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1. 卷四
2. 脾病源流(痞氣)
足太陰脾脈,起大指端,循指內側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鬲,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鬲,注心。每日巳時氣血注脾。足太陰脾經,血少氣旺
脾也者,心君儲精待用之府也。贍運用,散精微,為胃行精液,故其位即在廣明之下,與心緊切相承。其職拿太倉之運量,而以升為德。其部當水穀之海,故患濕。其屬土,配資生坤元,故為十二經根本。其勢居中央孤臟,以灌四旁,注四末,故為六經內主。其所以為脾如此,古人謂為後天之本,信然也。
蓋脾統四臟,脾有病,必波及之,四臟有病,亦必待養於脾,故脾氣充,四臟皆賴煦育,脾氣絕,四臟不能自生,昔人云,後天之本絕,較甚先天之根絕,非無故也。凡治四臟者,安可不養脾哉。然經曰:腹滿填脹,支膈胠脅,下厥上冒,以為過在脾與胃者,豈盡脾胃之過哉,皆由中氣不足,為病甚而入脾,致脾經不運,陽明之氣亦不勝,是以不能出營衛,升達上下也。惟不升上,故肺氣不行而上冒;惟不達下,故腎氣獨沉而下厥耳。
至若本經為病,不外濕淫熱鬱兩端:濕由水氣,病則壅,壅則傷氣,氣虛而下運,必腹脹,胃痛,腸鳴飧泄,身重,食不化;熱由火氣,病則不濡,不濡則傷血,血枯而燥,必胃氣厚,善飢,肉痿,足不能行,善瘛,腳下痛,口乾,舌本強,食即吐,食不下,煩心,水閉,黃疸,脾約,皆脾經病也。
治之者,務使三焦之氣流轉和通,則土潤而升,不憂其燥,而火氣不得病之;土健而運,不憂其濕,而水氣亦不得病之矣。
【脈法】《脈訣》曰:脾脈實兼浮,消中脾胃虛,口乾饒飲水,多食亦肌虛,單滑脾家熱,口氣氣多粗,澀即非多食,食不作肌膚,微浮傷客熱,來去乍微疏,有緊脾家痛,仍兼筋急拘,欲吐不即吐,沖沖未得蘇,若弦肝氣盛,妨食被譏籲,大實心中痛,如邪勿帶符,溢關涎自出,風中見羈孤(羈,傷也,脾為孤臟,而受風傷,故曰羈孤)。
又曰:右手第二指連脾,四十五動無諸疑,急動名為脾熱極,食不能消定若斯,欲知疾患多因冷,指下尋之慢極遲,吐納不定經旬日,胃氣忡心得幾時。
【脾病症治】《靈樞》曰:有所擊僕,若醉飽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又曰:脾藏營,營舍意,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實則腹脹,大小便不利。又曰: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素問》曰:肝傳之脾,病名曰脾風,發痹,腹中熱,煩心,出黃。
又曰:脾熱者,腹黃而肉瞤動。又曰:大骨枯,大肉陷,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真臟見,十月之內死。又曰:脾病者日晡慧,日出甚,下晡靜。又曰: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苦濕是有餘,欲緩是不足。又曰:脾病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
《難經》曰:飲食勞倦則傷牌。又曰:外症面黃,善嘻,善思,善味;內症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脹滿,食不消,體重節痛,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無是者非也。
【脾絕候】《靈樞》曰:是太陰氣絕,則脈不榮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痿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日篤,乙日死。又曰: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仲景曰:環口黧黑,柔汗發黃者,此乃為脾絕。
【脾氣滯澀保養法】《保生秘要》曰:凡人氣旺則血榮而潤澤,氣絕則血枯而滅形,故氣虛弱則滯澀而成病。如澀於脾,則胃口凝滯,不克飲食,而多瀉泄。久不疏通,則成中滿之症。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四季脾居土,輕呼稍寬胸,大病須服氣,能伏養穀神。蓋脾為一身之主,氣滯於內,卻內五藏之患;滯於外,防癤疥之憂。
皮里隔膜有積熱,而內外相感,尤防疽毒。所感者,七情六慾而生也。
【導引】臞仙曰:可大坐,伸一腳,屈一腳,以兩手向後反掣各三五度,亦可跪坐,以兩手拒地,回顧,用力虎視各三五度,能去脾藏積聚風邪,喜食。
【修養】《養生書》曰:常以季夏之月朔旦,並四季之末十八日旭旦,正坐中宮,禁氣五息,鳴天鼓十二通,吸坤宮之黃氣入口,十二咽之,閉氣五十息。
3. 治脾病諸藥要品及方二
脾實宜除濕清熱(白朮,山梔,豬苓,澤瀉,車前子,茯苓,滑石,防風,葛根,白豆蔻,枳實,黃連)
脾虛宜甘溫辛酸(大棗,黃耆,山藥,扁豆子,建蓮,砂仁,茯苓,橘紅,白豆蔻,藿香,木瓜,白芍,棗仁,炙甘草)
益黃散,〔脾虛腹痛泄利〕陳皮(一兩),訶子(肉煨),青皮,炙甘草(各五錢),丁香(二錢),共為末,每用二錢或三錢,煎服。一名補脾散。
瀉黃散,〔脾熱口瘡口臭〕黑山梔(錢半),藿香,甘草(各一錢),石膏(八分),防風(六分),共用蜜、酒拌,微炒,水煎。一名瀉脾散
白話文:
對於脾臟功能過盛的情況,應選擇有助於去除濕氣和清除熱毒的藥物,如白朮、山梔、豬苓、澤瀉、車前子、茯苓、滑石、防風、葛根、白豆蔻、枳實、黃連。
若脾臟機能虛弱,則應選擇具有甘甜、溫和、辛辣或酸味的藥物來調理,如大棗、黃耆、山藥、扁豆子、建蓮、砂仁、茯苓、橘紅、白豆蔻、藿香、木瓜、白芍、棗仁、炙甘草。
有一種名為「益黃散」的藥方,適用於脾虛引起的腹部疼痛和腹瀉。所需藥材包括陳皮(一兩)、訶子(去核,五錢,炒制)、青皮(五錢)、炙甘草(五錢)、丁香(二錢)。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每次使用二錢或三錢,用水煎煮後服用。此藥方又名為「補脾散」。
另一種名為「瀉黃散」的藥方,可用於治療因脾熱導致的口腔潰瘍和口臭。所需藥材有黑山梔(錢半)、藿香(一錢)、甘草(一錢)、石膏(八分)、防風(六分)。先將藥材與蜂蜜和酒混合,稍微炒一下,再用水煎煮。此藥方又稱為「瀉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