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

1. 附載仲景大法及分別標本方藥

上焦不歸噫而吞酸(上焦之脈不歸也)

中焦不歸不能消穀引食榮衛皆虛(中焦之脈不歸也,三焦無倚,寸口微濡)

下焦不歸則遺溺(下焦之脈不歸也)

三焦實(麻黃,元參,山梔,黃芩,連翹)

三焦虛(附子,硫黃,肉蓯蓉,補骨脂,陽起石)

三焦大熱(石膏)

三焦大寒(肉桂)

標(有汗,桂枝、黃耆、白朮、石膏、地骨皮;無汗,麻黃、荊芥、蒲荷、金沸草)

本(肉桂,黃耆,熟地,益智仁)

白話文:

上焦功能失調會導致噁心和胃酸反流(這表示上焦的運作不正常)

中焦功能失調會導致無法消化食物,進而引起全身營養不足(這表示中焦的運作不正常,整個三焦系統失去平衡,脈象顯示寸口微弱)

下焦功能失調會導致尿失禁(這表示下焦的運作不正常)

若三焦實證(用藥如:麻黃,元參,山梔,黃芩,連翹)

若三焦虛證(用藥如:附子,硫黃,肉蓯蓉,補骨脂,陽起石)

若三焦極度火熱(用藥如:石膏)

若三焦極度寒冷(用藥如:肉桂)

對於表證(如果有汗,用藥如:桂枝、黃耆、白朮、石膏、地骨皮;如果無汗,用藥如:麻黃、荊芥、薄荷、金沸草)

對於裏證(用藥如:肉桂,黃耆,熟地,益智仁)

以上是根據中醫理論,對不同部位和不同性質病症的治療方法。