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九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九 (5)

1. 附錄一切癰疽兼症方

竹葉石膏湯,〔煩渴〕,竹葉,石膏,桔梗,木通,炙甘草,薄荷(各一兩),水煎。

四順清涼飲,〔又〕,大黃,當歸,赤芍,炙草(各錢二分),薄荷(十葉)

仙方活命飲,〔又〕,穿山甲,白芷,防風,甘草,赤芍,花粉,歸尾,貝母,角刺(各一錢),陳皮,金銀花(各三分),乳香,沒藥(各一錢另研),水、酒煎送二末。

白話文:

煩渴時,可用竹葉石膏湯,由竹葉、石膏、桔梗、木通、炙甘草、薄荷各一兩,水煎服用。 另外,四順清涼飲包含大黃、當歸、赤芍、炙草各錢二分,薄荷十葉。 仙方活命飲則包含穿山甲、白芷、防風、甘草、赤芍、花粉、歸尾、貝母、角刺各一錢,陳皮、金銀花各三分,乳香、沒藥各一錢另研,用水和酒煎服,並服用二末。

補中益氣湯,〔又〕,人參,黃耆,歸身,白朮,陳皮,甘草,升麻,柴胡

竹葉黃耆湯〔又〕,生地,黃耆(各二錢),竹葉,當歸,川芎,甘草,白芍,黃芩,人參,花粉(各一錢),熟石膏(錢半),麥冬(二錢),姜(三片)

白話文:

補中益氣湯,又名人參、黃耆、歸身、白朮、陳皮、甘草、升麻、柴胡。

竹葉黃耆湯,又名生地、黃耆(各二錢)、竹葉、當歸、川芎、甘草、白芍、黃芩、人參、花粉(各一錢)、熟石膏(錢半)、麥冬(二錢)、姜(三片)。

此方治癰大渴發熱,小便如淋。

加減八味丸,〔又〕,熟地,茯苓,丹皮,澤瀉,肉桂,五味子,山藥,山萸,分量見前。

黃耆六一湯,〔又〕,黃耆(鹽水炙六兩),甘草(一兩半生半熟),每末一兩,水煎,加人參尤妙,或白湯下二錢。

加味不換金正氣散〔寒熱〕,蒼朮,橘紅,半夏曲,藿香葉,厚朴(各錢二分半),炙草(一錢),茯苓,川芎(各七分半),木香(五分),姜(五),棗(二)

白話文:

這個方劑可以治療癰腫伴隨口渴發熱,小便頻繁如淋的症狀。可以使用加減八味丸,方劑中包含熟地、茯苓、丹皮、澤瀉、肉桂、五味子、山藥、山萸,藥量依照之前的方劑比例。也可以使用黃耆六一湯,方劑中包含用鹽水炙過的黃耆六兩,生熟各半的甘草一兩半,研磨成粉末,水煎服,加入人參效果更佳,也可以用白湯送服二錢。也可以使用加味不換金正氣散,方劑中包含蒼朮、橘紅、半夏曲、藿香葉、厚朴各錢二分半,炙草一錢,茯苓、川芎各七分半,木香五分,姜五片,棗兩枚。

托裡消毒散,〔又〕,人參,黃耆,當歸,白芍,白朮,川芎,茯苓(各一錢),白芷,金銀花(各七分),炙草,連翹(各五分)

內疏黃連湯,〔作痛〕,黃連,黃芩,山梔,白芍,薄荷,當歸,檳榔,桔梗,甘草,木香(各一錢),連翹,大黃(各錢半),水煎,量人虛實而用。

人參黃耆湯,〔又〕,人參,麥冬,蒼朮,當歸,神麯,白朮,甘草,陳皮,五味(各一錢),蜜黃耆(二錢),黃柏,升麻(各四分),姜,棗

白話文:

「托裡消毒散」由人參、黃耆、當歸、白芍、白朮、川芎、茯苓各一錢,白芷、金銀花各七分,炙草、連翹各五分組成。

「內疏黃連湯」用於疼痛,由黃連、黃芩、山梔、白芍、薄荷、當歸、檳榔、桔梗、甘草、木香各一錢,連翹、大黃各錢半組成,水煎服用,劑量需根據患者虛實情況調整。

「人參黃耆湯」由人參、麥冬、蒼朮、當歸、神麯、白朮、甘草、陳皮、五味各一錢,蜜黃耆二錢,黃柏、升麻各四分,薑、棗組成。

此方專治膿血大泄,臭敗作痛。薛云:此症乃七惡中之二,宜治以此方。亦有潰後虛而發熱或作痛者,尤妙。若痛止而大便不實,去黃柏、麥冬。

黃連解毒散,〔又〕,黃連,黃芩,黃柏,山梔

歸耆湯,〔又〕,黃耆,當歸,瓜蔞,甘草,角刺,金銀花(各一錢),水煎好,去渣,入乳香加酒再煎服,或加貝母、花粉、穿山甲尤妙。

四君子湯,〔又〕,人參,茯苓,白朮,甘草

四物湯,〔又〕,川芎,當歸,白芍,熟地

白話文:

