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4)

1. 治脫肛方七

磁石散,〔總治〕磁石煅研極細,食前米飲下。

補中益氣湯,〔氣虛〕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升麻,柴胡,陳皮,炙草

四君子湯,〔胃移熱〕人參,茯苓,白朮,炙甘草

理中湯,〔挾寒〕人參,白朮,乾薑,炙草

蝟皮散,〔溫補〕蝟皮,鱉甲(各一個燒存性),磁石(醋淬七次五錢),桂心三錢共為末,每二錢,空心米飲下。仍用草鞋底炙熱按入。忌房事。

四物湯,〔血熱〕川芎,生地,當歸,白芍

縮砂散,〔虛熱〕砂仁,黃連,木賊草,等分為末,每二錢,米飲調下。

白話文:

【治療脫肛的七個方法】

  1. 磁石散:將磁石煅燒後研磨至極細,飯前以米湯送服。

  2. 補中益氣湯:適用於氣虛者。藥材包括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升麻、柴胡、陳皮、炙甘草。

  3. 四君子湯:適用於胃有熱移者。藥材包括人參、茯苓、白朮、炙甘草。

  4. 理中湯:適用於挾寒者。藥材包括人參、白朮、乾薑、炙甘草。

  5. 蝟皮散:適用於溫補需求者。藥材包括燒燬的蝟皮、鱉甲,醋淬七次的磁石五錢,以及桂心三錢,一同研磨成末,空腹時以米湯送服兩錢。另外,使用炙熱的草鞋底按壓。需要注意的是,期間應避免性行為。

  6. 四物湯:適用於血熱者。藥材包括川芎、生地、當歸、白芍。

  7. 縮砂散:適用於虛熱者。藥材包括砂仁、黃連、木賊草,等量研磨成末,每次服用兩錢,以米湯調和送服。

2. 治肛門癢痛方六

秦艽羌活湯,〔治癢〕羌活(錢半),黃耆(各一錢),防風(七分),升麻,麻黃,柴胡炙草(各五分),藁本(三分),細辛,紅花各一分此方兼治痔漏成塊下墜,不任其癢者。

神應黑玉丹,〔蟲癢〕蝟皮(四兩),豬懸蹄(二十五隻),牛角腮(三兩),亂髮,敗棕(各二兩),槐角(兩半),苦楝根(兩二錢半),雷丸,芝麻(各一兩),銼碎,磁器內煅存性,為末,入乳香去油五錢,麝香二錢,和勻,酒糊丸。先嚼胡桃肉一枚,以溫酒吞下三五十丸,空心、食前、晚三服除根。兼治諸痔。

扁蓄湯,〔又〕扁蓄一握,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渣,隔夜先不食,明晨空心飲之,蟲即下。小兒同法。

七聖丸,〔治痛〕郁李仁泥(一兩半),羌活(一兩),煨大黃(八錢),桂心,檳榔,木香,川芎(各五錢),蜜丸,白湯下三五十丸,微利即愈,切不可快利,其痛更甚。《脈訣》曰:積氣生於脾藏旁,大腸疼痛陣難當,此藥主之。

寬腸丸,〔便閉〕黃連,枳殼等分麵糊丸,米飲下五十丸。

當歸郁李仁湯,〔腸出下血〕郁李仁,皂角仁(煅各一錢),枳實(七分),秦艽,麻仁,歸梢,生地,蒼朮(各五分),煨大黃,澤瀉(各三分)

白話文:

【治肛門瘙癢疼痛方六】

第一個方子是秦艽羌活湯,用於治療肛門瘙癢。所需藥材包括羌活(約4.5克)、黃耆(約3克)、防風(約2.1克)、升麻、麻黃、柴胡炙草(各約1.5克)、藁本(約0.9克)、細辛、紅花(各約0.3克)。這個方子也能治療痔瘡或漏管形成的腫塊,有下墜感且瘙癢難耐的情況。

第二個方子是神應黑玉丹,適用於由寄生蟲引起的瘙癢。所需藥材包括蝟皮(約120克)、豬蹄筋(約75個)、牛角腮(約90克)、亂髮、廢舊棕櫚(各約60克)、槐角(約75克)、苦楝根(約75克)、雷丸、芝麻(各約30克)。將所有藥材搗碎後,在瓷器內煅燒保留其藥效,研磨成粉末後加入乳香(約15克)、麝香(約6克),再混合均勻,用酒糊製成丸狀。先咀嚼一個核桃,然後用溫酒送服三十到五十粒,空腹、飯前、晚上各服用一次,可根治此症。同時,此方也適用於各種痔瘡。

