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二 六淫門 (27)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六淫門 (27)

1. 治中風方九十二

此二方專治中風痰塞,吐之立愈,雖垂死者亦效。

熏法,黃耆防風湯,濃煎數斛,置於床下,令氣如煙霧熏之,口噤自能漸開。

此方許胤宗治王太后中風法也。丹溪曰:中風脈沉口噤,非大補不可。若用有形湯藥,緩不及事,熏以黃耆防風湯,使口鼻俱受之,此非智者通神之法不能也。蓋人之口通乎地,鼻通乎天,口以養陰,鼻以養陽。天主清,故鼻不受有形而受無形。地主濁,故口受有形而兼受無形也。

白話文:

這兩個方子專門治療中風痰液阻塞的狀況,吐出痰液後立即見效,即使是瀕臨死亡的人也能有效。

熏蒸法,用黃耆防風湯,濃煎好幾斛(古代量器,這裡指很多),放在床底下,讓藥氣像煙霧一樣熏蒸患者,口緊閉的狀況就能逐漸打開。

這個方子是許胤宗用來治療王太后中風的方法。朱丹溪說:中風時脈搏沉伏、口噤不開,必須用大補的藥才行。如果用有形的湯藥,作用緩慢來不及救急,用黃耆防風湯熏蒸,讓口鼻都能吸入藥氣,這不是聰明且能領會醫理精髓的人是無法做到的。人的口與地氣相通,鼻與天氣相通,口用來滋養陰,鼻用來滋養陽。天主清,所以鼻子不受有形的物質影響,而是接受無形的氣。地主濁,所以口接受有形的物質,也兼接受無形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