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 (3)
卷十 (3)
1. 肝病源流(肥氣,胠脅肋痛,腋臭、漏腋)
【脈法】《內經》曰: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仲景曰: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正傳》曰:脈雙弦者,肝氣有餘,兩脅作痛。又曰:肝脈沉之而急,浮之亦然。若脅下痛,有氣支滿,引小腹而痛,時小便難,若目眩頭痛,腰背痛,得之少時有所墜墮。
丹溪曰:氣鬱,胸脅痛,看其沉澀,當作郁治也。
【腎邪上搏脅痛】《入門》曰:一人患脅痛,眾以為癰,陽脈弦,陰脈澀,投諸香薑桂之屬益甚,項昕見之曰:弦者痛也,澀者腎邪有餘也,腎上搏於脅,不能下,且腎惡燥,今服燥藥過多,非瀉不愈。先用神保元下黑溲,痛止,更服神芎丸。或疑其太過,昕曰:向用神保元者,腎邪透膜,非全蠍不能引導,然巴豆性熱,非得硝黃盪滌,後遇熱必再作,乃大泄數次,遂愈。
【胠脅肋痛症治】丹溪曰:肝苦急,是其氣有餘,急食辛以散之,宜用川芎、蒼朮、青皮。又曰:肝火盛,兩脅痛,不得伸舒,先以琥珀膏貼患處,卻以生薑湯吞下蜜丸當歸龍薈丸最妙,此藥丸乃治脅痛。又曰:龍薈丸亦治飲食大飽,勞力行房脅痛,乃瀉肝火之要藥也。又曰:咳引脅痛,宜疏肝氣,用青皮、枳殼、香附、白芥子之類;兩脅走痛,可用控涎丹。
《正傳》曰:凡脅痛,皆肝木有餘,小柴胡湯加青皮、川芎、芍藥、龍膽草,甚者入青黛、麝香調服。又曰:性急多怒之人,時常腹脅作痛,小柴胡湯加川芎、芍藥、青皮吞下龍薈丸甚捷。《入門》曰:肝熱鬱,則脅必痛。又曰:發寒熱,脅痛,似有積塊,必是飲食太飽,勞力所致,須用當歸龍薈丸治之。
又曰:肝氣實脅痛者,手足煩躁,不得安臥,小柴胡湯加川芎、白芍、當歸、蒼朮、青皮、龍膽草;肝氣虛脅痛者,悠悠不止,耳目䀮䀮,善恐,四物湯加柴胡、青皮;兩脅下痛引小腹,善怒,是肝氣實也,當歸龍薈丸以薑汁吞下;氣弱之人,脅下痛,脈弦細,多從勞役怒氣得之,八物湯加木香、青皮、肉桂煎服,或用枳實。
《醫鑑》曰:凡脅痛者,必用青皮,而青皮必須醋炒,煎服末服並佳,蓋青皮乃肝膽二經之藥。人多怒,脅下有鬱積,固宜用此以解之。若二經氣血不足,則當先補血,少用青皮可也。
腋臭、漏腋,皆先天濕鬱病也。腋臭者,穢氣從腋下出,如狐貍膻臊,令人不可相近,俗因名狐臭。患此疾者,腋下必有毛空如針細,即出穢處,耳內必有油濕。治法,於五更時,先取精豬肉兩大片,以甘遂末一兩盡數拌之,挾腋下,天明以甘草一兩煎湯飲之,良久,瀉出穢物。但此穢氣,恐或傳人,須於荒僻處出大便。如此三五次即當愈。其他密陀僧、胡粉之類,皆塞竅以治其未耳(宜蜘蛛散)。漏腋者,腋下或手掌足心,陰下股里,常如汗濕之衣也(宜六物散)。二症因腋與胠脅肋相連,故附詳於此。
白話文:
肝病源流(肥氣、肋骨兩側疼痛、腋臭、漏腋)
脈象:
《黃帝內經》提到,肝脈搏動有力且長,顏色不青,如果生病會感覺脈搏下沉且快速,這是因為血瘀積在肋骨下方,導致呼吸急促。張仲景認為,寸口脈呈現弦象,代表肋骨下方拘束疼痛,病人會稍微怕冷。《醫學正傳》說,脈象呈現雙弦,表示肝氣過盛,兩側肋骨會疼痛。又說,肝脈沉按和浮按都感覺脈搏急促,如果肋骨下方疼痛,有氣體支撐脹滿的感覺,牽引到小腹疼痛,有時小便困難,或是頭暈頭痛,腰背疼痛,通常是短時間內曾經跌倒或撞擊造成的。