此方專門治療膿血大量流出、臭穢且疼痛的病症。薛云說,這種病症屬於七惡中的兩種,應該用此方治療。如果潰爛後身體虛弱,出現發熱或疼痛,此方尤其有效。如果疼痛止住但大便不成形,則可以去掉黃柏和麥冬。

黃連解毒散:黃連、黃芩、黃柏、山梔。

歸耆湯:黃耆、當歸、瓜蔞、甘草、角刺、金銀花(各一錢),水煎好,去渣,加入乳香再用酒煎服,或者加入貝母、花粉、穿山甲效果更佳。

四君子湯:人參、茯苓、白朮、甘草。

四物湯:川芎、當歸、白芍、熟地。

六味丸,〔又〕,熟地,山藥,山萸,丹皮,茯苓,澤瀉

乳香定痛散,〔又〕,乳香,沒藥(各五錢),寒水石,滑石(各一兩),冰片(一錢),共為末,擦患處立止。加南星、半夏,能止痛,加蓖麻仁尤佳。

乳粉托裡散,〔嘔逆〕,綠豆粉(四錢),乳香(一錢),共為末,每二錢,甘草湯調,時時呷下。一名護心散,一名內托散,一名內托香粉散。一方,治癰疽疔瘡惡瘡,須服以預防毒氣攻心。迷悶嘔吐,喉舌生瘡,用綠豆粉四兩,乳香一兩,硃砂三錢,每末二錢,甘草湯調下,名乳香護心散。

白話文:

【六味丸】,【又】,熟地,山藥,山茱萸,丹皮,茯苓,澤瀉。

【乳香定痛散】,【又】,乳香,沒藥(各五錢),寒水石,滑石(各一兩),冰片(一錢),研磨後塗於患處,可立即止痛。若加入南星和半夏,則更能止痛,加入蓖麻仁效果更佳。

【乳粉託裡散】,【嘔逆】,綠豆粉(四錢),乳香(一錢),研磨後混合,每次服用二錢,以甘草湯調和,持續服用。又名護心散,又名內託散,又名內託香粉散。另一方,此藥方適用於療治癰疽、疔瘡、惡性傷口等,需服用以防毒氣侵入心臟。若出現迷糊嘔吐、喉舌生瘡的情況,可用綠豆粉四兩,乳香一兩,硃砂三錢,每次服用二錢,以甘草湯調和下,名為乳香護心散。

參苓白朮膏,〔又〕,人參,茯苓,白朮,山藥,炙甘草(各一兩),苡仁,蓮肉,桔梗,砂仁,白扁豆(各五錢)

六君子湯,〔又〕,人參,茯苓,白朮,炙草,半夏,陳皮

托裡健中湯,〔又〕,半夏,炮姜(各一錢),炙草(五分),黃耆(錢半),人參,白朮,茯苓(各二錢),肉桂(三分)

托裡益中湯,〔又〕,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半夏,炮姜,木香,炙草,姜,棗

白話文:

參苓白朮膏,包含人參、茯苓、白朮、山藥、炙甘草(各一兩)、苡仁、蓮肉、桔梗、砂仁、白扁豆(各五錢)。

六君子湯,包含人參、茯苓、白朮、炙草、半夏、陳皮。

托裡健中湯,包含半夏、炮姜(各一錢)、炙草(五分)、黃耆(錢半)、人參、白朮、茯苓(各二錢)、肉桂(三分)。

托裡益中湯,包含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半夏、炮姜、木香、炙草、姜、棗。

托裡溫中湯,〔又〕,附子,羌活(各四錢),炒乾姜(三錢),炙草(二錢),丁香,益智仁,木香,沉香,茴香,陳皮(各一錢),姜,棗

托裡抑青湯,〔又〕,人參,白朮,茯苓,半夏(各一錢),柴胡,白芍,甘草(各五分),陳皮(八分),姜,棗

托裡清中湯,〔又〕,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各一錢),半夏(八分),桔梗(七分),甘草(五分),姜,棗