第三個方子是扁蓄湯,主要成分為扁蓄一把,用水一公升煮沸,取五合(約500毫升),去渣,前一天晚上先不要進食,第二天早晨空腹飲用,寄生蟲就會排出體外。兒童亦適用此法。

第四個方子是七聖丸,用於治療肛門疼痛。所需藥材包括郁李仁泥(約45克)、羌活(約30克)、熟大黃(約24克)、桂心、檳榔、木香、川芎(各約15克),蜂蜜製成丸狀,用開水送服三十到五十粒,輕微的瀉痢即可痊癒,但不可過度瀉痢,否則疼痛會加重。

第五個方子是寬腸丸,適用於便祕。所需藥材包括黃連、枳殼(份量相等),用麵糊製成丸狀,米湯送服五十粒。

第六個方子是當歸郁李仁湯,適用於腸道出血。所需藥材包括郁李仁、皁角仁(各約3克)、炒過的枳實(約2.1克)、秦艽、麻仁、當歸尾、生地、蒼朮(各約1.5克)、熟大黃、澤瀉(各約0.9克)。

3. 胃病源流(胃癰,胃痛)

足陽明胃脈,起於鼻孔交頞中,傍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文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人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人中指內間。其支者入中指外間。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次注於足太陰脾經。每日辰時,周身氣血俱注於胃。足陽明胃經,多氣復多血。

脾與胃俱屬土,脾內而胃外,以臟腑言之也。脾陰而胃陽,以表裡言之也。脾主運而胃主化,以氣化言之也。故脾與胃相連,顧胃當相火居正之地,而其地又為太陽少陽部位相合而明之處,故曰陽明。凡三焦膽之所遊部,心包絡之所總司,皆與胃同,有腐熟水穀之妙。經曰:陽明者,午也。

午為夏之中,相火之本職。又三陽之合氣,故於十二經氣獨盛,血獨旺,熱極多,而心包絡之,代心以主相火者,皆與胃同其功用也。故就胃言之,實營衛之大主,五臟之宗主,其氣騰而上盛,則脈倍見於人迎,其精充而下輸,則脈湧盛於趺陽。仲景治病必三部候脈,兩手之外,必兼診兩夾喉動脈之人迎,兩足趺之趺陽,良有以也。

蓋以腎為先天之根,胃為後天之本,胃強則後天強,而先天於以補助,胃絕則後天絕,雖先天足恃,七日不食亦死。故胃雖屬腑,其脈能大見於寸口,而五臟亦待以養也。夫胃之腑既氣獨盛,血獨旺,熱獨多,故其為病,亦皆實熱有餘之症。試觀狂虐溫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腮腫喉痹,斑黃狂亂,譫妄潮熱,登高而呼,棄衣而走,罵詈不避親疏。凡其在經、在絡、在腑,無不以氣實血熱為顯症,非以其腑為兩陽合明之故乎。

仲景曰: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是實固指氣獨盛、血獨旺、熱獨多所發之病,皆屬有餘而言,非僅燥滿便鞭、下焦堅實之謂也。雖然胃家病雖屬有餘,而亦時形不足,譬如相火既虛,不能為胃蒸化,胃氣即不能旺,氣不旺,即怯而不支,故亦有虛寒之症。

試觀洒洒振寒,善伸數欠,顏黑,惡人與火,聞水聲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牖而處,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䐜脹,陽明之虛寒有如此者,安得泥胃家實之一言,概從有餘治之哉。凡此症病,為實、為虛,皆可按《內經》而繹之者也。

【胃病虛實】《內經》曰:胃脈實則脹,虛則泄。東垣曰: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或食而肥,雖肥而四肢不舉。

【胃病症治】《靈樞》曰:飲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脘也。又曰:胃中寒,則手魚際之絡脈多青,胃中熱,則手魚際之絡脈多赤。又曰:面熱者足陽明病,兩跗之上脈豎堅者,足陽明症,此為胃脈也。《入門》曰:不思飲食,心腹脹痛,嘔噦噁心,噫氣吞酸,面黃肌瘦,怠惰嗜臥,常多自利,或發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反胃等症,皆宜平胃散。