朱丹溪認為,氣機鬱結,胸肋疼痛,脈象呈現沉澀,應該以疏肝解鬱的方式治療。
腎邪上攻導致肋痛
《醫學入門》記載,有個人肋骨疼痛,大家都以為是癰瘡,把脈發現陽脈呈現弦象,陰脈呈現澀象,用了許多香薑桂之類的藥反而更嚴重。項昕認為,弦脈代表疼痛,澀脈表示腎的邪氣過盛,腎邪上攻到肋骨,無法向下疏通,而且腎不喜歡乾燥,現在服用過多燥熱的藥物,如果不瀉下就無法治癒。於是先用神保元讓他排出黑色糞便,疼痛停止,再服用神芎丸。有人認為藥力太過,項昕解釋說,之前使用神保元是為了讓腎邪透出膜外,必須用全蠍才能引導,但巴豆藥性太熱,如果沒有用硝石和黃土瀉下,之後遇到熱就會復發,所以需要大量瀉下數次才能治癒。
肋骨兩側疼痛的症狀與治療
朱丹溪說,肝氣急迫,表示肝氣過剩,應該用辛味的藥物來疏散,適合用川芎、蒼朮、青皮。又說,肝火旺盛,兩側肋骨疼痛,身體無法伸展,可以先用琥珀膏貼在患處,再用生薑湯送服蜜丸當歸龍薈丸,效果最好,這個藥丸就是用來治療肋骨疼痛的。又說,龍薈丸也可以治療飲食過飽、勞累、性行為後造成的肋骨疼痛,是瀉肝火的重要藥物。又說,咳嗽牽引到肋骨疼痛,應該疏理肝氣,可以用青皮、枳殼、香附、白芥子等藥;兩側肋骨疼痛游走不定,可以用控涎丹。
《醫學正傳》說,凡是肋骨疼痛,都是肝木過剩,可以用小柴胡湯加上青皮、川芎、芍藥、龍膽草,嚴重的話加入青黛、麝香調服。又說,性情急躁、容易發怒的人,常常腹部和肋骨疼痛,可以用小柴胡湯加上川芎、芍藥、青皮,再吞服龍薈丸,效果很快。《醫學入門》說,肝熱鬱結,肋骨一定會疼痛。又說,發冷發熱、肋骨疼痛,感覺好像有積塊,一定是飲食過飽或勞累造成的,必須用當歸龍薈丸治療。
又說,肝氣旺盛導致肋骨疼痛的人,會手腳煩躁、無法安睡,可以用小柴胡湯加上川芎、白芍、當歸、蒼朮、青皮、龍膽草;肝氣虛弱導致肋骨疼痛的人,疼痛綿延不止,眼睛昏花,容易感到恐懼,可以用四物湯加上柴胡、青皮;兩側肋骨下方疼痛牽引到小腹,容易發怒,是肝氣旺盛,可以用當歸龍薈丸用薑汁吞服;體質虛弱的人,肋骨下方疼痛,脈象細弱,多半是勞累和發怒造成的,可以用八物湯加上木香、青皮、肉桂煎服,或者用枳實。
《醫鑑》說,凡是肋骨疼痛,一定要用青皮,而青皮必須用醋炒過,煎服或研成粉末服用都可以,因為青皮是肝膽二經的藥。如果這個人容易發怒,肋骨下方有鬱結,就適合用青皮來疏解。如果肝膽二經氣血不足,就要先補血,少用青皮。
腋臭、漏腋
腋臭和漏腋都是先天濕氣鬱結的病症。腋臭是指腋下散發出像狐狸的腥臭味,讓人難以靠近,所以俗稱狐臭。患有這種病的人,腋下一定有像針孔一樣細小的毛孔,會散發出臭味,而且耳朵裡面一定會有油濕的現象。治療方法是在清晨時,先取兩大片肥豬肉,用一兩甘遂末均勻塗抹,夾在腋下,等到天亮再用一兩甘草煎湯喝下,過一段時間會排出穢物。但這種穢氣可能會傳染給別人,所以需要在偏僻的地方排便。這樣做三到五次應該就能痊癒。其他像密陀僧、胡粉之類,都是塞住孔竅來治療,效果不佳(建議使用蜘蛛散)。漏腋是指腋下、手掌、腳心、陰部、大腿內側,常常像汗濕衣服一樣(建議使用六物散)。這兩種病症因為腋下和肋骨兩側相連,所以附帶在這裡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