白話文:

托裡溫中湯包含附子、羌活各四錢,炒乾姜三錢,炙草二錢,丁香、益智仁、木香、沉香、茴香、陳皮各一錢,以及姜、棗。托裡抑青湯包含人參、白朮、茯苓、半夏各一錢,柴胡、白芍、甘草各五分,陳皮八分,以及姜、棗。托裡清中湯包含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各一錢,半夏八分,桔梗七分,甘草五分,以及姜、棗。

托裡益黃湯,〔又〕,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半夏(各一錢),炮姜,丁香,炙草(各五分),姜,棗

托裡越鞠湯,〔又〕,人參,白朮(各二錢),半夏,陳皮(各一錢),山梔,川芎,香附,蒼朮(各七分),炙甘草(五分),姜,棗

當歸補血湯,〔煩躁〕,黃耆(一兩),酒當歸(三錢)

八味丸,〔頭痛暈眩〕,熟地,山藥,山萸,丹皮,茯苓,澤瀉,附子,肉桂

人參平肺散,〔喘急〕,桑皮,知母(各七分),杏仁,紫蘇,地骨皮,橘紅,半夏,茯苓,青皮,人參(各一錢),五味子(二十一粒),甘草(五分),姜(三片)

白話文:

托裡益黃湯由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半夏、炮姜、丁香、炙草、薑、棗組成。托裡越鞠湯則由人參、白朮、半夏、陳皮、山梔、川芎、香附、蒼朮、炙甘草、薑、棗組成。當歸補血湯用來治療煩躁,由黃耆和酒當歸組成。八味丸用來治療頭痛暈眩,由熟地、山藥、山萸、丹皮、茯苓、澤瀉、附子、肉桂組成。人參平肺散用來治療喘急,由桑皮、知母、杏仁、紫蘇、地骨皮、橘紅、半夏、茯苓、青皮、人參、五味子、甘草、薑組成。

如金解毒散,〔又〕

瀉青丸,〔目斜〕,川芎,當歸,山梔,羌活,防風,大黃,龍膽草,等分,蜜丸,茨子大,竹葉湯下一二丸,日進三四服,如瀉者,去大黃加荊芥。

黃連瀉心湯,〔又〕

胃苓湯,〔四肢〕,厚朴,陳皮,白朮,甘草(各一錢),茯苓(錢七分),白芍,澤瀉,木香(各一錢),官桂(五分),竹葉(二十片),蒼朮(二錢),姜(三片),棗(三枚)

白話文:

如金解毒散,可以治療目斜,用川芎、當歸、山梔、羌活、防風、大黃、龍膽草等量,做成蜜丸,丸子大小像茨子,用竹葉湯送服,一次服兩丸,一天服三到四次。如果服用後腹瀉,就去除大黃,加入荊芥。

黃連瀉心湯,可以治療四肢症狀,用厚朴、陳皮、白朮、甘草各一錢,茯苓七分錢,白芍、澤瀉、木香各一錢,官桂五分,竹葉二十片,蒼朮二錢,生薑三片,大棗三枚。

參苓白朮散,〔又〕,人參,茯苓,白朮,蓮肉,砂仁,苡仁,山藥(各二兩),桔梗,甘草,扁豆(炒各一兩),每末二錢,石菖蒲湯下。

五利大黃湯,〔大便秘〕,大黃,黃芩,升麻(各錢二分),芒硝,山梔(各一錢),水煎,稍熱服。

白芷升麻湯,〔又〕,白芷(七分),升麻,桔梗(各五分),甘草生,黃芩生,歸梢,生地(各一錢),肉桂,紅花(各分半),酒黃芩,連翹(各二錢),水、酒各半煎。

白話文:

參苓白朮散,又名為:人參、茯苓、白朮、蓮子、砂仁、苡仁、山藥(各2兩),桔梗、甘草、扁豆(炒各1兩)。每劑研成粉末,取2錢,用石菖蒲湯送服。

五利大黃湯,適用於大便困難者:大黃、黃芩、升麻(各錢二分),芒硝、山梔(各1錢),加水煎煮後,稍微溫熱服用。

白芷升麻湯,又名為:白芷(7分)、升麻、桔梗(各5分)、甘草(生)、黃芩(生)、歸梢、生地(各1錢)、肉桂、紅花(各分半)、酒黃芩、連翹(各2錢),加水和酒各半量煎煮。