《千金》曰:脾胃虛弱,飲食不進,面黃肌瘦,胸膈痞悶,食不消化,或噫氣吞酸,以養胃進食湯治之。東垣曰:胃實宜平胃散,胃虛宜異功散,不進飲食宜養胃進食湯。

【胃絕候】《內經》曰:胃終者,口目動作,善驚,妄言,色黃,其上下經盛不仁,則終矣。《脈經》曰:胃絕五日死,何以知之?脊痛,腰中直,不可反復。

胃癰,胃陽遏抑病也。《聖濟總錄》云:胃脘癰,由寒氣隔陽,熱聚胃口,寒熱不調,血肉腐壞,氣逆於胃,故胃脈沉細,陽氣不得上升,人迎熱甚,令人寒熱如虐,身皮甲錯,或咳嗽,或嘔膿血。若脈洪數,膿已成也,急用排膿之劑。脈遲緊,屬瘀血也,急當議下,否則毒氣內攻,腸胃並腐,其害不小。但此症又不比肺癰之可認,苟不嘔膿血,未免他誤矣,瘍家可不知方脈之理乎,據此,則知胃癰之症,端由胃陽之遏。然其所以致遏,實又有因,不但寒也,必其人先有飲食積聚,或好飲醇醪,或喜食煎煿,一種熱毒之氣,累積於中。又或七情之火,鬱結日久,復感風寒,使熱毒之氣。填塞胃脘,胃中清氣下陷,故胃脈沉細,惟為風寒所隔,故人迎緊盛也。若有此二脈,非胃癰而何。然症之成也必以漸,而治之之法,亦不可混施,如初起寒熱如瘧,咳唾膿血(宜射干湯),後必有風熱固結,唇口潤動者(宜薏苡仁湯)。有因積熱結聚者(宜清胃散、芍藥湯)。有胸乳間痛,吐膿血腥臭者(宜牡丹散)。宜各因其症,而以藥瘳之也。

【脈法】《內經》曰:診此者,當候胃脈,其脈當沉細。沉細者,氣逆也。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

【胃癰症治】《靈樞》曰:中脘穴屬胃,隱隱痛者,胃脘痛也。《入門》曰:外證寒熱如瘧,胃濁,肺益失養,故身皮甲錯,或咳或嘔,或唾膿血,射干湯主之,千金內消散、內消沃雪湯、東垣托裡散,皆可服。

胃痛,邪干胃脘病也。胃稟沖和之氣,多氣多血,壯者邪不能幹,虛則著而為病,偏寒偏熱,水停食積,皆與真氣相搏而痛。惟肝氣相乘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痛必上支兩脅,裡急,飲食不下,膈咽不通,名曰食痹,謂食入即痛,吐出乃止也(宜肝氣犯胃方)。蓋以肝木相乘為賊邪,腎寒厥逆為微邪,挾他臟而見症,當與心痛相同。但胃經本病,或滿或脹或嘔吐吞酸,或不食,或便難,或瀉痢,或面浮黃,四肢倦怠。此等本病,必與客邪參雜而見。蓋胃病有因外吸涼風,內食冷物,卒然痛者(宜二陳湯加草蔻仁、乾薑、吳萸)。有因寒者(宜草果、厚朴、良薑、菖蒲),寒且甚者(宜蓽澄茄一粒納去核棗中,水草紙包煨存性,或酒或米湯下,日一枚,七日愈)。有因火者(宜清中湯)。有因瘀血者(宜桃仁承氣湯),有因氣壅者(宜沉香降氣湯)。有因酒者(宜乾薑、蔻仁、砂仁)。有因痰者(宜南星安中湯,如甚,加白螺螄殼煅過一錢),且有痰火者(宜白礬、硃砂,醋糊丸,薑湯下)。有因諸蟲者(宜剪紅丸)。有因食而按之滿痛者(宜大柴胡湯)。有因虛寒者(宜理中湯)。胃痛形症,有可歷舉如此。總之,七情之由作心痛,食積痰飲瘀血作胃脘痛,二語正是分明,曷言乎爾。如食積痰飲瘀血,皆儲於胃中者,故其為病而痛,為胃脘痛也。然胃痛必有虛實,總以按之痛止者為虛(宜參朮散),按之痛反甚者為實(宜梔萸丸),其大較也。至於痛甚者脈必伏,是又不可不知。其用藥之法,凡痛必須溫散,切不可補氣,以氣旺不通,則反甚也,顧安可忽視乎哉。

【脈法】《脈訣》曰:沉弦細動,皆是痛症。心痛在寸,腹痛在關,下部在尺,脈象顯然。

【胃痛症治】丹溪曰:凡心胃痛須分新久,明知身受寒、口吃冷而得者,初得時,即溫散,或溫利,稍久則鬱,郁久則熱,熱久生火,便不可用溫,必以山梔為熱藥嚮導。又曰:凡痛,宜分寒、熱、蟲、血四條,寒溫之,熱清之,血散之,蟲殺之。又曰:心胃痛,須用劫藥,痛方止,如倉卒散、愈痛散,皆能治之。

又曰:心胃痛,用山梔劫藥,又發,前藥必不效,加元明粉一錢即止。又曰:心胃痛時,雖數日不吃飯不死,若痛止便吃物,即復發,必三五日服藥方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