,其病難治。又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飲,朝食暮吐。《回春》曰:嘔吐無他,寸緊滑數,微數血虛,單浮胃薄,芤則有瘀,最忌澀弱。
【嘔吐症治】仲景曰:嘔家雖有陽明症,慎不可下,逆之故也。又曰:嘔吐宜服薤白粥。丹溪曰:劉河間謂嘔者,火氣炎上,此特一端耳,有痰隔中焦食不得下者,有氣逆者,有寒氣鬱於胃口者,有食滯心肺之分,新食不得下而反出者,有胃中有火與痰而嘔者。《醫鑑》曰:嘔家聖藥是生薑,《千金》之說信矣,然氣逆作嘔生薑散之,痰水作嘔半夏逐之,生薑於寒症最佳,若遇熱嘔不可無烏梅也。
【吐病有三】易老曰:吐有三因,乃氣積寒也。皆從三焦論之:上焦吐皆從於氣,氣者,天之陽也,其脈而洪,其症食已暴吐,渴欲飲水,大便燥結,氣上衝胸而發痛,其治當降氣和中。中焦吐者,皆從於積,有陰有陽,食與氣相假為積而痛,脈浮而弦,其症或先吐而後痛,或先痛而後吐,治法當以小毒藥去其積,木香、檳榔和其氣。
下焦吐者,皆從於寒,地道也,脈沉而遲,其症朝食暮吐,小便清利,大便閉而不通,治法當以毒藥去其閉塞,溫其寒氣,大便漸通,復以中焦藥和之,不令大府閉結而自安也。中焦去積,宜紫沉丸。
【嘔吐噦宜通大便】《直指》曰:陽明之氣,下行則順,今逆而上行,謹不可泄,固也。然嘔吐者,每每大便閉結,上下壅遏,氣不流行,當思有以利導之。東垣曰:陰虛,邪氣上逆,窒塞嘔噦,不足之症也。此地道不通,當用生地、當歸、桃仁、紅花,兼用甘草,少加大黃、芒硝,以通其秘,大便利,嘔吐噦自止矣。
【嘔吐噦不治症】《脈經》曰:嘔吐脈弱,小便自利,身微熱而厥者,虛極難治。《入門》曰:凡吐如青菜汁者死,此是乍然嘔吐,非反胃比也。
【傷食嘔吐導引】《保生秘要》曰:按寅卯辰時,空心披衣起床,正身直立,雙手用力拿兩肘膊,腳尖著地,腳跟雙懸,起倒力舂二九之數,醉飽勿行,恐傷臟腑。
【運功】《保生秘要》曰:先呼濁,次吸清,歸臍閉目,存心下丹田半晌,運臍自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