十全大補湯,〔又〕

二神丸,〔瀉利〕,破故紙(四兩),肉豆蔻(二兩),紅棗(四十枚),生薑四兩煮丸,食前白湯下。

此方主五更泄瀉,大便不實,不應,乃命門火衰,急佐以八味丸,補火生土。

四神丸,〔又〕,破故紙(四兩),肉豆蔻,五味子(各二兩),吳茱萸(二兩),紅棗百枚,生薑八兩煮丸,食前白湯下。

白話文:

十全大補湯,另外還有二神丸,主治瀉利。二神丸的藥方為破故紙四兩,肉豆蔻二兩,紅棗四十枚,生薑四兩,煮成丸子,飯前用白湯服用。此方主要治療五更瀉,大便不實,不消化等症狀,由於是命門火衰導致,因此需要配合八味丸來補火生土。此外,四神丸也類似,藥方為破故紙四兩,肉豆蔻、五味子各二兩,吳茱萸二兩,紅棗一百枚,生薑八兩,煮成丸子,飯前用白湯服用。

此方主脾氣虛弱,大便不實,飲食不健,小腹痛。

姜附湯,〔又〕,人參,附子(各五錢),炮姜,白朮(各二錢半)

此方專主瘡家真陽虧損,或誤行汗下,或膿血出多,失於補托,以致上氣喘急,自汗盜汗,氣短頭暈等症。

參附湯,〔又〕,人參,附子(各五錢),姜五片,水煎服。

五淋散,〔淋瀝〕,甘草,當歸(各錢半),山梔,赤芍(各二錢),赤苓(二錢半),煎加燈心。

此方專主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或小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如凍膏,或溲熱便血。

白話文:

這個方子用於治療脾氣虛弱、大便稀薄、飲食不消化、小腹疼痛。

姜附湯,由人參、附子(各五錢)、炮姜、白朮(各二錢半)組成。

這個方子專門用於治療因瘡家真陽虧損、或誤用汗下藥物、或膿血流失過多而導致體虛的症狀,如上氣喘急、自汗盜汗、氣短頭暈等。

參附湯,由人參、附子(各五錢)、薑五片組成,水煎服。

五淋散,由甘草、當歸(各錢半)、山梔、赤芍(各二錢)、赤苓(二錢半)組成,煎服時加入燈心。

這個方子專門用於治療膀胱有熱、水道不通的症狀,如小便如豆汁、如砂石、如凍膏、或伴隨尿頻、尿血等。

黃芩清肺飲,〔又〕

滋腎丸,〔又〕,酒知母,酒黃柏(各一兩),肉桂(二錢),水丸。

此方主腎陰虛,發熱作渴,便赤,足熱腿軟。凡不渴而小便秘者,熱在下焦血分,最宜此藥。

犀角地黃湯,〔出血〕,犀角,生地,赤芍,丹皮(各錢半),升麻,黃芩(炒各一錢),如怒傷,加柴胡、山梔。如脾虛不能攝血,用歸脾湯。如肝脾火動而妄行,用加味逍遙散。如血虛有火,用四物湯加炮姜。如腎經有火,用六味丸。

白話文:

【黃芩清肺飲】,又名滋腎丸,配方包括:酒知母、酒黃柏(各一兩),肉桂(二錢),研磨後製成水丸。此藥方專治腎陰不足,症見發熱口渴,大便赤紅,腳底熱、腿軟等現象。若無口渴但小便頻密,表示熱氣聚集在下焦血液循環系統,此藥最適合。

【犀角地黃湯】,適用於出血情況,配方為犀角、生地、赤芍、丹皮(各錢半),加上升麻、黃芩(炒各一錢)。若因情緒激動導致出血,可加入柴胡、山梔。若因脾虛導致血液流失,應使用歸脾湯。若由肝脾火氣過旺引起出血,則需使用加味逍遙散。若因血氣不足伴隨火氣,可用四物湯加上炮姜。若火氣來自腎經,則需使用六味丸。

歸脾湯,〔又〕

加味逍遙散,〔又〕,白芍,白朮(各錢二分),知母,當歸,地骨皮(各一錢),茯苓,麥冬,生地(各八分),山梔,黃柏(各五分),桔梗,生甘草(各三分),水煎服。

白話文:

歸脾湯,也可以加入加味逍遙散,並添加白芍、白朮各二錢,知母、當歸、地骨皮各一錢,茯苓、麥冬、生地各八分,山梔、黃柏各五分,桔梗、生甘草各三分,用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